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鋅刻度 孟會緣
編輯|溫之周
“寫作是通向未來影響力的決定性因素,是為自己打造個人品牌的最好方式,是一種高效社交,更是一種很好的第二職業,因為它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不分男女老少。”——頗為魔幻的是,當靠知識付費起家的羅振宇還在為強調寫作的重要性而振臂高呼時,另一群極具商業眼光的人已經看到了寫作變現“真正”的價值所在。
從零基礎小白進化到高級寫手需要做什么?花幾千塊錢報個寫作變現培訓班就行。在寫作變現培訓班口中,“每天在家里看看書就可以寫成文章”、“寫文章可以帶來比主業還要多的收入”、“有非常系統的學習方法專門針對小白”......重重話術的包裝下,寫作變成了一個門檻低、時間自由、兼職接單也能收入不菲的職業。
但一個前期沒有任何閱讀積累,也沒有任何專業特長的新手,真能在培訓班短短幾十天月的教導下,就變成讓人心甘情愿為之買單的寫手嗎?
培訓機構、需求平臺齊下場,寫作副業火了
在社交平臺上看到有關寫作變現的廣告時,平時在公司負責后勤工作的張瑞可立馬來了興趣,“我現在這個工作崗位晉升空間有限,但又沒勇氣辭職另找,如果真像廣告里說的這是個小白都能上手的副業,那可真是兩全其美的大好事了。”
張瑞可發現,寫作變現訓練營背后的主體除了市面上大大小小的培訓機構,還有對文稿內容有需求的那些平臺,而廣告宣傳內容基本都是能帶領零基礎學員走上用寫作當副業賺錢的道路,“那這就有點分不清到底選哪個要好一點了,所幸這些培訓班設置了免費的公開課,我各選了一個,都體驗了一下。”
首先是知乎的零基礎寫作訓練營,按照其廣告語,“寫作賺錢不需要什么學歷,甚至不需要你有多好的文筆,每個月投入的精力和實際看到的數字也是成正比的”。3天0元試聽課,由知乎鹽選專欄制作人擔任講師,主要教導學員如何套用爆款文章的文能公式寫出自己的故事。
但是,從“小白也能月入過萬的讀書寫作變現法”,到“1堂課教你寫出好故事”,再到“如何打造個人IP提高變現天花板”,跟完3天全部課程的張瑞可對此唯一的感受卻是,“這是平臺在為自己的專欄篩選寫作人才吧。”
張瑞可覺得,提到當下寫作市場的實際需求、老師授課時為學員講解的案例、課后練習的作業是知乎上真實的需求訂單......方方面面的課程內容都圍繞著知乎平臺,“完全就是在向大家科普知乎需要什么,我們該怎么有針對性地供稿了。”
然后是看起來內容更加豐富的十方教育5天寫作體驗營。“現在很多讀書平臺都在大量征稿,只要你認真寫不愁沒地方投,”正如這句廣告語,較之主要專注于自身的知乎,張瑞可從后者了解到的投稿方式更多、平臺選擇面也更大,“像是朋友圈、小紅書的短文案,微頭條、抖音上的推書稿,今日頭條、公眾號的熱點文章,光聽著就讓人心潮澎湃了。”
當然,或許是受制于上課時間的短暫,十方教育的老師在講課時也采用了和知乎差不多的方式,基本都是根據訂單具體的內容需求和文體模式展開,挑選那些中單或優秀的文章,為學員一一拆解出標題、開頭、結尾等部分的具體寫法。
“相當于直接給大家提供一個萬能的寫作模板,到時候只需要根據商單的不同內容進行對應調整就可以了。”聽完所有的試聽課后,張瑞可覺得這些培訓班教的其實不是通用的寫作技巧,而是針對市場上某一類商單的具體寫作方式。
那么關鍵的問題來了,市場需求其實并不固定,就像前幾年盛行一時的推書稿、這兩年異軍突起的劇本殺,要是市場風向發生轉變,那些熟悉某些流行文體寫法的寫手,換一種新的文體風格他還能很快適應并寫出來嗎?那些套用萬能模板寫出來的文章,能避免出現同質化問題成功脫穎而出嗎?
又是一場速成碾壓專業門檻的戲碼?
