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編輯部聊天室|除了詐騙王,Tinder里還有什么?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編輯部聊天室|除了詐騙王,Tinder里還有什么?

人們互相挑選,開啟聊天,隨之而來的或許是線下見面的一杯咖啡、一段關系,更多的,是賽博空間里沒來由的對話中止,不打招呼的突然消失,但沒關系,軟件里還有大把的“左滑右滑”在等著你。

《Tinder詐騙王》劇照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026期主持人 | 徐魯青

最近,Netflix平臺上的紀錄片《Tinder詐騙王》備受熱議,這部電影記錄了行騙者西蒙·列維耶夫在Tinder上冒充鉆石家族富二代,用愛騙取三名女性金錢的過程。他靠自己編織的巨大騙局,從多名女性手中騙取了高達一千萬美金的巨款。 

人們對紀錄片的關注大多集中在“殺豬盤包法利夫人綜合癥”,騙局的發生平臺Tinder作為早就習以為常的背景,似乎已經激不起反響。左滑與右滑在如今成為越來越多城市青年的日常社交活動,Tinder自稱每天發生大約16億次滑動,已經促成了550億個配對。約會軟件或許重新發明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人們互相挑選、開啟聊天,隨之而來的或許是線下見面的一杯咖啡、一段關系,更多的,是賽博空間里沒來由的對話中止,不打招呼的突然消失,但沒關系,軟件里還有大把的左滑右滑在等著你。

如同社會學家齊格蒙·鮑曼在《流動的愛》中說的,在流動的現代社會,不再有永恒的關系、紐帶,人際間互有牽連,但不再著重緊密扣緊,在于可以隨時松綁。現代社會的愛情帶有消費社會的典型特征:追求體驗與刺激,恐懼建立深厚的情感聯系。約會軟件也深知,在職場耗光精力的年輕人,期待的是沒有任何負擔就能開啟與結束一段關系,不糾纏、有邊界感在約會軟件的世界是最值得標榜的個人優點。但高效、輕易、自由真的可以同時成為人際關系的形容詞嗎?Tinder雖聲稱能讓人找到愛,但同時也名列Reddit最有可能讓用戶感到悲傷的應用程序10名。或許這與人在約會軟件里不時體會的被物化感有關:約會軟件采用的算法能幫助用戶過濾、匹配、貨比三家,并最終做出最佳選擇。人們也善于利用軟件設置的一系列標簽標榜自己,無論是具體到身高與體重,還是抽象到人格與靈魂,頗有交友如購物、聊天如選貨之感。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另一方面,約會軟件已經不止于大多數人以為的尋找一夜情與浪漫愛。許多人會在其中尋找興趣相投的朋友參加周末活動,距離的設定還蘊藏建立“附近”的可能——朋友在Tinder上認識了鄰近的貓友,她們后來成為彼此外出時照看對方貓咪的好幫手。我在東歐旅行時也劃到了熱情有趣的當地人帶我探索本地,收獲許多驚喜。很多攝影專業學生還會在Tinder上尋找模特練習人像攝影。Tinder也被戲稱是“00后工作內推軟件”,“00后小Q已經在Tinder上收到了三份面試邀請”的故事流傳網絡。左滑與右滑之間不一定是淺薄物化的關系,也打開了人際交往的一種新可能。

01 想象力巔峰與低谷時刻:Tinder上都在聊什么?

葉青:我不怎么用約會軟件,主要因為上面大多數用戶的簡介和談話都太過直白,就像是把活生生的人簡化成了一格格的欲望和標簽,讓我感覺不太舒服。問了一圈身邊的朋友,倒是聽到一些有趣的故事。朋友A和網聊對象約在大悅城見面,結果他去了西單大悅城,對方去了朝陽大悅城,這段關系也就無疾而終了。還有見面發現不太對勁后開溜的借口也是五花八門,有假裝房東打電話來說洗衣機把樓下淹了的,也有家中小狗突然重疾的,人類的想象力與創造力在此刻達到了巔峰。

