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壹娛觀察 熊柴柴
春節復工已兩周有余,不少上班族們白天在職場接受工作的洗禮,晚上或周末奔赴健身房,開啟春節后的報復性健身。
當95后健身愛好者肉松推開健身房的大門,她不光看到操房、跑步機、器械區幾乎都站滿了人,店內海報也從“歡度春節”換成了“春季沖刺特訓 30節私教課僅需xxx元”,健身房一派人潮涌動的景象,熱鬧程度比年前高了好幾倍。
相比威爾士、銀吉姆等傳統連鎖健身房品牌,樂刻、超級猩猩為代表的新零售健身房以不推銷、24小時制、不提供洗浴、單店面積都在200平左右等主打小而美的產品特點殺出一條新道路。
不僅線下健身房迎來開年后的首個旺季,線上的健身博主們也相繼恢復營業。
B站知名運動UP主周六野Zoey更新了一期快速擺脫節后綜合癥的燃脂舞蹈視頻,素有魔鬼之稱的帕梅拉在情人節也不忘提醒大家記得按時訓練;除了通過運動消耗卡路里,不少美食博主們也爭相分享“節后掉秤神器”、“吃到撐都不怕胖”等減脂菜單,試圖管住嘴,減少攝入卡路里。
疫情期間,居家健身一度成為熱門話題,而現在,健身已然成為新風潮,手拿筋膜槍、身穿Lululemon瑜伽褲是健身人群必備裝備,Switch健身環、健身鏡等智能硬件也相繼被列入新寵清單。細看疫情前后,從視頻博主“種草”健身,到互聯網健身模式滲透敞開,再到各種智能硬件進一步撩動年輕人心弦,熱度持續升溫的健身賽道,伴隨著各路玩家的蜂擁而至,會給這門生意帶來哪些新鮮感?
視頻博主“解救”健身社恐
作為一名合格的“社恐”,肉松清楚地記得自己第一次踏入健身房時的情景——
那是疫情前的2019年,她陪朋友走進家旁邊的一家健身房,還沒來得及環顧四周,熱情的前臺銷售就已經沖上來推銷辦卡。耐不住臉皮薄,肉松象征性地詢問了價格,當得知年卡“僅需”3588元后,剛畢業沒存款的她很快打消了辦卡的念頭。
據統計,2019年中國健身人口滲透率雖然僅為4.9%,遠低于美國19.0%的滲透率,但會員絕對數量已達6812萬,健身房共10.82萬家,均超過美國。
雖然健身房數量多,但經營不善、閉店跑路的新聞層出不窮,每隔一段時間都會上演“旺鋪轉讓,器械低價出售”的故事。對于肉松這類初入健身的運動小白來說,隨時跑路的健身房代表不穩定風險性,一擲千金的年卡費用更不一定會使用回本。
這時候,朋友將帕梅拉的健身視頻推薦給她,雖然是從外網搬運過來的資源,但熱門視頻播放量已經接近千萬。
從健身視頻的內容來看,帕梅拉往往只需要穿上合適的運動鞋服,并在面前擺上一張瑜伽墊,不需要借助啞鈴、杠鈴等專業裝備,也不依賴大場地,降低了健身門檻。
其次,帕梅拉將每個動作分解成30秒左右一組,一個10分鐘視頻包括20多個動作,從動作編排的連貫性上,尤其適合入門的健身小白和大眾健身愛好者。
在B站帕梅拉視頻的彈幕區,經常會出現各種花式打卡、自嘲,用戶們通過互相激勵、互相安慰的方式,營造出一個熱鬧的線上健身房。
如果同一個用戶能夠每天跟隨帕梅拉健身視頻打卡,意味著完播率的轉化,從而直接影響平臺的流量分發與推薦權重,為視頻創造源源不斷的長尾流量。
據百度指數顯示,從2019年1月1日至今,以“帕梅拉”為關鍵詞的搜索指數在2020年3月-5月上升趨勢明顯,當時幾乎所有健身房都因疫情防控處于關閉期間,大部分人只能選擇居家健身,帕梅拉的健身視頻當然是最好的參照物。當年7月,宋祖兒、金靖等明星發布了跟練帕梅拉視頻的打卡記錄,借助明星效應,“帕姐”出圈。在此期間,帕梅拉也入駐了B站、小紅書、KEEP等互聯網社交平臺。
2020年,KEEP發布《帕梅拉女孩研究報告》,根據數據顯示,80套帕梅拉的上線課程的累計訓練人次達2500萬,平均每天有11萬+人次打卡,主要的追隨者大多為90后,一半以上的人每周至少訓練3次。
除了帕梅拉,周六野、歐陽春曉等健身博主也在疫情期間獲得更多關注并出圈,“線上跟練+居家健身”的模式幫助小白們首次接觸并了解健身。
“內卷”的視頻博主掀起一波波年輕人關注健身的浪潮,而讓更多年輕人從線上走上線下,“互聯網”這家伙發揮了重要作用。
互聯網健身:把健身房重新做一遍
線上健身博主運營得不亦樂乎,線下健身房的日子卻沒那么好過。
據觀潮新消費統計,2020年近1/2健身房因疫情倒閉。雖然線下健身房遭遇了寒冬,但健身App們卻迎來了春天。根據QuestMobile《2020年新冠疫情洞察報告》,2020年2月運動健身App行業活躍用戶規模快速上漲至8928萬,同比接近100%。
當線下傳統健身房們面臨關店陣痛,新型互聯網健身房卻迎來了新生機。
以樂刻、超級猩猩、KEEP為代表的新型互聯網健身房創建于2014~2015年期間,在它們身上,可以看到傳統健身房不具備的特點:不推銷、24小時制、不提供洗浴、單店面積都在200平左右。這種付費模式讓用戶的決策門檻大幅下降,另一方面,新型互聯網健身房的明碼標價也幫助用戶放下心理防御,提升好感與信任度。
