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成都要建設世界文創名城,勇氣從何而來?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成都要建設世界文創名城,勇氣從何而來?

建設世界文創名城的“野心”!

文|文化產業評論作者團、三川匯文旅體研究院研究員  小軍哥

編輯|半島

編審|時光

日前,成都市對外發布《成都市“十四五”世界文創名城建設規劃》。規劃提出,到2025年,成都文創產業增加值將達到3100億元至3400億元;到2035年,成都將基本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世界文創名城。消息一出,引發各界廣泛關注和討論! 《規劃》亮點、重點在哪里?成都憑什么敢與北上廣深杭較勁?這種底氣、霸氣和勇氣來自何方?

文化創意產業,是一種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產生的以創造力為核心的文化新興產業,主要包括廣播影視、動漫、音像、傳媒、視覺藝術、表演藝術、工藝與設計、雕塑、環境藝術、廣告裝潢、服裝設計、軟件和計算機服務等方面。

過去十年間,凡提到全國一線文創時尚城市,人們首先想到的是“北上廣深”。近年來,隨著文創產業在文化產業結構轉型升級中悄然崛起,杭州憑借深厚的文化積淀和創新引領優勢,成為繼“北上廣深”之后的文創產業增速最快的城市。

2月16日,成都市對外發布《成都市“十四五”世界文創名城建設規劃》。規劃提出了“十四五”時期世界文創名城建設的總體思路、總體目標、戰略布局、發展重點、重大工程和保障措施,并擬定到2035年基本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世界文創名城。

消息一出,引發各界廣泛關注和討論。啥時候起,成都悄悄擠進了全國一線文創城市陣營?成都這種敢于敢與“北上廣深杭”較勁的霸氣、底氣和勇氣又來自何方?今天,文化產業評論(ID:whcypl)就來聊聊這件事。

成都建設世界文創名城的“底氣”

成都建設世界文創名城的“底氣”從何而來?

一是來自厚重深遠的文化底蘊

成都擁有4500年文明史,2400多年建城史,城址未徙,城名未易,在成都城市發展的時間軸上,文化的脈絡從未斷裂。從金沙遺址“飛出”的太陽神鳥,到“三顧頻煩天下計”的風云際會,再到“自古文人皆入蜀”的文學高地,成為首批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和十大古都之一。

二是來自古今交融的城市氣質

在這里,美術館的大作和藝術區的涂鴉各有魅力,川劇變臉與現代街舞相互交融、咖啡與花茶喝出休閑巴適……近兩年,成都有了一個新標簽——“網紅城市”。大熊貓、小酒館、麻辣湯……從成都“網紅”關鍵詞來看,歸根結底,還是源于文化的獨特魅力。

△太古里時尚街區(圖源:錦繡青羊)

三是來自開放創新的文化自信

成都的創新因子自古有之,成都是全世界最早出現紙幣的城市,成都有中國最早的地方志《華陽國志》,成都有中國文學史上的第一部詞集《花間集》……然而,成都從不止步于此,城市文化在不斷創新發展中更加靈動鮮活、熠熠生輝。

2017年底,成都明確提出打造世界文創名城、世界旅游名城、世界賽事名城和國際美食之都、國際音樂之都、國際會展之都“三城三都”目標,發揮先天優勢,對標國際一流,精準謀劃布局,以文化滋潤城市的發展,為成都建設世界文化名城積攢底氣和實力。

△成都影視城(圖源:天府郫縣)

此后,成都相繼出臺了《成都市人民政府關于支持音樂產業發展的意見》《建設西部文創中心行動計劃(2017—2022年)》《關于推動創意經濟發展的實施方案》等政策。2019年初,成都發布了《成都市建設世界文創名城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三城三都”建設如火如荼、齊頭并進。

3年過去,成都“三城三都”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成為西部地區省會城市的“文創第一城”。截至2020年,成都實現文創產業增加值1805.9億元,較2017年(793億元)增長127.8%,占GDP比重首次突破10%。其中,音樂產業產值達501.71億元,較2017年增長53.5%。

