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樊旭
信用評級機構穆迪周二指出,在中國政府有力監管下,個別房地產企業違約事件不會引發系統性風險,但仍需警惕其負面溢出效應。
穆迪還表示,預計2022年房地產企業違約和發行再融資債券的規模仍會保持較高水平。與此同時,監管收緊和風險厭惡情緒攀升會加劇一些房企的債務困境。
受流動性緊張和資金鏈斷裂等因素影響,2021年,包括華夏幸福、恒大地產、花樣年和中國奧園等在內的多家房企相繼發生債務違約,引發市場廣泛關注。
對于市場的擔憂,穆迪認為,由于監管層對房地產穩健發展的充分關注,加之中國有足夠的能力處理房企違約的連帶影響,因此不會出現系統性金融風險。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在去年10月針對恒大違約事件表態稱,恒大風險是個案風險。他在談到應對措施時強調,一是要避免恒大的風險傳染至其他房地產企業,二是要避免風險傳導至金融部門。12月,廣東省人民政府同意向恒大地產集團有限公司派出工作組,推進企業風險處置工作。
穆迪表示,房企違約對不同類型金融機構的影響是不同的。一方面,一些區域性銀行、信托公司與房企關聯性大,在房企違約的背景下更為脆弱;另一方面,由于中國銀行體系以國有大行為主,且大行已多年削減涉房貸款,貸款組合更多樣化,因此整個銀行體系損失吸收能力較強,也能更好地抵御風險。
不過,穆迪強調,考慮到房地產在中國經濟中的重要地位以及涉及的龐大產業鏈,因此房地產市場疲軟或者出現大的問題,可能會對水泥、建材、零售等相關行業造成負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