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穆玥
2022年以來由于A股整體行情不樂觀,哪怕是身經百戰的私募們,也免不了出現重倉買進個股以后卻被深套其中的情況。
近日,隨著上市公司2022年年報的陸續披露,部分私募的最新重倉股也隨之浮出了水面。Wind數據顯示,截至3月21日已披露年報的上市公司中,有14家前十大流通股東中私募合計持倉的總市值超過了2億元。
表格:2022年年報前十大流通股東中被私募持倉超過2億元個股名單(截至3月21日)
數據來源:Wind
界面新聞梳理發現,上述14只重倉股清一色都是私募此前已經買進了前十大流通股東中的“舊愛”,其中不乏部分個股由于股價大幅重挫,已經把重倉持有的相關私募深度套牢。
典型的比如智飛生物(300122.SZ),早在2022年一季報時,知名百億私募迎水投資旗下的“迎水合力9號”和“迎水合力13號”便曾同時新進出現在該股前十大流通股東之列,合計的持倉數量為2168.3萬股,隨后的幾個季度上述產品的持股數量均保持不變。
不過,自迎水投資大舉豪買以來,智飛生物的股價表現卻并不樂觀,數據顯示,自2022年3月21日盤中刷出階段高點142.88元/股以后,該股股價開始一路回調,截至2022年年底已經下跌至87.83元/股,在持股總數未變的情況下,迎水投資旗下上述兩只產品合計的持倉參考市值也從2022年一季度末時的29.92億元大幅下降至2022年年報時的19.04億元。
高毅資產知名基金經理鄧曉峰重倉押注的中國巨石(600176.SH)情況也很類似。2021年年報時,“高毅曉峰鴻遠”新進成為該股第九大流通股東,持股數量為2099.99萬股,2022年一季報時該產品繼續加倉至5109.96萬股,同時“曉峰2號致信基金”新進成為該股第七大流通股東,持股數量為4959.98萬股,此后幾個季度上述產品的持倉數量小有變動,截至2022年年報時依然合計持有中國巨石1.01億股。
股價方面,在鄧曉峰重倉豪買以后,中國巨石同樣跌跌不休,2022年公司股價年跌幅為22.63%,截至年報時,鄧曉峰旗下的上述兩只產品合計持倉該股的參考市值為13.86億元,與2022年一季報時相比,在持股總數增加了近39萬股的情況下,持股參考市值反而減少了1.49億元。
同樣中招的還有方位投資旗下的“方位成長10號”,2021年年報時產品新進成為順絡電子(002138.SZ)第五大流通股東,持股數量為1992.26萬股,參考市值為7.61億元,后于2022年二季度增持至2408.99萬股,2022年全年順絡電子股價重挫30.89%,“方位成長10號”依然持有的2408.99萬股順絡電子股份的參考市值僅為6.31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方位投資被深套的同時,2022年年報時知名百億私募景林資產也來“抄底”了,旗下“景林全球基金”新進出現在順絡電子前十大流通股東中,持股數量為695.00萬股,參考市值為1.82億元。
當然,由于定期報告披露的數據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滯后性,私募們在重倉買進相關個股之后實際的盈虧情況尚難有定論,而且也有不少私募從對重倉股的“堅守”中獲取了不菲的收益。
不過,以上案例至少可以說明,私募也有買在高位的時候,面對私募們重倉押注的個股,投資者在“抄作業”時還需審慎抉擇,避免盲目跟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