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NFT”元年,終將成為韭菜怨念?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NFT”元年,終將成為韭菜怨念?

淘金熱中,最終賺到錢的大多只是賣鋤頭的人。

文|張書樂

畫作《白癡》的作者班克斯肯定想到了。

這幅作品諷刺了1987年拍賣梵高向日葵創(chuàng)紀錄的成交額,書寫著“我真不敢相信你們這群白癡真的會買這個”。

當這位街頭藝術家用行為藝術的套路,在直播中燒毀這幅畫,“白癡”真的出現(xiàn)了……

隨后,班克斯將這幅畫的電子版以NFT形式售出時,售價達到247萬人民幣,而這個價格是原畫的整整4倍。

諷刺畫,最終成為畫中人,NFT的宿命也被隱喻成了一種割韭菜的無限循環(huán)。

警世恒言與收割韭菜同步,NFT真如此“白癡”嗎?

NFT藝術家的韭菜收割年?

2021年,被稱之為NFT元年,充滿了詭異和怨念。

NFT的魔力來自于唯一。

作為一種非同質化代幣,可以在網上流轉的資產,NFT本身是區(qū)塊鏈中和比特幣正好相對而立的另一面。

換言之,比特幣是同質化代幣,交換時只有數量上的差別,本質是一樣的。但NFT具有獨一無二、稀缺、不可分割的屬性,每一個NFT都無法互換。

如果一定要用現(xiàn)實中的物品進行比擬,則比特幣更接近于錢幣,每一個都有編號,但本質一樣,而NFT則類似于文物,每一個都不一樣,世界上只有一個真品。

或許也恰恰是基于這種不完全意義上的比喻,NFT和比特幣的初始應用場景,也就恰如其分的從藝術品和代幣兩個角度分別起航了。

只是,一開始路就走的有點別扭。

在瘋狂和清貧中,憧憬著財富與繆斯的藝術家,成為了這場航程里的首批船員。

2021年3月,美國一名藝術家邁克·溫克爾曼的數字作品《每一天:前5000天》經過14天的網上競價,最終以折合人民幣約4.5億的價格成交。

這是2021年數字作品被拍賣的最高價,也被認為是“數字藝術史的里程碑”。

姑且不論其作品的藝術成就是否值得這個價位,單是類比名畫的交易價格,讓這位40歲的美國畫家一夜暴富,就使得更多的人跟風進入。

更魔幻的還在后面,各種媒體上充斥著下列奇怪的藝術NFT故事:

一位美國的平面設計師Beeple,將一副電子圖片NFT化,從而賣出將近7000萬美元的價格。

Twitter創(chuàng)始人杰克·多西,把自己的第一條推特制作成NFT,從而賣出了290萬美元的高價。

連火星人馬斯克也難耐好奇心,“客串”了一把NFT創(chuàng)作者,他一時興起創(chuàng)作的NFT歌曲一經發(fā)布,便很快獲得了近600萬美元的收入。

是藝術還是炒作,其實已經非常明顯。

但入局者依然在瘋狂,因為韭菜的熱情更加高漲。

2021年8月,NBA巨星庫里用55枚以太坊(大約價值18萬美金)購入一個猴子頭像,而這還不是此頭像系列里最貴的。

資料顯示,這一系列的猴子頭像原名為BAYC,也可以叫做無聊猿猴游艇俱樂部。它是由10000只猿猴NFT組成的以太坊數字收藏品,每一只猿猴在服飾、表情、背景上都是獨一無二的,換句話說,每一個頭像都是所謂的“孤品”。

這款NFT作品發(fā)布于5月,最初的售價不過是0.08以太坊(價值185美金),結果不到一白天便暴漲超500倍。

更瘋狂的還在后面,2019年曾以457萬美元拍下巴菲特的一頓午餐而名聲大噪的區(qū)塊鏈“波場TRON”創(chuàng)始人、90后創(chuàng)業(yè)者孫晨宇。

他先是在2021年3月那場令NFT出圈的佳士得拍賣會上,以人民幣近1.3億元和1300萬元的價格,分別拍下畢加索名畫《戴項鏈的躺臥裸女》和安迪·沃霍爾的《三幅自畫像》,非常成功的烘托出了《每一天:前5000天》的4.5億價位。

隨后在9月2日,他跟風庫里,花費1050萬美元購買人生中第一個頭像Tpunks后,又以1500萬美元購買了新的猿猴頭像……

值得注意的是,Tpunks是他旗下公司波場TRON的第一個NFT頭像項目。一切和3月那場秀,炒的異曲同工。

正如孫晨宇的微信顯示:天價頭像背后的朋友圈封面,是天價午餐中孫晨宇和巴菲特的合影。

誰是韭菜!誰又是收割者?

