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王鑫
2月25日,證監會核準華鑫證券保薦業務資格。
華鑫證券是華鑫股份(600621.SH)的全資子公司,公司成立于2001年,總部位于深圳,注冊資本為36億元,經營范圍包括證券經紀、自營、資產管理等,獨缺保薦業務牌照。
華鑫證券此前未獲得保薦牌照,這一業務主要通過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開展,該公司由其與國際著名投行摩根士丹利在2011年合資成立。成立伊始,華鑫證券持有公司三分之二的股權,摩根士丹利則持有剩余的三分之一。
2017年至2021年底,摩根士丹利先后三次增資合資證券公司,逐步取得控股權,并更名為摩根證券。最新數據顯示,摩根士丹利持有摩根證券94.06%股權,華鑫證券的持股比例為5.94%。未來,華鑫證券或將完全退出摩根證券,繼續展業需自身謀求保薦業務牌照。
華鑫證券保薦業務資格的申請于2021年10月底正式獲得證監會受理,2022年1月21日,證監會向華鑫證券提出反饋稱,擬分管保薦業務的副總經理于2020年被證監局采取公開譴責的行政監管措施,涉及事項為作為某證券公司高管未能勤勉盡責,請對其勝任能力進行審慎評估論證。
據界面新聞記者了解,被證監會提及的副總經理為胡映璐,在加盟華鑫證券前,胡映璐在中山證券履職16年,曾任該券商投行業務負責人,2019年7月就任中山證券總裁。
在中山證券履職期間,胡映璐分管的債券承銷業務因發展過快而忽略了風控和合規問題,遭監管多次點名批評。2019年10月,深圳證監局對中山證券采取行政監管措施,指出中山證券部分債券承銷項目存在盡職調查不充分、內核環節把關不嚴、防范利益沖突管理機制不到位、工作底稿留痕不完善等情形。
2020年8月,深圳證監局直指中山證券在高管履職、印章管理、合規流程等方面存在問題,時任總裁胡映璐被采取限制高管權利的措施,作為分管投行業務的高管,因未能勤勉盡責,深圳證監局予以公開譴責。
胡映璐于2021年2月跳槽至華鑫證券。其母公司華鑫股份在2021半年報中表示,“華鑫證券引入了行業領軍人物,加速拓展投行業務,初步構建業務戰略體系,儲備了一批優質項目。”
胡映璐加盟后,華鑫證券債券承銷業務大增,財報顯示,該公司投行業務在2021年實現了營業收入7307萬元,較去年同期的1319萬元同比暴增454%。投行業務收入主要來自債券承銷,Wind數據顯示,華鑫證券全年承銷60只債券,承銷金額為106億元。
近兩年,投行股權業務欣欣向榮,券商賺得盆滿缽滿,Wind數據顯示,2020年和2021年,分別有437、524家公司IPO,分別累計募資4806億元,5247億元,分別有377家、520家上市公司完成再融資,累計募資8345億元和9083億元。
2022年,全市場注冊制將落地,疊加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愈發完善,投行股權業務確定性較強,華鑫證券作為新入局者,或將分得一杯羹。
但不可忽視的是,投行業務頭部化趨勢較為明顯,證監會長期對中介機構執業水平保持高壓監管,作為中小券商,華鑫證券在項目承攬、人才建設、風控合規方面都面臨不少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