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哈酒界
近年來,隨著消費者的觀念轉變以及全國性酒企向區域市場的不斷下沉,使得低端盒裝酒處境越來越尷尬,曾經走量最好30元-60元盒裝酒在一些區域市場已難覓蹤跡,多家白酒企業更是一再清理低檔盒裝開發品牌。
此前,低端盒裝酒主要消費場景為“婚宴”,但隨著消費場景的不斷升級,低端盒裝酒的原有消費場景正被不斷消解。并且在這一價位的白酒消費主流正呈現出由低檔盒裝酒向光瓶酒的改變。
01 被光瓶酒搶走市場
近年來,在消費升級的大環境下,消費者已經形成了品質消費的觀念,不再過度關注包裝,使得50塊以下的低檔盒裝酒正在遭受光瓶酒升級的正面“擠壓”。目前,光瓶酒的主流價位已升級到18-30元,與50元的低檔盒裝酒在終端形成了正面對抗。
數據顯示,我國光瓶酒行業市場規模由2014年400億元增長至2018年754億元,且持續擴容。過去五年內,光瓶酒年復合增速高達13.52%。預計到2023年,光瓶酒市場規模將超過1300億元。
高線光瓶酒是基于品質的簡化包裝,走的是“大道至簡”的風格,性價比極高,打破了低檔、低端的形象,有著性價比高、適用性強的特征,有的名酒企業還提出“光瓶酒進城”的戰略。
反觀注重包裝的低檔盒裝酒逐漸成為被淘汰的對象,以四川豐谷酒業,低端盒裝酒逐漸淡出舞臺,市場零售價達68元的墨淵光瓶酒成為重點打造的大單品。
從以上數據不難得出,光瓶酒市場的擴容不僅是搶奪低端盒裝酒的蛋糕而已,更是對區域酒企的中低檔盒裝酒產生直接威脅取而代之。在此基礎下,低檔盒裝酒貌似只有升級這一條路可選。
02 利潤變低已成定局
數據顯示,今年5月以來,國內紙類生產企業已經發起三輪漲價。第一輪在今年5月,5月中旬的不到一周時間內,浙江省、河北省、山西省、江西省、陜西省等地的造紙企業相繼發布漲價函,價格普遍上調了約200元/噸;第二輪在今年8月,國內各主要紙企再次密集發布漲價函;第三輪是在9月下旬,山鷹國際、玖龍紙業等宣布漲價,漲價幅度為50元至200元/噸。
自2016年以來,包材可謂是一波接一波的漲價,僅一個玻璃瓶成本從2016年至今就已經上漲了8倍。很顯然,既有瓶子又有盒子的低檔盒裝酒,不僅因包材成本大幅度上漲而利潤受壓縮,還間接影響了渠道動力。
隨著原紙、包材和原材料的不斷上漲,用白酒制造設備做低檔盒裝酒的利潤逐漸降低,除了包材漲價,釀酒原料、物流等成本也在持續上漲,讓本就不景氣的市場雪上加霜。
低檔盒裝酒本身利潤低,使得低端白酒企業漲價底氣不足。同時,這一價位酒對應的消費群體,對價格較為敏感,即便低檔盒裝酒通過漲價來來緩解成本上漲的壓力,也很難找到好的量價平衡點。
03 市場持續被壓縮
“低端盒裝酒的市場持續被壓縮。”這幾乎已成行業共識。不難發現,市場上的低檔盒裝酒鋪貨排面一直在減少。不論是在超市、便利店、煙酒店,還是社區小賣部都很難看到低檔盒裝酒身影。
隨著消費水平的提高,低檔盒裝酒消費群體中,出現了跳檔升級的趨勢。日常消費50至60元這一價位地帶的中低檔盒裝酒,遇到節慶或宴請需求時,直接跳檔選擇百元價位暢銷品牌。
其次,由于低檔盒裝酒難以維持各渠道層級日益增長的利潤需求,主流酒企低檔盒裝酒正在大幅縮減,更多的是在50元以上,而區域酒企也在忙于產品結構的升級,產品價格也在逐步向上走。這也意味著作為曾經擠滿商超貨架的大眾消費者品,低檔盒裝酒正被邊緣化。
同時,無論是光瓶酒的爭奪,還是來自名酒的擠壓,到讓原本以低檔產品作為主要生存空間的區域酒企正在遭遇越來越多的挑戰。而能否繼續為消費者提供“有價值或極高性價比”的產品則決定了區域酒企未來是否還擁有生存的空間。
04 低檔盒裝酒現況如何?
從名酒戰略布局來看,貢獻較低的低檔盒裝酒已成為被清理的對象。如五糧液、瀘州老窖、洋河等多家白酒企業一再清理低檔盒裝開發品牌;西鳳酒、古井貢、迎駕貢、口子等都在對產品線進行整頓并升級產品。
不過,清理低檔盒裝白酒很容易引發部分經銷商和消費者的不滿。以瀘州老窖為例,當時砍掉的條碼有數千個,而其中最多的就是低檔盒裝酒。完成瘦身后的瀘州老窖對產品銷售價格進行重新分類,將產品分類由以前報告期的“高、中、低檔酒類”,調整為“中高檔酒類”和“其他酒類”。
砍掉低檔盒裝酒意味著瀘州老窖產品在市場持續減少,很有出現市場空檔被其他品牌搶占,給瀘州老窖的市場拓展帶來阻力。當低價經銷商品牌的缺失,很可能造成主品牌未來發展不暢,從而降低瀘州老窖品牌的市場覆蓋率。
除了名酒企業,眾多區域小酒企靠著低端酒生存,尤其是低端盒裝酒,雖然市場縮減、利潤降低等各種困難,但是這些酒企仍然在尋找低端盒裝酒的出路。
05 低檔盒裝酒是否會淘汰掉?
不難發現,低檔盒裝酒在消費水平較低、消費量巨大的鄉村市場,是比較吃香的,也是較多區域小酒廠的主要產品。盡管再三提及消費升級,中小型酒企仍舊需要重視中低端白酒消費領域。
相關數據顯示:農村市場每年的白酒消費尤其是盒裝酒消費,在中秋、春季和夏季農忙期間要占到其全年白酒消費量的75%以上。從市場現狀來看,20-50元的低端盒裝酒也主要是各個地方的老產品,但卻是鄉鎮、農村這些邊緣化市場的“剛需”產品。
目前而言,低檔盒裝酒戰場的選擇首選要聚焦到鄉鎮市場的深度開發。雖然農村、鄉鎮市場的消費檔次雖較低,但面子思想甚至超過城市,所以在鄉村市場的宴席里面,相較于光瓶酒,盒裝酒看起來還是更有檔次些。而50元以下的盒裝酒即滿足了消費者的面子,也不會造成太大的消費壓力。
低端盒裝酒價格低廉,在培育市場基礎消費者方面比較有優勢。業內人士表示,在深耕鄉鎮市場時,要用“根據地”模式,聚焦資源優勢對當地渠道精耕細作。
而為了足夠的利潤支撐市場作戰,需要向上進行產品升級。因此,細分場景或定位禮品酒,走差異化細分路線,也是必不可少的。
認知&淺評
不得不說,低檔盒裝酒在包材和用工成本持續上漲以及光瓶酒的擠壓下,使得低價盒裝酒市場份額收縮,面臨著大面積淘汰。
對于市場持續被壓縮的低端盒裝而言,如果不及時調整品牌、渠道、規模、產品性價比等問題將會迎來更加嚴峻的挑戰,很有可能被光瓶酒取而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