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獵云網 韓文靜
2022年2月23日,樂普生物登陸港股。上市首日,樂普生物開盤價為7.13港元,開盤漲0.7%至7.18港元。截至發稿前,總市值達115億港元。
來源:雪球
樂普生物成立于2018年,是一家聚焦腫瘤治療領域的生物制藥企業,由生物醫藥器械龍頭樂普醫療拆分而來。
值得一提的是,樂普生物上市后,其創始人蒲忠杰將又收獲一家IPO。當年,蒲忠杰放棄美國籍,帶著專利技術回國創業,打造了樂普醫療這家內心血管植入器械龍頭。
2020年至今,除了樂普生物外,樂普醫療啟動了多項業務的分拆上市計劃,旗下的樂普診斷和樂普心泰也都計劃奔赴二級市場IPO。不過,計劃登陸科創板的樂普診斷已經明確終止上市,樂普心泰也由于招股書失效,在上個月再度遞表。
如今,隨著樂普生物登陸港交所,樂普醫療的資本運作的面紗也緩緩掀開。
曾經的創業板首富,再次收獲一個IPO
這并非樂普生物第一次試圖赴港交所IPO。樂普生物曾在2021年4月首次遞交上市申請,但因申請超過6個月未通過聆訊而失效。
招股書顯示,樂普生物已擁有多個腫瘤產品管線,其中抗PD-1及抗PD-L1候選藥物是公司管線的支柱。截至最后實際可行日期,樂普生物的產品管線中有8種臨床階段候選藥物,其中有5種屬于靶向療法,3種屬于免疫治療藥物。
提到樂普生物,就不得不提到其背后的樂普醫療和其創始人蒲忠杰。在蒲忠杰的商業故事里,樂普生物只是一角。
上個世紀90年代,已經獲得博士學位的蒲忠杰得到了一個改變自己人生的機會,去美國佛羅里達國際大學深造學習,在國外求學期間,他接觸到了當時在國內還比較陌生的心臟支架領域。
蒲忠杰認為心臟支架領域中存在著巨大的機遇,1998年,WP公司在佛羅里達州注冊成立,而這家公司唯一股東是蒲忠杰的妻子張月娥。一年后,蒲忠杰再度創業,成立了樂普醫療的前身。
2009年,樂普醫療作為首批登陸創業板的28家公司之一,登陸資本市場。上市當日,蒲忠杰持有樂普醫療6043.67萬股,按照該股收盤價63.4元計算,蒲忠杰持有該公司的股票市值高達38.32億元,一躍成為創業板首富。
當時,華誼兄弟的王中軍以31億的身價位列第二。
經過多年的發展,如今樂普醫療已成長為國內高端醫療器械領域龍頭企業,截至發稿前,市值達390億元。
而在另一邊,張月娥也十分擅長資本運作,早已經在國內醫療器械領域進行布局,并掌舵了一家上市公司。
2008年,張月娥和華平投資聯手,以低估值打包收購三家醫療器械公司,收購了精密過濾輸液器制造商伏爾特、骨科領域的威曼和博恩,創辦了中國領先的高端醫療器械企業普華和順集團,并于2013年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
上市后的普華和順并沒有停止擴張的腳步。2014年,普華和順花8億元收購新天福醫療公司全部股權,進軍生物材料領域的業務。2018年,普華和順與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公司泰邦生物進行換股交易,成為泰邦生物單一大股東,通過泰邦生物,普華順利進入美國資本市場。
在樂普生物上市前,普華和順以最終發售價每股7.13港元獲分配1086.6萬股樂普生物科技股份,支付的總金額約為7830萬港元
隨著樂普生物的成功IPO,蒲忠杰和張月娥夫婦兩人的財富將再次上漲。
招股書顯示IPO前,蒲忠杰博士通過寧波厚德義民及樂普醫療,直接或間接擁有樂普全部已發行股本的近43.0%。
“樂普系”的資本局
隨著樂普醫療成長為參天大樹,公司也開始不斷通過業務擴張來開疆拓土。相比以往的大搞研發創新,上市后的樂普醫療將更多的精力放在資本運作上。