徐魯青:想象力確實在面對Tinder時有點不夠用。曾聽說過很多趣事,有認識的人因為租房太難,又想找無中介房源,于是在Tinder上寫明租房要求,自己編了一個程序可以在網頁上自動右滑,最后真的成功找到了滿意的房子。還有朋友回到云南縣城忍不住打開軟件,刷到七舅老爺之類的遠房親戚,說總算知道了陌生人社會的好處。日本好像有個藝術家專門做了一本Tinder雜志,里面收錄了她在全世界刷到的神奇個人介紹。雖然約會軟件確實容易把人簡化成標簽,但因為玩的人互相生活都沒有交集,也大多不期待嚴肅關系,于是更容易卸下日常規則的扮演,有趣的故事也會接之發生。

潘文捷:看過一個日劇《38歲離婚單身女嘗試相親APP的成果日記》,基本上女主角遇到的所有男士,不論當天準備得多么用心,最終目的都是滿足自己的性需求。女主遇到的最令人難忘的男士是鹽野瑛久飾演的一位年輕男模特,唯獨他非常真誠又浪漫,而且似乎能夠形成一種長期的關系。當一切進展都十分順利時,女主角發現生理期晚來了兩個禮拜,很可能是懷孕了。男士說自己下樓和經紀人見面,就一去不復返,再也沒有出現在女主角的人生中。女主只能用他還年輕處在事業上升期這樣的話來安慰自己。女主角雖然在這個app上吃了很多苦頭,見識了各種各樣的歪瓜裂棗奇形怪狀,但到劇作的末尾卻也離不開它了。畢竟在都是陌生人的大都市里,現實生活中怎么會遇到這么多異性呢?我為女主角感到不值得,但也感到了她的無可奈何。

《38歲離婚單身女嘗試相親APP的成果日記》劇照(圖片來源:豆瓣)

姜妍:我對這個話題完全沒有發言權,關于Tinder也一點都不了解。我好奇的是,這是當年在網絡還不發達的時代,我們用一些今天看起來剖為“原始”的方式找筆友的一種延伸嗎?我記得70、80后在十幾歲、二十歲出頭,對世界和人際充滿好奇時,許多人都交過筆友,用的方式就是從雜志頁腳上刊登的一條條簡短的交友信息里面找尋氣味相投的人。當時大部分流行的雜志都提供這樣的服務,閱讀同類的雜志本身已經是一輪篩選,再根據對方的自我介紹,進行第二輪的篩選。在網絡不發達的時代,在漫長的等待中,那是一個向外探索的窗口,大家總是從相同的興趣愛好延展開,談天談地談友情。

就像這周在臺灣地區上映的紀錄片《愿未央》提及,在父母去世后,作家朱天文、朱天心姐妹整理父母遺物時,發現他們年輕時的三年通信,大部分時候都是在談文學,朱西寧甚至會和劉慕沙在信里說,我們有一天成家結婚的時候,你要是跟不上來的話,我會棄你而去的。這里的“跟不上來”,自然指的是對文學的鑒賞力。聽上去我會覺得是非常美好的、理想化的一種情誼。

但是好像網絡時代的加速度,讓一切都變快了,Tinder上大家都在聊什么呢?又是奔著什么目的去的呢?我真的不知道了。

02 女性友好可能嗎?約會軟件中的兩性風險不對等

潘文捷:我覺得用約會軟件交友對女生的風險比對男生要大很多。表面上看好像都是市場上平等地展示自己,但其實不論是在生理上還是情感上,兩者都有著不對等的風險。

徐魯青:有很多軟件也會打著女性主義的旗號吸引用戶,聽說有一個是女性有資格給男性扣分,如果發了令人不適的內容和照片,女性用戶可以利用其中的扣分機制,分被扣完就不能再使用軟件了。還有的是在互相match之后只能女性先說話。這些機制在我看來只能說一聲,原來如此,廣告里的女性主義是這么回事。有小聰明但又害怕冒犯、打著旗號同時小心翼翼,可能這就是資本推動的女性主義吧,想憑借配對規則來改變性別不對等狀況,這過于樂觀了。

《Tinder詐騙王》劇照(圖片來源:豆瓣)

