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告別高增長,阿里進入業績滯漲時刻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告別高增長,阿里進入業績滯漲時刻

未來阿里巴巴如果要想重回業績的高增長,除了穩住中國市場電商業務的基本盤之外,還需要董事長張勇能夠帶領其他新業務盡快實現戰略突破。

文|礪石商業評論 李平 

1、營收增速創新低,凈利潤下滑75%

2月24日晚間,阿里巴巴發布截至2022財年第三季度財報(2021年第四季度)。財報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三個月,阿里實現營收2425.8億元,同比增長10%,創下2014年在美國上市以來增速最低紀錄。

分業務來看,阿里中國商業板塊營業收入1722億元,同比增長7%。其中,體現淘寶、天貓業績的客戶管理業務實現收入1001億元,同比下滑1%,這也是該業務近年來首次出現同比下滑。

云計算業務實現營收195.4 億元,同比增長20%,增速放緩明顯;國際商業板塊實現營業收入164億元,同比增長18%;其他業務方面,菜鳥服務實現營收196億元,同比增長23%;本地生活服務實現營收121.41億元,同比增長27%;數字媒體及娛樂業務實現營收80億元,與去年同期持平。

凈利潤方面,阿里本財季實現凈利潤204.29億元,同比下降75%。其中,阿里對與數字媒體及娛樂分部相關的商譽減值金額為251.41億元,股權投資的公允價格變動而產生的凈收益減少為200億元。若剔除上述財務因素影響,在非公認會計準則下,阿里巴巴的凈利潤為446.24億元,仍較去年同期下降25%。

無論從營收還是凈利潤來看,阿里巴巴集團已經開始告別高增長時代,而是進入到業績滯漲時刻。

阿里巴巴集團在財報中表示,凈利潤的下降主要由于對增長業務的投入增加、為用戶增長而增加的費用,以及支持商家的舉措。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張勇也在財報中表示,在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中,阿里巴巴集團繼續堅定執行多引擎增長戰略,并在關鍵戰略業務上展現出積極的發展態勢,為未來長期增長奠定基礎。

盡管凈利潤的下滑更多是由于新業務的投入,但阿里這一“史上最差”財報仍引起了二級市場極大的不安。財報公布次日,阿里巴巴美股開盤價一度從109.72美元跌到100.074美元,跌幅近9%,創近五年以來新低,總市值較史上最高點縮水三分之二。

整體來看,除了數字媒體及娛樂業務之外,阿里其他六大業務板塊營收均保持了正增長,但占比70%的中國商業板塊增速僅有7%,而淘系電商作為阿里巴巴最核心的業務也出現了罕見的下滑,這說明阿里的基本盤正在遭到挑戰,也就不能不引起投資者的警覺。

2、基本盤承壓,淘系平臺遭遇挑戰

本財季開始,阿里將主營業務進行了重新劃分,共分為中國商業、國際商業、本地生活服務、菜鳥、云業務、數字媒體及娛樂,以及創新業務及其他七大類。

根據最新劃分,中國商業板塊主要包括中國零售商業(客戶管理、直營及其他)和中國批發業務兩部分,本財季占整體營收比例為71%。

其中,客戶管理收入對應指淘寶、天貓等平臺的廣告費和傭金收入,屬于阿里的最核心業務和主要利潤來源。對比去年同期,阿里客戶管理業務收入同比下滑1%,收入占比由46%下滑至41%。

直營業務和其他收入同比增速為21%,該業務收入主要來自盒馬、高鑫零售和天貓超市等板塊。此前三個季度,阿里因為并表高鑫零售一直保持著較快的營收增速,但自2021年12月份開始,高鑫零售并表就不再產生影響,這也是本財季阿里營收增速放緩的一個重要原因。

對此,阿里在財報中表示,在市場大環境疲軟的制約以及中國電商市場競爭加劇的背景下,淘寶和天貓的線上實物商品GMV同比增長僅為個位數。另外,為了推動商家采用新的增值服務,阿里采用了一些激勵措施,并戰略性降低了服務收費,以幫助商家降低經營成本,導致客戶管理收入出現負增長。

