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信托圈內人
挑項目:
1、地產類信托暫時不考慮。
我們比較納悶的是:直到今天,仍然有投資人時不時的發地產項目過來咨詢,問風險怎么樣。當前的經濟環境不利于地產公司,跟著政策走,先緩一緩。也有人提出:當前的環境該暴雷的都暴了,現在還能發信托產品的,都是非常優質的產品,反而更加安全了。信托圈內人友情提醒:為了7%-8%的收益,去承擔政策性風險,不值得,還不如買股票。先等等看吧。
2、政信類信托可以適當考慮。
選擇政信信托選擇好的區域的項目就等于在很大程度上規避掉了較大的風險。判斷一個地區的情況是否良好,除了經濟水平、收入水平、財政情況、債務情況外,還應該看這個地區的市場成熟度、地理位置、發展前景等等。
選擇純政信,遠離偽政信。城投平臺和普通國企之間是完全不一樣的概念,除了要穿透查看股東背景外,還要查看融資人或擔保人是否是城投公司。比較知名的偽政信有青海省投、天津物產等。
留意融資人和擔保人的行政級別、在當地的地位。優先考慮地級市平臺、在當地實力排名靠前的城投平臺。單個政信項目,捆綁當地城投平臺越多、越大,安全性越高。政信產品,買的是當地政府和城投平臺的信用,與此無關的細枝末節都不是重點。
那么,如何利用第三方數據查看區域經濟和城投公司的實力呢?信托圈內人用的是“企業預警通”APP,不用充會員,終身免費。點擊“地區經濟”,就能查看全國各地的GDP、財政情況、債務情況,還能查到當地全部的城投公司,以及是否有負面輿情。以下是信托圈內人通過“企業預警通”app拉取的貴州省數據。掃描下方二維碼,即可免費下載。

3、不買底層投向帶有“投資于信托公司其他信托產品”、“信托公司認可的城投債券/公司債券”。這些實際是接盤風險項目的,直接發行沒有人買,只好把實際投向隱藏起來了再發行。
比如光大信托發行的大批量TOT產品,資金用途是認購自己公司的“信托產品”。比如中糧信托-國信1號集合資金信托計劃,100-300-1000萬:8.0%-8.3%-8.6%/年,托資金主要投資于銀行存款、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滬深證券交易所市場交易的標準化固定收益類金融產品,主體評級AA及以上的政府城投債券。該項目實際是接盤貴州的政信項目。
4、現金管理類、純標品(不是“偽非標”的城投債券)、消費金融、房抵貸等這類產品,也可以適當考慮。
挑信托公司:
沒有道德風險的信托公司,均可選擇。
有的投資人挑選信托公司有著自己的一套理論,比如:信托公司排名、股東背景、必須在剛兌。根據一套一套的理論,踩了一遍一遍的雷。然后又完善,又踩雷,又完善,最后懷疑社會、懷疑人生。
有沒有發過來想過,是這一套理論出了問題呢?
監管部門從來沒有給68家信托公司進行排名,排名純屬民間行為,根據非官方平臺公布的信托公司排名來評判信托公司,本身就是一件荒唐的事,有的投資人還以此為依據買產品。根據民間排名,安信信托暴雷前排名第5,中江信托暴雷前排名第11……
有的理財師和投資人將信托公司的股東背景劃分為央企、國企、民企背景,不買民企的。從投資人角度,可以理解,有央企信仰。但是,理財師這樣劃分,就不專業了,本質上還在引導“剛兌”信仰。言外之意是民企信托出事了不能剛兌,央企信托還能剛兌。68家信托公司的背景都不弱,信托行業正處于冬天,同行之間就不要相互詆毀了。 信托打破剛兌已是大勢所趨,信托不剛兌將是常態,現在還在剛兌的信托公司,2年后不一定還能剛兌。破剛兌是遲早的事,有的做在了前頭,有的做在了后頭,還有的不敢破剛兌,因為剛兌遮掩了大量的違法違規。以信托公司是否剛性兌付作為唯一衡量標準,遲早還會踩雷。
沒有道德風險的信托公司,發行的產品底層投向明確,干凈爽朗,看一眼就知道資金投向了哪里,沒有關聯交易,沒有利益輸送,真正的從保護投資人利益的角度發行產品。
大搞資金池和TOT,產品涉利益輸送,信托公司排名前五也好,央企背景也罷,最終買單的都是投資人。道德風險,是信托中最大的風險。
打破剛性兌付,遠離道德風險。
來源:信托圈內人
原標題:2022年,如何挑選信托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