事實上,外界對于樂普醫療的資本操縱并不新鮮。自從登陸資本市場后,樂普醫療一直動作頻頻。
2010年以后,樂普醫療業績下滑,其不得已在主營業務之外,開展一系列的資本布局。過去十幾年間,樂普醫療收購和投資了一系列的友商和上下游企業,但都圍繞著心血管領域,這也帶來了一定的成效。
從業績表現來看,樂普醫療總營收從2010年的7.7億元增長至2020年的80.39億元。
一路買買買的大舉并購,一方面給樂普醫療帶來了業績增長,但另一方面也使得公司陷入并購困境。
蒲忠杰近年來過分熱衷于資本運作,然而樂普醫療收購的資產并非都是優良資產,有時候反而困在了擴張的漩渦里面,給公司帶來了高負債和高商譽的風險。
諸如前幾年樂普醫療對于雅聯百得、君實生物的投資,就證明了這一點。
2014年,樂普醫療宣布以1.54億元的價格,投資了從事體外診斷產品和第三方醫學檢驗服務的公司雅聯百得,并持有“重組后的雅聯百得”42.11%的股權,成為公司的第二大股東。
這樁“聯姻”一度被外界看好,樂普醫療在2015年年報中曾披露,“雅聯百得籌劃在2016年IPO上市。”
然而,事情的發展最終還是走向了失控的局面。2018年,由于涉嫌租賃糾紛,樂普醫療控股的孫公司樂普租賃將雅聯百得告上法庭。
“孫公司”起訴“子公司”,這樁情況實為罕見,樂普醫療大舉并購后也逐漸暴露了過分求快、缺乏精細運營等諸多問題。
2016年,樂普醫療以1.98億元的價格和君實生物達成交易,交易完成后樂普醫療合計持有君實生物4%的股權,布局生物創新藥。
后來,隨著君實生物的虧損加劇,樂普醫療也逐漸失去耐心,開始大舉拋售。
2019年,樂普醫療通過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以協議轉讓方式,出售持有的君實生物1100萬股股權,出售價格為23.80元/股。這次交易完成后,樂普生物仍持有君實生物1100萬股股權。
在樂普醫療2021年第三季度報上,君實生物也被提及。財報第三季度,樂普醫療實現營業收入21.14億元,同比減少1.64%;凈利潤為1.95億元,同比減少76.54%。
對此樂普醫療表示,主要由于公司持有的君實生物股份的市價波動體現為損失2.23億元,而上年同期為收益4.9億元,由此造成利潤水平的大幅逆差。
盡管頻頻陷入投資和并購的困境,“樂普系”依然沒有停下擴張的腳步,其多個公司的分拆動作仍在繼續,并頻頻向資本市場發出沖擊。
除了樂普生物,樂普醫療旗下的樂普診斷、樂普心泰也都計劃奔赴二級市場IPO。
在分拆上市之外,樂普醫療的參股公司也在安排上市事宜。2020年樂普醫療參股公司圣諾生物申請科創板上市,去年6月,圣諾生物正式登陸上交所科創板。
但過渡擴張并非長久之計,將重點放在新產品的研發以及加速商業化變現上,或許才是樂普醫療成功突圍的最優解。
如今,隨著樂普生物如愿登陸資本市場,樂普醫療的資本版圖進一步擴大。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樂普生物的凈虧損由2019年的5.16億元增長19%至6.13億元,兩年凈虧損超10億元。樂普生物在招股書中解釋稱,主要因研發開支增加所致。
財務數據方面,公司目前尚未有產品銷售產生任何收入。于2019年、2020年及2021年前8個月,公司收入分別為555.3萬元、796.4萬元及460.1萬元,同期凈虧損分別為人民幣5.15億元、6.13億元及6.68億元。
盡管通過收購入局了國內目前熱門的生物藥賽道,但在巨頭林立的當下,樂普生物要實現盈利仍有很長一段路要走。由于目前尚未有產品成功上市售賣,虧損也一直在加劇,上市后的樂普生物的能否獲得市場認可,依然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