董子琪:看過不少揭露殺豬盤的法制節目(主要來自《今日說法》),可見現在確實不少網絡騙局都是從交友app開始的,有的app真的聽也沒聽過,或者就是專為了詐騙設計的,它的形式是多樣的,不僅有異性聊天,也有異性直播,或者網絡唱K。套路仔細想想也很容易識別,比如只邀約男性用戶加入,加入就看美女直播,但進入之后發現打款后才能接直播,或者顯示該位好友距離你只有1km,模擬出很容易見面約會的假象,再或者讓女主播直播時跟大哥哀求這個月kpi不過關,剛剛轉正請大哥多刷火箭,事情達成之后就能正常交往,而受騙的男性也不光是城市宅男,也有農民工,有些確實是單身寂寞,有些是有家室的人——所以最后能夠向警方報案的人都是少數。讓我感興趣的不僅是誘人入局的套路,還有這些節目在重述案件時對美女誘惑的深層的恐懼,很明顯這些盼望著看美女直播、跟美女見面的用戶心中顯然有多過交友目的的貪婪。

并且,男性受騙的案件通常和女性受騙的發展過程不同,女性受害人經常是離異的或者受過傷害的,要不然就是家里一直催婚自身卻很茫然的。她們在無意間接到微信的交友申請,通過之后發現對方雖然是陌生人,但經常噓寒問暖,確實給孤寂的生活增添了一絲樂趣與盼望。不過,在由網絡確認關系一段時間之后,她就被介紹去參與某項投資,而這種投資當然也是騙子虛擬出來的,當她們把錢全部投完甚至背負上網貸,才發現對方消失得無影無蹤。這類節目的主持人結語通常是“網絡交友須謹慎”,但我覺得這種提醒將問題簡單化了——親密情感是一個人的軟肋,如果現實生活難以滿足這種需求,又怎么能要求人們在虛擬世界里無欲則剛呢? 

03 歸根到底,我們終究要從軟件里走到生活中面對彼此

潘文捷:現在想起來,微信搖一搖也許算是最古早的約會軟件?上學的時候搖過幾次,唯一一次搖出靠譜的人是個學弟。另一位朋友告訴我,他不用blued是因為上面的人很少是尋求長期關系的人。其實,按照拉圖爾的說法,人和平臺的作用是相互的,具有某種特質的人會被吸引到某個平臺上是沒錯,但是平臺運作的方式也會改變人。約會軟件上很難說絕對沒有人在尋求長期關系,但是這樣的人首先是可能比較少,其次是平臺提供的這種快速高效的模式本身也會塑造人的想法。

陳佳靖:我比較同意文捷說的,像Tinder這類約會軟件的確會提高約會的效率和精準性,但也會改變大家的行為方式。即便是兩個人都抱著尋找長期關系的期待成功在tinder上配對了,他們能否真正建立信任感也會是一個挑戰。你知道對方在用tinder交友,就意味著Ta不可能只和你一個人打過交道,甚至可能正在嘗試與多個人建立關系,這對于交往的雙方都是一個難以忽視卻不得不面對的事實。猜忌、懷疑和不安全感時時挑動神經,哪怕兩個人約定一起刪掉Tinder,Tinder也總像是留給大家的一條后路,很難說這在一段穩定的關系里是利是弊。

我身邊有人利用約會軟件成功建立了幸福的感情,也有人在經歷了各種不靠譜的約會后徹底放棄了這種交友模式。歸根到底,交往是發生在人與人之間的,我們終究要從軟件里走到生活中面對彼此,最終考驗的仍然是我們要如何與人交往。快餐式的交友可能不會給這個問題帶來更多答案,而對于真正掌握答案的人,在任何平臺上交友都不會是太大的問題。我覺得很多人在使用約會軟件之前或許就搞錯了它的意義:約會軟件的確提供了很多選擇,但也僅限于此。如何建立和經營感情是一個持續一生的課題,并不是選對一個人就能搞定一切。太過依賴交友軟件只會讓人對交往本身越來越失去耐心。

《Tinder詐騙王》劇照(圖片來源:豆瓣)

