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聞旅 徐長卿
在剛剛閉幕的冬季奧運會中,首鋼園晉級為世界級網紅打卡地。而奧運場館的賽后使用問題,是各個奧運舉辦地都極為關注的話題。
就在前不久,2022北京新聞中心舉辦北京歷史文化保護專場新聞發布會上有消息稱,以北京冬奧會為契機,石景山區正在前瞻性謀劃大跳臺、冬奧組委、“四塊冰”三大片區的賽后利用,規劃科技游首鋼、網紅首鋼、夜游首鋼等特色文旅線路。
在工業時代,鋼廠、礦廠等工業基地承載著一代人的光榮與夢想,隨著時代發展,產業結構不斷調整,許多工業基地逐漸廢棄。而通過巧妙設計和文旅開發將其打造成城市新地標、文旅休閑消費綜合體,一方面或可逃脫被時代淹沒的命運,另一方面也是國家提振消費的重要舉措。
首鋼“出圈”
作為北京最大的工業遺址,首鋼園區是幾代人的“時代記憶”。但為了北京夏季奧運會的環境治理,它經歷了史無前例的大搬遷,只留下那些高爐、冷卻塔和車間廠房。首鋼搬離后,在原址上規劃建設了總面積達70公頃的首鋼工業遺址公園。
2019年工業遺址公園正式對外開放,作為國內第一個以工業文化遺存為特色的主題文化園,其通過保留下來的高爐、冷卻塔、運鐵路專用線、機車等珍貴的工業歷史遺存,將園區打造成為歷史與科技交融,鋼鐵與生態相輝映,遺跡和藝術碰撞的現代化公園。
2019年2月,《加快新首鋼高端產業綜合服務區發展建設 打造新時代首都城市復興新地標行動計劃(2019年-2021年)》(以下簡稱“三年行動計劃”)正式發布,明確提出要打造后工業文化體育創意基地。三年行動計劃包括推進首鋼主廠區、二通廠區等工業遺存保護利用改造,重點建設3號高爐改造工程、脫硫車間改造工程,因地制宜建設博物館、產業孵化基地、休閑體驗設施。
文旅融合成為首鋼傳統工業遺存華麗轉身的推手。“三號高爐變身工業旅游景點,煉鐵除塵設施成了網紅咖啡館”,首鋼不僅將高爐、管廊、儲水池等工業遺存轉型升級為現代文旅創新空間,還開設全民暢讀藝術書店、墨甲機器人劇場,將文化藝術靈魂完美注入工業遺存。
2020年,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發布了12條工業旅游線路,涵蓋工業旅游示范點、工業遺址、工業博物館、產業園區等多種工業旅游資源,首鋼工業旅游線路赫然在列。
文旅如何盤活首鋼的工業依存,以首鋼三高爐為例。在首鋼百年的煉鐵發展史中,三高爐是一座“功勛高爐”,對國家鋼鐵產業發展貢獻巨大,是北京乃至全國近現代工業發展的縮影。高爐高107米、直徑80米,從1959年5月建成投產,一直生產到1970年2月才進行大修,大修周期達11年之久,成為首鋼大修首破10年紀錄的第一座高爐。
三高爐作為首鋼老廠區冶煉體系中最典型的一條生產線,在首鋼老廠區變身新首鋼高端產業綜合服務區、打造新時代首都城市復興新地標的進程中被改造利用,變身成為工業文化展覽空間。2019年,借助三高爐展廳及與之相連的四個附屬館的展示發布空間,首鋼園區正式啟動“全球首發中心”的打造計劃,將鼓勵一批國際知名品牌及原創自主品牌舉辦首發活動。
更新后的首鋼三高爐成為各大品牌和文化活動的熱門場地——
2018年11月23日,奔馳長軸距A級轎車在首鋼園區舉辦了中國發布盛典,此舉成功吸引了全國車友的目光。
2018年12月31日,北京衛視2019年跨年晚會會場選址首鋼三高爐秀池,通過首鋼秀池水下展廳屋面搭建舞臺營造了無以倫比的湖中冰上舞臺的視覺效果。
