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張媛 顧樂曉
編輯 | 陳臣
2022年2月22日,隨著“俄烏沖突”升級,全球股市劇烈震蕩。未來,“俄烏沖突”還會對全球經濟造成哪些影響?
以此前一次“俄烏沖突”——2014年“克里米亞事件”為例,“俄烏沖突”的經濟影響首先反映在大宗商品價格上。
從石油價格上來看,據Wind數據,“克里米亞事件”發生的2014年,WTI原油價格從年初的92美元/桶沖高至年中的107美元/桶,半年漲幅超16%。
從天然氣價格上來看,“克里米亞事件”發生后,IPE英國天然氣期貨價格先后5次突破100便士/色姆,出現“斷崖式”上漲。
從黃金價格上來看,“克里米亞事件”發生的2014年3月,黃金價格大漲超2%,主力黃金合約場內交易中收高在每盎司1350.30美元,達成自2013年10月底起的最高價位。據MKS PAMP金屬策略主管Nicky Shiels,2014年“克里米亞事件”期間,黃金價格上漲140美元。
從股市上來看,“俄烏沖突”的經濟影響也造成資本市場的“情緒波動”。在“克里米亞事件”期間,俄羅斯本國、美國、中國股市均經歷短暫下行。在事件后期,俄羅斯資本市場整體持續震蕩下行,美國、中國股市逐步回調。
現如今,俄羅斯在全球能源市場占據何種地位?在石油方面,據World's Top Exports最新數據,俄羅斯石油出口總額為726億美元,居全球第二位,占到全球石油出口總額的11%。相比較而言,美國石油出口額在503億美元,排在第4位。
從出口去向上來看,據Wind數據,俄羅斯原油出口多流向非獨聯體國家,尤以歐盟等地為主。另據美國能源信息署(EIA)數據,在2016年,俄羅斯約70%的出口原油流向了荷蘭、德國、波蘭和芬蘭等歐洲國家。
在天然氣方面,據最新一版BP世界能源統計年鑒,俄羅斯探明的天然氣儲量達37.4萬億立方米,占比在19.9%,居全球第一。
從出口上來看,歐盟是俄羅斯天然氣的出口“集散地”。據歐盟統計局數據,歐盟超過40%的天然氣進口來自于俄羅斯,遠高于其他國家(歐盟外)。分具體國家來看,保加利亞、捷克等10個成員國對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度超過75%;德國、希臘等在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