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哈酒界
現如今,在社會老齡化、“亞健康”人群增加趨勢越來越嚴重以及養生消費年輕化的時代背景下,養生、保健需求日益旺盛,成為所有行業競相靠攏的發展方向。
養生酒市場火熱
隨著消費者保健意識的加強,“健康、養生”成為所有行業競相靠攏的發展方向,使得養生酒市場上也快速火熱起來。
據統計,截止到2020年我國保健酒行業市場規模達到400億元,與2001年的8億元相比,年均復合增長率約30%。未來四年,養生酒市場規模將達500億元,年度復合增長率在15%左右。
根據當前發展現狀,養生酒基本以每年兩位數以上的增長率,超過了白酒的增長速度。
一方面是由于消費者健康意識不斷在加強,從而提高了對養生酒的需求;另一方便是,中國邁入老齡化社會催生的“銀發經濟”,也讓養生保健酒市場火熱起來。
根據市場調研顯示,有57.8%的消費者將“食補”作為保健養身首選項,高于運動健身的35.3%,高于規律作息的26.9%,高于中醫調理的14.6%。
此外,根據“健康中國”的國家戰略,保健酒消費稅由20%降為10%,在國家政策利好的背景下,為養身酒行業轉型升級注入了強勁動力,保健酒行業未來前景可期。
酒企扎堆養生酒
面對如此廣闊的養生酒市場,白酒頭部企業近年來都在積極布局大健康產業,并開始推出各種保健養生酒產品。
如今年7月,瀘州老窖推出高端綠色生態健康養生酒“茗釀·萃綠”,京東顯示,茗釀·萃綠流通版單瓶500ml為1900元、限量版單瓶 500ml為2680元。
茅臺集團健康產業公司推出 “茅鹿源”新品,目前電商平臺上暫未搜索到價格,但中國香煙網上顯示其掃碼價格為699.00一瓶500ml。
宜賓五糧液股推出新生代中高端健康型白酒美酒龍元素養生酒,龍虎蛹蟲草酒養生酒單瓶500mL為698元;
洋河的微分子酒宣稱具有三大特點:分子量小、微量成分多、健康元素多,京東顯示,微分子酒43.8度、KGD50、500ml單瓶為398元,33.8度、500ml、單瓶價格為318元;
2017年,汾酒竹葉青品牌推出葛根竹葉青酒進軍健康白酒市場,切割白酒的巨大市場空間,2019年竹葉青成為汾酒全資子公司。京東顯示,竹葉青酒500mL*6瓶整箱裝價格為648元,單瓶為208元。
同時,還有類似舍得、迎駕貢、九龍醉等企業,通過讓產品融入更加豐滿的健康因子,從而樹立自身在行業及競爭中的地位。
由此可見,關注健康酒、研發健康酒已成為白酒企業進軍大健康領域的重要路徑,從價格上來看,養生酒的定位逐漸高端化。從市場上來看,各品牌更是想占位未來“高地”,以期在競爭中獲得更高的話語權。
打破界限變的年輕化
隨著消費者觀念的轉變,養生酒這個詞逐漸去掉了中老年人的標簽,變成一種潮流成為了年輕人的最愛。
由于年輕人因為生活壓力大,普遍存在亞健康的問題,開始更加關注自己的健康,于是慢慢接觸并飲用養生酒。
有關數據顯示,年輕人習慣消費的小餐飲終端,大排檔,燒烤店里,養生酒已成為佐餐的飲料酒。喝酒,喝養生酒已經成為現代年輕人的習慣。
之前養身酒主要消費群體為老年人,使用特性則是強調功能訴求,其廣告一般都會反復強調養生酒的功效。
但隨著飲用人群的年輕化,在宣傳上則是逐漸淡化功能強調健康,引導消費者走出“喝養生酒、保健酒可以治病的誤區”,進一步加強健康飲酒理念,嘗試多樣化營銷策略,不在局限于傳統的功能訴求。
另外,養生酒產品包裝設計、宣傳策略都在慢慢打破了原有養生酒的呆板嚴肅、老氣橫秋的傳統形象,呈現出時尚化的趨勢,倡導以時尚演繹傳統和經典。
市場魚龍混雜,行業標準缺失
任何行業發展速度過快時,幾乎都不可避免地會經歷一段“魚龍混雜”的亂象時期,養生酒行業也未為能逃出這一怪圈。
對于養生酒市場來說,目前至少有幾百家酒企想要分一杯羹,沒有相關食品安全和生產資質的雜牌酒、山寨酒、小作坊酒更是不計其數。
使得產品安全問題屢屢發生。據悉,不少直接采用工業酒精勾兌,酒內所謂的養生成分的原材料在來源、標準、質量上一塌糊涂。甚至還有消費者喝了兩年的“藥酒”后發現,酒里泡的蛇竟然是塑料模型。
其次,搜索養生酒標準,也只顯示出前幾年中國酒業協會根據《中國酒業協會團體標準管理辦法(試行)》的規定,批準T/CBJ5101-2019《保健酒》和T/CBJ5102-2019《保健酒生產衛生規范》團體標準。該標準自2019年2月1日起實施。其他相關標準并未搜索出。
由于流入市場的養生酒品類多,數量大,消費者難辨別真偽,也無法選擇與自己需求真正匹配的好產品。而市場的亂象叢生也給整個行業敲響了警鐘。
行業思考:在大健康時代的浪潮中,養生酒成為新的風口。但由于行業發展起步較晚,我國養生酒行業還存在眾多問題亟待解決,養生酒品類該如何健康、持續發展成為企業面臨的一個首要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