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沖擊上市,Keep難逃流量平臺的掌心?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沖擊上市,Keep難逃流量平臺的掌心?

Keep的對手是“內容平臺們”。

圖片來源:pexels-Li Sun

文|Tech星球 習睿

歷經多次傳言后,Keep終于要上市了。

成立7年、8輪融資、4000萬峰值月活躍用戶,Keep的野心早已不滿足于健身工具那么簡單。在招股說明書中,keep的目標是成為全球最大的智能健身平臺。

成立至今,Keep的業務板塊從付費會員、線下健身房延伸到健身消費產品,邊界不斷拓展。

頂著運動科技第一股的名頭,智能運動運營商、垂直電商、科技生活,這些關鍵詞都被貼在了Keep身上。

根據招股說明書的數據,近三年,Keep的收入占比最大的是自有品牌產品,占比超50%。其他兩項業務為線上付費內容、廣告和其他業務。

但實際上,體積逐漸龐大的Keep該如何被定義?他的對手是同樣賣智能健身器材的小米、華為、百度,還是同樣輸出健身內容的平臺們?

01 披著賣貨外衣的健身內容平臺?

Keep看似在多元化,但實際上,無論Keep如何變化,垂直健身內容社區的基本面依然沒有變。

從業務角度,Keep的收入分為自有品牌產品、會員訂閱及線上付費內容、廣告和其他業務。令外界意外的是,從2019年到2021年9月,包括智能健身設備、健身裝備、服飾和食品等在內的自有品牌產品,一直是Keep的最大收入來源,占比超50%。

而從健身消費品的整體賽道看,Keep的市場占有率也不低。根據灼識咨詢的報告,截至2021年12月31日,按累計單車銷售的商品交易總量計算,Keep智能單車的銷量位居中國第一,Keep瑜伽墊的市場份額也達到14.9%。

但實際上,自有品牌產品的毛利率并不高。

盡管Keep布局健身產品較早,但尚未搭建自己的供應鏈,無論是單車、手環等智能健身產品,還是服飾、輕食,Keep目前都采取代工模式。這導致自有品牌產品這一板塊的成本一直居高不下,2019年、2020年自有品牌產品占期內總成本的比例分別為38.7%、36.7%。

圖片來源:Keep招股說明書

而會員訂閱及線上付費內容盡管收入占比小,但毛利率遠高于自有品牌產品。根據截至2021年9月底的數據,會員訂閱及線上付費內容的毛利率達到58.8%,自有品牌產品的毛利率僅為29.3%。

圖片來源:Keep招股說明書

目前來看,Keep看似是一個靠賣貨撐起來的企業,但真正賺錢的業務板塊依然是靠內容。

值得注意的是,Keep目前并未透露出有自建供應鏈的打算。這種輕資產運營的模式便于Keep靈活調整,但也意味著成本壓縮空間有限,外包供應商將很大程度上左右自有品牌產品的毛利率。

因此,對于Keep而言,能夠帶來更多想象空間的內容,也會是決定后續股價走向的核心。

而從用戶角度,Keep的核心價值在于提供PGC內容并且將內容結構化,能夠讓健身小白“傻瓜式”跟練。Keep自己在招股說明書也提到:“廣泛、專業、個性化和持續更新迭代的內容庫,是我們成功的核心。”

也正是靠著健身內容建立起的行業地位,Keep這一品牌進一步出圈,進而為旗下自有品牌產品獲得關注。其在招股書中表示,在線健身內容為自有品牌產品帶來流量,因為用戶傾向于購買智能健身設備和配套運動產品,如健身裝備、服飾和食品,以提升他們在鍛煉中的表現和體驗。

02 誰在搶Keep的用戶?

作為國內線上健身第一股,Keep實際上還未有明確的對標公司,但回到內容的角度或是用戶爭奪層面,目前對Keep構成威脅的對手,則是在賽道之外的B站、小紅書、抖音、知乎等為首的內容平臺。

目前,Keep上的健身內容分為PGC和PUGC兩種類型。

一直以來,Keep都是以內部開發和制作錄制的PGC內容為主,包括結構化課程、錄播課和訓練計劃以及直播課。從2020年開始,Keep在自研的基礎上引入第三方內容,包括第三方授權的錄播內容以及吸引健身KOL入駐。目前,Keep上的健身KOL超千人。

除了實現內容多元化之外,Keep花重金引入超級運動達人帕梅拉、周六野等運動IP的另一原因在于,目前年輕人的健身方式已經發生變化。Keep需要做出改變,適應年輕人的方式以便留住用戶。