或者,韭菜炒的兩者兼職了。

萬物皆可NFT!此處也有元宇宙

跳出爆炒的環(huán)節(jié),NFT平臺與藝術家之間的合作關系,反而不復雜,不過是售出分成比例的區(qū)別而已。

這形成了一個新的頭銜:NFT簽約藝術家。而這類藝術家的構成也很豐富,畫家、游戲設計師、攝影師、插畫師、平面設計師,甚至還有學生。

報道顯示,在2021年9月,全球最大的NFT交易平臺OpenSea日銷售額已經超過1億美元,事實上,真正的峰值在8月,該平臺8月29日的交易額超過3億美元。

作為交易平臺,永遠不會虧損,OpenSea每筆交易收取成交額的2.5%作為手續(xù)費,而在國內,NFT中國的抽傭則是10%。

讓NFT溢價越高、平臺收益才會更猛。

于是一些“合謀”也就自然發(fā)生了。

讓更多的“藝術”進入NFT,讓更多的人可能成為創(chuàng)作者或購買者,就成了一種破圈和賺錢的必然。

在利益和影響力的雙重驅動下,NFT在2021年開始泛娛樂化了。

6月,電影《真·三國無雙》發(fā)行國內首套電影NFT系列作品,囊括了不同形式的角色形象、道具海報。

10月,王家衛(wèi)的電影NFT作品《花樣年華--一剎那》在蘇富比拍賣會,以428.5萬元港幣成交。

11月2日,昆汀·塔倫蒂諾在NFT NYC大會上宣布將把《低俗小說》中的未剪輯片段、原創(chuàng)手寫劇本和導演本人的獨家音頻作為NFT作品進行拍賣。

更容易進入的則是低端的手辦、玩具領域。

2021年初,一款名叫VeVe Collectibles的App在美上線,專門出售及展示虛擬手辦。上線半年,就已向超過34萬名用戶出售了超過58萬件數字藏品

阿里2021年5月率先推出NFT數字藝術專場,又在6月限量發(fā)售“敦煌飛天”“九色鹿”兩款付款碼NFT皮膚,售價9.9元,各限量8000份,結果秒光。

隨后,網易也為旗下游戲《永劫無間》IP發(fā)行了系列NFT盲盒,15分鐘售罄。

而在8月,騰訊上線了國內首款NFT交易軟件“幻核”App,首期發(fā)售的是300枚有聲《十三邀》數字藝術收藏品NFT。第二期《萬華鏡》數字民族圖鑒更是被一分鐘搶空。

9月底,奧飛娛樂聯(lián)合支付寶螞蟻鏈上線了3款《鎮(zhèn)魂街》IP的限量版虛擬手辦,發(fā)行2天后,僅其中一款就賣出了4萬份,按每份25.9元的售價,銷售額超過了百萬……盡管很多人聲稱,該虛擬手辦畫風十分敷衍,還省了開模和鋪貨的錢。

盲盒、手辦、皮膚乃至付款碼,都被腦洞打開的NFT化。一些品牌也同時開動了腦筋。

奧迪攜手藝術創(chuàng)作了 NFT 藝術作品《幻想高速》、寶潔公司旗下的衛(wèi)生紙品牌推出了 6 款限量的NFT廁紙、必勝客加拿大公司發(fā)售了“像素化披薩”藝術品;此外還有奢侈品品牌捷克豹的虛擬手表、德國化妝品公司的NFT香水……

這些動作,則可以看做是一場借勢NFT的營銷。

當元宇宙在2021年反復引發(fā)爆點時,更多的公司在宣布自己進入元宇宙時,也會用上NFT:你購買的FNT家具、電器、字畫或香水,都將成為你在元宇宙中的固定資產。

一個頗具諷刺意味的信息則是:一張郁金香的JPG圖片,變成NFT并在Opensea上售賣時,其成交價達到2.25萬美元。但這不是終點,隨后這個圖片就以300多萬美元掛出售賣,轉手收益百倍。

昔日郁金香熱的泡沫,已經從隱喻變成了明悟。

你擁有了一張不可銷毀的“鑒定書”?

NFT到底變成了什么?