2019年10月,抖in北京嘉年華將活動場地選在了充滿未來感的蒸汽朋克風格的三高爐,藝術與鋼筋鐵骨上演了一場跨界融合,高爐燈光秀與舞臺燈光秀交相輝映。
隨著2022北京冬季奧運會的到來,這座滿是工業遺存的老園區,借著體育重新煥發出新生。
冬奧會賽后,有官方消息稱首鋼園將重點發展科幻產業,推動科幻產業集聚區建設。目前,集聚區已吸引中國科幻研究中心、騰訊、當紅齊天等10余家科幻企業入駐及相關項目落地。其中,當紅齊天集團利用首鋼1號高爐打造的“超體空間”項目,不僅定位為華北最大虛擬現實體驗中心,也是全球第一個將 VR/AR 技術和工業遺存結合的國際文化科技樂園,項目包含虛擬現實博物館、沉浸式劇場、VR 電競、智能體育、奧運項目體驗中心、未來光影互動餐廳及全息酒吧等新消費、新業態,為市民游客提供沉浸體驗潮流科幻產品。
工業旅游,對標國際
根據《全國工業旅游發展綱要(2016-2025年)》要求,到2025年,我國將創建1000個國家工業旅游示范點,100個工業旅游基地,10個工業旅游城市。為何大力發展工業旅游?
當下,在供給側改革的背景下,開發工業旅游會給老工業基地和資源枯竭型城市的轉型帶來新的契機,游客的到訪會給當地帶來消費增量。當游客量增加后,企業與投資人也會參與,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發展工業旅游既可以給當地帶來消費,也可以給當地帶來投資,給當地居民帶來新的就業空間。
如何發展工業旅游,我們不妨看到國際的優秀案例,工業旅游最早興起于老牌制造業強國,最有名的莫過于德國魯爾工業區。
德國魯爾工業區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定的世界第一個以工業旅游為主題的世界文化遺產。魯爾區形成于19世紀中葉,被稱為“德國工業的心臟”,煤炭和鋼鐵工業是魯爾區工業兩大支柱,在戰后魯爾區對西德經濟的恢復和騰飛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不過自20世紀50年代以后,由于全球能源配置比例調整和魯爾區產業結構單一,魯爾區工業景況迅速衰退。20世紀60年代末到70年代先后遭遇“煤炭危機”和“鋼鐵危機”,魯爾區開始出現嚴重的經濟衰退危機,為了持續化發展,魯爾工業區開始轉變。
對此,德國政府采取因地制宜的經濟政策,通過產業結構的調整,在對老工業區的改造方面走出了一條新路,實現了經濟結構轉變和產業轉型,賦予魯爾區新的生命力。即便是作為老牌工業強國的德國,人們對于工業遺產旅游概念的形成和接受,也是經歷了多年的懷疑和猶豫,當人們開始思考對工業旅游廢棄地和工業空置建筑的處理、再利用時,總是在最后一刻才意識到旅游開發的價值和用途。如今,魯爾區其文化景觀的分布密度在整個歐洲大陸中名列前茅——
這里已經不再運輸煤炭,取而代之的是話劇、音樂、繪畫、舞蹈、表演等的文化活動;
魯爾藝術博物館群構成了全球現代藝術博物館最為密集的景觀帶:20家博物館分散在15個城市,彼此間僅僅相隔幾公里;
杜伊斯堡的北杜伊斯堡景觀公園,這個地方曾經是工業廢棄地,如今已蛻變為全新的多功能公園,以前的儲氣罐被改造成全歐洲最大的人工潛水中心。
……
目前,不僅在德國,其他歐洲國家、北美等發達地區,工業旅游已形成一套完整的體系。反觀我國,作為工業大國,工業旅游起步較晚,還處于發展初期,雖然包括中國一汽、上海寶鋼、青島海爾、貴州茅臺等一批大型企業開始試水工業旅游項目,但都需要進一步摸索。此外,我國工業遺址利用率不高,工業旅游的產品體系尚不完整,以及存在深層次、復合型的創意體驗型旅游產品較少,產品特色不濃、功能不完善,這是下一步我國開放工業旅游項目應該對標國際優秀項目的關注點。