在旅游方面,2019年成都旅游總收入4663.5億元,接待游客2.8億人次,分別較2017年增長53.7%、33.3%。2020年雖受新冠疫情影響,仍實現旅游總收入3005.18億元、接待游客2.04億人次。

此外,2020年,成都體育產業總產值突破800億元,較2017年增長43.4%。餐飲業銷售收入1124億元,位居全國前四,較2017年增長41.6%,餐飲市場對消費市場增長貢獻率達到10.8%。會展業總收入連續三年突破千億元,2020年實現1053億元,較2017年增長13.2%。

咬定青山不放松,用心用情用力,恰是成都建設世界文創名城的內生動力量和堅實的底氣。

成都建設世界文創名城的“霸氣”

如果說,此前成都在全國省會和副省級城市首個發布了《成都市數字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暴露了成都的“野心”,而此次《成都市“十四五”世界文創名城建設規劃》(下稱《規劃》)的發布,則讓成都的“野心”更加“霸氣側漏”。

《規劃》按照當前與長遠結合,明確提出,到2025年,天府文化的創造力、傳播力、影響力持續提升,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超過12%,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世界文創名城,為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和獨具人文魅力的世界文化名城提供有力支撐。

一是從預期目標看

《規劃》對標文創效益、文創主體、文創品牌、文創場景等國際化標準體系提出,到2025年,成都文創產業增加值將達到3100億元~3400億元;上市(掛牌)文創企業不低于50家,市級以上文創產業園區達80個;具有國際國內影響力的文創品牌不低于30個。

《規劃》在背景提到,成都文化創意產業增加值從2016年的633.6億元到2020年的1805.96億元,增長近3倍,2020年文創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首次突破10%。2021年全市文創產業增加值實現2073.84億元,首次突破2000億元大關,同比增長14.83%,占全市GDP10.4%,每年保持兩位數增長(詳見表二)。

據文化產業評論(ID:whcypl)梳理,相關口徑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全國文產增加值超過2000億元的省會和副省級城市共有5個(詳見表二),文創產業增加值排在前三的分別是上海、北京和杭州,其次是廣州、深圳和成都(見表二飄紅)。

到2025年,如果成都文創產業增加值達到3100億元~3400億元預期目標,“十四五”末成都市將有望追上廣州和深圳,與“北上廣深杭”形成全國文創第一方陣的“五朵金花”。

二是從遠景目標看

《規劃》提出,展望2035年,成都將基本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世界文創名城,天府文化全面融入公園城市建設和實體經濟發展,文創產業對經濟社會的貢獻顯著增強,國際文化貿易繁榮發展,助力建成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和獨具人文魅力的世界文化名城。

文化產業評論(ID:whcypl)梳理發現,“十四五”期間,在國家中心城市、副省級城市和省會城市中,除了成都之外,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也將建設世界文化名城和國際文化創意產業中心(文化創新創意先鋒城市)等納入了規劃中長建設目標(詳見表二)。

如,《杭州市文化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提出,展望2035 年,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文化創意中心基本建成。《深圳市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規劃(2021-2025)》提出,推動深圳成為國際文化創新創意先鋒城市,到2025年進入全球文化產業發達城市行列。

綜上分析可見,雖然以文創產值的總量來算,北上廣深一線城市的地位暫時依然不可撼動。但從《成都規劃》的中長遠目標,以及文創產業活力和增長潛力來看,成都未來建成世界文創名城充滿了無限可能!

