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穆玥
4月25日,A股再度重挫,截至收盤,上漲指數跌0.32%,深圳成指跌1.48%,創業板指跌1.83%,并且都錄得了日線5連陰。
兩市全天的成交額為11339億元,較前一個交易日放量505億元,北向資金全天凈賣出49.17億元,其中滬股通凈賣出16.44億元,深股通凈賣出32.73億元。
兩市個股跌多漲少,超過4000只個股收跌,115只個股的日跌幅均超過了9.9%。板塊方面,手機游戲概念股、銀行股、云游戲概念股領漲;CPO概念股、CRO概念股、鈉離子電池概念股領跌。
在連續5個交易日的持續下挫之后,A股后續會怎么走?站在當前時間節點上,后續都有哪些方向值得關注?
界面新聞梳理了部分私募人士的最新觀點。
正圓投資:此前受疫情影響的消費場景限制已基本解除,可選消費超預期修復反映居民部門消費信心及對未來的預期逐步向好,在生產有序恢復以及國際地位的穩步提升過程中,一季度出口實現超預期增長,基建投資增速延續高位支撐經濟穩中向好,一季度的開門紅進一步強化復蘇邏輯,后市伴隨內需進一步釋放以及穩增長政策的接續發力,全年5%的GDP增長目標或有望超預期實現。
三希資產:從基本面的角度講,依然維持今年持倉個股業績前低后高的判斷,一季度業績增速低谷已過,后續企業成長速度有望逐季抬升;從流動性的角度講,我們認為緊縮預期已經基本被市場逐漸消化,美聯儲在五月加息后將有望在年底或明年初轉入降息周期;從市場整體估值水平來看,截止上周五,創業板整體估值水平回落至36.3倍市盈率水平,對比當前中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水平,股債收益比約為1.03,相對估值水平再次回落至去年4月底的位置。綜上,我們認為成長股投資依然具備性價比,后續經濟繼續復蘇,成長股業績也將有所提升,市場交易結構也有望逐漸走向均衡。
融智投資:今年國內溫和復蘇的概率很高,流動性環境總體充沛。海外資金面上,美聯儲利率拐點有望出現。這樣的宏觀環境對于成長股是有利的。同時A股結構化運行的現狀,對于機構配置比例偏低的人工智能和中特估方向來說,也是一種機會。這兩個方向從全年角度來看,仍然是值得持續關注的,運行方向不會因為短期的波動而中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