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肖明超趨勢觀察
在2月4日立春之時的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上,24節氣的倒計時設計、手手相傳國旗的升旗儀式、瑩剔透的雪花火炬......各種小細節里藏了無數的中國式浪漫,也讓世界再次將目光聚焦到中國。
在展現大國風范之余,冰雪之上,商機滾滾而來,體育、旅游、環保、基建、服務、傳媒等相關產業皆迎利好。甚至就在開幕式當晚,各個國家代表隊的羽絨服就吸引了全球觀眾的眼球,不少人紛紛在朋友圈求同款,足以證明冬奧會的種草能力。
同時,在比賽期間,谷愛凌、蘇翊鳴、中國短道速滑隊等運動員和運動團體在冰雪上發光的瞬間,更是點燃了全國人民對于冰雪運動的熱愛,一些小眾運動也終于迎來了屬于自己的“春天”。
那么,作為一項備受全世界關注的世界性賽事,這屆冬奧會讓我們看到了哪些商業趨勢?
趨勢一 冰雪運動迎來黃金時代
一場體育盛會的舉辦,會給社會經濟的方方面面注入活力,當然最先受益的還是體育產業。冬奧會的降臨,無疑會推動中國冬季體育運動不再只是一項“高冷”的體育項目。就拿關注度來說,北京冬奧會是過去10年內中國收視率最高的節目,同時也是自北京2008年奧運會以來,所有奧林匹克賽事節目中收視率最高的節目。
隨著經濟的發展及冰雪競技項目水平的提高,中國冰雪項目的群眾基礎近年已在大幅增大。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統計調查報告》顯示,2015年北京成功申辦冬奧會以來,全國居民參與過冰雪運動的人數為3.46億,冰雪運動參與率為24.56%,在北京冬奧會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人愛上了冰雪運動,提前實現了“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目標,冰雪運動已經成為全民健身的新時尚。
無論是國家體育總局冬季運動管理中心積極拓展“北冰南移”,還是全國上下男女老少開始走出家門,走向冰雪場,都預示著冰雪運動在中國迎來了黃金時代。
趨勢二 5G+8K,是時候表演真正的技術了
奧運會不僅是競技體育的角力場,更是奉獻給全世界體育愛好者的媒介盛宴。北京冬奧會上,數字媒體技術的創新性應用,讓每一個項目的特點與運動員的精彩瞬間都會被鏡頭完美地捕捉。
例如在短道速滑項目中,快速跟拍技術讓觀眾看到運動員從奮力爆發到超越終點時激動人心的過程;自由式滑雪大跳臺項目中,360度自由視角系統為觀眾多角度重現運動員的高光時刻;冰壺比賽中的“子彈時間”,將運動員細致高超的技術動作在熒幕上全方位的回放……5G+8K技術的應用使北京冬奧會成為歷史上“最清晰”的一屆冬奧會。
其實在北京冬奧會之前,各個廠商就相繼推出5G+8K產品,8K視頻逐漸亮相。比如,在產品創新上,創維和中興相繼推出了8K機頂盒,康佳、創維、海信、TCL、海爾、長虹等廠商也已經推出了不同檔次的8K電視機。在畫面呈現上,央視試播8K頻道、春晚8K多地聯播,嗶哩嗶哩上線8K超高清視頻畫質,成為國內首家支持UP主上傳8K視頻的平臺......
隨著5G網絡快速鋪開,以及觀眾對于畫面清晰度要求的不斷提高,從4K向8K發展成為廣電行業的必然選擇,5G+8K在北京冬奧會的推動下迎來拐點,步入快速發展階段。
趨勢三 轉播與傳播,,體育成為內容賽道新風口
“我的眼睛就是尺!”
“你可以永遠相信中國短道速滑隊!”
“請大家記住全國小兒子李文龍!”