在消費、購物上被KOL們影響頗深的年輕人,在健身這件事上也不例外。在小紅書上,有關“健身博主推薦”的筆記已經超1萬篇。年輕人已經在開始健身計劃之前,就選擇了某個健身KOL跟隨。

Keep在招股說明書中也表示,PUGC內容非常受用戶歡迎。靠著自研內容庫以及KOL們,2021年,Keep的平均月活超三千萬,其中有超七成為90后年輕人。

2021年12月,Keep發布《2021創作者影響力榜》,帕梅拉、周六野、韓小四、語姐姐等健身KOL進入前十。但實際上,在這些健身KOL 們都同時入駐B站等平臺。Keep并非與這些健身KOL獨家簽約,他們在Keep上發布的內容也非獨家。

隨機打開一條周六野在B站發布的健身視頻,“打卡第X天”的彈幕便霸滿屏幕。

早在2016年,周六野便入駐B站發布健身視頻。目前在B站上擁有885萬粉絲,并獲得2020年B站百大UP主的稱號。其健身視頻的平均播放量都已經超過百萬。實際上,周六野算得上是從B站上出圈的健身UP主。

而成為Keep智能手環全球運動大使的帕梅拉,其入駐小紅書和B站時間都早于Keep。帕梅拉自身的健身內容同時分發在三個平臺上,她同時也是B站2021年的百大UP主之一。

為形成差異,Keep會與帕梅拉、周六野等健身KOL推出訓練計劃。近期,Keep便與帕梅拉推出獨家首發的訓練計劃,而這一獨家健身內容需要付費,優惠價為78元。

有健身用戶向Tech星球表示,帕梅拉的免費課程就已經非常累,一般人都堅持不下來。除非是帕梅拉的忠實粉絲或者想挑戰,一般不會特意付費買課。

對于已經習慣在B站和小紅書上健身打卡的年輕人而言,這些健身KOL的課程已經能夠滿足自身的需求。此外,這些平臺上的健身課程都為免費內容。而盡管Keep也有免費課程,但能體現出Keep專業化、個性化的訓練項目,以及專有課程都需要付費或訂閱會員。

因此,在這些內容平臺的競爭下,Keep想要繼續拉新或是留住月活用戶,需要不斷推出更加差異化的內容,或是健身IP來吸引年輕人的注意。甚至會被拉回“免費”的環境下“搶用戶”。

盡管從內容專業度和數量上看,Keep在內容上有著領先的優勢,但B站和小紅書等平臺在近年也加大了對于健身內容的投入。

目前,B站便聯合平臺上的健身UP主連續推出4期健身打卡活動。不僅有直播課,也推出基于健身UP主的系列計劃。根據《2021 B站創作者生態報告》顯示,當年B站體育創作者的規模增長了76%。而根據官方數據,2021年,小紅書上體育運動與健身同比增長202%。

Keep在招股說明書中提到,未來擬為更多年齡段的用戶提供更有針對性的產品,并加大努力將業務擴展至中國的低線城市。而在其他年齡段人群里,Keep將會遇到的對手是國民級短視頻平臺抖音。

在抖音上,很多健身博主已經每天固定時間直播,甚至白天12小時都在直播。用戶隨時刷到隨時進直播加入訓練。這對于僅為鍛煉身體的用戶而言,已經能夠滿足需求。無論是健美操、體態糾正還是塑形動作分解,抖音上都有相對應的博主。

相比抖音,Keep的優勢在于專業,而抖音的優勢則是變現能力強。根據飛瓜數據,今年2月舞蹈品類下排名第九位的便是健身博主“小付愛跳尊巴舞蹈”。她今年1月才入駐抖音發布健身視頻,目前擁有44萬粉絲。盡管入駐不到兩個月時間,但其已經直播帶貨40場,直播銷售額破12萬。

數據來源:飛瓜數據

對于Keep而言,他目前與這些內容平臺多少存在些差異,但隨著Keep用戶群的擴大,這些內容平臺對于Keep的競爭壓力也將增大。

03 線上健身的故事能講多久?