林子人:我想用我讀到過的一些心理學研究給使用或打算使用約會軟件的朋友一個建議:不要盲目相信約會軟件能讓你的愛情更有效率。很多約會軟件會要求用戶做性格測試,聲稱通過某種算法能夠給你推送匹配度最高的交往對象。它背后的邏輯是,一個人最好的戀愛對象是符合TA“理想型的人。但根據加拿大韋仕敦大學副教授Samantha Joel的研究,所謂的算法幾乎完全不能預測交友匹配度,她推測稱,當兩個人真的彼此交流時,他們之間會形成一種動態的氣場,它無法被事先預測,有時強大到足以讓人們忽視他們聲稱覺得有吸引力的伴侶特質。

在另外一項研究中,Joel要求學生在參與網絡交友實驗前先提出自己不能通融的條件是什么(比如抽煙或信仰某種宗教)。實驗結果顯示,74%覺得自己真的可能在實驗中收獲約會對象的人最終認為,不能通融的條件其實是可以忽略的;即使是那些明確認為這只是一場實驗的人當中,也有40%認為可以忽視自己的雷區。也就是說,當我們知道即將見面的那個約會對象也可能對自己有興趣時,我們愿意對理想型做出一些妥協。Joel對此的解釋是,人其實并沒有那么挑剔。我們覺得我們需要挑剔其實是文化使然。但在現實中,人對伴侶的態度是比較開放的。

《愛的旅程》作者喬納·萊勒認為,世界上存在某個獨一無二、三觀契合、愛好相同的靈魂伴侶其實只是一個愛情神話。他援引2010年針對2.3萬對已婚夫婦的研究指出,相似性在影響夫妻滿意度的因素中只占0.5%。這是因為,人的價值觀、追求和喜好會隨時間的推移發生變化,但是人們總是低估這一點。所以格局打開朋友們!與人交往(無論在線上還是線下)都需要耐心,第一印象并不一定準確。

未經正式授權嚴禁轉載本文,侵權必究。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編輯部聊天室|除了詐騙王,Tinder里還有什么?

人們互相挑選,開啟聊天,隨之而來的或許是線下見面的一杯咖啡、一段關系,更多的,是賽博空間里沒來由的對話中止,不打招呼的突然消失,但沒關系,軟件里還有大把的“左滑右滑”在等著你。

《Tinder詐騙王》劇照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026期主持人 | 徐魯青

最近,Netflix平臺上的紀錄片《Tinder詐騙王》備受熱議,這部電影記錄了行騙者西蒙·列維耶夫在Tinder上冒充鉆石家族富二代,用愛騙取三名女性金錢的過程。他靠自己編織的巨大騙局,從多名女性手中騙取了高達一千萬美金的巨款。 

人們對紀錄片的關注大多集中在“殺豬盤包法利夫人綜合癥”,騙局的發生平臺Tinder作為早就習以為常的背景,似乎已經激不起反響。左滑與右滑在如今成為越來越多城市青年的日常社交活動,Tinder自稱每天發生大約16億次滑動,已經促成了550億個配對。約會軟件或許重新發明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人們互相挑選、開啟聊天,隨之而來的或許是線下見面的一杯咖啡、一段關系,更多的,是賽博空間里沒來由的對話中止,不打招呼的突然消失,但沒關系,軟件里還有大把的左滑右滑在等著你。

如同社會學家齊格蒙·鮑曼在《流動的愛》中說的,在流動的現代社會,不再有永恒的關系、紐帶,人際間互有牽連,但不再著重緊密扣緊,在于可以隨時松綁。現代社會的愛情帶有消費社會的典型特征:追求體驗與刺激,恐懼建立深厚的情感聯系。約會軟件也深知,在職場耗光精力的年輕人,期待的是沒有任何負擔就能開啟與結束一段關系,不糾纏、有邊界感在約會軟件的世界是最值得標榜的個人優點。但高效、輕易、自由真的可以同時成為人際關系的形容詞嗎?Tinder雖聲稱能讓人找到愛,但同時也名列Reddit最有可能讓用戶感到悲傷的應用程序10名。或許這與人在約會軟件里不時體會的被物化感有關:約會軟件采用的算法能幫助用戶過濾、匹配、貨比三家,并最終做出最佳選擇。人們也善于利用軟件設置的一系列標簽標榜自己,無論是具體到身高與體重,還是抽象到人格與靈魂,頗有交友如購物、聊天如選貨之感。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另一方面,約會軟件已經不止于大多數人以為的尋找一夜情與浪漫愛。許多人會在其中尋找興趣相投的朋友參加周末活動,距離的設定還蘊藏建立“附近”的可能——朋友在Tinder上認識了鄰近的貓友,她們后來成為彼此外出時照看對方貓咪的好幫手。我在東歐旅行時也劃到了熱情有趣的當地人帶我探索本地,收獲許多驚喜。很多攝影專業學生還會在Tinder上尋找模特練習人像攝影。Tinder也被戲稱是“00后工作內推軟件”,“00后小Q已經在Tinder上收到了三份面試邀請”的故事流傳網絡。左滑與右滑之間不一定是淺薄物化的關系,也打開了人際交往的一種新可能。

