文|三易生活
去年冬季,投身直播帶貨圈上演“真還傳”的羅永浩在社交平臺表示,明年春天就重返科技行業了,而且是還完債的當天就會回去。但當春天來了后,老羅似乎并沒有馬上投身科技行業,而是重溫舊夢、再登三尺“講臺”去當老師了。
不久前,老羅出現在“交個朋友電商學苑”直播間,親自推銷主播課程。并且在這場直播之中,共有39.68萬人次觀看,銷售額高達115.41萬。在交個朋友電商學苑這個店鋪中目前有五款商品,其中包括199元的0基礎入門直播帶貨網絡課、6980元的主播新星營、29800元的主播進階營、29800元的商家實操營,以及主播新星營+主播進階營的組合購,如今累計銷售額已達到129.89萬元。
換句話來說,老羅這一場直播就貢獻了交個朋友電商學苑近90%的銷售額,甚至其中6980元的主播新星營銷量還超過了最便宜的入門課程,而這則是因為其是在課中看到老羅本人親自講課的最低門檻。
即便是在離開了新東方16年后,老羅在“老師”這一身份上,依然擁有著極高的魅力。當年的“出國熱”時,老羅在新東方教課,而現在的“直播熱”,老羅又開始“為人師表”了。
在此次直播中,老羅與觀眾聊到了“直播帶貨”的風口與紅利,揭秘當主播有多掙錢、現在入行是否合適,以及新人如何變現的過程中,同樣也是金句頻出,并表示“你們看到的是江湖野路子主播”、“整個產業都是非常缺人”。但事實上,這并不是老羅第一次參與到直播帶貨的培訓行業中。
與科技行業這種技術與資產雙密集的行業相比,無論是直播帶貨還是教人直播帶貨相比之下顯然都“太香”了,甚至有觀點認為,或許老羅的粉絲在今年春天已經看不到他出現在科技圈的舞臺上了。
但必須要承認的是,老羅的嗅覺還是一如既往的靈敏。在2020年疫情爆發時切入電商直播行業,吃到了最大的一輪紅利,并順勢成為了抖音直播的一哥;而到了2022年,隨著電商直播的野蠻生長期結束,老羅則選擇授人以漁。
根據目前網友們公布的截圖和相關視頻顯示,老羅在線下直播帶貨訓練營的PPT中還喊出了“做直播光宗耀祖”的口號,并笑稱自己是“唯一一個橫跨直播電商和教育培訓兩界的專家”。其實老羅的這番話很實在,畢竟諸多頭部主播已經用事實告訴了大家,電商直播這行很有賺頭。
那么做電商直播培訓為什么會成為風口呢?其一,希望能做主播的人很多。根據此前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底,中國靈活就業人員已經達到2億人,其中從事主播及相關從業人員為160余萬人,較2020年增加近3倍。因此有業內人士預測,全行業每年將有10萬人次左右的培訓需求。
其二,當下的直播培訓可謂是魚龍混雜、亂象叢生,而一切的根源,無疑是懂直播帶貨的人不懂教學,懂教學的人卻又不懂直播帶貨,所以就會造成學員花了錢卻學不到東西。其實,MCN機構培訓帶貨主播早在2019年就已開始規模化,但時至今日,成功案例幾乎用一只手就能數過來。再加上當下直播帶貨領域的理論體系還遠沒有成型,因此許多所謂的培訓,無外乎是由形體、鏡頭表現、表演、直播技巧、服裝搭配、化妝、話術等方面組成。
主播作為“網絡銷售員”雖然確實有表演和銷售的成分,但顯然并不是僅此而已,直播帶貨培訓將演員和銷售兩個職業的培訓體系雜糅在一起的解決方案,無疑是有瑕疵的。但老羅與這一領域的其他人不同,他屬于在老師和主播這兩個領域都取得過成績、并且證明過自己的人,而這種復合型人才顯然是希望進入電商直播行業的人所需要的。
老羅是如何成為初代網紅的,顯然與他在新東方的教師生涯有著直接的關系。盡管如今他的教學水平可能已經沒有幾個人記得住了,但當時他字字珠璣的“相聲”,卻被學生們甚至整理成了“老羅語錄”,并迅速在千禧年初那個段子手還沒有批量誕生的年代走紅。
而在背著一身債務進入直播帶貨賽道后,短短一年多時間老羅就號稱還清了上億債務,并躋身與李佳琦同一水準的超級頭部主播。
對于想要投身直播帶貨的新人來說,有教培背景和資源、又在直播帶貨圈證明了自己,且旗下已經帶出了部分頗有聲量主播的老羅,無疑是最為適合的。并且值得玩味的是,老羅在直播帶貨的培訓課上還不忘當年的老上司俞敏洪,并將其作為了“教育界下崗人員轉行做主播”的案例。
在很多人看來,隨著2021年教培行業的“黑天鵝”事件,儼然也使得羅永浩與俞敏洪的命運發生了錯位。當年在俞敏洪手下的老羅如今要做直播界的“新東方”,而新東方卻在直播帶貨領域一路走得磕磕碰碰。據相關媒體的報道顯示,俞敏洪的團隊在直播帶貨領域兩個月的累計銷售額僅為454.76萬元、累計銷量8.14萬件,還不如老羅一場直播所取得的成績。
但在外界看來,羅永浩與俞敏洪的“交換人生”,其實是時代的浪潮、同時也是個人性格所帶來的結果。當年,新東方踩中了全國人民學英語的熱潮,一躍成為了教培行業的代表,而老羅也借助新東方的舞臺,積累了網紅路上的“第一桶金”。在此后的日子里,老羅漂浮不定、而俞敏洪穩坐釣魚臺,直到直播帶貨成為時代的風口,而“風光”了二十余年的教培行業卻成為了監管的對象。
兩人如今不一樣的境遇除了天時作祟,更關鍵的因素,或許是同樣是理想主義者的兩人不同的人生經歷,讓他們對理想主義也有了不同的詮釋。講著《一個理想主義者創業故事》的老羅,在經歷了錘子科技的敗局,選擇暫時蟄伏將棱角打磨圓滑,并在外界的調侃中去做了直播帶貨,將“相聲天賦”發揮到了極致,開始一板一眼搞起了直播。
而草根逆襲的俞敏洪雖然同樣將“要做一個有理想主義色彩的人”掛在嘴邊,但即便是在新東方遭遇困境時,他的理想主義也沒有褪色。新東方在進軍直播帶貨時并沒有選擇主流的快消品,而是專注農產品這一難啃的硬骨頭,導致了其“東方甄選”銷售的產品價格相對較高。
但眾所周知的是,直播帶貨之所以能夠看上去紅紅火火,幾乎全靠直播間里的商品往往是“全網最低”,給了消費者撿便宜的機會。同時,新東方的直播間通常只有一千多的觀眾,基本都不在直播平臺采購流量,又怎會有看上去的熱鬧出現呢。
理想主義顯然并不能當飯吃,在失去了絕大部分的主營業務后,如果新東方真的要靠直播帶貨渡過難關,或許俞敏洪需要在這件事上找老羅取取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