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記者 | 陳瓊燁
2月21日,國務院發布《“十四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服務體系規劃》(下稱《規劃》),對老年教育做出明確部署。
《規劃》提出,本科高校、職業院校養老服務相關專業招生規模指標,到2025年要明顯增長。引導普通高校、職業院校、開放大學、成人高校等加大養老服務人才培養力度;大力發展老年學、養老服務管理、健康服務與管理、中醫養生學相關專業本科教育;大力推進養老領域產教融合,培育一批產教融合型養老企業。在老年大學覆蓋面上,提出到2025年要達到每個縣(市、區、旗)至少1所。
《規劃》還提到,支持各類有條件的學校舉辦老年大學(學校)、參與老年教育;鼓勵老年教育機構開展在線老年教育。
在營造老年友好型社會環境方面,提出要組織開展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教育培訓;研究編制一批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教育培訓教材,鼓勵老年人家庭成員、相關社會組織加強對老年人的培訓等。
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達2.64億,占總人口 18.7%,首次超過少兒人口數。65歲及以上人口比重達到13.50%,預計不久中國將進入中度老齡化社會。
各類老年大學一度是老年教育的主力,主要有老干部大學、高等院校主辦的非營利性老年大學和市、區(縣)社區街道或其他社會力量開辦的非營利老年教育機構。
這類老年大學通常由國家財政支持,不以商業化盈利為目標,學員多以附近地區老人或離退休干部為主,學費較低廉,但各地配套設施和辦學條件差別較大。
據中國老年大學協會的統計數據,國內有7.6萬余所老年大學,包括遠程教育在內的老齡學員共有1300萬余人,但這一數字也僅占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的5%。
據《中國老年文娛產業發展報告(2020)》顯示,預計到2050年,中國老年教育市場規模超千億元。
目前已有不少企業瞄準老年教育賽道。2015-2017年間,一批線下老年教育項目成立,如北京的快樂50,廣州的美好盛年以及杭州的陽光禾你等。
受新冠疫情影響,老年教育的線上化進程進一步加速。
2020年3月,中國老年大學協會推出面向中老年的在線直播課堂服務,集合慕課、短視頻、游戲、興趣圈等多種功能,供中老年人學習和社交。
自創立時就只攻線下的美好盛年,于疫情爆發后轉向線上,開啟了直播課程。此外,上海面向50歲以上人群的在線教育平臺“金色學堂”,2020年初登陸電視頻道,整合社區教育微課、老年慕課、老年直播課堂等多方面的資源。
賽道內多家面向中老年人在線教育和社交的創業公司,近年來獲得資本青睞。
2021年3月,聚焦銀發文娛賽道的鑼鈸科技完成數千萬人民幣的Pre-A輪融資。其成立于2019年9月,業務包括為老年人玩音樂提供系統化解決方案。
2022年1月,中老年在線興趣社區紅松宣布完成億元級A+輪融資。其主要面向退休人群,通過直播、實時互動、加社群等方式,提供聲樂、樂器、書法、繪畫、舞蹈、旅游等數百個興趣專業課程。
此外,老年網絡大學樂退族于2020年4月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主打老年文娛教育的小糖科技,主打提供線上廣場舞內容,于2019年4月完成C輪融資。
賽道中的新入局者也獲得資本加持。今年1月,在線職業教育平臺開課吧宣布正式布局銀發教育市場,推出中老年興趣學習平臺“明椿學社”,近期已完成數千萬元獨立融資。
目前,老年教育市場仍處于相對早期的發展階段,在商業模式、服務形式、課程內容等方面未形成規模,未來還有較大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