阿里核心業務的下滑與市場大環境不無關系。正如張勇所說,作為中國零售商業的最大市場主體,阿里的業績表現某種程度就是市場大局的表現。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1年四季度中國GDP同比增長4%,社零增長3%,環比均出現放緩。身處市場之中的阿里巴巴淘系電商,自然受到影響。

事實上,阿里客戶管理收入在上一財季就出現了明顯的放緩跡象,僅以3%的同比增速勉強維持了正增長。除了市場大環境不佳這一因素,本財季客戶管理收入增速由正轉負,也與市場競爭的加劇有關。

隨著互聯網流量的見頂,以及社交電商、直播電商等新業態的涌現,淘系電商平臺面臨到激烈的競爭壓力。無論是京東、拼多多等老對手的襲擾,還是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的分流,都讓阿里切切實實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機。

對此,阿里一面通過商家端減免服務費等方式提高商戶留存度,一方面又加大對國內下沉市場和海外市場的投入來增加獲客渠道。本財季,阿里市場營銷費用達到367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了114億元,成為公司增收不增利的一個重要因素。

重金投入之下,阿里在下沉市場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財報顯示,深耕下沉市場的淘特季度支付訂單同比增長超100%,淘菜菜季度GMV環比增長30%。用戶方面,淘特年活躍消費者為2.8億,單季度增長3900萬。

不過,下沉市場的增長并不能掩飾阿里整個淘系平臺流量見頂的隱憂。財報數據顯示,截至去年12月末,阿里中國商業業務年活躍消費者為8.82億,單季凈增長2000萬。對比這兩個數據不難看出,刨除淘特以外的中國商業部分的年活躍消費者,已經出現了負增長。

3、國際業務虧損加大,云計算增速放緩

國際業務方面,本財季阿里國際業務實現營業收入164億元,同比增長18%,主要受Lazada和Alibaba.com等業務穩健增長推動。其中,Lazada訂單量增長52%,Alibaba.com的交易金額增長約50%。用戶方面,包括Lazada、速賣通、Trendyol及Daraz在內的國際零售業務,年度活躍消費者首次超過3億,并推動阿里全球年度活躍買家數增長至12.8億,比上個季度末增加了4000萬。

作為阿里巴巴的三大戰略之一,全球化一直是阿里集團投入的重點。不過,由于Lazada推廣和營銷費用的上升,本財季阿里國際商業經調整EBITA(息稅攤銷前利潤)出現了30億元的虧損,虧損額較去年同期擴大15億元。

本財季,阿里云計算業務實現營收195.4億元,同比增長20%,經調整EBITA為1.34億元,去年同期虧損2.21億元,這也是阿里除中國商業分部以外,唯一實現經調整EBITA盈利的板塊。

受到教培和游戲行業的拖累,本財季阿里云計算營收環比上一季度縮水5億元,同比增長率也出現明顯下降。這說明目前經濟環境下國內it投資情況不容樂觀。

好的一點是,阿里云營收構成逐步開始多元化,來自非互聯網行業的客戶收入貢獻正在穩步上升,本財季非互聯網客戶貢獻的收入占比達到52%。海外市場方面,阿里云在韓國、泰國各增加一個數據中心,運營地域增加至25個,部分抵消了丟掉大客戶TikTok所帶來的影響。

其他業務方面,菜鳥服務實現營收196億元,同比增長23%,經調整EBITA虧損達到50億元,主要是因為包括高德在內的到目的地業務的虧損增加;本地生活服務實現營收121.41億元,收入增長27%,經調整EBITA小幅虧損9200萬;數字媒體及娛樂業務實現營收80億元,與去年同期持平,虧損同比小幅收窄。

不難看出,除了中國商業分部和云計算業務實現了經調整EBITA盈利之外,阿里其他五大業務均出現了經營性虧損,這說明阿里眾多新業務仍處于燒錢狀態,公司短期業績仍有壓力。尤其在本地生活服務(餓了么、口碑與淘菜菜等)與數字媒體及娛樂(優酷、阿里影業、阿里音樂與阿里文學等)領域,阿里巴巴已經分別大幅落后于美團、騰訊兩個直接對手,很難再實現趕超。

