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新聞?
油價將迎年內第四漲
3月3日24時,國內成品油價將迎來新一輪調整。據卓創資訊測算,本次汽柴油價格將分別上調150元/噸,折算為升價,92#及95#汽油分別上漲0.12元/升,0#柴油上漲0.13元/升。這將是今年以來成品油價第四次上調,本輪調整后,國內西南、華南部分地區92#汽油或進入“8元時代”。
個人養老金制度相關細則近日有望出臺
據《中國證券報》消息,個人養老金制度相關細則有望近日發布,目前行業已經準備好相應的系統,并已完成多輪測試,測試環境一直可用。個人養老金制度大致分為四層,包括具有稅收優惠的個人養老金賬戶、個人養老金銀行賬戶、符合政策的資產信息系統和具有符合政策資產銷售資格的銷售機構。
煤炭中長期合同納入誠信監管
據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官網消息,發改委部署安排2022年煤炭中長期合同監管工作,強調2022年煤炭中長期合同全部通過全國煤炭交易中心線上平臺錄入確認并在線簽訂誠信履約承諾,全部納入“信用中國”網站的誠信履約保障平臺進行監管,要求供需企業要每月線上報送合同履行情況,保證單筆合同月度履約率不低于80%、季度和年度履約率不低于90%。
中房協向部分房企發出書面調研函
據財聯社消息,中國房地產業協會周三向部分房企發出書面調研函,摸底房企債務情況、償債情況、資產處置進展、化解風險進展情況及在建住宅項目停工情況等。債務方面,中房協要求房企上報債務總額及結構、2022年到期及逾期債務情況、表外負債等。償債方面,涉及房企可動用資金、受限資金金額及償債缺口,以及去年下半年以來融資凈流出情況等。
最高法規定網絡直播營銷須標明實際銷售者
最高人民法院周三發布《關于審理網絡消費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一)》,明確直播間運營者要能夠證明已經標明了其并非銷售者并標明實際銷售者,并且要達到足以使消費者辨別的程度,否則,消費者有權主張直播間運營者承擔商品銷售者責任。
國資委嚴禁超越財務承受能力的舉債投資
據第一財經消息,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周二召開專題推進會通報了國企“瘦身健體”的最新進展。國資委副主任翁杰明表示,將加大房地產、金融、PPP、對外并購、產業園區建設等重點領域投資管控力度,嚴控赴高風險國家和地區投資建設,嚴控投資金額大、建設周期長、跨越國境或涉及多國因素的境外項目建設,嚴禁超越財務承受能力的舉債投資。
交通運輸部定向降低沿海港口引航費
交通運輸部周三發布《交通運輸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減并港口收費等有關事項的通知》的解讀,其中將取消港口設施保安費的政府定價,將其納入港口作業包干費作為子項,該子項收費標準不得高于原收費標準,定向降低沿海港口引航收費、擴大船方自主決定是否使用拖輪的船舶范圍等措施,并于2022年4月1日起執行。
財經觀點
沈新鳳:仍需推進助企紓困等政策落實
東北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沈新鳳在研究報告中指出,2月采購經理人指數(PMI)亮點頗多,多指標有超季節性上行,穩增長言行一致,效果逐漸落地,經濟動能正在企穩修復。但同時也需要看到,當前企業生產經營中仍存在諸多突出問題,仍需推進助企紓困等政策落實,為制造業穩定增長提供有力支撐。往后看,更大力度的減稅降費政策和結構性貨幣寬松將成必選項,而降準降息等總量貨幣政策仍有空間。
潘琦:貨幣寬松時間主要看政策發力效果
國泰君安證券固定收益分析師潘琦在研究報告中指出,中國貨幣寬松窗口期的長短并不受制于美聯儲加息幅度和節奏,關鍵還是看經濟下行慣性與政策對沖發力的效果。年初以來中美利差進一步收窄與年后人民幣對美元超季節性的強勢表現已經證明,外資凈流入的邏輯并不單單取決于中美利差。相比于關注美聯儲3月加息幅度,關注2月中國社會融資數據是否能進一步論證寬信用的可持續性、1-2月合并經濟數據中基建發力和地產下行的對沖效果,可能對推演后續貨幣寬松空間和節奏來說更加重要。
財經數據
2月物流業景氣指數略有回升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周三公布數據顯示,2月份中國物流業景氣指數為51.2%,較上月回升0.1個百分點;中國倉儲指數為51.3%,較上月回升3個百分點。
滬指收跌0.13%,人民幣對美元上漲20點
股市收盤,上證綜指報3484.19點,跌0.13%,深成指報13346.96點,跌1.05%,創指報2834.64點,跌1.77%。盤面上,油氣開采、中俄貿易、中藥板塊漲幅居前,半導體、汽車芯片、國防軍工板塊跌幅居前。匯市方面,在岸人民幣對美元收盤報6.3107,較上一交易日上漲20個基點,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3351,較前一交易日下調337個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