回到現實,當下的Keep最主要的問題,或許是如何實現盈利。

吃到“疫情紅利”的Keep,近年的收入在高速增長。2021年Keep前三季度實現12億元收入,同比增長41.3%;此前2020年收入11億元,較2019年的6.6億元同比增長66.9%。

同時,Keep的虧損數字也成為市場的焦點。目前,Keep已經連續三年虧損。2019-2020年,Keep分別虧損7.35億元和22.43億元:2021年前三季度,Keep虧損高達24.58億元,經調整后為虧損6.96億元。

圖片來源:Keep招股說明書

對于2021年的虧損,Keep也作出解釋:“策略性地增加了在流量獲取和品牌推廣方面的支出,以進一步獲取、激活及挽留用戶。”

2021年8月,易烊千璽成為Keep的品牌代言人。2021年第三季度的平均月活也突破4000萬,但偶像的力量依然抵不住季節,隨著進入冬天,健身的人明顯減少。2021年第四季度的平均月活下降至2893.9萬。

Keep軟件+硬件的模式,曾經一度被稱為中國版Peloton。2019年,Peloton成功登陸美股。這在當時也讓資本市場更加看好Keep,而隨著Peloton問題頻發,市場也開始對Keep的后續盈利模式增添疑慮。

相比美國48.2%的健身人群滲透率,中國2021年的健身人群滲透率僅為21.5%。從數據上看,中國的在線健身市場發掘空間更大。

但有健身行業從業者對Tech星球表示,僅從數據上看并不實際。美國健身意識較強,民眾已經具備基礎健身知識,因此可以選擇在家自主鍛煉。而國內健身基礎知識尚未普及,更多是健身小白,盡管健身內容能夠起到普及作用但也存在弊端。“沒有受過基本訓練的健身小白,還是需要有專業人士來糾正每個動作,很多人其實不知道如何發力,甚至不知道健身時該如何呼吸。”

也有健身教練表示,對于已經有健身經驗的用戶而言,跟練式健身內容的意義并不大。“有幾年經驗的人很清楚自己需要練哪,不需要別人教。”

Keep更多是切中了中國健身市場的空白,占有時間先機。但線上內容還無法解決“動作糾正”的健身痛點,實際上便是無法滿足更進階的健身需求。而隨著疫情的常態化,部分用戶開始重返線下健身或是戶外健身。

對于Keep而言,如何長期留住用戶,并進一步轉化為訂閱用戶是當下實現盈利的關鍵。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Keep

2.4k
  • Keep發布2024年度業績,持續投入于AI,預計2025釋放積極效益
  • Keep發布通用健身教練Agent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沖擊上市,Keep難逃流量平臺的掌心?

Keep的對手是“內容平臺們”。

圖片來源:pexels-Li Sun

文|Tech星球 習睿

歷經多次傳言后,Keep終于要上市了。

成立7年、8輪融資、4000萬峰值月活躍用戶,Keep的野心早已不滿足于健身工具那么簡單。在招股說明書中,keep的目標是成為全球最大的智能健身平臺。

成立至今,Keep的業務板塊從付費會員、線下健身房延伸到健身消費產品,邊界不斷拓展。

頂著運動科技第一股的名頭,智能運動運營商、垂直電商、科技生活,這些關鍵詞都被貼在了Keep身上。

根據招股說明書的數據,近三年,Keep的收入占比最大的是自有品牌產品,占比超50%。其他兩項業務為線上付費內容、廣告和其他業務。

但實際上,體積逐漸龐大的Keep該如何被定義?他的對手是同樣賣智能健身器材的小米、華為、百度,還是同樣輸出健身內容的平臺們?

01 披著賣貨外衣的健身內容平臺?

Keep看似在多元化,但實際上,無論Keep如何變化,垂直健身內容社區的基本面依然沒有變。

從業務角度,Keep的收入分為自有品牌產品、會員訂閱及線上付費內容、廣告和其他業務。令外界意外的是,從2019年到2021年9月,包括智能健身設備、健身裝備、服飾和食品等在內的自有品牌產品,一直是Keep的最大收入來源,占比超50%。

而從健身消費品的整體賽道看,Keep的市場占有率也不低。根據灼識咨詢的報告,截至2021年12月31日,按累計單車銷售的商品交易總量計算,Keep智能單車的銷量位居中國第一,Keep瑜伽墊的市場份額也達到14.9%。

但實際上,自有品牌產品的毛利率并不高。

盡管Keep布局健身產品較早,但尚未搭建自己的供應鏈,無論是單車、手環等智能健身產品,還是服飾、輕食,Keep目前都采取代工模式。這導致自有品牌產品這一板塊的成本一直居高不下,2019年、2020年自有品牌產品占期內總成本的比例分別為38.7%、36.7%。

圖片來源:Keep招股說明書

而會員訂閱及線上付費內容盡管收入占比小,但毛利率遠高于自有品牌產品。根據截至2021年9月底的數據,會員訂閱及線上付費內容的毛利率達到58.8%,自有品牌產品的毛利率僅為29.3%。

