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穆玥
隨著12月份的開啟,私募們正式進入了年底最后的業績沖刺期。
截至12月9日收盤,上證指數、深證成指和創業板指今年以來的跌幅分別高達11.89%、22.59%和27.15%,不過11月以來幾大指數均有不同程度的反彈。
2022年還剩下最后15個交易日,A股的交易機會在哪里?界面新聞梳理了部分私募人士的最新觀點。
排排網融智投資:市場中期底部已經基本得以確認,后市來看,國內經濟數據回暖和海外貨幣政策轉向兩條主線還將是市場的核心驅動因子,時間節點上大致在明年一季度逐步明朗。下降趨勢初步扭轉后,市場的運行節奏也是多變的,這個情況下試圖去把握短期,不如把視野放的更長遠一些,敢于去提升倉位。板塊方面,金融地產領漲之后,市場熱點向消費、出行方面轉移,通信、汽車、光伏等熱點也在復蘇,熱點的多線開花有助于行情的深入,可以繼續關注穩增長主線和科創為代表的高成長方向。
富業盛德:今年以來各項政策的傳導,以及對經濟改善的成效有待進一步觀察,但考慮到疫情防控、房地產等領域的支持政策不斷,年底市場對政策的預期逐步升溫。本月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關注對明年的政策定調。近期市場重博弈,板塊輪動快,本質上是缺乏增量資金,而明年國內的政策、經濟基本面、流動性,都是向好的,我們保持樂觀。
君茂資本:經濟政策方面,未來較長一段時間,推動經濟企穩回升,加大力度刺激國內經濟,實現經濟較快復蘇可能是經濟政策的主要基調。這些變化無疑提振了未來經濟企穩回升的預期,同樣對股票市場信心的恢復也是立竿見影。不過,在樂觀的同時,也要看到未來一段時間面臨的問題。策略上來看,隨著疫情的擴散,股票市場信心可能還是會出現階段性的反復,但是這些反復大概率都不會擴散化,是可以積極利用的布局機會。
鴻風資產:12月看好以下投資主線,一是受益于疫情管控放松的社會服務及消費行業,如酒店餐飲旅游、食品飲料、商超零售等;二是光伏板塊中受益于硅料價格下跌的環節;三是能源相關板塊,石油、天然氣、煤炭以及相應的能源運輸等;四是與國內自主可控、信創安全相關的板塊,如半導體、計算機軟件、信息安全、5G通信;五是高端制造業,如受益于新能源發展的光伏設備、鋰電設備,受益于航運景氣回升的造船行業,在地緣沖突加劇背景下與國家安全相關的軍工行業;六是新能源車產業鏈,前期因悲觀預期板塊調整幅度較大,隨著經濟復蘇,悲觀預期有望修復,帶來行業投資機會。
建泓時代投資:疫情防控政策轉向使得經濟復蘇預期強烈并將使得整個12月指數偏強震蕩。此外,中國經濟的的相對強勢和美聯儲加息放緩將使得外資加速流入A股。由于經濟復蘇預期提升了利率對低估值大盤股有利,外資流入也推升了中大盤股估值,12月在市值風格上大盤股將獲取顯著相對收益。建議重點關注:大金融板塊比如保險、大消費板塊尤其是線下消費、國企改革等以大盤股為標的的主題,并且緊密跟中客運/貨運物流、土地成交、美國利率等高頻指標以判斷行情是否延續至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