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胡穎君
資管行業的價格戰火從基金業燒到了銀行理財一端。春節以來,多家銀行理財子公司陸續下調多款理財產品費率,且讓利幅度驚人:既有銷售服務費、托管費減半,還有的直接取消了浮動管理費,甚至有理財公司將部分產品管理費、申購費降至0。
界面新聞記者注意到,自2月以來,包括招銀理財、興銀理財、信銀理財、交銀理財、光大理財等多家理財子公司發布了產品費率下調公告,涵蓋現金管理類產品、固收類產品以及混合型產品。
部分理財子主動下調產品管理費,折扣幅度多3折-8折之間。2月22日,光大理財公告稱,為了更好地滿足投資者的理財需求,光大理財將于2022年2月25日(含)至2023年5月25日(含)開展陽光金 15M 豐利增強7期理財產品 (EW0375)的管理費優惠活動。活動期間管理費為0.4%,而非活動期管理費則為0.5%。
2月18日,興銀理財發布“興銀理財穩添利周盈1號凈值型理財產品”實施階段性費率優惠的公告。公告稱,自2月22日起,興銀穩添利周盈1號、興銀穩添利周盈1號B兩只產品管理費分別由此前的0.3%下調至0.1%,優惠截止日將另行通知。
亦有理財子公司將特定理財產品投資管理費下調至0。招銀理財公告稱,自2月17日起至5月17日,“招睿增利A款42號封閉式固收理財”管理費由0.2%降為0。

部分理財產品則下調了銷售手續費。2月16日,交銀理財公告,交銀理財穩享精選資產1年定開 202201 理財產品3月2日(含)起對銷售手續費率給予階段性優惠,銷售手續費由0.3%/年降至0.2%/年。
亦有產品同時大幅下調銷售手續費和投資管理費,綜合費率無異于打了骨折。2月15日,信銀理財公告稱,決定對信銀理財安盈象固收穩健半年定開19號理財產品實施費率優惠,優惠前管理費和銷售服務費均為0.3%,優惠后管理費0.12%,銷售服務費0.15。優惠日期為2月24日-8月23日。
除此之外,還有理財產品將免收浮動管理費,這也意味著,產品到期后超過業績比較基準的部分(若有)將全部歸投資者所有。例如,招銀理財公告稱,自2月16日起截止理財計劃到期日,招睿鑫鼎日開三個月滾動持有固定收益類理財不收取浮動管理費。

此外,部分理財子公司與母行渠道共同協作,對在母行渠道購買理財的客戶予以費率優惠。光大理財此前公告稱,經與光大銀行協商一致,雙方計劃將于2022 年1月1日(含)至 2022 年 12 月31日(含)持續開展部分理財產品申購費優惠活動。凡活動期間在光大銀行渠道購買“陽光金月添利 1 號”等二十余款理財產品的投資者,將免予收取產品申購費用。
界面新聞記者從業內采訪了解到,當前銀行理財同質化競爭激烈,主動降費讓利一定程度上也是為了攬客沖規模。
交銀理財相關負責人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作為國有金融企業,交銀理財下調相關費率是踐行‘以客戶為中心’的發展理念的具體舉措。同時,2022年是資管新規過渡期結束后的第一年,每年年初是金融業開門紅的寶貴窗口期。交銀理財抓緊‘開門紅’良好時機,適時調整相關費率,希望能采用以價換量策略,爭取管理規模穩步提升。”
資深金融監管政策專家周毅欽告訴界面新聞記者,近期銀行理財大規模下調產品費率,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來隨著理財公司的整體規模上升,理財公司的經營業績壓力有所釋放,費率不再是剛性要求。目前各家理財公司,特別是頭部一些理財公司,對于規模排名的壓力比較大,通過降低費率也可以吸引一些新客戶。”
“第二是近期市場上資金面松動,理財收益率繼續下行,還有一些理財公司的理財產品由于涉足于權益市場,出現了凈值下跌較多的情況,引發了一些輿情,理財公司此舉也是通過讓利來安撫客戶。”周毅欽表示。
中國理財網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2月23日,理財子公司發行的存續理財產品累計有8346只,其中536只理財產品凈值破1,占比超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