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安晶
在烏克蘭危機稍有緩和之時,烏東部親俄武裝與烏政府軍的沖突再度挑動各方神經。
2月18日,烏東部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武裝指責烏克蘭政府軍對當地村莊發動炮擊;烏政府則指責兩地武裝先動手。這也是烏東部連續第二天發生炮擊。
周四的沖突后,美國總統拜登警告稱俄羅斯可能將烏東部沖突作為借口入侵烏克蘭,有西方媒體稱入侵可能在20日之后。俄羅斯則再次否認相關說法,指責西方不斷編造入侵謊言。下周,美國務卿布林肯將與俄外長拉夫羅夫會談。
對于烏克蘭東部地區最新沖突,克里姆林宮表示“深切關注”,稱其正在追蹤局勢發展。烏克蘭軍方則表示,政府軍沒有計劃進攻烏東部親俄武裝控制區。
從2014年開始至今,烏克蘭東部頓巴斯地區的沖突已經持續了八年。
雖然各方就停火達成了兩份《明斯克協議》,但由于對協議內容解讀存在分歧,協議并未完全執行。在本輪烏克蘭危機之前,烏東部時常出現小規模沖突。落實協議內容也成為了法國、德國、俄羅斯和烏克蘭“諾曼底模式”對話的重點。
頓巴斯戰爭
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位于烏克蘭東部頓巴斯地區,毗鄰俄羅斯。沙皇時期,頓巴斯和克里米亞均屬于俄國的新俄羅斯地區(Novorossiya)。

頓巴斯是頓涅茨煤盆地的簡稱,當地煤礦資源豐富,可開采煤炭儲量預計超過100億噸。2014年之前,頓巴斯在烏克蘭經濟中扮演了重要作用。烏克蘭有75%煤炭來自頓巴斯,當地出口占烏克蘭總出口的四分之一。
在沙皇俄國時期,頓巴斯的人口主要是烏克蘭人。蘇聯時期特別是二戰后,大批俄羅斯人前往頓巴斯從事采礦業,俄羅斯人口上漲。該地區也是蘇聯的工業重地,冶金、化工、軍工業發達。在蘇聯的教育改革政策下,俄語取代烏克蘭語成為當地學校教育的主要語言。
但在烏克蘭獨立后,頓巴斯經濟迅速下滑、政府補貼大幅削減、礦難頻發。1990年代,當地礦工頻繁罷工。從當時起,頓巴斯就有聲音呼吁自治,要求將俄語定為當地官方語言。
美國智庫歐亞研究與安全新方法計劃(Ponars Eurasia)一項調查顯示,在親俄的烏克蘭前總統亞努科維奇倒臺前,頓巴斯民眾在抗議中提到最多的主題是支持亞努科維奇和對經濟的不滿,認為頓巴斯在資助整個烏克蘭。

2013年底,出生在頓巴斯的亞努科維奇宣布暫停與歐盟簽署聯系國協定,引發了烏克蘭大規模抗議游行。這場反對親俄的游行最終演變為革命,導致亞努科維奇在2014年下臺并逃往俄羅斯。
同年3月,克里米亞并入俄羅斯。緊接著,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舉行獨立公投并在5月自行宣布成立“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和“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但沒有得到國際社會承認。
從2014年到2015年,頓巴斯的親俄武裝與烏克蘭政府軍展開了激烈戰斗,甚至波及到民航飛機。馬來西亞航空公司MH17航班在途經烏東部上空時被導彈擊中,機上298人全部遇難。
為阻止戰事擴大,德國、法國、俄羅斯和烏克蘭設立了“諾曼底模式”對話就烏東部沖突進行了多輪會談。直到第二份《明斯克協議》簽訂后,頓巴斯的大規模戰斗才停止,但小規模沖突持續至今。
截至目前,烏東部沖突造成超過1.4萬人喪生、150萬人流離失所。多年來,俄羅斯一直為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提供輸血式援助,預計每年經濟援助約10億美元。
俄羅斯總統普京還簽署法令,承認頓巴斯地區的法律文件,包括護照、出生證明等。俄羅斯內政部統計顯示,截至2021年,俄羅斯向頓巴斯地區的60多萬人發放了俄羅斯護照。這也意味著當地有60萬需俄羅斯保護的俄公民。
《明斯克協議》
《明斯克協議》是以協議簽署地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命名。協議共有兩個版本,第一個版本簽訂于2014年9月,協議簽訂后不久,烏東部武裝就與烏政府再度全面開火。
第二個版本簽訂于2015年2月,也稱為《明斯克協議II》。協議達成前,時任德國總理默克爾、法國總統奧朗德、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和普京在明斯克舉行了16個小時的協商。
協議簽約方為烏克蘭政府、“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和俄羅斯代表。
協議提出了13點要求,包括立刻全面停火、雙方撤走所有重型武器、交換囚犯、豁免參戰人員、提供人道主義援助、撤走所有外國士兵雇傭軍和武器、歐安組織負責監督停火執行。
協議還對關鍵的政治問題提出要求:在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舉行選舉;烏克蘭政府恢復對烏俄邊境的全部控制;對烏克蘭憲法進行修改確認地方自治分權;進行永久立法承認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的特殊地位,包括讓兩地自行決定官方語言、允許兩地官員參與當地檢察官辦公室和法院負責人的任命、允許當地議會組建民兵、不得提前終止當地議會和官員的任期。
雖然《明斯克協議II》簽訂后,烏東部停止了大規模戰斗,但各方對于其他條款特別是涉及關鍵政治問題條款的執行順序存在分歧。
烏克蘭希望先重新恢復對邊境的控制、外國軍隊雇傭軍和武器撤出,再談選舉、承認特殊地位等。但烏東部武裝希望先舉行選舉、修改憲法、承認特殊地位,再讓烏政府恢復對邊境的控制。
另一大分歧在于,烏克蘭政府指責俄羅斯向烏東部派軍、要求俄按照協議撤軍,俄羅斯則一直否認派軍。對于如何定義特殊地位,各方也存在分歧,烏克蘭政府至今仍拒絕與烏東部武裝直接對話。
現在,部分烏克蘭和西方官員把《明斯克協議II》稱為“特洛伊木馬”,認為一旦承認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的特殊地位就是放任俄羅斯通過兩地插手烏克蘭內政。
在本輪烏克蘭危機期間,法德俄烏再次就執行《明斯克協議II》舉行兩次會談,但沒有取得突破。各方已表示將繼續會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