成都建設世界文創名城的“勇氣”

底氣催生霸氣,霸氣來自勇氣。

為實現建設世界文創名城規劃目標,《規劃》對“十四五”時期成都文創產業主攻方向、產業布局、發展重點進行了全面部署,將“強化數字文創引領”“推動產業跨界融合”“深化產城融合驅動”作為主攻方向,高質量構建“極核輻射、一圈環構、兩翼齊飛”的全市文創發展新格局。

一是實施數字文創騰飛計劃

值得注意的是,在強化數字文創引領方面。此前成都發布的《成都市數字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就提出,打造中國最適宜數字文創發展城市,實施數字文創騰飛計劃,推出一批吸引力強的數字文創產業園區(基地),建成一批創新示范、輻射帶動能力強的數字文創產業重大項目和平臺,建成一批數字文創現代產業集群,推動數字文創產業從“盆地”走向“高地”。

目前,成都數字影視、電競游戲等產業在全國名列前茅。據統計,成都現有各類數字文創相關企業1000多家,年產值上億元的企業達百余家。引進了今日頭條、完美世界、阿里巴巴娛樂文化集團等行業領軍企業,涌現了《王者榮耀》《哪吒之魔童降世》等現象級文創產品,研發出《銀河帝國》等月流水過千萬的游戲力作等。

二是發展傳媒影視等八大重點產業

《規劃》明確,將以傳媒影視、創意設計、現代時尚、音樂藝術、動漫游戲、會展廣告、現代文博、文化裝備八大產業為發展重點,打造附加值高、原創性強、成長性好的現代文創產業體系,增強成都文創產業在全球產業鏈和價值鏈中的核心競爭力。

文化產業評論(ID:whcypl)梳理分析發現,成都將“八大產業”作為主攻任務,主要得益于良好產業發展。近年來,“國字號”基地相繼落戶成都,天府軟件園榮獲全國首批國家數字服務出口基地,中國(成都)超高清創新應用產業基地為國內首個國家級超高清視頻產業基地,成都高新區、四川天府新區獲批中國(成都)網絡視聽產業基地,全國第三家“國家版權創新發展基地”落戶四川天府新區,三國創意園入選為國家文化出口基地。

例如,傳媒影視產業方面。目前,成都影視城已形成全類型棚拍能力,擁有超2萬平方米的全球最大單體數字化攝影棚、16個500—2000平方米的中型棚,以及52個包括VR、綜藝、實景等在內的特效棚,形成了“1+16+N”攝影棚群落,每年可接待上百部國產影視劇拍攝工作。2022年第一季度,成都影視硅谷超高清科技創新園和源昌郫都時尚消費之都暨西南總部項目正式開工。

再如,動漫游戲產業方面。十四五時期,成都將著力打造中國動漫名城。據梳理,目前,全國動漫游戲產業主要集聚在沿海地區,以在廣州、深圳、上海、杭州游戲企業數量最多,4城游戲企業數量國內占比過半;西部地區作為游戲產業新興地區,其中近4成集中于成渝地區。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成都地區電競辦賽數量僅次于上海,產業規模達到155億元,電競活動運營公司達177家,成為中國電競產業的核心聚集地。

此外,在音樂藝術產業方面。《規劃》提出,推動建設國際音樂之都、中國藝術品交易中心、世界非遺之都。據文化產業評論(ID:whcypl)盤點分析,目前,成都市正圍繞建成國際音樂之都制定《成都市建設國際音樂之都五年行動計劃(2021-2025年)。根據公開征求意見稿顯示,到2025年成都將基本建成國際音樂之都,力爭音樂及其相關產業年產值突破1000億元(詳見表六)。

三是全力實施七大文創工程

為確保世界文創名城建設部署落地落實,《規劃》還系統提出,“十四五”時期,成都將重點開展天府文化引領工程、核心載體建設工程、文創金融深度融合工程、文創市場主體培育工程、公共文化服務提升工程、文化消費潛力激發工程、對外文化交流合作工程等七大支撐工程,全力推動全市文創產業高質量發展。