我國目前改造利用工業遺跡的成功案例比較典型的要數北京市朝陽區的798藝術區。這里原是國營798廠的老廠區所在地,后來藝術家自發集聚于此,因為獨特的建筑風格和得天獨厚的外部資源條件,形成了獨一無二的藝術氛圍,成為國內首屈一指,甚至國際上享有盛譽的創意文化高地。
上海佘山礦坑酒店主要依托礦坑遺產資源,2013年正式動工,論證6年,施工5年,投資20億,動用5000人,成為全球人工海拔最低的五星級酒店、首個建設在廢棄石材礦坑內的五星級酒店,除336間客房外,還設有水下餐廳,以及步行景觀棧道、懸崖滑索、大擺錘等休閑娛樂項目。
還有一個比較典型的案例,景德鎮陶溪川項目從一個老工廠逐漸變成一個具有世界性影響力的陶瓷文化創意街區,該項目是由江西省陶瓷工業公司投資億元興建的一座集文化創意、購物、休閑、餐飲、娛樂等多種業態于一體的文旅綜合體,是中國首座以陶瓷文化為主體工業旅游創意園區。陶溪川產業園一期在銀行估值成倍躍遷,為“景漂”人群提供了工作、生活場所,為市民提供了具有吸引力的公共空間。
工業遺址,怎么盤它?
工業遺址的保護只是一個開始,如果局限于此,難以讓遺產“活起來”,并擁有可持續的生命。而工業遺存的盤活應以工業旅游為核心,在現有遺存行業主體的支撐下,以功能重塑、歷史文化傳承為重心進行“有機更新”。在原有工業的基礎上,或再現還原,或推陳出新,工業遺址的改造,需要融合商業模式和游客需求,以此為中心倒推,找到符合盈利和娛樂需求的商業組合。
總的來說,開展工業遺址旅游應最重要的是需要認識到體驗為王。強化創意、注重與游客的互動體驗,成為業界對發展工業旅游的共識。目前大多數工業旅游項目都集中在展覽館或博物館和開放生產線的階段,體驗和附加值產品不多。
比如法國波爾多加龍河畔的葡萄酒城,更多高科技的運用讓它成為了波爾多旅游的吸鐵石。每個酒瓶里安裝全息視屏觸摸屏,手在屏上劃過,就像在濃郁葡萄酒里浸泡一樣,身臨其境。在餐飲區,由全息技術虛擬的法國廚師會站在游客旁邊,推薦如何配餐。觀察葡萄酒顏色的發光杯,只要用手輕輕一抹,干白、干紅、陳年和新鮮葡萄酒的顏色就會再現。
多特蒙德工業博物館,位于德國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的多特蒙德工業博物館,是由廢棄工廠改造而成的大型工業觀光、科普、體驗博物館,是德國工業遺產路線中的主要景點。
這座工業博物館主要展出了德國著名的工業設備和成就,如這里有一座著名的煤礦展覽區,相當于是這里的鎮館之寶,在這里可以了解并親身體驗當年工人開采煤礦的場景。
德國沃爾夫斯堡的大眾汽車城是一座注重參與的、具有多種模式和功能的主題公園。除了展示之外,還有適合全年齡段的體驗型項目——兒童娛樂設施、音樂館、試車場、種植園、松鼠等小動物的棲息地、馬戲團表演場地、度假沙灘、自然風景等。
這些體驗區的功能相互穿插,即在欣賞馬戲團表演時可以眺望遠處試車的場景,在欣賞模型時可以領略自然的美景。由于保時捷場館具有良好的聚聲效果,無展覽時則作為音樂館,兒童游玩場所散布各處且不拘泥于某一個區,因此主題公園各處都有各個年齡段的游客,娛樂、教育、審美和遁世四種體驗相互交織、融合。
隨著5G時代的到來,相信工業旅游擁抱數字化后,能創造出更多沉浸式文旅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