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侯瑞寧
去年全球液化天然氣(LNG)貿易量繼續呈現正增長。
2月21日,殼牌發布的2022年度《液化天然氣(LNG)前景報告》(下稱《報告》)顯示,隨著多國從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經濟影響中復蘇,2021年全球LNG貿易量達3.8億噸,同比增長6%,增幅擴大超5個百分點。
2020年,全球LNG貿易量為3.6億噸,同比增幅為0.06%。
《報告》顯示,2021年美國LNG出口增量位居全球第一,同比增長2400萬噸,預計美國將在2022年成為世界上最大的LNG出口國。
去年,LNG出口量位居前三位的分別為澳大利亞,卡塔爾和美國。

1月6日,能源咨詢機構IHS Markit曾發布《2021的LNG貿易:失控與復蘇》報告稱,在LNG出口方面,去年澳大利亞出口量達8300萬噸,同比增長1%;卡塔爾LNG出口量為8130萬噸,同比增長2%;美國出口量達到7360萬噸,新增量為2530萬噸,同比增幅52%。
在需求方面,去年中國成為最大LNG進口國。
殼牌上述《報告》顯示,去年中國LNG進口量達7900萬噸,同比增加1200萬噸,增幅達17.9%;日本退居第二;韓國位居第三。

此前IHS公布的數據顯示,去年中國進口LNG達8140萬噸,同比增長18%;日本LNG進口量為7500萬噸,與上一年基本持平;韓國LNG進口量為4640萬噸,同比增長13.6%,位居世界第三。
不斷增加的LNG需求,疊加供應緊張,導致去年天然氣和LNG價格持續波動。
其中,歐洲天然氣價格波動最大,在2021年10月達到歷史新高。根據歐洲天然氣交易所的報價,LNG價格從去年年初的20歐元/兆瓦時左右,增長到10月的超過75歐元/兆瓦時,與上年同期相比漲幅超過了500%。
2021年,全球LNG平均價格為8.8美元/百萬英熱單位,同比增長82%。
殼牌認為,在天然氣價格波動態勢下,需要采取更具戰略性的方式確保未來天然氣供應,以避免價格飆升。
殼牌預計,LNG供需缺口將在本世紀20年代中期出現,需要更多投資以增加供應,并滿足不斷增長的LNG需求,特別是來自亞洲的需求。
殼牌一體化天然氣、可再生能源與能源解決方案業務董事Wael Sawan表示,隨著各國不斷發展更低碳的能源體系并追求實現凈零排放目標,對于天然氣和天然氣行業脫碳措施的關注將有利于LNG在未來幾十年內持續成為一種可靠、靈活的能源。
殼牌預計,到2040年,全球LNG需求將超過每年7億噸,比2021年的需求量增加九成。
殼牌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LNG買家簽署了年進口量超2000萬噸的長期合同。
去年3月22日,中國石化(600028.SH)和卡塔爾石油公司簽署LNG長期購銷協議,即從2022年起,卡塔爾石油公司將向中國石化每年供應200萬噸LNG,為期10年。
這是中國石化與卡塔爾石油公司首次簽署LNG長期協議。
去年12月21日,中海石油氣電集團和美國出口商Venture Global LNG簽署了為期20年的銷售和購買協議。后者將以離岸價交貨方式每年供應200萬噸LNG。
近期,中國在LNG接收站規劃和施工方面有多項新進展。
2月16日,國家發改委核準同意建設哈納斯莆田LNG接收站項目和惠州液化天然氣接收站項目。兩個項目年接收能力合計超過1100萬噸,總投資近120億元。
2月20日,中國海油鹽城“綠能港”的六座27萬立方米LNG儲罐完成全部承臺混凝土澆筑,標志著中國最大LNG儲備基地主體開建。該項目的儲罐為全球單罐容量最大,由中國自主設計和建造。
該項目一期工程計劃2023年底全部投產運行,LNG年處理能力達600萬噸;二期項目正在規劃中,計劃在一期基礎上,再建設10座27萬方液化天然氣儲罐,新增每年1000萬噸的LNG接收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