例如,在開展天府文化引領工程中提出,推動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和天府文化創意轉化,生產一批彰顯天府文化國際影響力的“大作、大戲、大劇、大片”;在核心載體建設工程方面提出,優化全市文創產業功能布局,整合資源推動文創重點門類成鏈集群,打造一批文創產業功能區、文創產業園區(基地)、文創特色街區(社區)、文創示范鎮(村),為文化企業集聚發展提供重要載體。

綜上所述,成都市建設世界文創名城絕不是逞“匹夫之勇”,而是充滿智慧與勇氣的時代擔當。成都市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下一步還將出臺配套文件和細分領域專項政策,構建“市級重點專項規劃+行動方案+配套政策”的實施支撐體系,保障世界文創名城建設規劃目標任務落地見效。

結語

開局即成勢,起步即沖刺!開年以來,隨著《成都市數字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成都市“十四五”世界文創名城建設規劃》《成都市建設國際音樂之都五年行動計劃(2021-2025年)(征求意見稿)》等規劃政策發布,彰顯了成都不甘心只做強國家中心城市、成渝經濟圈核心城市的底氣,以及向世界文化名城跨越的勇氣。

同時,成都特有氣質和生動實踐也啟示各地,未來的一線和超級城市競爭,注定是全方位的,較之硬件建設,一座城市的“軟實力”更加重要。因此,推動文創產業發展不僅是提升高品質城市發展內涵的重要支撐,更是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迫切需要。而建設世界級城市,注定是離不開文化與創意。

參考資料:

1.新華網:建設世界文化名城的成都底氣(2018-09-30)

2.成都發布:“三城三都” 成都收獲了什么?( 2021-04-07 )

3.伽馬數據:《2021年游戲產業區域發展報告》(2021-09-13)

4.網絡及媒體相關公開報道

話題互動

您對成都建設世界文創名城有何看法?歡迎在留言區發表您的觀點。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成都要建設世界文創名城,勇氣從何而來?

建設世界文創名城的“野心”!

文|文化產業評論作者團、三川匯文旅體研究院研究員  小軍哥

編輯|半島

編審|時光

日前,成都市對外發布《成都市“十四五”世界文創名城建設規劃》。規劃提出,到2025年,成都文創產業增加值將達到3100億元至3400億元;到2035年,成都將基本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世界文創名城。消息一出,引發各界廣泛關注和討論! 《規劃》亮點、重點在哪里?成都憑什么敢與北上廣深杭較勁?這種底氣、霸氣和勇氣來自何方?

文化創意產業,是一種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產生的以創造力為核心的文化新興產業,主要包括廣播影視、動漫、音像、傳媒、視覺藝術、表演藝術、工藝與設計、雕塑、環境藝術、廣告裝潢、服裝設計、軟件和計算機服務等方面。

過去十年間,凡提到全國一線文創時尚城市,人們首先想到的是“北上廣深”。近年來,隨著文創產業在文化產業結構轉型升級中悄然崛起,杭州憑借深厚的文化積淀和創新引領優勢,成為繼“北上廣深”之后的文創產業增速最快的城市。

2月16日,成都市對外發布《成都市“十四五”世界文創名城建設規劃》。規劃提出了“十四五”時期世界文創名城建設的總體思路、總體目標、戰略布局、發展重點、重大工程和保障措施,并擬定到2035年基本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世界文創名城。

消息一出,引發各界廣泛關注和討論。啥時候起,成都悄悄擠進了全國一線文創城市陣營?成都這種敢于敢與“北上廣深杭”較勁的霸氣、底氣和勇氣又來自何方?今天,文化產業評論(ID:whcypl)就來聊聊這件事。

成都建設世界文創名城的“底氣”

成都建設世界文創名城的“底氣”從何而來?