其實一點都不模糊,就是一張“鑒定書”。

或者說,一份不可銷毀的證明。

按照最基礎的理解,就是一種確權。

即在區(qū)塊鏈技術支持下,發(fā)票,訂單,保險,賬單等;演唱會門票、電影票、話劇票;出生證明,駕照,學歷證書;乃至虛擬寵物、明星卡片、游戲裝備這些純數字化東西,就可以基于NFT來標記、確權、交易,這種數字證明具有唯一性、不可分割性,無法被復制和隨意篡改。

然而,NFT的走向卻變得虛無化。

本質上,它扮演的是一個公證處、一張鑒定書,確定玉石、金器的成分、字畫古玩的真?zhèn)蔚龋踔吝€可能是一個動態(tài)的個人狀態(tài)。

2021年6月,圣馬力諾共和國日前發(fā)布基于區(qū)塊鏈的國家級數字疫苗護照,并采用鏈上 NFT 技術保障證書獨一無二性,并成為該國公民出入境的有效憑證,證明該接種記錄是“一人一證,沒有篡用”。

這個看似很花邊的新聞,恰恰說明了NFT的實際用途:現(xiàn)實與虛擬的真正結合,而不是一個看得見、摸不著的虛擬物品。

當然,場景的應用還可以更多。

早在2019年,耐克就為一個名為“CryptoKicks”的NFT球鞋申請了專利。當用戶購買一雙Nike球鞋時,會收到和這雙鞋配套的唯一的數字資產,即同時獲得鞋與代幣,二者結合即被稱為CryptoKicks,意為加密球鞋。

問題在于,實體鞋早晚會壞,除非就是拿來做藏品。

但丟掉了實體球鞋后,虛擬的NFT價值在哪?

至于完全虛擬的香水、手表或其他現(xiàn)實物品在虛擬世界的投影,又該如何確定它的價值呢?

僅僅是為了收藏或操作一段0和1的編碼嗎?

或許,本來就是無價值的東西,只是一個另一種存儲方式的證書。

國內的互聯(lián)網巨頭們,或許知道風口的鋒利,也給予政策原因,而在NFT在國內的生長,設置了一個自定義的限制:收藏品。

2021年11月,小紅書推出了NFT數字收藏品,百度旗下百信銀行推出NFT數字藏品。而此前阿里、騰訊的NFT布局,也同樣是圍繞收藏品進行。

大多數巨頭都是推出的NFT數字藏品,也因此為了避免惡意炒作而刻意去金融化。簡單來說就是購買易、轉手難。

支付寶與騰訊都表示不支持藏品二次售賣,粉絲粒規(guī)則要求“至少持有數字藝術品數字作品180天后可以轉贈”,幻核App則直接未開放NFT的二級市場交易。

畢竟在缺少投資渠道的中國市場上,如不先期管控,必然瘋狂涌入。

就和此前的炒鞋、炒盲盒,更多年前的蘭花熱、藏獒熱一般無二。

即使如此,瘋狂依然存在。

有報道顯示,支付寶粉絲粒此前發(fā)行了限量21000份、價格39元的3D數字藏品——亞運火炬。隨后,這款火炬在拍賣平臺上標價最高達到314.9萬元。

于是,阿里很快關閉了這場拍賣……

但更多國內中小的區(qū)塊鏈平臺,在政策監(jiān)管趨嚴、生存唯艱之時,卻顧不得這么許多。

在一場NFT藝術展中,當藝術家輪番上場介紹完自己的創(chuàng)作理念后,就有人直接發(fā)問:“哪一幅最值錢?”

一份連實物都不存在的“鑒定書”,正在試圖用更低的門檻來收攏更多的狂熱者而非愛好者,成為韭菜。

NFT的猜想:本可以成為“多元宇宙”

有好萊塢鬼才之稱的昆汀·塔倫蒂諾,總喜歡帶來兩極化的爭議。

負面的爭議是侵權。

2021年11月17日,《低俗小說》版權方米拉麥克斯影業(yè)起訴昆汀·塔倫蒂諾,稱其拍賣《低俗小說》NFT并未與公司交涉,侵犯公司利益。

該公司的律師甚至在一份公開聲明中用上了影評人式的攻擊:“蓄意地、有預謀地、短期地搶錢”。

哪怕,《低俗小說》在公眾眼中,本就是昆汀·塔倫蒂諾的代表作。

可版權上的糾結,則顯然不是導演作品就能輕易解決的。

用來確權的NFT,卻成了一個侵犯知識產權的可能,或許才是最大的諷刺。

正如一篇報道所指出的那樣,一件作品可能是多方合作的成果,原創(chuàng)作者、合作作者、二次創(chuàng)作者、出版商、制片人等等都可能參與一件作品的開發(fā)與創(chuàng)造,那NFT的版權又該如何分配呢?