2021年,Keep、超級猩猩接連獲得上億元融資,樂刻也在一年內完成3輪融資,背后資方陣容強大,包括鄧亞萍體育產業投資基金、騰訊、高瓴等。
疫情期間,樂刻、Keep、超級猩猩接連推出健身直播課,培養用戶對其的品牌認知。
當疫情被平穩控制,線下健身房陸續解封后,肉松辦了一張樂刻健身卡,“不想只悶在家里做帕梅拉女孩,希望有教練可以面對面指導動作。”
時隔1年多,肉松第一次走進樂刻操房上團課,那種體驗與在家跟學帕梅拉視頻截然不同。她告訴壹娛觀察(ID:yiyuguancha),線下團課更加有運動的氛圍感,這是線上視頻彈幕所不能比擬的。同一套難度高的動作,在家的時候自己會偷懶蒙混過去,但在線下操房,團課教練會鼓勵她堅持下去,身旁學員的運動熱情也會感染自己。在家頂多練兩節帕梅拉(約20分鐘),但在健身房經常可以待上兩個小時。
據樂刻官網顯示,全國已有近800家樂刻門店。其創始人兼CEO韓偉曾在多種場合表示,樂刻的本質不是一家零售連鎖而是產業互聯網平臺。
目前,樂刻已將線下運營動作基本轉移到線上,包括排課、約課、進店、教練互動等環節,基本形成團課為主、私教為輔的課程模式,并在官方App上線社區,將互聯網思維逐步滲透至健身行業。
與該模式相似的,還有超級猩猩這家成立時間略早于樂刻的新型互聯網健身房。
二者的共同點在于,創新且專業的團課內容普遍適用于多數健身人士,不同點則在于超級猩猩僅支持按次收費,不支持月卡、年卡。
從北京的價格來看,樂刻用戶購買239元月卡會員后,即可免費預約大部分團課,單次付費購買課程的價格大約在9.9-39元。超級猩猩用戶可通過充值開通超猩卡,最低門檻288元,每節團課可使用95折優惠,單節團課收費在89-129元。
接受樂刻的團課模式后,肉松也購買過超級猩猩的團課,她發現兩者團課內容基本一致,有時候自己還在超級猩猩碰到過樂刻教練,但超級猩猩的環境整潔度跟器材新舊程度要優于樂刻。
在小紅書上,樂刻相關筆記超過1萬篇,而超級猩猩相關筆記則超過5萬篇。“至少我在超級猩猩看到Lululemon的次數要高過樂刻。”肉松調侃道。
在小紅書搜索樂刻和超級猩猩
相比樂刻、超級猩猩接連擴張門店數量,Keep的健身房計劃卻一度中斷。
2018年,Keep在北京華貿開出首家門店,半年之后開出另外兩家,一年之后才拓展至上海。然而健身房關停的速度遠快于開店速度,據悉,Keep的北京某線下門店從開業到關停僅過了1年,不久上海門店也被關停。2020年,Keep一度擱置線下業務的拓展。直至今年2月,Keep宣布將與傳統健身房的合作,推出Keep優選健身館計劃,統一調整定價后,全部門店的全部課程均降為每節49元。此次回歸,Keep顯然對標了超級猩猩、樂刻的團課模式。
智能硬件再熱,是健身真香,還是智商稅
雖說健身一直被稱作風口,但本質在于戰勝人自身的惰性,意味著這是一門反人性的生意,中途放棄的人不在少數。因此,有些健身產品也被吐槽“割一把韭菜就跑的智商稅”,比如近年備受關注的,配有AI教練糾正動作的智能健身鏡。
據統計,國內已有Fiture、樂刻、咕咚、小喬體育等十余個品牌爭搶“魔鏡”,甚至連科技公司也紛紛下場,小米、百度、華為均已傳出準備推出智能健身硬件產品的消息。只不過,動輒4000元以上的價格讓很多用戶望而卻步。肉松明確表示自己不會購買健身鏡,“租房空間本身就有限,如果要擺上這塊鏡子跟足夠活動的空間,意味著至少需要租一個主臥或者一居室,這些都是隱藏的成本,再加上搬家時候要時刻注意別被磕碰到,簡直是買了一個祖宗回家。”
雖然健身鏡在資本端大火,但受眾不清晰、市場認知有限等因素降低了用戶接受度。
不止是健身鏡,曾經爆火的switch健身環、家用動感單車、運動手表等智能運動配件都曾掀起過一陣關注度。但當市場冷卻后,健身發燒友們即使不借助外部工具也會保持運動習慣,而一年運動次數屈指可數的健身小白們,即使坐擁“江山”,也只會將它們放在一旁等待吃灰,光憑有趣的使用點,并不能讓用戶將其轉化成愛好。
2021年8月,國務院印發了《全民健身計劃(2021-2025)》。數據顯示,我國人民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數比例達到37.2%,相當于5億多人。
互聯網的介入,讓健身這條反人性的賽道找到了更多新的閃光點,以往只在傳統線下做的生意,換到線上或者家庭環境中都可以重新再做一次。
但如何跳過運動的痛苦去品嘗健身的果實,不管是用戶,還是品牌,顯然都沒有捷徑可走。
在發出“健身真香”的感嘆前,需要付出相應的汗水與努力,才能繞過“智商稅”的用完即走。正如健身博主歐陽春曉在某期視頻中說的:“你不承受痛苦,你的身體是不會有任何改變的。”
*本文里的肉松為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