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將從本周四起取消所有的新冠防疫措施,其中最重要的一條是,確診患者將不再需要自我隔離。這或使英國成為首個完全解除防疫措施的西方國家。
英國首相約翰遜本周初在議會發言時表示:“今天不是我們可以宣布戰勝新冠病毒的日子,因為病毒不會消失……但是,今天將標志著一個驕傲的時刻,我們開始學習與新冠病毒共處。”約翰遜同時宣布了他的“與新冠共存計劃”:國家將向正常狀態過渡,同時保留應急措施,以應對病毒復燃或則的新的變體。
但在蘇格蘭、威爾士和北愛爾蘭——確診患者仍然需要隔離,它們也各自在不同程度上放松了相關防疫政策。
越來越多的歐洲國家正在對防疫大幅度松綁。自1月中旬以來,愛爾蘭、丹麥、挪威、葡萄牙、希臘、法國、意大利、瑞典、捷克、荷蘭、芬蘭、德國、瑞士等國均先后做出了防疫相關的措施調整。
本月1日,丹麥取消了佩戴口罩、疫苗接種證書、縮短餐館酒吧營業時間等幾乎所有關于防疫的限制規定。德國正在實施一項三步走的解封計劃,旨在3月20日前取消大部分限制措施、第一階段是取消商店的入場限制,民眾進入店內要戴口罩;第二階段預計于3月日開始,可以舉辦跨地區大型活動,酒吧和夜店重開;第三階段于3月20日開始,將取消絕大部分防疫措施,只保留公開場合戴口罩和保持社交距離等。荷蘭的解封計劃與德國類似,也分三步走,但執行時間更早一些,從2月25日開始將實施第一步。
歐洲國家為何紛紛選擇在此時給防疫松綁?
首先,新冠病毒的致死率已經大大下降。這一方面得益于較高的三針疫苗接種率,另一方面得益于奧密克戎變種的流行。
根據NHS的統計,英國12歲及以上的人中,有超過91%的人接種了第一劑疫苗,85%的人接種了第二劑,66%的人接種了加強針或第三劑。60歲以上的人有95%的都打了三劑疫苗。這為人們提供了有力保護,即使新冠陽性也將大大降低出現重癥或死亡的幾率。
奧密克戎的出現雖然讓感染率大大增加,但其癥狀溫和,重癥率和死亡率都更低。這也大大減輕了醫療系統的負擔,新冠疾病死亡人數越來越接近流感致命率。
NHS的統計顯示,即使不接種疫苗,在60歲以下的人群中,奧密克戎的病死率也僅為0.03%,與季節性流感差不多。今冬以來,英國死于新冠病毒的人數日均在300以下,低于正常年份死于流感的人數。
界面新聞數據組對2021年11月以來12個歐美主要國家ICU病患人數做了統計。統計發現,12國的重癥患者人數都在下降,最多降了7成。近4個月,12個國家中,超9成國家的重癥患者人數峰值出現在2022年2月以前。住院人數的峰值則大多出現在本月。
其次是緩解財政負擔。從4月1日起,對全民免費的新冠檢測也將結束,PCR檢測將只對老年人和免疫力低下的人免費提供。這意味著政府不再將新冠視為是特殊的公共衛生威脅,因此不需要花費龐大資源做檢測工作。
約翰遜表示,政府為了檢測和追蹤工作已經預撥了370億英鎊,包括PCR檢測中心,實驗室,免費的快篩測試包等。光是在1月份,新冠病毒的檢測工作相關花費就高達20億英鎊。
不過也有反對聲音:擔心全面解封的步伐邁得太快。
就在約翰遜宣布解封的前一天,已經95歲高齡的英國女王剛剛確診了新冠,并出現了輕微癥狀。英國醫學協會理事會主席納格保爾稱,與新冠共存不意味著可以完全無視病毒,該計劃忽視了社會上一些最脆弱的群體,它非但沒有給人們更多自由,反而有可能造成“更多的不確定性和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