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樊旭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周四召開新聞發布會稱,2022年房地產領域主要有六方面工作,其中,保持房地產市場平穩運行是首要任務。
“關于2022年的總體考慮,我們還是毫不動搖地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不把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工具和手段,加強預期引導,因城施策促進房地產業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住建部副部長倪虹在會上說。
他介紹稱,2022年住建部將采取四項措施來保持房地產市場平穩運行。一是保持調控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繼續穩妥實施房地產長效機制,把城市的主體責任和省級政府的監督責任落實好,保障剛性住房需求,滿足合理的改善性住房需求,繼續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
二是增強調控政策的協調性和精準性。重點是做到3個“加強”:一是加強土地、金融和市場監管等政策的協同,二是加強部、省、市的調控聯動,三是加強對城市“一城一策”政策的指導和監督。
三是堅決有力處置個別房地產企業因債務違約所引發的房地產項目逾期交付風險。這項工作是以“保交樓、保民生、保穩定”為首要目標,以法治化、市場化為原則,壓實企業主體責任,落實屬地政府管理責任,維護社會穩定,維護購房群眾合法權益。
四是持續整治和規范房地產市場秩序。重點是完善市場監管新機制,大力整治房地產開發、交易、租賃、物業服務中的違法違規行為,把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切實維護好。
除了保持房地產市場平穩運行外,住建部提到的今年其他五項重點工作包括:推進住房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推進燃氣等城市管道老化更新改造重大工程、推進基于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推進適老化城市、社區、住房的建設和改造。
在住房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方面,住建部表示要大力增加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希望全年能夠建設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240萬套(間)。新籌集公租房10萬套,棚戶區改造120萬套。同時,還將加快推進長租房市場建設。
根據住建部提供的數據,2021年,人口流入較多的40個重點城市籌集了保障性租賃住房94.2萬套,預計可解決近300萬新市民、青年人的住房困難。
在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方面,住建部稱,2019年至2021年,全國累計開工改造了城鎮老舊小區11.5萬個,惠及居民超過2000萬戶。城市更新不僅解決了城市發展中的突出問題和短板,提升了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成為了新的經濟增長點。截至2021年底,全國411個城市共實施2.3萬個城市更新項目,總投資達5.3萬億元。
“在前幾年體制機制創新試點基礎上,(今年)進一步通過吸引社會力量參與、創新金融支持方式、促進存量住房用途的調整等措施,把這項重大的民生工程同時也是發展工程做好。”住建部部長王蒙徽在會上說。
住建部副部長張小宏補充道,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最大的特點是“哪里不行改哪里、缺什么補什么”,堅決不搞大拆大建。在精心設計的前提下,充分利用閑置房屋、空閑邊角地等,進行適老化等改造、增加社區服務設施。這種“微改造”方式,不僅保留了老社區的歷史記憶,也促進了餐飲、便利店等社區服務業發展,既拉動了投資,也刺激了消費。
“我在調研當中也聽到不少小區居民感慨,‘原來的小區是什么都沒有,修個東西、吃個飯都要走很遠的路,現在不出小區門就能解決了,生活方便,大家住得也就更加舒心了,特別是好多原來搬走的老住戶又搬回來了’。”張小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