圖片來源:Keep招股說明書

目前來看,Keep看似是一個靠賣貨撐起來的企業,但真正賺錢的業務板塊依然是靠內容。

值得注意的是,Keep目前并未透露出有自建供應鏈的打算。這種輕資產運營的模式便于Keep靈活調整,但也意味著成本壓縮空間有限,外包供應商將很大程度上左右自有品牌產品的毛利率。

因此,對于Keep而言,能夠帶來更多想象空間的內容,也會是決定后續股價走向的核心。

而從用戶角度,Keep的核心價值在于提供PGC內容并且將內容結構化,能夠讓健身小白“傻瓜式”跟練。Keep自己在招股說明書也提到:“廣泛、專業、個性化和持續更新迭代的內容庫,是我們成功的核心。”

也正是靠著健身內容建立起的行業地位,Keep這一品牌進一步出圈,進而為旗下自有品牌產品獲得關注。其在招股書中表示,在線健身內容為自有品牌產品帶來流量,因為用戶傾向于購買智能健身設備和配套運動產品,如健身裝備、服飾和食品,以提升他們在鍛煉中的表現和體驗。

02 誰在搶Keep的用戶?

作為國內線上健身第一股,Keep實際上還未有明確的對標公司,但回到內容的角度或是用戶爭奪層面,目前對Keep構成威脅的對手,則是在賽道之外的B站、小紅書、抖音、知乎等為首的內容平臺。

目前,Keep上的健身內容分為PGC和PUGC兩種類型。

一直以來,Keep都是以內部開發和制作錄制的PGC內容為主,包括結構化課程、錄播課和訓練計劃以及直播課。從2020年開始,Keep在自研的基礎上引入第三方內容,包括第三方授權的錄播內容以及吸引健身KOL入駐。目前,Keep上的健身KOL超千人。

除了實現內容多元化之外,Keep花重金引入超級運動達人帕梅拉、周六野等運動IP的另一原因在于,目前年輕人的健身方式已經發生變化。Keep需要做出改變,適應年輕人的方式以便留住用戶。

在消費、購物上被KOL們影響頗深的年輕人,在健身這件事上也不例外。在小紅書上,有關“健身博主推薦”的筆記已經超1萬篇。年輕人已經在開始健身計劃之前,就選擇了某個健身KOL跟隨。

Keep在招股說明書中也表示,PUGC內容非常受用戶歡迎。靠著自研內容庫以及KOL們,2021年,Keep的平均月活超三千萬,其中有超七成為90后年輕人。

2021年12月,Keep發布《2021創作者影響力榜》,帕梅拉、周六野、韓小四、語姐姐等健身KOL進入前十。但實際上,在這些健身KOL 們都同時入駐B站等平臺。Keep并非與這些健身KOL獨家簽約,他們在Keep上發布的內容也非獨家。

隨機打開一條周六野在B站發布的健身視頻,“打卡第X天”的彈幕便霸滿屏幕。

早在2016年,周六野便入駐B站發布健身視頻。目前在B站上擁有885萬粉絲,并獲得2020年B站百大UP主的稱號。其健身視頻的平均播放量都已經超過百萬。實際上,周六野算得上是從B站上出圈的健身UP主。

而成為Keep智能手環全球運動大使的帕梅拉,其入駐小紅書和B站時間都早于Keep。帕梅拉自身的健身內容同時分發在三個平臺上,她同時也是B站2021年的百大UP主之一。

為形成差異,Keep會與帕梅拉、周六野等健身KOL推出訓練計劃。近期,Keep便與帕梅拉推出獨家首發的訓練計劃,而這一獨家健身內容需要付費,優惠價為78元。

有健身用戶向Tech星球表示,帕梅拉的免費課程就已經非常累,一般人都堅持不下來。除非是帕梅拉的忠實粉絲或者想挑戰,一般不會特意付費買課。

對于已經習慣在B站和小紅書上健身打卡的年輕人而言,這些健身KOL的課程已經能夠滿足自身的需求。此外,這些平臺上的健身課程都為免費內容。而盡管Keep也有免費課程,但能體現出Keep專業化、個性化的訓練項目,以及專有課程都需要付費或訂閱會員。

因此,在這些內容平臺的競爭下,Keep想要繼續拉新或是留住月活用戶,需要不斷推出更加差異化的內容,或是健身IP來吸引年輕人的注意。甚至會被拉回“免費”的環境下“搶用戶”。

