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DataEye研究院
這個春節,預制菜火了。
DataEye EDX Ray數據顯示,不論是熱銷榜還是好貨榜(截至2022年2月28日),叮叮懶人菜、麥子媽、食者道三個品牌都是TOP10的常客。
為什么這三個品牌能在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本文DataEye電商研究院將解讀品牌的投放趨勢、營銷打法,分析背后的行業趨勢,預制菜賽道的成功經驗,其他生鮮食品賽道也具有參考意義。
01 預制菜行業:蓬勃發展,百舸爭流
根據CBNData發布的《2021方便速食行業洞察報告》顯示,方便速食行業近年來規模增長穩健,預估國內市場規模超2500億元,方便速食品類線上規模近一年增長率超7成。
預制菜的火熱,也帶動了資本的蜂擁入場,企查查數據顯示,在2020年到2021年,預制菜賽道共發生了23起融資事件。由此,總結出兩個關鍵詞。
①市場機會:2020年我國與預制菜相關的企業數量達7.2萬家;A股市場上,國聯水產、同慶樓、全聚德等預制菜概念股悉數迎來漲停,足以說明預制菜市場火爆,消費者需求不斷擴大。
②B、C端通吃:對于企業來說,使用預制菜可以減少人工成本,提升出餐效率,保證產品口味穩定;對于C端來說,隨著90后成為家庭消費主力人群,面臨著做飯能力退化、沒時間等痛點。加之疫情催化,在家就餐場景增多,盒馬等新零售渠道興起也加速了預制菜的消費普及。
02 廣告投放:勇于嘗試,有的放矢
預制菜市場競爭激烈,品牌投放呈現什么趨勢呢?
①從投放數據來看:DataEye-EDX Ray顯示,近30天爆品投放素材數量叮叮懶人菜為1,030組,食者道為880組,麥子媽為8組;素材均采用視頻形式投放至短視頻平臺。
叮叮懶人菜近30天爆品投放素材數量
食者道近30天爆品投放素材數量
麥子媽近30天爆品投放素材數量
預制菜消費者多為一二線城市、22-40歲年輕消費者,消費者畫像幾乎可以覆蓋各年齡段的消費人群,如何選擇、感知并響應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或將成為品牌間博弈的重點。
投放素材采用視頻素材更好地展示產品操作方便、新鮮度高,而在投放渠道選擇上,由于受眾人群廣、短視頻普及且占據用戶碎片化時間,所以品牌加大力度在短視頻平臺進行投放,其中字節系平臺更受到關注,品牌均選擇了抖音。
②從銷售趨勢來看:根據DataEye-EDX Ray Pro 顯示近30天銷售額,叮叮懶人菜為1979.7W,爆品老壇酸菜魚銷量達101,244單;食者道為1939.6W,爆品黑胡椒地道烤腸達116,533單;麥子媽帶貨數據較少,不足萬元。
叮叮懶人菜近30天銷售趨勢
食者道近30天銷售趨勢
三大品牌主打產品并不相同,叮叮懶人菜和麥子媽主打家常菜,食者道主打肉類熟食。品牌暢銷單品成交價格在29元、79.9元、129元,價格適中,屬于百元價格帶。一份商品包含多份單品,商品SKU簡單,降低用戶決策成本,從而提升商品轉化率。
③從創意分析來看:DataEye電商研究院通過對三大品牌銷量第一的產品近30天銷量排行TOP5的素材進行分析,發現素材時長均在1分鐘左右,產品露出迅速,品牌素材同質化嚴重,普通采用低成本素材“嘗試性投放跑效果”的戰略。
素材在內容形式上均為食材評測、食用場景、工廠探店三種方式,三種內容指向不同,所以素材投放目的也不盡相同。評測內容讓消費者看到產品的細節,讓消費者有使用感受;食用場景內容可以展現食用過程,更偏感性,將消費者帶入場景,促進消費者下單;探廠則更為直觀,消費者對于食品品質安全有顧慮,探廠能縮短消費者對于高單價產品的下單決策時間。
④從文字素材來看:關鍵詞主要品牌名露出、“美味”、“吃貨必備”、“美食推薦”等,就目前預制菜市場中,可供消費者選擇的菜系、產品很多,但對于消費者來說,想起熱門菜系是可能的,但想到一個具有代表性的預制菜品牌是很難的。
如何打造品牌形象,進入消費者心智,破解“有品類無品牌”,或許是所有預制菜品牌需要面臨的問題,通過素材投放露出品牌、加深印象無疑是一舉兩得。
小結:預制菜的消費者實用性廣、商品輻射面大,但目前行業發展剛剛起步,競爭格局極其分散,不同類型的參與者都有機會。但目前商品同質化嚴重,中餐菜系豐富消費者眾口難調;廣告投放素材缺乏創意,消費者審美疲勞;品牌商家如何破局成為目前的難題。
03 社會化營銷:同質化嚴重,難于破局