過去在阿里基本盤沒有問題的時候,新業務營收的增長就會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但當其核心業務增長遇困的時候,新業務的虧損就不會再被投資者選擇性地忽視。這也說明,阿里客戶管理這一核心業務的疲軟,是其股價低迷的深層次原因。

當然,阿里也不會坐以待斃,針對核心電商業務的放緩,阿里已經做出了組織結構和人事的調整。

2021年12月,阿里巴巴在董事會主席兼CEO張勇和近20位事業群總裁之間,增加了4個分管大總裁:戴珊、張建鋒、俞永福和蔣凡。其中,阿里創始團隊十八羅漢中的戴珊上任阿里巴巴中國數字商業板塊負責人,全面負責大淘寶(包括淘寶、天貓、阿里媽媽)、B2C零售事業群、淘菜菜、淘特和1688等業務。戴珊上任后,先是將淘寶天貓兩大事業群合并,后又推出天貓的自營業務品牌“貓享”。

不過這些調整還遠不夠。未來阿里巴巴如果要想重回業績的高增長,除了穩住中國市場電商業務的基本盤之外,還需要阿里巴巴集團董事長張勇能夠帶領其他新業務實現戰略突破。

一方面推動云計算、菜鳥網絡與國際化等具有較大潛力的新業務實現規?;?,另一方面帶領本地生活與數字媒體及娛樂業務止住下滑頹勢,回到行業的主流競爭者行列。如果在本地生活與數字媒體及娛樂業務領域不能盡快扭轉趨勢,阿里巴巴集團很有可能最終徹底喪失在這兩個戰場的機會。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阿里巴巴

5.7k
  • 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盤初跌5%,臺積電跌8.5%,阿里巴巴跌8%
  • 阿里國際推新計劃爭搶頭部AI人才,面試通過可反選項目和團隊

发布评论

您至少需输入5个字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界面财经号
界面财经号
IP属地:北京
界面财经号由界面新闻JMedia联盟升级而来,集结财经、商业领域优质原创微信公众号,分享、解读最新财经热点和商业新闻。

下載界面新聞

告別高增長,阿里進入業績滯漲時刻

未來阿里巴巴如果要想重回業績的高增長,除了穩住中國市場電商業務的基本盤之外,還需要董事長張勇能夠帶領其他新業務盡快實現戰略突破。

文|礪石商業評論 李平 

1、營收增速創新低,凈利潤下滑75%

2月24日晚間,阿里巴巴發布截至2022財年第三季度財報(2021年第四季度)。財報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三個月,阿里實現營收2425.8億元,同比增長10%,創下2014年在美國上市以來增速最低紀錄。

分業務來看,阿里中國商業板塊營業收入1722億元,同比增長7%。其中,體現淘寶、天貓業績的客戶管理業務實現收入1001億元,同比下滑1%,這也是該業務近年來首次出現同比下滑。

云計算業務實現營收195.4 億元,同比增長20%,增速放緩明顯;國際商業板塊實現營業收入164億元,同比增長18%;其他業務方面,菜鳥服務實現營收196億元,同比增長23%;本地生活服務實現營收121.41億元,同比增長27%;數字媒體及娛樂業務實現營收80億元,與去年同期持平。

凈利潤方面,阿里本財季實現凈利潤204.29億元,同比下降75%。其中,阿里對與數字媒體及娛樂分部相關的商譽減值金額為251.41億元,股權投資的公允價格變動而產生的凈收益減少為200億元。若剔除上述財務因素影響,在非公認會計準則下,阿里巴巴的凈利潤為446.24億元,仍較去年同期下降25%。

無論從營收還是凈利潤來看,阿里巴巴集團已經開始告別高增長時代,而是進入到業績滯漲時刻。

阿里巴巴集團在財報中表示,凈利潤的下降主要由于對增長業務的投入增加、為用戶增長而增加的費用,以及支持商家的舉措。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張勇也在財報中表示,在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中,阿里巴巴集團繼續堅定執行多引擎增長戰略,并在關鍵戰略業務上展現出積極的發展態勢,為未來長期增長奠定基礎。

