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王勇
全球礦業巨頭淡水河谷去年四季度鐵礦銷量創紀錄,全年凈利潤暴漲3.7倍。
2月25日,淡水河谷對外宣布,其2021年凈利潤為22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415億元),同比漲幅為3.67倍。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EBITDA)為338億美元,同比漲幅為53.6%。
淡水河谷表示,這主要由于2021年黑色金屬和銅的實際價格上漲。但部分收益被相關成本和運費增加所抵消。
淡水河谷發布的報告指出,去年62%鐵礦石參考價格平均為159.5美元/公噸,同比高出46%。
2021年四季度,中國鋼鐵減產影響了鐵礦石需求,導致鐵礦石價格從三季度的高位回落。至四季度末,中國鋼鐵生產限制有所放松及中國宏觀經濟前景的積極預期,支持鋼鐵價格復蘇,鐵礦石也出現回升。
去年11月18日,過年鐵礦石期貨主力合約價格達到四季度低點的514元/噸,年末價格回升至680元/噸,漲幅約32%。
2021年,淡水河谷生產了3.156億噸鐵礦石,同比增長5.1%;預計2022年產量將增加至3.2億-3.35億噸。
其中,四季度鐵礦石粉礦銷量創歷史同期紀錄,達到8250萬噸,環比增長22.6%,但仍低于部分機構預期。金十數據等機構曾預測,該公司四季度產量或達8560萬噸。
2021年底,淡水河谷的鐵礦石產能達約3.4億噸,同比增長約5.6%;2022年底有望達到3.7億噸。
淡水河谷原為全球最大鐵礦石生產商。2019年,因布魯馬迪尼奧礦壩坍塌事故,淡水河谷被力拓集團超越落于全球第二。
淡水河谷首席執行官柏安鐸(Eduardo Bartolomeo)在報告中表示,淡水河谷同時正在恢復鐵礦石和基本金屬的產能。
去年,淡水河谷的生產受到了若干一次性事件的影響。例如薩德伯里工廠的罷工事件,以及薩洛博、索塞古、松阪和昂薩布瑪工廠的維修。
淡水河谷表示,為確保減排,全球向綠色經濟過渡,將需要消費高質量的鐵礦石產品。隨著供應鏈瓶頸減少、過去幾年被壓抑的需求持續增長以及商業和消費者信心的上升,預計2022年全球鋼鐵產量將略有增長。
除鐵礦石之外,淡水河谷也是全球鎳和銅的重要供應商。
2021年,淡水河谷成品鎳產量為16.8萬噸,同比下降8.5%;銅產量為29.68萬噸,同比下降17.5%。
淡水河谷表示,全球對凈零排放的追求,將對不銹鋼、航空航天、汽車和能源市場的鎳需求產生積極影響。
2021年四季度,倫鎳平均價格約1.98萬美元/噸,同比上漲了24%;倫銅價格平均為9699美元/噸,同比上漲了35%。
對于銅市場前景,淡水河谷表示,短期內市場有望保持平衡,隨著項目投產將出現小幅過剩;中長期看,全球向銅密集型可持續能源的加速過渡,將支持對銅的需求。
淡水河谷指出,由于礦石品位下降和缺乏重大發現,銅供給增長受限。從正在開發中的項目看,能夠滿足短期內的增長需求;但中長期仍需要更多的資產投入,來置換產量衰減乃至關閉的項目。
2022年,淡水河谷計劃投資58億美元,比2021年增加6億美元,增幅約11%。
該公司計劃在黑色金屬資產和港口建設方面加大投入。例如,總投資15億美元的“Serra Sul 120”項目,預計產能達1.2億噸,將在2024年上半年投產。此外,資金還將用于2020年與寧波舟山港合作投資的西三區項目,以及舒蘭湖港口的擴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