不過,試聽課的課程內容設置有限,后續高達好幾千的正式課說不定才是寫作變現的“正菜”。帶著張瑞可的種種困惑,鋅刻度也向相關人員咨詢了高階課程的內容。
具體來看,知乎寫作新人培養計劃和商業文章聯報課的報班價格是2380元,包括8周寫作訓練、8周寫作課專業培訓、8周全程助教伴學、每周直播店鋪、4次作業實操練習、1對1作業點評、了解知乎內部權益扶持、課程回聽,以及永久改稿服務。變現渠道除了知乎內部鹽選欄目之外,還有“電影工廠”、“故事”、“職業與情感”等外部渠道。
知乎課表
而十方教育60天人生寫作變現實戰營的報班價更高一些,為3889元,包括70節寫作視頻課、8節大咖直播課+答疑、60天商單練習以及寫作教練1對1改稿、個人品牌變現等,能為荔枝微課、米讀小說、閱文集團、優酷、百家號等多個投稿渠道。據稱,其還有一個專門的接單廣場,哪怕在結營后也能讓學員持續接單。
看起來,不管是作為教育機構的十方教育,還是有商單需求的投稿平臺知乎,都是投稿渠道多多、變現“實力”非凡,對那些渴望通過寫作實現增收的人而言,無疑意味著加倍的誘惑。但鋅刻度在黑貓投訴上搜索發現,關于寫作變現這件事,已經有用戶看到了其中的問題。
“知乎寫作新人培養計劃,宣傳承諾的幫改幫投服務,并未在兩周內達成,并且一拖再拖,宣傳內容與實際內容嚴重不符。看了幾節課程,教學質量太差,跟所謂的干貨毫無相關,根本看不下去,講的亂七八糟,直播答疑也刻意回避我的問題。”
“蘭心書院讀書變現營,體驗課一個小時,錄播課最長30分鐘,有的只有十幾分鐘,答疑課也是先錄好的,說是答疑根本文不對題,內容質量大打折扣,同時所謂的1對1輔導完全是子虛烏有,老師講零基礎的寫作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對零基礎、退休的我而言就是鴨子聽雷,聽了幾堂課作業寫著也費勁。”
部分學員的投訴和反饋之外,姑且先不評判培訓班教學質量的好壞,以及課程對學員寫作能力具有什么樣的作用,為公眾號供稿原創內容多年的資深寫手馮黎告訴鋅刻度,學員們最關注的寫作變現問題,根本就沒有培訓班說得這么容易,“決定能否變現的從來都不是作者的能力,而是市場的實際供稿需求。像我之所以能拿到公眾號的稿費,并不一定是我比別人寫得更好,而是我能接到這些公眾號的稿單。”
“寫作基礎固然也很重要,但要是沒有長期有穩定需求的甲方,你寫出來的稿子賣給誰呢?”從這個角度講,固然十方教育等培訓機構向學員展示了多個接單渠道,實際卻難以讓學員實現長久的接單變現,只是“不愁沒地方投”罷了,“微信讀書、樊登讀書會、一書一課......其實很多需求大、稿費高的平臺,投稿渠道在網上都是公開的,只要你去找了投就行,根本就談不上是培訓班的特有優勢。”
馮黎認為,知乎這一類長期具有稿單需求的平臺,好像對學員來說,通過平臺的培訓班學習再接單更加穩定和可靠,但辦培訓班這個舉動對平臺而言,似乎更像是想要從報名學員里“淘金”,為自己挖掘出優質寫手,培養自己的內容班底。“為學員設置的那些福利,比如優秀學員簽約知乎教育MCN、為3級及以上賬號越級開通5級帶貨權限,培養自己人的傾向性還是挺明顯的。”而這對學員無疑意味著更加嚴格的篩選機制。
“把寫作當成副業還能月入過萬的人,我相信是有的,但小白就別做這個夢了。”馮黎感嘆,中單注定是個小概率事件,“寫作從來都不是沒有門檻的事情。”
“知識付費”風口還沒到下一站,培訓班先暴富了
“你們買課了嗎?我覺得幫助不大。”
“寫作其實就是閱讀和寫,都是可以自己學的。”
在和幾位寫作公開課學員私下建立的交流群里,張瑞可和大家達成了一致意見,“公開課聽聽就行了,幾千塊的正式課真沒必要。”
做出這樣的決定無可厚非。一個非常簡單的邏輯,如果“張瑞可們”報班了,那他們需要率先付出兩、三千元的學費,而能否依靠所學到的寫作知識再把學費賺回來就不一定了。換句話說,“寫作還沒有變現,教寫作的先變了現。”
這其實并不鮮見,從短視頻直播培訓班、影視后期培訓班,到心理咨詢師培訓班、原畫插畫培訓班,再到UI設計培訓班、跨境電商培訓班、理財培訓班,近幾年間不斷有用戶投入培訓班的懷抱。
黑貓投訴等平臺上的用戶發帖投訴無一不在證明,只要是帶著“速成”、“變現”、“副業”等標簽和元素的培訓班,總能引起渴望迅速賺錢的學員們注意,而他們為“技能知識”買單的樣子,像極了一茬又一茬待割的“韭菜”。
關于技能培訓班的用戶投訴
在百度百科上,“知識付費”的定義是:知識的接收者為所閱覽知識付出資金的現象。比起善于利用“知識付費”風口,通過“技能培訓”提前實現暴富夢想的培訓班,在這個賽道上更早入場的玩家要凄慘得多。
曾經販賣知識付費的那幫人,如在2022開年就遭遇不順的羅振宇。據相關媒體報道,因為疫情可能造成影響,羅振宇2022年“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取消觀眾進場,而是改為線上直播。依照此前的門票收入來計算,羅振宇的損失大約在千萬元左右。
進場多時的付費平臺,如不久前否認了裁員傳聞的知乎。其表示,視頻是知乎內容生態不可或缺的部分,2022年會在視頻領域持續發力,不斷改進。外界不免從中感受到賺錢的迫切與壓力。
在“知識付費”成為互聯網行業的熱門領域,一眾玩家的探索帶來了多種變現路徑,如小紅書或知乎好物類的測評種草文、拆書稿、短視頻腳本、劇本殺劇本等過后,一種堪稱奇異的現象出現了——轉手將各種渠道和變現方式作為攬客殺手锏的培訓班,竟然還真的蹭上了“風口”。
畢竟,培訓班也確實撓到了學員們的“癢處”:就業環境不佳讓上班族充滿了危機感,甚至由于工作福利待遇的降低,找一份能賺錢的副業也變得合情合理;生活壓力的重擔讓寶媽、退休人士喘不過氣,但受自身現實條件所限,找一份輕松無門檻的工作變得應時應景。
各種速成式“技能知識”俘獲了學員的心,不過現實終將教他們做人。培訓班走“彎路”賺到了錢,“知識付費”風口卻還沒有找到真正的下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