盡管凈利潤的下滑更多是由于新業務的投入,但阿里這一“史上最差”財報仍引起了二級市場極大的不安。財報公布次日,阿里巴巴美股開盤價一度從109.72美元跌到100.074美元,跌幅近9%,創近五年以來新低,總市值較史上最高點縮水三分之二。

整體來看,除了數字媒體及娛樂業務之外,阿里其他六大業務板塊營收均保持了正增長,但占比70%的中國商業板塊增速僅有7%,而淘系電商作為阿里巴巴最核心的業務也出現了罕見的下滑,這說明阿里的基本盤正在遭到挑戰,也就不能不引起投資者的警覺。

2、基本盤承壓,淘系平臺遭遇挑戰

本財季開始,阿里將主營業務進行了重新劃分,共分為中國商業、國際商業、本地生活服務、菜鳥、云業務、數字媒體及娛樂,以及創新業務及其他七大類。

根據最新劃分,中國商業板塊主要包括中國零售商業(客戶管理、直營及其他)和中國批發業務兩部分,本財季占整體營收比例為71%。

其中,客戶管理收入對應指淘寶、天貓等平臺的廣告費和傭金收入,屬于阿里的最核心業務和主要利潤來源。對比去年同期,阿里客戶管理業務收入同比下滑1%,收入占比由46%下滑至41%。

直營業務和其他收入同比增速為21%,該業務收入主要來自盒馬、高鑫零售和天貓超市等板塊。此前三個季度,阿里因為并表高鑫零售一直保持著較快的營收增速,但自2021年12月份開始,高鑫零售并表就不再產生影響,這也是本財季阿里營收增速放緩的一個重要原因。

對此,阿里在財報中表示,在市場大環境疲軟的制約以及中國電商市場競爭加劇的背景下,淘寶和天貓的線上實物商品GMV同比增長僅為個位數。另外,為了推動商家采用新的增值服務,阿里采用了一些激勵措施,并戰略性降低了服務收費,以幫助商家降低經營成本,導致客戶管理收入出現負增長。

阿里核心業務的下滑與市場大環境不無關系。正如張勇所說,作為中國零售商業的最大市場主體,阿里的業績表現某種程度就是市場大局的表現。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1年四季度中國GDP同比增長4%,社零增長3%,環比均出現放緩。身處市場之中的阿里巴巴淘系電商,自然受到影響。

事實上,阿里客戶管理收入在上一財季就出現了明顯的放緩跡象,僅以3%的同比增速勉強維持了正增長。除了市場大環境不佳這一因素,本財季客戶管理收入增速由正轉負,也與市場競爭的加劇有關。

隨著互聯網流量的見頂,以及社交電商、直播電商等新業態的涌現,淘系電商平臺面臨到激烈的競爭壓力。無論是京東、拼多多等老對手的襲擾,還是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的分流,都讓阿里切切實實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機。

對此,阿里一面通過商家端減免服務費等方式提高商戶留存度,一方面又加大對國內下沉市場和海外市場的投入來增加獲客渠道。本財季,阿里市場營銷費用達到367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了114億元,成為公司增收不增利的一個重要因素。

重金投入之下,阿里在下沉市場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財報顯示,深耕下沉市場的淘特季度支付訂單同比增長超100%,淘菜菜季度GMV環比增長30%。用戶方面,淘特年活躍消費者為2.8億,單季度增長3900萬。

不過,下沉市場的增長并不能掩飾阿里整個淘系平臺流量見頂的隱憂。財報數據顯示,截至去年12月末,阿里中國商業業務年活躍消費者為8.82億,單季凈增長2000萬。對比這兩個數據不難看出,刨除淘特以外的中國商業部分的年活躍消費者,已經出現了負增長。

3、國際業務虧損加大,云計算增速放緩

國際業務方面,本財季阿里國際業務實現營業收入164億元,同比增長18%,主要受Lazada和Alibaba.com等業務穩健增長推動。其中,Lazada訂單量增長52%,Alibaba.com的交易金額增長約50%。用戶方面,包括Lazada、速賣通、Trendyol及Daraz在內的國際零售業務,年度活躍消費者首次超過3億,并推動阿里全球年度活躍買家數增長至12.8億,比上個季度末增加了4000萬。

