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劉子象
編輯 | 陳升龍
據聯合國難民署數據,自俄烏沖突爆發以來,在過去6天,已有66萬難民從烏克蘭逃往鄰國,未來幾周內可能會增加到400萬。大多數人前往波蘭、匈牙利、摩爾多瓦、羅馬尼亞、斯洛伐克等國家。
隨著大批烏克蘭難民向鄰國尋求庇護,歐洲領導人此前針對中東和非洲難民的強硬移民政策正在迅速改變。
政治因素
據《紐約客》,自2011年以來,來自敘利亞、阿富汗、委內瑞拉等國的超過650萬人在歐洲尋求庇護。面對中東和非洲國家的難民潮,歐洲多國尤其是中東歐國家紛紛收緊移民政策,打造了很難攻破的“歐洲堡壘”。
在匈牙利,總理歐爾班在邊界建造了鐵絲網圍欄,以阻止他口中的“穆斯林入侵者”。在波蘭,去年試圖越過白俄羅斯邊境的難民在嚴寒中被安全部隊用高壓水槍和催淚瓦斯擊退。
與此同時,“歐洲堡壘”正對烏克蘭難民打開大門。在俄烏沖突爆發后,歐洲多國迅速放寬了對烏克蘭難民的入境要求。歐盟委員會計劃啟動臨時保護指令,將烏克蘭難民的居留許可延長至少一年。
保加利亞總理佩特科夫2月25日表示,沒有一個歐洲國家害怕烏克蘭難民潮,因為他們“很聰明”,是受過教育的人,不是“身份不明、可能是恐怖分子”的難民。一位NBC記者也表示,這些是基督徒,是白人,他們與生活在波蘭的人非常相似。
幾位歐洲官員在《華盛頓郵報》的采訪中直言,身份政治在發揮作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歐洲官員表示,“老實說,由于他們是白人和基督徒,我們的情緒是不同的。”
歐洲移民政策研究所所長Hanne Beirens表示,與2015年和2016年的情況相比,歐洲現在處于非常不同的政治形勢,東歐國家看到了與鄰國團結一致并反對敵人的機會。
然而對于來自烏克蘭的第三國難民,感受可能沒有那么友好。多家媒體報道,在烏克蘭人撤離時,來自烏境內的尼日利亞、印度和黎巴嫩等國家的非歐洲國家居民被困在邊境。與烏克蘭人不同,他們需要簽證才能進入鄰國。
移民政策獨立研究員Lena Karamanidou在社交媒體上指出,當看到各國政府和歐盟精英對不同難民群體的反應如此不同時,不能不讓人想到“歐洲移民政策中根深蒂固的種族主義的問題。”
3月1日,聯合國難民署發言人Shabia Mantoo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看到了難民接受國的“巨大團結和熱情好客”。同時他表示,難民署敦促各國政府為所有逃離者打開大門,包括烏克蘭人和居住在烏克蘭的第三國國民。
經濟需要
除了政治原因,經濟利益也是促使歐洲國家打開大門的考量之一。烏克蘭總人口為4141萬,有相對較為充足的勞動人口。
半島電視臺稱,雖然一些烏克蘭人預計最終會前往更發達的西歐國家,但中東歐國家對許多烏克蘭人來說也是理想目的地。中東歐國家已經有超過200萬烏克蘭人在此生活,對他們來說,融入問題較小。比如在捷克,烏克蘭人是最大的少數民族,超過13萬人。
對中東歐國家來說,也有足夠理由留住烏克蘭人。近年來,中東歐國家勞動力短缺,他們希望吸引烏克蘭人來緩解這種長期局面。隨著經濟從疫情中復蘇,與疫情前相比,招聘員工的困難更大,他們對勞動力的需求也更高。
捷克貿易和旅游聯合會主席Tomas Prouza表示,疫情期間“外國工人的到來幾乎停止”,烏克蘭求職者的到來非常受歡迎。波蘭招聘專家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自2022年初以來,已有創紀錄數量的烏克蘭人抵達波蘭工作。
在摩爾多瓦,歡迎鄰國難民甚至成為一項全國性的努力。不少摩爾多瓦人驅車幾個小時到邊境點迎接烏克蘭人。

人口僅350萬的摩爾多瓦勞動力流失嚴重。自1991年以來,已有超過100萬人離開,現在仍在以每年3.5萬人的速度流失人口,在全國范圍內,有10萬所房屋空置。
前議會議員Veaceslav Ionita說,未來兩三年內摩爾多瓦面臨的最大挑戰是沒有工人。如果入境的烏克蘭難民決定留下來,他們將受到歡迎。
據加拿大《環球郵報》,迄今已超過8.8萬烏克蘭難民進入摩爾多瓦。摩爾多瓦政府正在為他們的就業掃除障礙,簡化了烏克蘭人開設銀行賬戶、讓孩子就讀當地學校和獲得醫療保健的程序。
摩爾多瓦公司也正為他們張羅就業機會,平面設計師、辦公室經理、建筑工人、餐廳員工和IT員工等職位都面向烏克蘭人開放。
然而,目前尚不清楚有多少烏克蘭人有興趣留在這個小國。《環球郵報》稱,事實上,超過一半進入摩爾多瓦的烏克蘭人已經離開,前往歐洲更發達的地區。
盡管如此,摩爾多瓦仍在為其中一些人可能留下做準備。摩爾多瓦議會主席Igor Grosu說,不太富裕的烏克蘭人“更愿意留在離老家更近的摩爾多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