一是來自厚重深遠的文化底蘊

成都擁有4500年文明史,2400多年建城史,城址未徙,城名未易,在成都城市發展的時間軸上,文化的脈絡從未斷裂。從金沙遺址“飛出”的太陽神鳥,到“三顧頻煩天下計”的風云際會,再到“自古文人皆入蜀”的文學高地,成為首批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和十大古都之一。

二是來自古今交融的城市氣質

在這里,美術館的大作和藝術區的涂鴉各有魅力,川劇變臉與現代街舞相互交融、咖啡與花茶喝出休閑巴適……近兩年,成都有了一個新標簽——“網紅城市”。大熊貓、小酒館、麻辣湯……從成都“網紅”關鍵詞來看,歸根結底,還是源于文化的獨特魅力。

△太古里時尚街區(圖源:錦繡青羊)

三是來自開放創新的文化自信

成都的創新因子自古有之,成都是全世界最早出現紙幣的城市,成都有中國最早的地方志《華陽國志》,成都有中國文學史上的第一部詞集《花間集》……然而,成都從不止步于此,城市文化在不斷創新發展中更加靈動鮮活、熠熠生輝。

2017年底,成都明確提出打造世界文創名城、世界旅游名城、世界賽事名城和國際美食之都、國際音樂之都、國際會展之都“三城三都”目標,發揮先天優勢,對標國際一流,精準謀劃布局,以文化滋潤城市的發展,為成都建設世界文化名城積攢底氣和實力。

△成都影視城(圖源:天府郫縣)

此后,成都相繼出臺了《成都市人民政府關于支持音樂產業發展的意見》《建設西部文創中心行動計劃(2017—2022年)》《關于推動創意經濟發展的實施方案》等政策。2019年初,成都發布了《成都市建設世界文創名城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三城三都”建設如火如荼、齊頭并進。

3年過去,成都“三城三都”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成為西部地區省會城市的“文創第一城”。截至2020年,成都實現文創產業增加值1805.9億元,較2017年(793億元)增長127.8%,占GDP比重首次突破10%。其中,音樂產業產值達501.71億元,較2017年增長53.5%。

在旅游方面,2019年成都旅游總收入4663.5億元,接待游客2.8億人次,分別較2017年增長53.7%、33.3%。2020年雖受新冠疫情影響,仍實現旅游總收入3005.18億元、接待游客2.04億人次。

此外,2020年,成都體育產業總產值突破800億元,較2017年增長43.4%。餐飲業銷售收入1124億元,位居全國前四,較2017年增長41.6%,餐飲市場對消費市場增長貢獻率達到10.8%。會展業總收入連續三年突破千億元,2020年實現1053億元,較2017年增長13.2%。

咬定青山不放松,用心用情用力,恰是成都建設世界文創名城的內生動力量和堅實的底氣。

成都建設世界文創名城的“霸氣”

如果說,此前成都在全國省會和副省級城市首個發布了《成都市數字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暴露了成都的“野心”,而此次《成都市“十四五”世界文創名城建設規劃》(下稱《規劃》)的發布,則讓成都的“野心”更加“霸氣側漏”。

《規劃》按照當前與長遠結合,明確提出,到2025年,天府文化的創造力、傳播力、影響力持續提升,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超過12%,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世界文創名城,為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和獨具人文魅力的世界文化名城提供有力支撐。

一是從預期目標看

《規劃》對標文創效益、文創主體、文創品牌、文創場景等國際化標準體系提出,到2025年,成都文創產業增加值將達到3100億元~3400億元;上市(掛牌)文創企業不低于50家,市級以上文創產業園區達80個;具有國際國內影響力的文創品牌不低于30個。

《規劃》在背景提到,成都文化創意產業增加值從2016年的633.6億元到2020年的1805.96億元,增長近3倍,2020年文創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首次突破10%。2021年全市文創產業增加值實現2073.84億元,首次突破2000億元大關,同比增長14.83%,占全市GDP10.4%,每年保持兩位數增長(詳見表二)。

據文化產業評論(ID:whcypl)梳理,相關口徑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全國文產增加值超過2000億元的省會和副省級城市共有5個(詳見表二),文創產業增加值排在前三的分別是上海、北京和杭州,其次是廣州、深圳和成都(見表二飄紅)。

