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徐詩琪
董明珠再一次連任格力電器董事長,時年67歲。這也是她繼2015年、2019年之后的第三次連任。
2月28日,格力電器在珠??偛空匍_2022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選舉換屆了2022屆董事會成員。之后又召開了本年度第一次董事會,董事們全票通過董明珠任董事長及總裁的議案,其新一輪三年任期就此開啟。
這是一個沒有太多懸念的結果。
資本市場也表現得頗為冷靜。3月1日格力電器股價開盤走高,盤中微跌,截至收盤微漲0.16%,報36.83元/股。這是該公司2月連續下跌以來較為罕見的上漲。
董明珠自2012年起擔任格力電器董事長,此次連任意味著她將執掌公司13年。而1990年就加入格力電器做業務員的她,也將在這家公司度過至少35年的歲月。
她一向被外界視作家電圈的“鐵娘子”,管理風格強勢,還常常語出驚人。獨特的作風推升了外界對她的關注,使其成為家電行業少有的“網紅”企業家。
展望新三年,格力電器的狀況并不算樂觀,國內家電市場規模年年下跌,老對手美的在各方面都已超越格力。董明珠能否安穩度過新一輪任期,甚至帶領格力逆風翻盤?
管理層老化、渠道改革矛盾凸顯
“必須逐步向年輕人讓渡管理權,讓30-40歲的新生代管理層走向前臺,不應將所有的聚光燈都打在自己身上?!遍L期觀察格力電器的劉步塵對界面新聞說,這是董明珠在任期內必須解決的一大問題。
從管理層年紀來看,據2020年格力電器年報,其內部高級管理人員均在50歲上下。據界面新聞獲取的內部信息,公司領導干部也多是入職格力多年的老員工。
但老員工不一定擁有更多管理權。本屆董事會中來自格力電器內部的僅有3位:董明珠、鄧曉博、張偉。鄧曉博是新面孔,于2020年12月入職,接替了此前格力元老望靖東的職位兼任董事長秘書。公開信息顯示,他在2015年7月至2020年11月任陜西煤業化工集團財務有限公司董事長。另一位張偉任格力黨委書記,他是采購出身,公開信息并未寫明其目前負責的具體業務。

而原本技術出身的黃輝、財務出身的望靖東,均在過去一年離任。從目前的董事會結構來看,董明珠的話語權比以往更大了。
值得一提的是另外兩位非獨董:張軍督與郭書戰,他們分別為61歲和65歲,均是格力電器經銷公司的核心人員。張軍督是格力省級經銷公司浙江誠通董事長,郭書戰是河南省級經銷公司總經理,同時兼任京海互聯網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下稱“京?;ヂ摼W”)董事長。
京?;ヂ摼W是2007年格力電器為深度綁定經銷商利益而成立的公司,由10家重要經銷商合作組建,當時格力受讓了10%公司股權,京?;ヂ摼W也一躍成為格力電器第二大股東。截至2021年9月30日,京海互聯網持有公司8.20%股權,下降為第三大股東。
董事會中的兩位核心經銷商,也從側面反映出董明珠需要面對的一大問題:如何調和渠道改革與經銷商體系的矛盾。
格力電器首創的區域性銷售公司曾是其不斷盈利的王牌。根據2019年華創證券研報,公司的經銷體系大致為:26家區域性銷售公司——代理商——經銷商。這些區域性銷售公司即“省級代理”的角色,籠絡旗下的各經銷商形成利益共同體,平衡及綁定經銷商利益關系,從而減少經銷體系的惡性競爭,實現公司和經銷商共贏。

除此之外,格力電器也通過淡季返利等措施鼓勵經銷商“囤貨”,以減少公司生產和銷售的季節性波動。
上述傳統經銷模式顯然難以避免囤貨壓力、易導致腐敗等諸多問題。也因此,2019年底,董明珠開始謀劃渠道變革,通過取消省代、降低開店門檻、減少經銷商庫存等措施,不斷觸及經銷商的“奶酪”。
一個有代表性的例子是,格力電器在2020年舉行的全國巡回直播帶貨活動上,下單前十名幾乎都是各地的“xx董明珠店”,即經銷商不通過省代進貨,而是直接向珠海格力總部下單。此前也有經銷商向界面新聞證實,格力直播帶貨時的產品價格甚至比以往的進貨價更低。另據《IT時報》援引經銷商說法,格力已在全國多地逐步取消“省代”角色。
渠道改革的另一面是董明珠提倡的新零售,其具體舉措例如線上的“格力董明珠店”,孟羽童的抖音直播帶貨等等。可以預見,未來三年董明珠仍將推動新零售發展,同時需要權衡好與經銷商的利益關系。
多元化業務、大手筆收購,成色幾何?
“如果我們還是(主營)單一空調,很可能是死路一條。”2月28號的股東大會上,董明珠主動提出這一觀點。
會上她還提出了公司未來幾年的兩大信心,一是業務多元化,二是銀隆新能源(現更名為“格力鈦”)。
在業務多元化方面,董的說法是,公司在空調以外發展了冰洗和生活電器產品,多元化已“進入收獲期”。
事實果真如此么?
根據格力電器2021年半年報,上半年公司空調業務營收高達671.94億元,占總營收的73.79%,毛利率達29.79%。而生活電器、智能裝備和其他主營業務均有不同程度下滑,收入共計僅占總營收的4.11%。這些業務屬于格力多元化戰略的重點,但整體毛利率很低,僅為3.45%。
空調市場規模整體在連年縮窄。奧維云網數據顯示,2021年空調市場量額雙降,我國空調全年零售額1527億元,同比下降1.2%,零售量4689萬臺,同比下降8.7%。與此同時,老對手美的集團在空調方面已連續多個財季超越格力電器,目前二者市值已相差超過2500億元。
格力鈦方面,2021年8月,格力電器斥資18億元拿下其30.47%的股權,后者已合并報表,具體營業數據將在4月的年報中體現。其儲能技術及產品可應用于電器、汽車等多個場景。
此外,格力電器還在去年以30億元的價格受讓了盾安環境38.78%的股份,后者將成為格力電器控股子公司。目前該收購案已通過反壟斷審查。盾安環境是制冷元器件行業龍頭企業,屬于格力電器的上游供應鏈公司。盾安環境的新能源熱管理器相關產品還與國內知名車企有合作。
格力電器在公告中表示,此番收購除了有利于公司保障核心零部件可控以外,也有利于公司切入新能源乘用車熱管理賽道。
格力鈦與盾安環境兩起并購將花去格力電器共計48億元,對于市場慘淡的家電行業而言,這并非小數字。兩起并購彰顯了董明珠的野心,也的確有利于加速格力電器的多元化業務布局。
但行業內不全是樂觀態度,觀察家劉步塵對此表示:“董明珠說‘格力電器多元化進入收獲期’,‘儲能市場空間大’,都沒有足夠的證據證明是事實,更像是董的愿望?!?/p>
顯然,新任期內董明珠所背負的壓力只會變得更大,既要全力追趕對手,又要切實改變主營業務過于單一的局面,在此背景下想要講好格力的新故事并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