01 想象力巔峰與低谷時刻:Tinder上都在聊什么?

葉青:我不怎么用約會軟件,主要因為上面大多數用戶的簡介和談話都太過直白,就像是把活生生的人簡化成了一格格的欲望和標簽,讓我感覺不太舒服。問了一圈身邊的朋友,倒是聽到一些有趣的故事。朋友A和網聊對象約在大悅城見面,結果他去了西單大悅城,對方去了朝陽大悅城,這段關系也就無疾而終了。還有見面發現不太對勁后開溜的借口也是五花八門,有假裝房東打電話來說洗衣機把樓下淹了的,也有家中小狗突然重疾的,人類的想象力與創造力在此刻達到了巔峰。

徐魯青:想象力確實在面對Tinder時有點不夠用。曾聽說過很多趣事,有認識的人因為租房太難,又想找無中介房源,于是在Tinder上寫明租房要求,自己編了一個程序可以在網頁上自動右滑,最后真的成功找到了滿意的房子。還有朋友回到云南縣城忍不住打開軟件,刷到七舅老爺之類的遠房親戚,說總算知道了陌生人社會的好處。日本好像有個藝術家專門做了一本Tinder雜志,里面收錄了她在全世界刷到的神奇個人介紹。雖然約會軟件確實容易把人簡化成標簽,但因為玩的人互相生活都沒有交集,也大多不期待嚴肅關系,于是更容易卸下日常規則的扮演,有趣的故事也會接之發生。

潘文捷:看過一個日劇《38歲離婚單身女嘗試相親APP的成果日記》,基本上女主角遇到的所有男士,不論當天準備得多么用心,最終目的都是滿足自己的性需求。女主遇到的最令人難忘的男士是鹽野瑛久飾演的一位年輕男模特,唯獨他非常真誠又浪漫,而且似乎能夠形成一種長期的關系。當一切進展都十分順利時,女主角發現生理期晚來了兩個禮拜,很可能是懷孕了。男士說自己下樓和經紀人見面,就一去不復返,再也沒有出現在女主角的人生中。女主只能用他還年輕處在事業上升期這樣的話來安慰自己。女主角雖然在這個app上吃了很多苦頭,見識了各種各樣的歪瓜裂棗奇形怪狀,但到劇作的末尾卻也離不開它了。畢竟在都是陌生人的大都市里,現實生活中怎么會遇到這么多異性呢?我為女主角感到不值得,但也感到了她的無可奈何。

《38歲離婚單身女嘗試相親APP的成果日記》劇照(圖片來源:豆瓣)

姜妍:我對這個話題完全沒有發言權,關于Tinder也一點都不了解。我好奇的是,這是當年在網絡還不發達的時代,我們用一些今天看起來剖為“原始”的方式找筆友的一種延伸嗎?我記得70、80后在十幾歲、二十歲出頭,對世界和人際充滿好奇時,許多人都交過筆友,用的方式就是從雜志頁腳上刊登的一條條簡短的交友信息里面找尋氣味相投的人。當時大部分流行的雜志都提供這樣的服務,閱讀同類的雜志本身已經是一輪篩選,再根據對方的自我介紹,進行第二輪的篩選。在網絡不發達的時代,在漫長的等待中,那是一個向外探索的窗口,大家總是從相同的興趣愛好延展開,談天談地談友情。