但昆汀·塔倫蒂諾也給出了另一個正向的啟發(fā):他不是直接打包電影數字版成NFT,而是賦予了新的內容:將之前從未對外發(fā)布的《低俗小說》的場景,制作成7個NFT。每個NFT都包含著只對其所有者展露的“秘密”內容,包括電影未經剪輯的第一部手寫劇本、來自奧斯卡獲獎電影制作人的評論等……

完全的私密獨享和獨此一份,讓擁有者可以用全新方式觀看《低俗小說》,才是這個NFT的最大價值。

當然,對于大多數公眾來說,它的價值更多是來源于小金人——第6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原創(chuàng)劇本獎。

元宇宙中的衣食住行,用NFT來確權,是否有意義,尚且難說。

但NFT確實可以用更多的腦洞,來創(chuàng)造不同于現(xiàn)實的“多元宇宙”。

2018年紅極一時的區(qū)塊鏈游戲《加密貓》,用的就是NFT技術,給每個貓進行特殊的標記編號,讓它成為獨一無二的貓。

盡管,這個概念,和傳統(tǒng)的游戲虛擬物品也不會有太多體驗上的差別,不過“安慰劑”效果明顯。

2021年6月,國際奧委會聯(lián)合游戲公司nWay推出了東京奧運會收藏NFT徽章,屬于一種營銷,盡管后期也被炒作了溢價50倍。

但這或許給了許多因疫情不能親臨奧運會現(xiàn)場的人,一個念想。

騰訊的做法,或許偏于保守,卻不失為一種方向。

從2021年8月推出“幻核”以來,騰訊在NFT上只向三個方向進行嘗試:

一是傳播中國文化(民族文化)。

比如推出56個民族的NFT藝術藏品,這種將國潮風和傳統(tǒng)文化,再一次結合并圍繞Z世代的喜好而NFT化的動作,其文化傳播意義遠高過售賣的收益。

二是試圖推廣和打造“大型IP”。

比如爆火動畫《一人之下》的人物畫像NFT。

對于泛娛樂生態(tài)已經成型的騰訊而言,這只是進行更多的邊界拓展的嘗試。

換言之,就是一種營銷或產品周邊的探索。

不過,真正讓人覺得有意思的,還是用NFT來做企業(yè)文化上的一個小“偶遇”。

2021年11月11日,騰訊為其員工發(fā)放了23周年紀念版NFT,共發(fā)行72000枚,幾乎每一個騰訊員工都領導一款獨屬于自己的NFT禮物……

這和之前送企鵝盲盒,是一樣的路數,只是成本更低、效果挺好。

更多的腦洞,還在開啟的路上,未必一定要讓NFT去溢價。

被命名為“Music Liberates Music”(音樂解放音樂)的NFT作品,盡管背后有來自企業(yè)的營銷,但基于“當下,只有 2% 的音樂制作人是女性”這一說法,作品里收錄了來自加勒比海女制作人Bambii、Denise De'ion和Perfxn的3首曲目,并通過發(fā)售過程,讓購買者也可獲得曲目制作人的一部分版稅……

增值的價值,也就通過NFT的版權確權功能,用另一種方式得到了呈現(xiàn),盡管有點慢和少。

簡單的拿出一個物品(現(xiàn)實或虛擬),變成NFT的時代,終將過去。

畢竟,這種簡單勞動和郁金香熱,在沒有真正的價值鋪底和底蘊背書之下,不可持久。

但那時,才是NFT真正腦洞大開,形成跨行業(yè)、跨領域、大腦洞、真價值的黃金年代。

盡管,沒現(xiàn)在一鋤頭下去可能有金礦那么容易。

但別忘了,淘金熱中,最終賺到錢的大多只是賣鋤頭的人。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lián)系原著作權人。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NFT”元年,終將成為韭菜怨念?

