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胡穎君
本周,A股三大股指悉數迎來上漲,其中,上證指數整體微漲0.8%,深圳成指跌1.78%,創業板指反彈近2.93%。
伴隨節后返工有序開展,本周上市公司調研也陸續恢復正常。Wind數據顯示,2月14日-2月18日,滬深兩市共計162家上市公司獲得機構調研,較上周大幅增加101家。其中27家上市公司獲得超過30家機構調研,而13家上市公司獲得超50家機構調研。

行業數據顯示,本周最為熱門的調研板塊為工業機械,該板塊共有19家上市公司獲得機構調研,其次是電氣部件與設備板塊,共有11家上市公司獲機構調研。特種化工、食品加工與肉類塊緊隨其后,兩個板塊均有8家上市公司獲機構調研。
Wind數據顯示,本周華陽集團(002906.SZ)最受機構青睞,共吸引了246家機構參與調研。
1月25日,公司發布業績預告,預計2021年實現歸母凈利潤2.80-3.00億元,同比增長54.66%-65.70%,實現扣非凈利潤2.42-2.62億元,同比增長103.03%-119.81%。業績增長的主要原因為2021年公司銷售收入較上年同期增長,其中汽車電子智能座艙業務包括中控、HUD、無線充電、數字儀表等產品訂單大幅增加;精密壓鑄業務訂單大幅增加。通過成本低減消化了部分原材料漲價影響,公司經營利潤大幅增加。
2月15日,華陽集團以電話會議形式開放機構調研。調研名單包括易方達基金、中歐基金、睿遠基金在內的63家公募基金,以及淡水泉投資、星石投資、同犇投資、正心谷、聚鳴投資等知名私募。此外,寧銀理財、招銀理財等理財子公司也現身其中。
本周最受市場關注的莫過于“寧王”的一份調研記錄。2月15日晚,寧德時代披露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公司于14日接受包括高瓴資本、騰訊投資、淡馬錫、紅杉資本、富達基金、華平投資、中遠海運、KKR、GIC、Capital Group等50多位投資者的調研。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調研中,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罕見出席,并對機構以及市場關注的多個熱點話題予以回應。據上海證券報報道,此番機構調研就是定增的調研。
上周,寧德時代官微發布聲明稱,針對近期網絡平臺出現一系列惡意謠言,已向公安機關正式報案。而在調研現場,寧德時代也正面回應了美國市場相關的話題。寧德時代表示,公司與美國客戶互動較多,既包括新勢力,也包括傳統車企,雙方共同探討了各種可能的供應及合作方案,以及本地化生產的可能性,但具體情況需考慮到工人培訓、效率、工會等因素對品質與成本的影響。
針對“儲能在美國市場占有率較高,如何看待美國儲能政策變化風險”的提問,寧德時代則表示,“公司與美國儲能客戶有過探討,客戶希望本土化供應,需綜合考慮動力電池產能、客戶需求、生產成本等因素再確定。”
有業內人士認為,此次調研無疑是主動釋放積極信號,給市場吃下”定心丸”。繼上周大跌17%后,本周寧德時代股價止跌回升,周漲幅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