作為阿里巴巴的三大戰略之一,全球化一直是阿里集團投入的重點。不過,由于Lazada推廣和營銷費用的上升,本財季阿里國際商業經調整EBITA(息稅攤銷前利潤)出現了30億元的虧損,虧損額較去年同期擴大15億元。

本財季,阿里云計算業務實現營收195.4億元,同比增長20%,經調整EBITA為1.34億元,去年同期虧損2.21億元,這也是阿里除中國商業分部以外,唯一實現經調整EBITA盈利的板塊。

受到教培和游戲行業的拖累,本財季阿里云計算營收環比上一季度縮水5億元,同比增長率也出現明顯下降。這說明目前經濟環境下國內it投資情況不容樂觀。

好的一點是,阿里云營收構成逐步開始多元化,來自非互聯網行業的客戶收入貢獻正在穩步上升,本財季非互聯網客戶貢獻的收入占比達到52%。海外市場方面,阿里云在韓國、泰國各增加一個數據中心,運營地域增加至25個,部分抵消了丟掉大客戶TikTok所帶來的影響。

其他業務方面,菜鳥服務實現營收196億元,同比增長23%,經調整EBITA虧損達到50億元,主要是因為包括高德在內的到目的地業務的虧損增加;本地生活服務實現營收121.41億元,收入增長27%,經調整EBITA小幅虧損9200萬;數字媒體及娛樂業務實現營收80億元,與去年同期持平,虧損同比小幅收窄。

不難看出,除了中國商業分部和云計算業務實現了經調整EBITA盈利之外,阿里其他五大業務均出現了經營性虧損,這說明阿里眾多新業務仍處于燒錢狀態,公司短期業績仍有壓力。尤其在本地生活服務(餓了么、口碑與淘菜菜等)與數字媒體及娛樂(優酷、阿里影業、阿里音樂與阿里文學等)領域,阿里巴巴已經分別大幅落后于美團、騰訊兩個直接對手,很難再實現趕超。

過去在阿里基本盤沒有問題的時候,新業務營收的增長就會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但當其核心業務增長遇困的時候,新業務的虧損就不會再被投資者選擇性地忽視。這也說明,阿里客戶管理這一核心業務的疲軟,是其股價低迷的深層次原因。

當然,阿里也不會坐以待斃,針對核心電商業務的放緩,阿里已經做出了組織結構和人事的調整。

2021年12月,阿里巴巴在董事會主席兼CEO張勇和近20位事業群總裁之間,增加了4個分管大總裁:戴珊、張建鋒、俞永福和蔣凡。其中,阿里創始團隊十八羅漢中的戴珊上任阿里巴巴中國數字商業板塊負責人,全面負責大淘寶(包括淘寶、天貓、阿里媽媽)、B2C零售事業群、淘菜菜、淘特和1688等業務。戴珊上任后,先是將淘寶天貓兩大事業群合并,后又推出天貓的自營業務品牌“貓享”。

不過這些調整還遠不夠。未來阿里巴巴如果要想重回業績的高增長,除了穩住中國市場電商業務的基本盤之外,還需要阿里巴巴集團董事長張勇能夠帶領其他新業務實現戰略突破。

一方面推動云計算、菜鳥網絡與國際化等具有較大潛力的新業務實現規?;硪环矫鎺ьI本地生活與數字媒體及娛樂業務止住下滑頹勢,回到行業的主流競爭者行列。如果在本地生活與數字媒體及娛樂業務領域不能盡快扭轉趨勢,阿里巴巴集團很有可能最終徹底喪失在這兩個戰場的機會。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渝北区| 连江县| 余江县| 温宿县| 平谷区| 庆阳市| 高邮市| 徐州市| 镶黄旗| 达孜县| 乾安县| 虹口区| 丽江市| 嘉定区| 筠连县| 平阴县| 南江县| 高邮市| 望城县| 乌什县| 芜湖县| 兴仁县| 门源| 进贤县| 荔波县| 二手房| 青岛市| 华容县| 资兴市| 汉川市| 咸丰县| 广州市| 张家界市| 桃源县| 赞皇县| 历史| 兴宁市| 怀化市| 临沧市| 英山县| 济南市|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