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樊旭
隨著地方“兩會”落下帷幕,各省市2021年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和2022年財政預算計劃也陸續出爐。數據顯示,2021年,多數省份財政收入增速高于年初計劃,其中,得益于煤炭價格大漲,山西、陜西、內蒙古等煤炭大省增收顯著。
在此背景下,2022年,多數省份提出了更高的財政收入增速目標,其中,海南、內蒙古、貴州提高幅度最大。
煤價大漲,資源大省財政收入增幅居前
截至2月21日,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中,有28個省市公布了2021年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其中,僅有河南一省未能完成年初預算數。
對于各省增速普遍快于計劃數的現象,上海財經大學公共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吳一平對界面新聞表示,由于2020年新冠疫情比較嚴重,地方政府在做2021年預算時較為保守,低估了疫情后2021年經濟反彈的高度,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對未來的判斷。
同時,他表示:“減稅降費后的活力增強,疫情后國內工廠恢復后出口增加等,這些都可能帶來實際增速超過預期。”
在已公布2021年數據的28個省份中,山西、陜西、甘肅和內蒙古四地財政收入增長最快,分別較上年增長23.4%、22.9%、14.6%和14.6%,遠超年初制定的目標。
山西、陜西、內蒙古和甘肅均為我國產煤大省。2021年,煤炭供需緊張導致價格大漲,產煤大省開足馬力產煤保供,帶動經濟快速增長的同時,財政收入也水漲船高。
山西省財政廳表示,去年山西全省規模以上原煤產量11.9億噸,增長10.5%。煤成氣產量94.1億立方米,增長15.6%。在煤炭、鋼材等主導產品漲價的推動下,山西省工業企業利潤創歷史新高,自然財政收入也隨之大漲。
數據顯示,2021年,山西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增長23.4%,稅收收入增長28.8%;陜西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增長22.9%,稅收收入增長27.7%;內蒙古自治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增長14.6%,稅收收入增長14.6%。甘肅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增長14.6%,稅收收入增長17.5%。
甘肅雖非傳統煤炭大省,但當地有色金屬等礦產資源豐富。2021年,在大宗商品價格大漲的背景下,甘肅省地區生產總值(GDP)首次突破萬億元。
甘肅省政府工作報告指出,2021年,甘肅GDP達到10243億元,同比增長13.6%。其他指標也均好于預期,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9%,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1.1%。省屬國有企業工業總產值、營業總收入、利潤總額分別增長33.9%、12.6%、108.2%,均創歷史最好水平。
同時,甘肅在風能和光能等新能源領域具有較大的發展潛能,借助“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在2021年啟動多項重量級項目,比如酒泉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華能甘肅隴東千萬千瓦級多能互補綜合能源基地等。
受到地區性新冠疫情爆發和“7.20”特大暴雨導致的洪澇洪災影響,河南成為28個地區中唯一收入實際增速小于年初預期的省份。2021年,河南省GDP總量排在全國第四名,但增速6.3%排名倒數第四,明顯落后于該省往年成績。
此外,專家指出,除了受經濟影響,基數作用是影響財政收入增速的另一個主要因素。比如,北京、上海等地區2020年經濟受疫情影響相對較小,財政收入較高。因此,在高基數作用下,2021年增速并不突出。
2022年,多數省份提高財政收入增速預期
在2021年普遍實現超收的情況下,多數省份今年提高了財政收入增速預期。截至2月21日,有27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公布了2022年財政預算計劃。和2021年預算相比,有15個省份提高2022年財政收入增長目標,有9個省份維持上年目標,僅有3個省份降低了收入增速預期。
對經濟形勢的判斷依然是決定財政收入預期的關鍵因素。比如,2022年,海南省將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預期從上年的3.0%提高至10.0%,提高幅度達7個百分點,目前居全國之首。
海南省表示:“從財政收入看,2022年我省仍然處于寶貴的發展機遇期。隨著海南自由貿易港政策紅利逐步釋放,營商環境不斷優化,市場主體持續增多,海南經濟呈現穩定增長態勢。”
再如,內蒙古自治區2021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預期為-2.5%,今年則將預期提高到增長2%。內蒙古表示,今年將財政收入增幅設在2%主要基于兩點考慮:一是全區經濟運行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改變,特別是煤炭需求保持增長態勢,煤炭價格整體高位運行,預計能源、資源產業將繼續為全區財政增收提供支撐;二是上年第四季度緩稅收入將在本年入庫,成為今年增收的重要因素。
其他省份預期增速提高幅度多集中在1-3個百分點。例如,北京由2021年增長3%提高到2022年增長4%,上海由增長3%提高到增長6%。上海市政府在預算報告中解釋稱,擴內需、穩外需效能持續釋放,戰略性新興產業比重逐漸提高,金融業發揮穩定支撐作用,城市數字化轉型全面推進,數字經濟保持良好發展態勢,這些都將為財政收入穩定增長注入新動力。
與此同時,也有個別省份對未來經濟形勢看法較為保守,因此下調了財政收入預期。比如,重慶市將2022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速目標設在3%,較上年預算目標低2個百分點;陜西省也將2022年財政收入增速預期調低了2個百分點。
重慶市政府在預算報告中表示,雖然有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長江經濟帶發展等政策利好,但是,在世紀疫情沖擊下,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嚴峻和不確定,需求恢復有所放緩,經濟穩增長壓力較大,科技創新能力還不強,產業發展能級整體不高,部分企業生產要素短缺,城鄉區域發展差距依然較大,財政收入規模偏小,非稅收入占比偏高,財政收入特別是稅收收入中低速增長已成為常態。
陜西省表示,2022年,中央實施新的減稅降費政策,從長遠看將增強市場主體活力,但短時間內將減少財政收入。同時,新的經濟下行壓力、疫情形勢持續演變、煤炭等能源資源價格可能回落等因素,也增加了財政收入增長的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