淘金熱中,最終賺到錢的大多只是賣鋤頭的人。

文|張書樂

畫作《白癡》的作者班克斯肯定想到了。

這幅作品諷刺了1987年拍賣梵高向日葵創(chuàng)紀錄的成交額,書寫著“我真不敢相信你們這群白癡真的會買這個”。

當這位街頭藝術家用行為藝術的套路,在直播中燒毀這幅畫,“白癡”真的出現(xiàn)了……

隨后,班克斯將這幅畫的電子版以NFT形式售出時,售價達到247萬人民幣,而這個價格是原畫的整整4倍。

諷刺畫,最終成為畫中人,NFT的宿命也被隱喻成了一種割韭菜的無限循環(huán)。

警世恒言與收割韭菜同步,NFT真如此“白癡”嗎?

NFT藝術家的韭菜收割年?

2021年,被稱之為NFT元年,充滿了詭異和怨念。

NFT的魔力來自于唯一。

作為一種非同質化代幣,可以在網上流轉的資產,NFT本身是區(qū)塊鏈中和比特幣正好相對而立的另一面。

換言之,比特幣是同質化代幣,交換時只有數量上的差別,本質是一樣的。但NFT具有獨一無二、稀缺、不可分割的屬性,每一個NFT都無法互換。

如果一定要用現(xiàn)實中的物品進行比擬,則比特幣更接近于錢幣,每一個都有編號,但本質一樣,而NFT則類似于文物,每一個都不一樣,世界上只有一個真品。

或許也恰恰是基于這種不完全意義上的比喻,NFT和比特幣的初始應用場景,也就恰如其分的從藝術品和代幣兩個角度分別起航了。

只是,一開始路就走的有點別扭。

在瘋狂和清貧中,憧憬著財富與繆斯的藝術家,成為了這場航程里的首批船員。

2021年3月,美國一名藝術家邁克·溫克爾曼的數字作品《每一天:前5000天》經過14天的網上競價,最終以折合人民幣約4.5億的價格成交。

這是2021年數字作品被拍賣的最高價,也被認為是“數字藝術史的里程碑”。

姑且不論其作品的藝術成就是否值得這個價位,單是類比名畫的交易價格,讓這位40歲的美國畫家一夜暴富,就使得更多的人跟風進入。

更魔幻的還在后面,各種媒體上充斥著下列奇怪的藝術NFT故事:

一位美國的平面設計師Beeple,將一副電子圖片NFT化,從而賣出將近7000萬美元的價格。

Twitter創(chuàng)始人杰克·多西,把自己的第一條推特制作成NFT,從而賣出了290萬美元的高價。

連火星人馬斯克也難耐好奇心,“客串”了一把NFT創(chuàng)作者,他一時興起創(chuàng)作的NFT歌曲一經發(fā)布,便很快獲得了近600萬美元的收入。

是藝術還是炒作,其實已經非常明顯。

但入局者依然在瘋狂,因為韭菜的熱情更加高漲。

2021年8月,NBA巨星庫里用55枚以太坊(大約價值18萬美金)購入一個猴子頭像,而這還不是此頭像系列里最貴的。

資料顯示,這一系列的猴子頭像原名為BAYC,也可以叫做無聊猿猴游艇俱樂部。它是由10000只猿猴NFT組成的以太坊數字收藏品,每一只猿猴在服飾、表情、背景上都是獨一無二的,換句話說,每一個頭像都是所謂的“孤品”。

這款NFT作品發(fā)布于5月,最初的售價不過是0.08以太坊(價值185美金),結果不到一白天便暴漲超500倍。

更瘋狂的還在后面,2019年曾以457萬美元拍下巴菲特的一頓午餐而名聲大噪的區(qū)塊鏈“波場TRON”創(chuàng)始人、90后創(chuàng)業(yè)者孫晨宇。

他先是在2021年3月那場令NFT出圈的佳士得拍賣會上,以人民幣近1.3億元和1300萬元的價格,分別拍下畢加索名畫《戴項鏈的躺臥裸女》和安迪·沃霍爾的《三幅自畫像》,非常成功的烘托出了《每一天:前5000天》的4.5億價位。

隨后在9月2日,他跟風庫里,花費1050萬美元購買人生中第一個頭像Tpunks后,又以1500萬美元購買了新的猿猴頭像……

值得注意的是,Tpunks是他旗下公司波場TRON的第一個NFT頭像項目。一切和3月那場秀,炒的異曲同工。

正如孫晨宇的微信顯示:天價頭像背后的朋友圈封面,是天價午餐中孫晨宇和巴菲特的合影。

誰是韭菜!誰又是收割者?

