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鰲頭財經 曉敏 曹偉
“未來的十年、二十年, 沒有電子商務這一說,只有新零售。”2016年云棲大會上,新零售概念橫空而來,隨后阿里收購高鑫零售,入股大潤發,并且推出了“盒馬鮮生”。
作為零售行業中正處在轉型關鍵時期的永輝超市(601933.SH),接受騰訊(00700.HK)的戰略投資,并且推出了對應的新零售樣品“超級物種”,被視作騰訊、阿里爭奪新零售賽道最重要的一環。
然而,新零售業態擴張的弊端以及疫情沖擊下,永輝超市的業績快速進入下滑軌道,不僅沒有掙到錢,反而在接二連三的罰單下,將企業置于信任危機中。
去年4月,永輝相關負責人回應超級物種接連關店時表示,超級物種已經不是集團核心業務。
5月,永輝超市董事長張軒松在年度股東大會上回應投資者公司發展問題時表示,永輝將回歸到民生超市的原點。
這意味著永輝新零售打出的第一張王牌出師不利,已經正式宣告退場。
接下來,永輝超市要何去何從?
時隔半年后,永輝超市還未推出新的策略讓市場吃下定心丸,卻再次收到多個罰單。
2月28日,永輝超市被滬股通減持208.55萬股,這已是連續5日被滬股通減持,共計580.86萬股,最新持股量為2.33億股,占公司A股總股本的2.57%。
資本也在逃離永輝超市?
上市后首次年度虧損,業績陷入增長瓶頸
2016年之前,面對電商沖擊,傳統超市日子艱難。
當年,新零售概念橫空而來,以盒馬鮮生為代表的新零售業態應用而生。
作為傳統連鎖超市巨頭的永輝超市,也迅速抱上騰訊大腿,試水新零售市場,重磅推出“超級物種”。
近一年時間里,永輝超市的股價從不到5元/股漲到接近12元/股,成為當時的大白馬股之一。
然而,新零售模式尚未成熟,超級物種的經營從一開始就處于虧損狀態,幾年間始終沒有起色。
盡管永輝曾在2018年12月將包括超級物種在內的永輝云創剝離出上市公司體系,但褪去新零售光環的永輝超市市值不斷下跌至5元/股左右,業績也亮起紅燈。
近日,永輝超市發布業績預告,經永輝超市財務部門初步測算,公司2021年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9.3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減少57.2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為-38.9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減少44.7億元。
這或許是永輝超市上市后首次年度虧損。
其實更早之前永輝超市就出現了業績下滑的信號,2021年一季度,永輝超市實現營收263.34 億元,同比下降9.99%,凈利潤0.23 億元,同比下降98.51%。
從2021年度報告預告來看,時隔一年,永輝超市業績似乎并未扭轉,利潤下跌還在加劇。
降庫存保市場策略,毛利率下降2.4%
對于業績預虧的原因,永輝超市在公告中指出,主要有四點。
一是,面對新冠疫情防控常態化以及市場競爭激烈等外部環境的變化,公司采取調結構降庫存保市場的策略,公司總體營業收入同比下降3.8%、毛利率同比下降2.4%。
二是,圍繞“以生鮮為基礎,以客戶為中心的全渠道數字化零售”的核心戰略,公司全年科技投入6.7億元,線上業務虧損8.4億元。
三是,根據初步測算,公司持有的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以及計提的長期資產減值準備預計減少公司當年凈利潤6億元左右。
四是,新租賃準則執行的影響,因公司大部分門店為租賃資產,且租期較長,初步測算新租賃準則的執行使得公司當年凈利潤與原準則對比減少4億元左右。
拋去后兩個不可控因素,永輝超市新零售試水已經成為業績表現的累贅,且公司庫存壓力大導致降價銷售至毛利率減少也是需要面臨的一大難題。
押注會員制倉儲模式,尋求新零售破局
盡管新零售戰略屢次失利,但作為超市業龍頭之一,永輝超市對新零售一直有著巨大野心,從未放棄這個賽道。
2021年,會員制倉儲超市突然成了香餑餑,會員店倉儲被市場看作傳統商超的“救贖”。
在全國范圍內,家樂福、盒馬等多家未曾涉足這個領域的零售企業紛紛宣布入局,山姆、麥德龍、開市客這樣的老品牌也正在進行擴張計劃。
永輝也加入了這個賽道,去年5月永輝超市在福建開出第一家倉儲會員店,隨后加速了全國改店倉儲店的計劃。
不過,會員制倉儲模式想要突出的“會員價值”,大多產品都是單價低、毛利低的產品,對于業績持續低迷永輝超市而言屬于治標不治本。
唯有提升供應鏈能力,提供一些市場上沒有的產品,或者提升自有品牌銷量占比,才能提升毛利。
永輝超市入局該賽道比較晚,沒有成熟和成功店面的經驗積累、對會員制模式的運作仍需要不斷還成本去探索,由此也導致公司仍需要不斷燒錢去支持新業務發展。
屢次被監管部門開罰單,或陷入信任危機
鰲頭財經注意到,近兩年永輝超市也多次減持相關投資公司股份,公司資金在回流。
公開信息顯示,2020年12月,永輝超市通過大宗交易平臺減持1839萬股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2%。
2021年4月,國聯水產(300094.SZ)晚間公告,因資金周轉需要,永輝超市計劃在6個月內通過集中競價方式,減持公司股份1088.86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1.18%。
兩次減持累計2927.86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3.18%。
經過此番減持后,永輝超市持有國聯水產4597.79萬股,持股比已降至5.0%,退出重要股東行列。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永輝超市通過減持在其他公司股份可以緩解資金問題,但永輝超市新零售擴張路上,已經將自己置于信任危機。
此前,永輝超市多次因食品安全問題被相關部門處罰。
近日,因銷售過期或不合格食品,永輝超市2分公司同日被罰。
根據媒體報道稱,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2則行政處罰信息,涉及永輝超市2家分公司,處罰決定日期均為2月15日,上海永輝楊浦超市有限公司申長路分公司因銷售過期食品,被上海市閔行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處以沒收違法所得358元,罰款2萬元;上海永輝超市有限公司虹井路分公司因經營銷售不合格梭子蟹,被上海市閔行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沒收違法所得230.3元,罰款5000元。
就在前幾天,四川永輝超市有限公司成都溫江區國色天鄉分公司也因經營的泥鰍獸藥殘留含量超過食品安全標準限量,被成都市溫江區市場監督管理罰款5.5萬元。
屢次被開罰單背后,永輝超市辛苦打造的新零售大樓,也面臨著巨大的風險。
畢竟蓋樓需要耗費大量時間,若是根基不穩,坍塌往往是在不經意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