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家電圈 華辛
油價再次創造了新的高度,在全球持續動蕩的背景下未來還會突破新的高位;今年初以來,有色金屬等大宗原材料的成本,還在高位繼續上行,并且存在進一步上漲的可能;除了材料成本的高位上漲外,包括物流運輸成本、售后服務成本、營銷推廣成本,以及員工工資收入等,都面臨著新一輪的上漲。
對于眾多家電廠商而言,最近幾年參與市場競爭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內外部商業環境的持續多變”,但進入2022年以來,在多變的商業通道中還出現一項新的變量,就是企業整體“經營成本”的高位運營,導致一些中小企業已經不堪重負。
對于眾多家電廠商而言,一系列經營成本的上漲,只是顯性的競爭挑戰。與此同時,還有一個隱性的競爭壓力,就是企業間爭搶的白熱化,以及市場需求的疲軟化,必然會呈現出一輪“因為末端市場競爭”倒逼家電廠商繼續降價促銷的情況再次出現,雖然價格競爭手段在市場上面臨著失靈的尷尬,但很多廠商卻“不得不用”。
由此這在2022年家電產業形成一道有趣卻頗為尷尬的“風景線”:一邊是企業的經營成本持續上漲,另一邊則是終端市場降價促銷搶單;一邊是企業階段性地發出漲價通知,推高商家的提貨價;另一邊則是各個電商平臺的階段性促銷價、零售價,比很多經銷商的提貨價還要便宜。
最終,不同渠道的商家之間,也將會陷入一輪更加無厘頭的市場競爭“無間道”之中,不管是家電品牌的專營渠道,還是電商、連鎖大賣場們的下沉渠道,或者是終端市場原本就零亂的各路渠道商,有不同的價格、不同的提貨渠道,最終卻是“誰便宜就從哪里竄貨”,帶給謀求轉型的家電廠商無窮的阻力。
相信在家電廠商經營成本高位上漲,以及終端價格亂戰不斷的局面下,今年接下來一線市場走勢會變得更加詭異。家電圈認為,相對于過去的2年,今后家電市場的較量和沖突會增多,競爭和洗牌也將會加劇,品牌企業間、商家渠道間的爭搶將會更加直接了當,甚至會“拼命”。
一是,企業間的爭搶將會出現更多全市場、全消費群體的沖突。過去大企業與小企業基本上沒有形成正面的競爭,隨著最近2年大企業的子品牌打造、產品線布局,以及渠道網點的線上線下展開,將會在今年開始的市場上對中小企業的低端低價,以及邊遠角落市場的全面覆蓋化爭搶。簡單來說,大企業的增長空間,不是靠存量市場的深挖,也不是靠增量市場的激活,就是要步步蠶食小品牌、小企業的低端低價蛋糕。
二是,渠道商之間的亂戰不會終結而是加劇,特別是電商的下沉渠道、企業的新零售渠道、企業的專營店渠道,以及直播電商、社群等零散渠道,面臨家電這塊存量市場仍然不小的蛋糕,必然會展開持續的拼搶。在提貨渠道多元化、家電品牌多樣化,以及用戶需求多元化的背景下,各個渠道商家之間拼的不只是快,還有強與耐力。
可以預見的是,家電零售渠道的惡戰只是開始,還將會在未來持續幾年,直到一些弱者出局,投機者批量化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