或者,韭菜炒的兩者兼職了。

萬物皆可NFT!此處也有元宇宙

跳出爆炒的環(huán)節(jié),NFT平臺與藝術家之間的合作關系,反而不復雜,不過是售出分成比例的區(qū)別而已。

這形成了一個新的頭銜:NFT簽約藝術家。而這類藝術家的構成也很豐富,畫家、游戲設計師、攝影師、插畫師、平面設計師,甚至還有學生。

報道顯示,在2021年9月,全球最大的NFT交易平臺OpenSea日銷售額已經超過1億美元,事實上,真正的峰值在8月,該平臺8月29日的交易額超過3億美元。

作為交易平臺,永遠不會虧損,OpenSea每筆交易收取成交額的2.5%作為手續(xù)費,而在國內,NFT中國的抽傭則是10%。

讓NFT溢價越高、平臺收益才會更猛。

于是一些“合謀”也就自然發(fā)生了。

讓更多的“藝術”進入NFT,讓更多的人可能成為創(chuàng)作者或購買者,就成了一種破圈和賺錢的必然。

在利益和影響力的雙重驅動下,NFT在2021年開始泛娛樂化了。

6月,電影《真·三國無雙》發(fā)行國內首套電影NFT系列作品,囊括了不同形式的角色形象、道具海報。

10月,王家衛(wèi)的電影NFT作品《花樣年華--一剎那》在蘇富比拍賣會,以428.5萬元港幣成交。

11月2日,昆汀·塔倫蒂諾在NFT NYC大會上宣布將把《低俗小說》中的未剪輯片段、原創(chuàng)手寫劇本和導演本人的獨家音頻作為NFT作品進行拍賣。

更容易進入的則是低端的手辦、玩具領域。

2021年初,一款名叫VeVe Collectibles的App在美上線,專門出售及展示虛擬手辦。上線半年,就已向超過34萬名用戶出售了超過58萬件數字藏品

阿里2021年5月率先推出NFT數字藝術專場,又在6月限量發(fā)售“敦煌飛天”“九色鹿”兩款付款碼NFT皮膚,售價9.9元,各限量8000份,結果秒光。

隨后,網易也為旗下游戲《永劫無間》IP發(fā)行了系列NFT盲盒,15分鐘售罄。

而在8月,騰訊上線了國內首款NFT交易軟件“幻核”App,首期發(fā)售的是300枚有聲《十三邀》數字藝術收藏品NFT。第二期《萬華鏡》數字民族圖鑒更是被一分鐘搶空。

9月底,奧飛娛樂聯(lián)合支付寶螞蟻鏈上線了3款《鎮(zhèn)魂街》IP的限量版虛擬手辦,發(fā)行2天后,僅其中一款就賣出了4萬份,按每份25.9元的售價,銷售額超過了百萬……盡管很多人聲稱,該虛擬手辦畫風十分敷衍,還省了開模和鋪貨的錢。

盲盒、手辦、皮膚乃至付款碼,都被腦洞打開的NFT化。一些品牌也同時開動了腦筋。

奧迪攜手藝術創(chuàng)作了 NFT 藝術作品《幻想高速》、寶潔公司旗下的衛(wèi)生紙品牌推出了 6 款限量的NFT廁紙、必勝客加拿大公司發(fā)售了“像素化披薩”藝術品;此外還有奢侈品品牌捷克豹的虛擬手表、德國化妝品公司的NFT香水……

這些動作,則可以看做是一場借勢NFT的營銷。

當元宇宙在2021年反復引發(fā)爆點時,更多的公司在宣布自己進入元宇宙時,也會用上NFT:你購買的FNT家具、電器、字畫或香水,都將成為你在元宇宙中的固定資產。

一個頗具諷刺意味的信息則是:一張郁金香的JPG圖片,變成NFT并在Opensea上售賣時,其成交價達到2.25萬美元。但這不是終點,隨后這個圖片就以300多萬美元掛出售賣,轉手收益百倍。

昔日郁金香熱的泡沫,已經從隱喻變成了明悟。

你擁有了一張不可銷毀的“鑒定書”?

NFT到底變成了什么?