到2025年,如果成都文創產業增加值達到3100億元~3400億元預期目標,“十四五”末成都市將有望追上廣州和深圳,與“北上廣深杭”形成全國文創第一方陣的“五朵金花”。

二是從遠景目標看

《規劃》提出,展望2035年,成都將基本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世界文創名城,天府文化全面融入公園城市建設和實體經濟發展,文創產業對經濟社會的貢獻顯著增強,國際文化貿易繁榮發展,助力建成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和獨具人文魅力的世界文化名城。

文化產業評論(ID:whcypl)梳理發現,“十四五”期間,在國家中心城市、副省級城市和省會城市中,除了成都之外,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也將建設世界文化名城和國際文化創意產業中心(文化創新創意先鋒城市)等納入了規劃中長建設目標(詳見表二)。

如,《杭州市文化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提出,展望2035 年,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文化創意中心基本建成。《深圳市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規劃(2021-2025)》提出,推動深圳成為國際文化創新創意先鋒城市,到2025年進入全球文化產業發達城市行列。

綜上分析可見,雖然以文創產值的總量來算,北上廣深一線城市的地位暫時依然不可撼動。但從《成都規劃》的中長遠目標,以及文創產業活力和增長潛力來看,成都未來建成世界文創名城充滿了無限可能!

成都建設世界文創名城的“勇氣”

底氣催生霸氣,霸氣來自勇氣。

為實現建設世界文創名城規劃目標,《規劃》對“十四五”時期成都文創產業主攻方向、產業布局、發展重點進行了全面部署,將“強化數字文創引領”“推動產業跨界融合”“深化產城融合驅動”作為主攻方向,高質量構建“極核輻射、一圈環構、兩翼齊飛”的全市文創發展新格局。

一是實施數字文創騰飛計劃

值得注意的是,在強化數字文創引領方面。此前成都發布的《成都市數字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就提出,打造中國最適宜數字文創發展城市,實施數字文創騰飛計劃,推出一批吸引力強的數字文創產業園區(基地),建成一批創新示范、輻射帶動能力強的數字文創產業重大項目和平臺,建成一批數字文創現代產業集群,推動數字文創產業從“盆地”走向“高地”。

目前,成都數字影視、電競游戲等產業在全國名列前茅。據統計,成都現有各類數字文創相關企業1000多家,年產值上億元的企業達百余家。引進了今日頭條、完美世界、阿里巴巴娛樂文化集團等行業領軍企業,涌現了《王者榮耀》《哪吒之魔童降世》等現象級文創產品,研發出《銀河帝國》等月流水過千萬的游戲力作等。

二是發展傳媒影視等八大重點產業

《規劃》明確,將以傳媒影視、創意設計、現代時尚、音樂藝術、動漫游戲、會展廣告、現代文博、文化裝備八大產業為發展重點,打造附加值高、原創性強、成長性好的現代文創產業體系,增強成都文創產業在全球產業鏈和價值鏈中的核心競爭力。

文化產業評論(ID:whcypl)梳理分析發現,成都將“八大產業”作為主攻任務,主要得益于良好產業發展。近年來,“國字號”基地相繼落戶成都,天府軟件園榮獲全國首批國家數字服務出口基地,中國(成都)超高清創新應用產業基地為國內首個國家級超高清視頻產業基地,成都高新區、四川天府新區獲批中國(成都)網絡視聽產業基地,全國第三家“國家版權創新發展基地”落戶四川天府新區,三國創意園入選為國家文化出口基地。

例如,傳媒影視產業方面。目前,成都影視城已形成全類型棚拍能力,擁有超2萬平方米的全球最大單體數字化攝影棚、16個500—2000平方米的中型棚,以及52個包括VR、綜藝、實景等在內的特效棚,形成了“1+16+N”攝影棚群落,每年可接待上百部國產影視劇拍攝工作。2022年第一季度,成都影視硅谷超高清科技創新園和源昌郫都時尚消費之都暨西南總部項目正式開工。

