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穆玥
11月15日,A股三大指數集體大漲,滬指重回3100點上方,自10月底的低點以來已經反彈了近9個點,兩市成交額也已經連續3個交易日突破了萬億元。
市場新一輪行情已經確認啟動了嗎?未來的機會在哪里?界面新聞梳理了部分業內人士的最新觀點。
欽沐資產:當下的市場無論是疫情、美債還是國內的地產支持政策,都在邊際向好,但在這個轉折的過程中,近期市場內部分化巨大,有基金年底調倉的影響,也有各種宏觀事件的沖擊,板塊級別的暴漲暴跌極為頻繁,這種情況以前也有,但今年尤其極致。
近期“重新開放”主線、地產產業鏈主線和港股的表現較為強勢,其中地產產業鏈和港股是對過往10月份暴跌的修復,A股成長股相對弱勢很多,與A股以往的普遍反彈有較大差異。由于地產和金融板塊預期收益率并不明確,我們不大可能去參與這些板塊,但地產、金融等板塊的預期變化短期對于成長板塊產生沖擊,且還不明朗,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選擇先保險一些,不去做被動的板塊切換,先調低倉位至中性,守時待勢。
尚藝投資:上周人民銀行發布的提振房企融資“第二支箭”和國家衛健委發布的“優化疫情防控措施二十條”等政策以及G20峰會提出“共同復蘇、強勁復蘇”主題等利好信息產生重要的預期邊際,股市對利好政策的響應較快大盤普遍上漲。當前的焦點主要集中在“未來政策”的預期和經濟的悲觀預期的修復,“預期和情緒的轉折”和“低估值、低股價”是當前反彈行情的重要思路,因此風險偏好的回暖和內部政策對疫情方向的轉變和內需修復預期將會成為下一階段市場的核心驅動。
排排網財富:宏觀層面,國內近期政策層面暖風不斷,美聯儲出乎意料的表態暫緩加息,國內外兩方面的利好因素共振大大提升了市場做多情緒,市場成交量連續3天突破萬億。另外,機構態度也開始變得積極,加倉熱情高漲,北上資金連續3天流入近400億,抄底A股的動機非常明顯,機構的牽頭導致了市場的強勢反彈。接下來影響A股的主要因素還是取決于經濟復蘇,我們認為大概率不會一蹴而就,經濟底部還需要時間,因此股市的反彈走勢也會有所反復,整體會呈現出震蕩向上的走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