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馬悅然
硅片新貴上機數控(603185.SH)準備投資新的硅料供應渠道。
2月24日晚,上機數控公告稱,將投資建設年產15萬噸高純工業硅及10萬噸高純晶硅項目,預計總投資118億元。
項目分二期實施,一期投資預計為60億元,設計產能為8萬噸高純工業硅項目和5萬噸高純晶硅項目,二期根據市場情況推進。
該項目與內蒙古包頭市固陽縣人民政府簽訂,選址于固陽金山工業園區,預計2023年達產。固陽縣人民政府將為上機數控配備總量3.8 GW光伏電站指標和1.7 GW風電電站指標。
上機數控表示,投資此項目主要是為了拓展新的硅料供應渠道。2019年,該公司開始投資建設光伏單晶硅業務,產能持續擴建,對原材料需求逐步增加。
中國有色金屬硅業分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呂錦標對界面新聞指出,目前光伏產業鏈下游產能急劇擴張,上游硅料仍略微緊俏。預計今年四季度硅料擴產放量,屆時供應將超過裝機需求超過35-40%。
呂錦標認為,多晶硅擴產應和裝機市場需求對焦,不能跟隨下游擴張的節奏。根據目前已開建的項目,2023年硅料過剩已成定局。
上機數控并不是首次涉足硅料投資環節。
去年初,上機數控牽手硅料龍頭保利協鑫能源(03800.HK)子公司江蘇中能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書,擬于內蒙古共同投建30萬噸顆粒硅項目,金額為180億元。
工業硅是高純晶硅的原材料,高純晶硅為單晶硅原材料。目前市場上九成以上硅片為單晶硅片。
隆基股份(601012.SH)和中環股份(002129.SZ)為國內硅片雙寡頭。近年來,隨著光伏賽道持續加熱,硅片環節持續涌入資本,也面臨產能過剩風險。
目前硅片第二梯隊包括上機數控、京運通(601908.SH)、晶科能源(688223.SH)、錦州陽光等。被譽為“硅片新秀”的雙良節能(600481.SH)在手硅片訂單已超600億。
上機數控主要從事精密機床的研發、生產和銷售,2004年進入太陽能光伏行業。
2019年,該公司通過全資子公司弘元新材拓展了光伏單晶硅生產業務,現擁有單晶硅產能為30 GW。2020年,弘元新材實現銷售收入27.3億元,同比增長982%,占上機數控總收入的90.7%,產銷率達99.12%。
和硅片賽道的其他新晉玩家一樣,上機數控近兩年也屢簽硅片大單。據界面新聞統計,2020-2025年,天合光能(688599.SH)、東方日升(常州)進出口有限公司、阿特斯(CSIQ.US)、正泰太陽能、通威太陽能,與上機數控簽訂單晶硅片的訂單金額共計約394億元。
年度業績快報顯示,上機數控去年實現營收109.06億元,同比增長262.2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6.37億元,同比增長208.01%。
截至2月24日收盤,上機數控上漲3.63%,報收147.2元/股,總市值約405.13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