這屆冬奧會上,讓人心潮澎湃的不止有運動健兒,還有憑借“嘮嗑式”解說火速出圈的前中國短道速滑國家隊成員、冬奧會四金得主王濛,網絡段子“任何一個人沒有看過濛主的解說我都會傷心的ok?”也充分印證了網友們對于王濛的喜愛。
作為邀請王濛參與本屆冬奧解說的咪咕視頻順勢走紅,其實在此次冬奧會之前,咪咕視頻一直不溫不火,這次借北京冬奧會的東風,咪咕視頻這個“寶藏”終于被更多人發現。熱搜超過300個,累計曝光量達333億,咪咕不僅依靠多張黑科技王牌全量全場次超高清直播冬奧盛會,還借助屢屢出圈的冬奧解說,創造了屬于自己的流量新神話。
在咪咕之外,各互聯網大廠也不甘示弱,緊抓冬奧賽事熱點。例如,騰訊視頻不僅上線紀錄片《谷愛凌:我,18》、訪談類綜藝《了不起的冠軍》等節目,還基于自身的社交屬性,打造了紅包雨喝彩、滑雪游戲等一系列趣味互動,帶觀眾花式感受冰雪樂趣。快手則推出《冰雪快報》為老鐵送上熱點內容,以及以“賽后訪談”的形式打出《冰雪英雄》,為老鐵們送上冬奧選手賽后第一時間的心路分享。就連沒有賽事版權的抖音,也通過打造明星直播IP《濛主來了》、《冠軍駕到》、《大V時刻》等節目,邀請冠軍、體育名嘴、達人與前方記者直播連線,在觀賽同時與大家互動聊天,努力刷出存在感。
在北京冬奧會之后,杭州亞運會、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卡塔爾世界杯等備受關注的體育賽事接踵而來,體育運動風潮定會一浪高過一浪。對于各個平臺來說,布局體育生態、爭奪賽事轉播權、搶占比賽熱點話題內容,或許是尋求出圈新利器。
趨勢四 虛擬人在冬奧“搬磚”,元宇宙風頭不減
“今天搬磚不狠,明天地位不穩”,哪怕是在元宇宙概念出世后風頭正盛的虛擬人,也難逃成為“打工人”的命運。2月4日,央視新聞聯合百度智能云打造的總臺首個AI手語主播,正式開啟了冬奧會播報之旅;氣象服務 AI 虛擬人“馮小殊”也在《中國天氣》為各場館參賽選手和觀眾實時播報冬奧觀賽氣象指數。而身份型數字人“Meet GU”,則是中國移動以運動員谷愛凌為原型打造的5G冰雪數智達人。Meet GU數智達人不僅完美復刻了真人,還可以進行沉浸式實時互動。
在這場充斥著虛擬元素的盛會中,一個“冬奧元宇宙”正在悄然形成,虛擬數字人也作為元宇宙的場景入口和連接紐帶而備受矚目。而元宇宙概念的持續火熱,也將帶動體育產業顛覆性的發展。
比如,受制于場地、氣候、身體條件等因素,現實的體育運動并非人人都能參與,而在元宇宙中使用AR、VR技術,創造虛擬世界,讓一切皆有可能,帶上眼鏡,穿上裝備即可體驗滑雪滑冰、游泳跳水,甚至是爬珠峰等體育活動,突破體育運動的障礙和邊界,促進體育產業的豐富和多樣性。
趨勢五 一“墩”難求,看文創出海
在冬奧賽場外,頂流“冰墩墩”搶盡風頭。摩納哥元首阿爾貝二世親王只想帶一對冰墩墩回家、運動員們的眼睛也像是粘在了冰墩墩上,許多人感嘆一“墩”難求,更有不少人表示希望實現一戶一“墩”,網友自發二次創作的冰墩墩也在社交媒體上掀起一場社交狂歡。不止國內,“冰墩墩”已經成為全球通用社交貨幣,海外社交平臺上,“BingDwenDwen”詞條引發熱議,這說明中國有能讓世界喜愛的文化符號,也說明中國文創產品有能力出海。
站在商業角度來看,冰墩墩從最初的沉寂到今天的火爆,是創意營銷、場景營銷、眼球營銷和事件營銷綜合作用的結果。“創意為王”是文創的鐵律,而冰墩墩形象創意的成功,是其火“出圈”的根基;此外,社交媒體的傳播力,更是冰墩墩火爆最重要的“助推器”。
盡管冰墩墩的爆紅,離不開北京冬奧會本身的高關注度。隨著冬奧會的結束,冰墩墩的熱度終會消散。冰墩墩作為頂流IP出海后,如何發揮其在國際關系、國家形象塑造中的重要作用,繼續遠航,這是我們后續需要持續關注與思考的。
趨勢六 體育明星代言時代到來,開啟營銷新局面
當谷愛凌在北京冬奧會上奪得第一枚金牌后,這個名字刷屏網絡,“頂流”之勢一發不可收拾,而在今天拿到U型場地技巧的金牌后,國民影響力更是到達了頂峰,其最大受益者,莫過于與她達成合作的二十多個品牌。
從蘇炳添到谷愛凌、蘇翊鳴,在奧運賽前獲得一線大牌的押寶。我們有理由相信,從夏奧會、冬奧會、亞運會再到世界杯,接連上演重量級的體育賽事,推動體育運動員迎來商業代言的新高潮,有利于為中國的體育營銷打開新局面。
如今,站在冬奧會的“風口”,無論是跨國巨頭還是小商小販,都想搭上這趟“奧運快車”,渴望從中分一杯羹。這項“全球第一體育賽事”為全球市場帶來了發展良機,體育也已成為品牌發展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當越來越多的資源開始青睞體育產業,體育的發展無疑會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