就像這周在臺灣地區上映的紀錄片《愿未央》提及,在父母去世后,作家朱天文、朱天心姐妹整理父母遺物時,發現他們年輕時的三年通信,大部分時候都是在談文學,朱西寧甚至會和劉慕沙在信里說,我們有一天成家結婚的時候,你要是跟不上來的話,我會棄你而去的。這里的“跟不上來”,自然指的是對文學的鑒賞力。聽上去我會覺得是非常美好的、理想化的一種情誼。

但是好像網絡時代的加速度,讓一切都變快了,Tinder上大家都在聊什么呢?又是奔著什么目的去的呢?我真的不知道了。

02 女性友好可能嗎?約會軟件中的兩性風險不對等

潘文捷:我覺得用約會軟件交友對女生的風險比對男生要大很多。表面上看好像都是市場上平等地展示自己,但其實不論是在生理上還是情感上,兩者都有著不對等的風險。

徐魯青:有很多軟件也會打著女性主義的旗號吸引用戶,聽說有一個是女性有資格給男性扣分,如果發了令人不適的內容和照片,女性用戶可以利用其中的扣分機制,分被扣完就不能再使用軟件了。還有的是在互相match之后只能女性先說話。這些機制在我看來只能說一聲,原來如此,廣告里的女性主義是這么回事。有小聰明但又害怕冒犯、打著旗號同時小心翼翼,可能這就是資本推動的女性主義吧,想憑借配對規則來改變性別不對等狀況,這過于樂觀了。

《Tinder詐騙王》劇照(圖片來源:豆瓣)

董子琪:看過不少揭露殺豬盤的法制節目(主要來自《今日說法》),可見現在確實不少網絡騙局都是從交友app開始的,有的app真的聽也沒聽過,或者就是專為了詐騙設計的,它的形式是多樣的,不僅有異性聊天,也有異性直播,或者網絡唱K。套路仔細想想也很容易識別,比如只邀約男性用戶加入,加入就看美女直播,但進入之后發現打款后才能接直播,或者顯示該位好友距離你只有1km,模擬出很容易見面約會的假象,再或者讓女主播直播時跟大哥哀求這個月kpi不過關,剛剛轉正請大哥多刷火箭,事情達成之后就能正常交往,而受騙的男性也不光是城市宅男,也有農民工,有些確實是單身寂寞,有些是有家室的人——所以最后能夠向警方報案的人都是少數。讓我感興趣的不僅是誘人入局的套路,還有這些節目在重述案件時對美女誘惑的深層的恐懼,很明顯這些盼望著看美女直播、跟美女見面的用戶心中顯然有多過交友目的的貪婪。

并且,男性受騙的案件通常和女性受騙的發展過程不同,女性受害人經常是離異的或者受過傷害的,要不然就是家里一直催婚自身卻很茫然的。她們在無意間接到微信的交友申請,通過之后發現對方雖然是陌生人,但經常噓寒問暖,確實給孤寂的生活增添了一絲樂趣與盼望。不過,在由網絡確認關系一段時間之后,她就被介紹去參與某項投資,而這種投資當然也是騙子虛擬出來的,當她們把錢全部投完甚至背負上網貸,才發現對方消失得無影無蹤。這類節目的主持人結語通常是“網絡交友須謹慎”,但我覺得這種提醒將問題簡單化了——親密情感是一個人的軟肋,如果現實生活難以滿足這種需求,又怎么能要求人們在虛擬世界里無欲則剛呢? 

03 歸根到底,我們終究要從軟件里走到生活中面對彼此

潘文捷:現在想起來,微信搖一搖也許算是最古早的約會軟件?上學的時候搖過幾次,唯一一次搖出靠譜的人是個學弟。另一位朋友告訴我,他不用blued是因為上面的人很少是尋求長期關系的人。其實,按照拉圖爾的說法,人和平臺的作用是相互的,具有某種特質的人會被吸引到某個平臺上是沒錯,但是平臺運作的方式也會改變人。約會軟件上很難說絕對沒有人在尋求長期關系,但是這樣的人首先是可能比較少,其次是平臺提供的這種快速高效的模式本身也會塑造人的想法。

