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戶外廣告內參
最近,樓市的動態備受大家關注。多個城市首付2成,更多城市在公積金等政策寬松。這意味著什么?整體樓市不如從前,開發商需要加快資金回籠。對于廣告人來說,這意味著本地客戶的預算會縮減,廣告投放量也隨之下降。
眾所周知,很多戶外廣告公司的本地客戶占據業務量的半壁江山,其中房地產商客戶依然是中小型戶外廣告公司的大頭。對于樓市遇冷,這些本土的中小型戶外廣告公司如何發展呢?
本期主題,內參君將結合市場現狀,跟大家一起討論本土中小型戶外廣告公司在2022年如何發力?
樓市調整,戶外廣告投放受影響
最近,房地產市場的波動的確引進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2年1月份,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降勢減弱,同比漲幅總體回落。
近日,山東菏澤四大行對無房無貸的購房者,最低首付比例可執行20%。重慶、贛州部分銀行同樣將首套房首付比例按20%執行。南寧則放松公積金貸款,首套房公積金貸款最高額度調整至70萬元,二套房公積金貸款最高額度調整至60萬元,二套房首付比例降至30%。
基于樓市現狀,很多本地的戶外廣告公司跟內參君反饋:房地產商戶外廣告的投放一年不如一年!
山東德州某戶外廣告公司的工作人員跟內參君透露,房地產商客戶占比70%,其余均為酒水和汽車類。但受到樓市調整影響,很多開發商也縮減了廣告營銷預算。這對于沒有發展省外業務的本土戶外廣告公司來說,無疑受到了一些影響。
除了山東,內參君也對河南市場進行了了解。一位從事戶外廣告行業的銷售人員表示,河南市場還在以大牌為主的時候,地產廣告占公司業務的50%,但是隨著大牌的拆除,地產商投放預算減少,2021年地產投放戶外廣告的比例正在逐年下降。
同時,也有業內人士透露:媒體多元化發展,地產商投放的渠道增多,并且隨著樓市行情的發展,很多開發商的付款周期長,導致本土的戶外廣告公司不得不挖掘新的客戶類型。
縱觀全國,地產廣告在戶外的投放呈縮減態勢,但是由于房地產的特殊性,這些開發商不得不投放戶外廣告。變化的是從傳統的戶外大牌,改成投放戶外LED大屏。
挖掘新客戶,本土戶外廣告公司需要跨域營銷
面臨著市場環境的改變,原有的客戶群體可能無法支撐本土戶外廣告公司的業績。在疫情期間,很多戶外廣告公司都在尋求新的突破點,也就是說如何挖掘新的廣告主。
跨域營銷,是內參君在前兩年當中提到比較多的觀點。我們也曾就“跨域營銷”的主題組織過一些線下交流,廣告公司需要打破現有的業務瓶頸,就必須走出去,對接4A和外地的戶外廣告公司。但是大多數中小型戶外廣告公司走出去比較困難,這也成為行業的一大痛點。
為了了解現狀,內參君曾采訪湖北某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他們表示:“我們多年來成功跟北京、上海、南京、武漢等地的廣告企業進行跨區域合作,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在與其他省市的跨域合作中,我們主要通過線上交流,有拓展外省廣告宣傳需要的本地企業介紹給他省同行,對方也把自身的客戶介紹給我們,實行內部價格,互惠互利。”從這個例子中我們發現, 跨區域合作早已是趨勢,各戶外廣告企業可以利用現有的客戶資源和本土資源,向其它城市進一步拓展。
對于很多品牌方來說,快速在全國尋找戶外廣告是非常困難的。因此品牌方會找4A公司進行統一采購,而現狀是大多數媒體公司想要入庫4A并不容易。因此業內也有人表示,全國戶外廣告公司不同的媒體可以合作起來,統一組建銷售團隊,減少額外的費用支出和人力成本,才能實現資源共享客戶共享。
總體而言,本土中小型戶外廣告公司想要在市場中分得一杯羹,還是要做好以下幾點:第一,同行之間資源互換;第二,采取閑置資源讓利匹配同行;第三,戶外廣告資源點位數字化;作為本土的戶外廣告公司,只有不斷打破原有的運營思維,才能在新的土壤獲得新生,同時也應該在契合品牌主的需求下,對自己的媒介進行轉型升級。
內參君的思考:創新和合作,業務提升的砝碼
從2020年開始,我們發現行業內出現了很多年輕的戶外廣告公司,他們的共同點就是:摒棄傳統的戶外廣告運營理念,用技術創新、內容創新賦能戶外廣告。
目前互聯網流量自然增量已經基本見頂,品牌方投資與收益比例逐漸縮小,在存量博弈期間,品牌主會選擇新型戶外廣告搶奪線下流量。本土戶外廣告公司要合作到全國大型客戶,第一點就必須對媒體進行迭代升級,必須適用于新技術的加持;第二,在廣告內容創意方面需要提升,打造擁有二次傳播效果的戶外廣告案例,讓品牌方獲得雙倍營銷效果。
其次,嘗試多元化合作。目前,市場上也有一些創新合作模式。利用閑置資源媒體,組合包裝,再一起賣給有需要的品牌方,共同獲益。這對于本土的戶外廣告公司來說,也是一條快速對外合作的捷徑。
視覺:深海
初審 :易寒、張小煜
終審:歐陽宇、吳彬
監制:歐陽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