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藍鯨教育 嚴海平
凈營收從19.7億元降到11.1億元;虧損從2020年同期的9.2億元擴大至10.5億元;正價課付費人次從125.6萬驟降到8.6萬……高途的三季報,可以用“慘淡”來形容。
對比新東方營收微增、好未來微降,高途的下滑幅度是空前的。
這家市值一度超越新東方的在線教培機構,業績為何下滑如此之快?
雷厲風行
縱觀高途整份財報,能明顯感受到整改出清的力度——幾乎所有數據都是腰斬式下滑。
第三季度高途收入為11.15億元,2020年同期為19.66億元、下滑43.3%。其中,K12在線課程收入下滑43.5%;語言培訓、專業考試、準入考試及其他服務下滑41.7%;其他收入下滑82.6%。
毛利率從2020年同期的74.4%下降至35.9%;截至2021年9月30日的遞延收入為13.60億元,截至2020年12月31日的遞延收入為27.34億元、減少50.2%。
高速下滑的背后,高途屢次提到的關鍵詞是“調整”。創始人陳向東表示,“在2021年第三季度,根據國家對教育改革的相關監管要求,我們主動、堅決、快速地進行了業務調整和組織調整”。CFO沈楠則表示,“關于教育培訓行業的相關政策出臺后,我們迅速將戰略重心調整到非學科類培訓業務”。
調整的效果從付費課學員數的變化可直觀感受到。第三季度高途正價課付費人次降至8.6萬,2020年同期為125.6萬,減少幅度高達93.2%;K12在線課程正價課付費人次為4.6萬,2020年同期為114.7萬,減少幅度高達96%。
也就是說,在7月24日“雙減”政策下發后的2個多月,高途迅速整改,效果直觀體現在業績上面——學員數壓縮九成以上、營收接近腰斬,整改力度可謂是雷厲風行。
不過,這客觀上給其經營帶來了不小壓力。
現金大幅承壓
付費學員減少必定帶來收入減少,同時也需要人員優化。
CFO沈楠指出,“已經于三季度末前基本完成了相關員工遣散成本、暑期退費、以及租賃違約成本等各項費用的支付。”
該動作客觀導致了主營成本上升。三季度高途主營業務成本為7.15億元,較2020年同期的5.02億元增長42.4%。三費開支中,高途也提到了遣散費用。引人注目的是,研發費用同比上升52.6%。也主要是由于優化研發人員產生的遣散費用,導致研發費用大幅增長。
遣散費用大增、營收大減,客觀上帶來了虧損擴大。第三季度高途的凈虧損為10.45億元,2020年同期為凈虧損9.33億元。值得注意的是,高途在三季度已大幅壓減了銷售開支,其銷售費用從2020年同期的20.56億元下降至8.26億元,縮減幅度高達60%。但即便如此,虧損額度依然超過2020年同期。
2021年三個季度,高途已累計虧損近34億元,比上一年同期擴大342.5%。基于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的凈虧損則擴大了413.7%。相比于過往高投入換高增長導致的虧損,本季度收入下滑狀態下的虧損,并不是個好信號。
連年虧損帶來的一個結果就是現金減少。2021年第三季度高途的經營凈現金流出約為20.18億元。截至2021年9月30日,公司持有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受限資金及短期投資總計34.54億元。而截至2020年12月31日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短期投資及長期投資總計為82.17億元——現金大幅減少58%。
沈楠表示,“35億元將足以支撐我們目前的業務規模,以及對新業務的探索。預期將于2021年第四季度實現盈利和正向經營現金流”。不過,如今的高途已經無法支撐起當初那樣單季度20多億元的巨額投入,轉型更加需要精打細算。
極度聚焦
從轉型方向看,高途的確更傾向于聚焦式的打法。
財報中,高途非常明確地將目標聚焦到成人業務。陳向東明確表示,“高途以一以貫之的文化使得整個組織上下一心、全力轉型,快速地聚焦到成人教育、職業教育和智能數字產品上來。”
回溯高途的轉型之路,相比于新東方、好未來的多元選擇,其顯得十分聚焦。2021年5月,高途就宣布旗下成人在線教育平臺正式定名為“高途在線”。“雙減”政策下發后,陳向東發內部信,多次提到了“聚焦”。本月,高途宣布停止向高中生提供與學科相關的輔導服務的同時,再度明確將把重點放在專業教育服務、職業教育服務和數字產品上。
從過往陳向東的發言來看,高途從2017年開始就將“聚焦”掛在嘴邊。陳向東曾概括,2017年8月集團將五個to B的事業部關掉或拆分,跟誰學團隊全面聚焦在線直播大班課,這是一次聚焦。2020年9月,跟誰學旗下所有的K12業務和高途課堂所有的K12業務全面融合,使用“高途學堂”這一個品牌,是又一次聚焦。2021年4月,跟誰學品牌下的中小學在線課程和服務,統一聚合至“高途課堂”品牌。跟誰學宣布將公司更名為“高途集團”,是再一次聚焦。
由于業務原本就相對集中,并且相比新東方的10.5億美元現金、好未來的13.48億美元現金儲備,無論在品牌還是在彈藥上,高途都沒有多線作戰的能力。因此,在轉型過程中聚焦到政策風向更積極的成人、職業教育,似乎是順理成章的選擇。
從此前相關介紹看,產品上高途在線將持續建設并完善考研、英語、財會、公考、教資、留學、管理、小語種等實用課程體系。但需看到的是,這些熱門賽道上,遍布著文都、中公、東奧等老牌企業,高途能否利用好手中“彈藥”順利突圍,一切還需看后續的業績表現。
綜合來看,三季度業績全面下滑,更像是高途雷厲風行、快速出清的客觀結果。如此迅速的動作,客觀上也導致現金大幅流出。經歷一系列動蕩后,高途將資源力量全面聚焦到成人教育,大有破釜沉舟的決心。在這一賽道,高途能復制當初業績持續翻番的輝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