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席菁華
國家電網有限公司(下稱國家電網)中標了德國海上風電柔性直流輸電工程。
國家電網2月20日消息稱,德國當地時間2月14日,歐洲輸電網運營商Tennet對外宣布,由國網智能電網研究院有限公司、美國McDermott、南瑞集團中電普瑞電力工程有限公司組成的聯合體,確定為Borwin6海上風電柔性直流輸電工程的EPC總包商。
這標志著國家電網的柔性直流輸電技術進入歐洲,這也是中國高端輸電技術首次進入歐洲。
Tennet公司是歐洲最大的電力運營公司之一,承建了歐洲約70%的高壓大容量海上風電柔直工程。McDermott公司為美國海工油服巨頭。
國網智能電網研究院是國家電網直屬科研單位。南瑞集團中電普瑞電力工程有限公司為南瑞集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后者為南瑞集團控股子公司,是國家電網旗下企業。
據《財聯社》報道,上述工程競標者包括ABB、西門子、GE等跨國企業。經過多輪較量,國網智能電網研究院最終脫穎而出。
Borwin6輸電工程是德國遠海風電開發的第18個海上風電工程,負責將歐洲北海的海上風電輸送到德國,計劃2027年底投運。該工程額定電壓±320千伏,額定容量980兆瓦,風電場離岸距離100千米以上。
在上述工程建設中,國網智能電網研究院將負責高壓直流(HVDC)系統設計、柔性直流換流閥設計及研制、工程系統聯調等核心工作。
風電并網主要有三種方式:交流并網、常規直流并網、柔性直流并網。對于海上風電而言,交流并網、常規直流并網存在頻率和電壓穩定性較差、占地面積較大的問題,因此難以投入實際應用。
隨著海上風電的規模化接入,以及中、遠海海上風電項目的開發,柔性直流輸電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柔性直流輸電技術是繼交流輸電、常規直流輸電后的一種新型直流輸電方式,是目前全球靈活性最高、適應性最強的新一代輸電技術。
該技術能夠將多個大型新能源基地接入直流系統,也能夠接入常規直流系統,具有靈活、應變能力大、工程占地面積小的特點。
該技術還具有并網友好性優勢。因無需無功補償、孤島運行,適用于多端系統,該技術相對于常規直流應用場景更多,還能夠在風電場發生嚴重故障時,為風電場母線充電實現故障后的快速恢復。
但柔性直流輸電技術設備成本相對更高。為實現多端場景,整體技術難度、系統控制難度也更高。
2006年,國家電網啟動柔性直流輸電技術專項研究,先后組織建成±30千伏/20兆瓦上海南匯柔性直流工程、±320千伏/1000兆瓦廈門柔直工程、±420千伏/1250兆瓦渝鄂背靠背柔直聯網工程和±500千伏/3000兆瓦張北柔性直流電網工程。
2013年起,國家電網開始布局開展海上風電柔直技術研究。
2019年7月,國內啟動多個海上風電柔性直流輸電項目,包括三峽如東項目、射陽海上風電場柔性直流輸電等項目。
國家電網成立于2002年12月,以投資建設運營電網為核心業務。其經營區域覆蓋中國2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供電范圍占國土面積的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