陳佳靖:我比較同意文捷說的,像Tinder這類約會軟件的確會提高約會的效率和精準性,但也會改變大家的行為方式。即便是兩個人都抱著尋找長期關系的期待成功在tinder上配對了,他們能否真正建立信任感也會是一個挑戰。你知道對方在用tinder交友,就意味著Ta不可能只和你一個人打過交道,甚至可能正在嘗試與多個人建立關系,這對于交往的雙方都是一個難以忽視卻不得不面對的事實。猜忌、懷疑和不安全感時時挑動神經,哪怕兩個人約定一起刪掉Tinder,Tinder也總像是留給大家的一條后路,很難說這在一段穩定的關系里是利是弊。

我身邊有人利用約會軟件成功建立了幸福的感情,也有人在經歷了各種不靠譜的約會后徹底放棄了這種交友模式。歸根到底,交往是發生在人與人之間的,我們終究要從軟件里走到生活中面對彼此,最終考驗的仍然是我們要如何與人交往。快餐式的交友可能不會給這個問題帶來更多答案,而對于真正掌握答案的人,在任何平臺上交友都不會是太大的問題。我覺得很多人在使用約會軟件之前或許就搞錯了它的意義:約會軟件的確提供了很多選擇,但也僅限于此。如何建立和經營感情是一個持續一生的課題,并不是選對一個人就能搞定一切。太過依賴交友軟件只會讓人對交往本身越來越失去耐心。

《Tinder詐騙王》劇照(圖片來源:豆瓣)

林子人:我想用我讀到過的一些心理學研究給使用或打算使用約會軟件的朋友一個建議:不要盲目相信約會軟件能讓你的愛情更有效率。很多約會軟件會要求用戶做性格測試,聲稱通過某種算法能夠給你推送匹配度最高的交往對象。它背后的邏輯是,一個人最好的戀愛對象是符合TA“理想型的人。但根據加拿大韋仕敦大學副教授Samantha Joel的研究,所謂的算法幾乎完全不能預測交友匹配度,她推測稱,當兩個人真的彼此交流時,他們之間會形成一種動態的氣場,它無法被事先預測,有時強大到足以讓人們忽視他們聲稱覺得有吸引力的伴侶特質。

在另外一項研究中,Joel要求學生在參與網絡交友實驗前先提出自己不能通融的條件是什么(比如抽煙或信仰某種宗教)。實驗結果顯示,74%覺得自己真的可能在實驗中收獲約會對象的人最終認為,不能通融的條件其實是可以忽略的;即使是那些明確認為這只是一場實驗的人當中,也有40%認為可以忽視自己的雷區。也就是說,當我們知道即將見面的那個約會對象也可能對自己有興趣時,我們愿意對理想型做出一些妥協。Joel對此的解釋是,人其實并沒有那么挑剔。我們覺得我們需要挑剔其實是文化使然。但在現實中,人對伴侶的態度是比較開放的。

《愛的旅程》作者喬納·萊勒認為,世界上存在某個獨一無二、三觀契合、愛好相同的靈魂伴侶其實只是一個愛情神話。他援引2010年針對2.3萬對已婚夫婦的研究指出,相似性在影響夫妻滿意度的因素中只占0.5%。這是因為,人的價值觀、追求和喜好會隨時間的推移發生變化,但是人們總是低估這一點。所以格局打開朋友們!與人交往(無論在線上還是線下)都需要耐心,第一印象并不一定準確。

未經正式授權嚴禁轉載本文,侵權必究。
主站蜘蛛池模板: 芮城县| 通化县| 卓尼县| 苗栗市| 如皋市| 北碚区| 昆山市| 二连浩特市| 林口县| 德安县| 龙南县| 蕲春县| 庆阳市| 韩城市| 通化市| 葫芦岛市| 齐河县| 博兴县| 永兴县| 固始县| 永城市| 濮阳县| 石城县| 台安县| 桂平市| 阳朔县| 平顶山市| 崇明县| 花莲市| 麻江县| 吉首市| 福安市| 海兴县| 内江市| 枣阳市| 文化| 铜川市| 桂平市| 故城县| 兴业县| 兴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