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穆玥
“私募魔女”李蓓踩雷了?
據好買基金網數據顯示,百億私募半夏投資旗下的“半夏穩健混合宏觀對沖”截至今年5月19日的最新累計凈值為6.68,產品在最近的一周里凈值重挫8.56%,并且此前一周該產品的凈值已經回撤了4.66%。也就是說,從5月6日至5月19日這兩周時間里“半夏穩健混合宏觀對沖”的累計凈值回撤值已經高達12.81%。
李蓓旗下產品凈值突然大幅回撤,究竟發生了什么?
由于此前李蓓曾高調看多房地產行業,喊出了地產股“十年一遇級別的投資機遇”,并透露持倉的地產股大部分是港股,結合港股-內地房地產指數(HK0201)5月以來-10.8%的走勢來看,不少投資者猜測其管理的產品近期凈值大幅回撤的原因或在于重倉的地產股重挫所致。
另一方面,由于近日純堿期貨和玻璃期貨連續大跌,5月22日社交平臺流傳出李蓓5月13日的討論顯示,李蓓看多玻璃等地產竣工端,也有投資者就此推測,“半夏穩健混合宏觀對沖”近期凈值的大幅回撤或與李蓓“錯愛”純堿期貨、玻璃期貨有關。
針對近期凈值回撤的情況,5月22日晚間李蓓也在半夏投資官微中回應表示,的確犯了一些錯誤,在股票上和商品上都犯了一些錯誤,行情比較極端,都出現了不小的虧損。所以階段性回撤較多。堅持一貫的風控框架,已經大幅減倉控制風險敞口。剩余的倉位已經比較低,留了若干兼具高賠率和基本面趨勢向好的頭寸。李蓓強調,“半夏從來都有著嚴格的集中度控制和回撤控制。單個股票持倉不超過5%,單個行業持倉不超過30%。單個商品名義本金不超過50%,保證金不超過5%。”
李蓓同時也指出,“善戰者,先為不可勝。控制回撤,在市場里長期生存,是一切投資和交易行為的底線。所以,我們從來不死扛。只要回撤,必然減少風險預算,必然控制持倉總風險。過去一周我們一路回撤,一路減倉控制風險度,已經沒多少倉位可以被你們攻擊了。期待我們繼續倒霉的,期待我們變成去年的某某某的SB們,你只能失望了。”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好買基金網數據,在此之前“半夏穩健混合宏觀對沖”也曾出現過凈值短期內大幅回撤的情況,比如2019年11月22至同月29日該產品單周凈值回撤9.15%,2020年4月3日至17日該產品連續兩周凈值回撤值分別為7.43%和6.95%,同年4月30日至5月8日單周凈值回撤8.81%等。
不過隨后該產品凈值又都陸續修復,截至今年5月19日,“半夏穩健混合宏觀對沖”自2018年5月成立以來的累計收益率為568%。
公開資料顯示,李蓓曾先后擔任交銀施羅德基金專戶投資經理、上海泓湖投資投資總監及基金經理,隨后于2017年接手半夏投資成為該公司實際控制人,2022年年中半夏投資正式突破了百億規模,李蓓也就此成為國內首位百億私募“女掌門”。
隨著公司管理規模的不斷壯大,李蓓也遇到了規模與業績難以平衡的難題,公司宣布,自2023年5月8日起,暫停旗下存續私募基金產品對新客戶的申購開放,已持有產品的投資人追加申購不受影響。
半夏投資表示,公司作為以絕對收益為目標的宏觀對沖基金,一直都希望實現與股市不相關的長期絕對回報。所以,一方面需要經常使用一些權益類衍生工具,比如期權等,對于個股持倉進行保護,規避大盤下跌的風險。另一方面需要在其他的資產類別,比如和商品上,尋找機會創造收益。現在半夏宏觀對沖系列的規模已經超過了100億,如果規模再擴大較多,若干公司經常使用的工具,就會面臨交易所的持倉限制,對策略的實現和長期收益率水平就會產生一定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