盡管從內容專業度和數量上看,Keep在內容上有著領先的優勢,但B站和小紅書等平臺在近年也加大了對于健身內容的投入。

目前,B站便聯合平臺上的健身UP主連續推出4期健身打卡活動。不僅有直播課,也推出基于健身UP主的系列計劃。根據《2021 B站創作者生態報告》顯示,當年B站體育創作者的規模增長了76%。而根據官方數據,2021年,小紅書上體育運動與健身同比增長202%。

Keep在招股說明書中提到,未來擬為更多年齡段的用戶提供更有針對性的產品,并加大努力將業務擴展至中國的低線城市。而在其他年齡段人群里,Keep將會遇到的對手是國民級短視頻平臺抖音。

在抖音上,很多健身博主已經每天固定時間直播,甚至白天12小時都在直播。用戶隨時刷到隨時進直播加入訓練。這對于僅為鍛煉身體的用戶而言,已經能夠滿足需求。無論是健美操、體態糾正還是塑形動作分解,抖音上都有相對應的博主。

相比抖音,Keep的優勢在于專業,而抖音的優勢則是變現能力強。根據飛瓜數據,今年2月舞蹈品類下排名第九位的便是健身博主“小付愛跳尊巴舞蹈”。她今年1月才入駐抖音發布健身視頻,目前擁有44萬粉絲。盡管入駐不到兩個月時間,但其已經直播帶貨40場,直播銷售額破12萬。

數據來源:飛瓜數據

對于Keep而言,他目前與這些內容平臺多少存在些差異,但隨著Keep用戶群的擴大,這些內容平臺對于Keep的競爭壓力也將增大。

03 線上健身的故事能講多久?

回到現實,當下的Keep最主要的問題,或許是如何實現盈利。

吃到“疫情紅利”的Keep,近年的收入在高速增長。2021年Keep前三季度實現12億元收入,同比增長41.3%;此前2020年收入11億元,較2019年的6.6億元同比增長66.9%。

同時,Keep的虧損數字也成為市場的焦點。目前,Keep已經連續三年虧損。2019-2020年,Keep分別虧損7.35億元和22.43億元:2021年前三季度,Keep虧損高達24.58億元,經調整后為虧損6.96億元。

圖片來源:Keep招股說明書

對于2021年的虧損,Keep也作出解釋:“策略性地增加了在流量獲取和品牌推廣方面的支出,以進一步獲取、激活及挽留用戶。”

2021年8月,易烊千璽成為Keep的品牌代言人。2021年第三季度的平均月活也突破4000萬,但偶像的力量依然抵不住季節,隨著進入冬天,健身的人明顯減少。2021年第四季度的平均月活下降至2893.9萬。

Keep軟件+硬件的模式,曾經一度被稱為中國版Peloton。2019年,Peloton成功登陸美股。這在當時也讓資本市場更加看好Keep,而隨著Peloton問題頻發,市場也開始對Keep的后續盈利模式增添疑慮。

相比美國48.2%的健身人群滲透率,中國2021年的健身人群滲透率僅為21.5%。從數據上看,中國的在線健身市場發掘空間更大。

但有健身行業從業者對Tech星球表示,僅從數據上看并不實際。美國健身意識較強,民眾已經具備基礎健身知識,因此可以選擇在家自主鍛煉。而國內健身基礎知識尚未普及,更多是健身小白,盡管健身內容能夠起到普及作用但也存在弊端。“沒有受過基本訓練的健身小白,還是需要有專業人士來糾正每個動作,很多人其實不知道如何發力,甚至不知道健身時該如何呼吸。”

也有健身教練表示,對于已經有健身經驗的用戶而言,跟練式健身內容的意義并不大。“有幾年經驗的人很清楚自己需要練哪,不需要別人教。”

Keep更多是切中了中國健身市場的空白,占有時間先機。但線上內容還無法解決“動作糾正”的健身痛點,實際上便是無法滿足更進階的健身需求。而隨著疫情的常態化,部分用戶開始重返線下健身或是戶外健身。

對于Keep而言,如何長期留住用戶,并進一步轉化為訂閱用戶是當下實現盈利的關鍵。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勒泰市| 灌南县| 道真| 夏津县| 新田县| 锡林郭勒盟| 曲靖市| 嵊州市| 泾阳县| 外汇| 井研县| 湄潭县| 尼木县| 汉中市| 阜阳市| 开鲁县| 北宁市| 共和县| 玛曲县| 巴塘县| 斗六市| 宁武县| 塔城市| 加查县| 双鸭山市| 大洼县| 东方市| 大丰市| 罗甸县| 丽水市| 台南县| 嘉兴市| 和政县| 嘉祥县| 绥中县| 班玛县| 义乌市| 苍溪县| 鸡东县| 金堂县| 乌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