其實一點都不模糊,就是一張“鑒定書”。

或者說,一份不可銷毀的證明。

按照最基礎的理解,就是一種確權。

即在區(qū)塊鏈技術支持下,發(fā)票,訂單,保險,賬單等;演唱會門票、電影票、話劇票;出生證明,駕照,學歷證書;乃至虛擬寵物、明星卡片、游戲裝備這些純數字化東西,就可以基于NFT來標記、確權、交易,這種數字證明具有唯一性、不可分割性,無法被復制和隨意篡改。

然而,NFT的走向卻變得虛無化。

本質上,它扮演的是一個公證處、一張鑒定書,確定玉石、金器的成分、字畫古玩的真?zhèn)蔚龋踔吝€可能是一個動態(tài)的個人狀態(tài)。

2021年6月,圣馬力諾共和國日前發(fā)布基于區(qū)塊鏈的國家級數字疫苗護照,并采用鏈上 NFT 技術保障證書獨一無二性,并成為該國公民出入境的有效憑證,證明該接種記錄是“一人一證,沒有篡用”。

這個看似很花邊的新聞,恰恰說明了NFT的實際用途:現(xiàn)實與虛擬的真正結合,而不是一個看得見、摸不著的虛擬物品。

當然,場景的應用還可以更多。

早在2019年,耐克就為一個名為“CryptoKicks”的NFT球鞋申請了專利。當用戶購買一雙Nike球鞋時,會收到和這雙鞋配套的唯一的數字資產,即同時獲得鞋與代幣,二者結合即被稱為CryptoKicks,意為加密球鞋。

問題在于,實體鞋早晚會壞,除非就是拿來做藏品。

但丟掉了實體球鞋后,虛擬的NFT價值在哪?

至于完全虛擬的香水、手表或其他現(xiàn)實物品在虛擬世界的投影,又該如何確定它的價值呢?

僅僅是為了收藏或操作一段0和1的編碼嗎?

或許,本來就是無價值的東西,只是一個另一種存儲方式的證書。

國內的互聯(lián)網巨頭們,或許知道風口的鋒利,也給予政策原因,而在NFT在國內的生長,設置了一個自定義的限制:收藏品。

2021年11月,小紅書推出了NFT數字收藏品,百度旗下百信銀行推出NFT數字藏品。而此前阿里、騰訊的NFT布局,也同樣是圍繞收藏品進行。

大多數巨頭都是推出的NFT數字藏品,也因此為了避免惡意炒作而刻意去金融化。簡單來說就是購買易、轉手難。

支付寶與騰訊都表示不支持藏品二次售賣,粉絲粒規(guī)則要求“至少持有數字藝術品數字作品180天后可以轉贈”,幻核App則直接未開放NFT的二級市場交易。

畢竟在缺少投資渠道的中國市場上,如不先期管控,必然瘋狂涌入。

就和此前的炒鞋、炒盲盒,更多年前的蘭花熱、藏獒熱一般無二。

即使如此,瘋狂依然存在。

有報道顯示,支付寶粉絲粒此前發(fā)行了限量21000份、價格39元的3D數字藏品——亞運火炬。隨后,這款火炬在拍賣平臺上標價最高達到314.9萬元。

于是,阿里很快關閉了這場拍賣……

但更多國內中小的區(qū)塊鏈平臺,在政策監(jiān)管趨嚴、生存唯艱之時,卻顧不得這么許多。

在一場NFT藝術展中,當藝術家輪番上場介紹完自己的創(chuàng)作理念后,就有人直接發(fā)問:“哪一幅最值錢?”

一份連實物都不存在的“鑒定書”,正在試圖用更低的門檻來收攏更多的狂熱者而非愛好者,成為韭菜。

NFT的猜想:本可以成為“多元宇宙”

有好萊塢鬼才之稱的昆汀·塔倫蒂諾,總喜歡帶來兩極化的爭議。

負面的爭議是侵權。

2021年11月17日,《低俗小說》版權方米拉麥克斯影業(yè)起訴昆汀·塔倫蒂諾,稱其拍賣《低俗小說》NFT并未與公司交涉,侵犯公司利益。

該公司的律師甚至在一份公開聲明中用上了影評人式的攻擊:“蓄意地、有預謀地、短期地搶錢”。

哪怕,《低俗小說》在公眾眼中,本就是昆汀·塔倫蒂諾的代表作。

可版權上的糾結,則顯然不是導演作品就能輕易解決的。

用來確權的NFT,卻成了一個侵犯知識產權的可能,或許才是最大的諷刺。

正如一篇報道所指出的那樣,一件作品可能是多方合作的成果,原創(chuàng)作者、合作作者、二次創(chuàng)作者、出版商、制片人等等都可能參與一件作品的開發(fā)與創(chuàng)造,那NFT的版權又該如何分配呢?

