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特聘研究員任濤也表示,短期來看,俄烏沖突對全球經濟基本面的影響較為有限。以2020年數據來看,俄羅斯與烏克蘭的經濟總量分別僅為1.48萬億美元和1600億美元,占全球經濟總量的比例遠遠低于美國的24.7%和中國的17.4%。
但任濤表示,俄烏沖突對大宗商品價格的影響不容忽視。“俄烏局勢的演變主要影響到市場預期,其中最為確定的影響主要是全球能源價格的波動,這會加劇全球通脹壓力。”他說。
他指出,2021年,俄羅斯原油占歐洲原油進口總量的30%左右,天然氣供應占到歐洲天然氣進口總量的40%左右。俄羅斯與歐盟之間貿易往來頻繁,歐盟貢獻了俄羅斯進口的32.01%,出口的38.27%。
在俄烏局勢緊張等因素的推動下,上周布倫特原油現貨價格一度沖上每桶100美元關口,創8年新高。周二,布油期貨價格日內一度升至99.3美元/桶,創7年新高。
招商證券研發中心聯席首席宏觀經濟分析師張一平在研究報告中稱,目前俄羅斯原油產量在1050萬桶/天左右,市場主要擔心俄羅斯會削減油氣出口,因此,即便莫斯科實質性削減油氣出口的可能性較低,但市場依然會納入更高的風險溢價。如果其他條件不變而俄烏問題升級,布油價格可能沖擊120美元/桶。
此外,任濤表示,除大宗商品外,市場預期的變化也會擾動全球權益市場、債券市場與黃金市場,加劇金融資產價格波動幅度,美元、黃金等避險資產可能會傾向于走強。
“金價帶有典型的避險屬性,俄烏局勢的演變將會導致市場主體避險情緒濃厚,有利于金價上行。但也應認識到俄烏局勢勢必會有所反復,各方博弈態勢明顯,這就意味著俄烏局勢并非持續向單方向強化,因此金價的走勢會與俄烏局勢形成共振。“他說。
周二,國際金價觸及去年6月以來高位,曾達到1914.08美元/盎司。
美聯儲或削減加息幅度
分析師表示,俄烏沖突不會改變美聯儲貨幣政策收緊的方向,但可能使其削減加息幅度。目前,市場已將美聯儲3月加息幅度從50個基點(bp)下調至25個bp。
任濤表示,俄烏沖突不會對美聯儲貨幣政策正常化進程形成較大干擾,相反,俄烏局勢演變在一定程度上會加速資本回流美國,抬升美國國內的通脹壓力,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會強化美聯儲貨幣政策收緊的預期。
白雪也表示,當前美聯儲貨幣政策正常化節奏主要受通脹因素驅動。由于美國通脹受能源價格影響較大,俄烏沖突在短期內將通過推升能源價格增加美國通脹壓力。?考慮到當前美國的通脹情況,3月開啟加息已基本沒有懸念。
“我們判斷,美聯儲全年加息節奏將‘前疾后緩’。”白雪說。她解釋稱,上半年高通脹壓力將令美聯儲保持鷹派立場,快速出手落實加息行動,加息次數在2-3次左右。下半年隨著通脹壓力緩解,加息的緊迫性與必要性降低,收緊節奏可能放緩,并出現明顯的“相機抉擇”的特征。
一位不愿具名的券商海外宏觀分析師對界面新聞表示,俄烏沖突對于美聯儲貨幣政策的影響主要在于能源價格方面。“可以看到近期俄烏沖導致油價不斷逼近100美元/桶,持續高行的油價會對美國國內通脹形成進一步的支撐。”他說。
但與此同時,這位分析師指出,由于俄烏局勢不斷升級,導致市場風險偏好下降,若此時美聯儲加息太快可能會給資本市場帶來更大壓力。“這也是為什么市場最近下調了3月份美聯儲加息50bp的預期,目前市場比較傾向3月份加息25bp。”他說。
摩根大通首席經濟學家布魯斯·卡斯曼在接受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采訪時表示,烏克蘭局勢削弱了美聯儲加息50個基點的可能,預計聯儲將在3月份將聯邦基金利率上調25個基點。
利好人民幣資產
對于中國來說,分析師表示,俄烏沖突帶來的直接影響有限,但若大宗商品價格持續大幅上漲,會給國內穩增長、穩預期與穩市場主體帶來一定挑戰。
任濤表示,俄烏局勢的演變在經濟層面不會對給中國帶來直接影響,但會通過大宗商品價格、市場預期與避險預期變化等給國內生產經營與金融市場帶來間接影響。
“預計國內金融市場波動將會與俄烏局勢共振,波幅有所加大,大宗商品價格抬升可能會給國內穩增長、穩預期與穩市場主體帶來一定挑戰。當然,相對平靜的中國在俄烏局勢下也給海外投資者提供了一個避險場所,因此交叉影響下中國受到的沖擊料會有所反復,但整體可控。”他說。
白雪指出,當前中國對待俄烏沖突的外交立場較為中立,因此國內金融市場走勢主要受國內貨幣政策及基本面因素驅動。
在俄羅斯承認烏克蘭東部兩州獨立后,美國、英國、歐盟、加拿大等紛紛宣布對俄羅斯進行制裁。在周三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在回答中方是否會制裁俄羅斯的提問時,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表示:“中國政府的立場是,我們認為制裁從來都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有效途徑,中方一貫反對任何非法的單邊制裁。我們希望有關方面能夠認真思考,努力通過對話和協商來解決問題。”
白雪還表示,俄烏地緣政治風險升溫凸顯了人民幣資產的安全性與穩定性,短期將對人民幣資產形成利好。
“(俄烏)沖突升級后,歐洲資管機構避險資金加速進入人民幣離岸市場,帶動離岸市場人民幣需求上升與匯率上漲,表明外資已將人民幣資產視為重要的避險投資選擇。”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