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國品牌雜志
起源于凈菜加工
預制菜,顧名思義,是指以農、畜、禽、水產品為原料,配以各種輔料,經預加工而成的成品或半成品。
預制菜不是一個新概念,早在90年代,麥當勞等快餐店進入中國,國內出現凈菜配送加工廠。2000年前后,中國陸續出現半成品菜生產企業,2014年前后,預制菜行業在B端步入放量期。2020年至今,預制菜在C端市場迎來小爆發。

市場規模有望增至5000億
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預制菜市場規模預估為3459億元,同比2020年增長19.80%。預計未來中國預制菜市場保持20%左右的增長率高速增長,2023年市場規模將達5165億,潛力巨大。

資本青睞 融資加速
企查查數據顯示,2013年至今,預制菜賽道共發生72起投融資事件。從融資時間來看,2020年-2021年為融資高峰期,2020年預制菜賽道共有12起融資,2021年共有超10家預制菜相關企業完成融資。

為什么選擇預制菜
艾媒咨詢調研數據顯示,比外賣健康/衛生、節省時間是用戶購買預制菜的主要目的,其次是美味和不喜歡做飯。憑借著簡單方便的烹飪方式,豐富多樣的菜品選擇,預制菜滿足了當代年輕人“懶宅饞”場景下的用餐需求。

價位以20-40元為主
《2021年中國預制菜行業分析報告》顯示,消費者購買的預制菜的價格分布主要集中在21-30元這個區間,占比為36.50%,其次為11-20元,占比為24.66%。此外,消費者主要在線下渠道購買預制菜,占比達78.5%。

“大魚大肉”最受歡迎
《2022年淘寶年夜飯報告》顯示,今年春節,預制菜銷量再次上漲,同比去年增長超100%,成為年夜飯最火菜式之一。調查顯示,在年夜飯餐桌上,紅燒肉、醬鴨、佛跳墻、清蒸黃魚、蒜香仔排、大閘蟹等肉菜類預制菜最受歡迎。

上海、北京為“干飯”主力軍
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報告顯示,東部及中部省市成為年夜飯預制菜消費的主要區域,而上海、北京則牢牢占據“干飯”主力軍城市。其中,山東、陜西兩地今年線上預制菜消費排名增長迅速。

數據來源:艾媒咨詢、企查查、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