但昆汀·塔倫蒂諾也給出了另一個正向的啟發(fā):他不是直接打包電影數字版成NFT,而是賦予了新的內容:將之前從未對外發(fā)布的《低俗小說》的場景,制作成7個NFT。每個NFT都包含著只對其所有者展露的“秘密”內容,包括電影未經剪輯的第一部手寫劇本、來自奧斯卡獲獎電影制作人的評論等……

完全的私密獨享和獨此一份,讓擁有者可以用全新方式觀看《低俗小說》,才是這個NFT的最大價值。

當然,對于大多數公眾來說,它的價值更多是來源于小金人——第6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原創(chuàng)劇本獎。

元宇宙中的衣食住行,用NFT來確權,是否有意義,尚且難說。

但NFT確實可以用更多的腦洞,來創(chuàng)造不同于現(xiàn)實的“多元宇宙”。

2018年紅極一時的區(qū)塊鏈游戲《加密貓》,用的就是NFT技術,給每個貓進行特殊的標記編號,讓它成為獨一無二的貓。

盡管,這個概念,和傳統(tǒng)的游戲虛擬物品也不會有太多體驗上的差別,不過“安慰劑”效果明顯。

2021年6月,國際奧委會聯(lián)合游戲公司nWay推出了東京奧運會收藏NFT徽章,屬于一種營銷,盡管后期也被炒作了溢價50倍。

但這或許給了許多因疫情不能親臨奧運會現(xiàn)場的人,一個念想。

騰訊的做法,或許偏于保守,卻不失為一種方向。

從2021年8月推出“幻核”以來,騰訊在NFT上只向三個方向進行嘗試:

一是傳播中國文化(民族文化)。

比如推出56個民族的NFT藝術藏品,這種將國潮風和傳統(tǒng)文化,再一次結合并圍繞Z世代的喜好而NFT化的動作,其文化傳播意義遠高過售賣的收益。

二是試圖推廣和打造“大型IP”。

比如爆火動畫《一人之下》的人物畫像NFT。

對于泛娛樂生態(tài)已經成型的騰訊而言,這只是進行更多的邊界拓展的嘗試。

換言之,就是一種營銷或產品周邊的探索。

不過,真正讓人覺得有意思的,還是用NFT來做企業(yè)文化上的一個小“偶遇”。

2021年11月11日,騰訊為其員工發(fā)放了23周年紀念版NFT,共發(fā)行72000枚,幾乎每一個騰訊員工都領導一款獨屬于自己的NFT禮物……

這和之前送企鵝盲盒,是一樣的路數,只是成本更低、效果挺好。

更多的腦洞,還在開啟的路上,未必一定要讓NFT去溢價。

被命名為“Music Liberates Music”(音樂解放音樂)的NFT作品,盡管背后有來自企業(yè)的營銷,但基于“當下,只有 2% 的音樂制作人是女性”這一說法,作品里收錄了來自加勒比海女制作人Bambii、Denise De'ion和Perfxn的3首曲目,并通過發(fā)售過程,讓購買者也可獲得曲目制作人的一部分版稅……

增值的價值,也就通過NFT的版權確權功能,用另一種方式得到了呈現(xiàn),盡管有點慢和少。

簡單的拿出一個物品(現(xiàn)實或虛擬),變成NFT的時代,終將過去。

畢竟,這種簡單勞動和郁金香熱,在沒有真正的價值鋪底和底蘊背書之下,不可持久。

但那時,才是NFT真正腦洞大開,形成跨行業(yè)、跨領域、大腦洞、真價值的黃金年代。

盡管,沒現(xiàn)在一鋤頭下去可能有金礦那么容易。

但別忘了,淘金熱中,最終賺到錢的大多只是賣鋤頭的人。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lián)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和林格尔县| 云梦县| 资中县| 台中县| 霞浦县| 宜春市| 克拉玛依市| 改则县| 鄯善县| 浑源县| 兴和县| 太和县| 右玉县| 沽源县| 邢台县| 黔南| 南陵县| 惠安县| 建湖县| 同江市| 通河县| 新绛县| 石柱| 扎囊县| 东方市| 秭归县| 永修县| 邮箱| 波密县| 绥滨县| 山东| 汕头市| 新巴尔虎左旗| 桃园县| 美姑县| 扬中市| 弥勒县| 大田县| 岑溪市| 馆陶县| 舟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