再如,動漫游戲產業方面。十四五時期,成都將著力打造中國動漫名城。據梳理,目前,全國動漫游戲產業主要集聚在沿海地區,以在廣州、深圳、上海、杭州游戲企業數量最多,4城游戲企業數量國內占比過半;西部地區作為游戲產業新興地區,其中近4成集中于成渝地區。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成都地區電競辦賽數量僅次于上海,產業規模達到155億元,電競活動運營公司達177家,成為中國電競產業的核心聚集地。

此外,在音樂藝術產業方面。《規劃》提出,推動建設國際音樂之都、中國藝術品交易中心、世界非遺之都。據文化產業評論(ID:whcypl)盤點分析,目前,成都市正圍繞建成國際音樂之都制定《成都市建設國際音樂之都五年行動計劃(2021-2025年)。根據公開征求意見稿顯示,到2025年成都將基本建成國際音樂之都,力爭音樂及其相關產業年產值突破1000億元(詳見表六)。

三是全力實施七大文創工程

為確保世界文創名城建設部署落地落實,《規劃》還系統提出,“十四五”時期,成都將重點開展天府文化引領工程、核心載體建設工程、文創金融深度融合工程、文創市場主體培育工程、公共文化服務提升工程、文化消費潛力激發工程、對外文化交流合作工程等七大支撐工程,全力推動全市文創產業高質量發展。

例如,在開展天府文化引領工程中提出,推動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和天府文化創意轉化,生產一批彰顯天府文化國際影響力的“大作、大戲、大劇、大片”;在核心載體建設工程方面提出,優化全市文創產業功能布局,整合資源推動文創重點門類成鏈集群,打造一批文創產業功能區、文創產業園區(基地)、文創特色街區(社區)、文創示范鎮(村),為文化企業集聚發展提供重要載體。

綜上所述,成都市建設世界文創名城絕不是逞“匹夫之勇”,而是充滿智慧與勇氣的時代擔當。成都市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下一步還將出臺配套文件和細分領域專項政策,構建“市級重點專項規劃+行動方案+配套政策”的實施支撐體系,保障世界文創名城建設規劃目標任務落地見效。

結語

開局即成勢,起步即沖刺!開年以來,隨著《成都市數字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成都市“十四五”世界文創名城建設規劃》《成都市建設國際音樂之都五年行動計劃(2021-2025年)(征求意見稿)》等規劃政策發布,彰顯了成都不甘心只做強國家中心城市、成渝經濟圈核心城市的底氣,以及向世界文化名城跨越的勇氣。

同時,成都特有氣質和生動實踐也啟示各地,未來的一線和超級城市競爭,注定是全方位的,較之硬件建設,一座城市的“軟實力”更加重要。因此,推動文創產業發展不僅是提升高品質城市發展內涵的重要支撐,更是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迫切需要。而建設世界級城市,注定是離不開文化與創意。

參考資料:

1.新華網:建設世界文化名城的成都底氣(2018-09-30)

2.成都發布:“三城三都” 成都收獲了什么?( 2021-04-07 )

3.伽馬數據:《2021年游戲產業區域發展報告》(2021-09-13)

4.網絡及媒體相關公開報道

話題互動

您對成都建設世界文創名城有何看法?歡迎在留言區發表您的觀點。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和田市| 凌源市| 阳高县| 滕州市| 邹平县| 贵阳市| 青阳县| 乐业县| 磴口县| 互助| 北安市| 孝感市| 柳州市| 鄯善县| 澄江县| 吴堡县| 务川| 酉阳| 高邑县| 香港 | 沛县| 廉江市| 广汉市| 南溪县| 景洪市| 水富县| 奉节县| 临颍县| 莱州市| 临城县| 汽车| 民丰县| 景德镇市| 永和县| 喀什市| 商河县| 东乡族自治县| 镇宁| 福鼎市| 英超| 宁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