品牌為立足市場,進行了多種嘗試、持續發力,以下主要從社交平臺、達人營銷、品牌自播三個方面分析。
1)社交平臺
預制菜品牌大多都在經歷從B端轉型至C端,to C和to B完全是不同的邏輯和玩法,作為是2B基因的企業,再往2C轉型過程并非易事,往往需要不斷試錯和時間沉淀。
在社交平臺的選擇上,品牌無一例外幾乎都是選擇全渠道鋪開,入駐抖音、小紅書、微博等社交平臺,通過矩陣式打法,增加品牌、產品曝光量。在官方內容的輸出上主要以產品上新、活動通知、食材展示為主,用戶粘性較弱,活動玩法單一,缺乏創新。
在小紅書上,品牌會找一批垂類KOL、KOC鋪關鍵詞,通過引導用戶創造UGC內容,增強品牌聲量。之后再把小紅書上傳播較好的內容,平移到淘寶、私域流量池。
2)達人營銷
由于方便速食受季節波動性較大,從每年618至年貨節期間是該類產品的銷售高峰,因此品牌將銷售推廣的重點放在了下半年期間。
在獲客上,叮叮懶人菜主要在抖音和小紅書平臺做產品種草,選擇美食類和生活方式類的中腰部博主大批量投放。
三大品牌也統一選擇頭部明星或主播做帶貨直播,之所以選擇頭部明星或主播,第一是因為其帶貨能力強,第二則是因為他們的個人影響力能為新品牌做信任背書。通過和李佳琦、林依輪、羅永浩等明星主播開展高頻合作,持續出圈曝光,快速在消費者中建立了知名度,提高產品轉化率。
以直播帶貨為主的銷售方式讓品牌迅速破圈,頭部主播的帶貨能力和轉化率也不能小覷,但如何養成消費者固定購買的習慣,提升復購率,如何通過直播的泛人群篩選出精準客群,這些都是品牌需要仔細思考的問題。
3)品牌自播
當下,在抖音做店播帶貨,已是品牌們心照不宣的財富密碼。
根據蟬媽媽數據顯示,在抖音上,叮叮懶人菜開設2個賬號,粉絲在34W左右;食者道開設了5個賬號,粉絲量達160W;麥子媽開設2個賬號,粉絲量4W左右。
關鍵詞①:常態化直播與讓利促銷。三大品牌,賬號粉絲量不多,但都保持常態化直播,一周能至少6天開播,每天至少播夠5小時。通過觀察發現,品牌直播間中商品價格以及規格,會有別于線下渠道、傳統電商渠道。很多用戶對于規格的敏感度,遠不如對價格的強,因而使用戶產生「在直播間買更劃算」的錯覺。再加上抖音加大對品牌自播扶持,參與官方活動導流,以此增加粉絲粘性。
關鍵詞②:人貨場三維打造。人即帶貨的主播,貨為品的牌商品,場便是重點,主播通過消費場景的渲染,刺激用戶痛點,促進轉化。舉例來說:春節,抓住家庭消費場景,預制菜解決年夜飯準備時間長、麻煩的問題,為家庭主婦帶來便利。而在日常直播中,利用年輕消費者工作繁忙、但仍想在家吃飯的痛點,打造工作過后回家五分鐘即有熱飯熱菜吃的場景,吸引年輕消費者進行嘗試。
關鍵詞③:組合拳。短視頻種草+直播轉化相結合,通過生產美食教程來強化種草,然后通過直播幫助消費者進行快速的消費決策,打消最后的顧慮。用戶在種草視頻中會產生一定的購買欲,進入直播間后會被更高效的轉化。
04 總結與建議
艾媒咨詢數據預測,2021年,中國預制菜市場規模為3459億元,之后將以20%左右的增長率逐年上升。越來越多的玩家涌入,撐起了預制菜這個餐飲行業的藍海市場。
但需要明白的是,預制菜市場雖然規模龐大,目前仍處于初級階段。一方面是資本、企業對這個市場的看好;一方面是缺少巨頭,市場分散的現狀。同時,想要突出重圍,還要面臨市場培養、產業上下游布局、食品安全等諸多問題。
通過三個品牌的剖析對比,總結了幾點思考與建議,不光是針對預制菜賽道,生鮮食品賽道也具有參考:
①產品杠桿 >營銷杠桿:目前預制菜行業表面上是靠營銷取勝,需要強大的營銷團隊及營銷力量,但本質上其依然遵循餐飲邏輯,即主打的產品質量杠桿作用要大于營銷本身的杠桿作用。入局預制菜行業的商家,要深入打磨產品,提升產品質量,做出產品的獨特性,將產品的杠桿率做到最大。
②長線運營,重視短視頻內容:想要有高ROI且能穩定放量,短視頻素材是最大的杠桿。每一條短視頻內容都會面向不同的新客戶,短視頻需要每天不斷找新的創意,進行反復嘗試,找一個驗證過的爆款模版,不斷進行重復復制,就能持續不斷吸引流量。
③注重消費者場景營銷:品類是公開的定位,消費場景則是定位背后的“定位”。場景即故事,需要有人、有環境、有行為,明確顧客在什么情形來使用我們的產品,通過捕捉用戶消費場景進行延伸,賦予產品更深層次的意義。在未來的3月8日女神節,商家可以從解放家庭婦女為切入點,利用直播間營造氛圍,打造合適的消費場景。
想要在預制菜市場或生鮮食品賽道上占領一席之地,必定是要打一場持久戰。風口已至,誰最快制造出爆款產品,誰就能吃到市場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