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胡穎君
新發基金募集失敗、百億私募跌破平倉線、銀行理財跌破凈值...虎年以來,股票市場持續震蕩調整,資管圈內一片哀嚎。
市場熱度跌至冰點之際,仍有理財子公司逆勢發行權益類理財產品。2月15日,招銀理財發售了一款專精特新主題權益理財產品,名為“招卓專精特新權益類理財計劃”。界面新聞記者注意到,這也是春節以來理財子公司發行的第一只權益類理財產品。
資料顯示,該產品權益類資產占比為80%-95%,主要投資滬港深北四地專精特新個股,包括專精特新公司及其母公司、競爭對手、上下游產業鏈等。產品業績比較基準為“中證新興產業指數×90%+上證國債指數收益率×10%”,起購金額為100元,認購期為2月15日-2月21日。
事實上,招銀理財并非首個發行專精特新主題理財的理財子公司。中國理財網顯示,中銀理財已經發行7只專精特新為名稱的主題理財,涵蓋FOF、打新等多種策略,且均為混合型理財產品。

從投資策略來看,投資經理似乎對成長風格的中小盤股青睞有加。“2021年春節以后市場由前兩年的藍籌白馬牛市轉為中小盤結構化行情,市場波動加大。春節后的震蕩市場中,以專精特新型公司為首的中小盤成長公司明顯跑贏市場。該產品將對專精特新小巨人為首的相關企業和行業有著較高的配置,行業上將偏向高端制造、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風格上會更偏高成長和中小盤。”該產品投資經理表示。
不過,招銀理財在宣傳海報中同時強調,該產品將“專精特新”作為主要投資策略,但并非將全部或大部分資產投資于“專精特新”類資產。
該產品費率與招銀理財此前發售的權益類理財產品基本相同,其中,管理費對標股票型公募基金,為1.5%/年,托管費0.08%/年。認/申購費則采取分檔收費原則,其中,針對認/申購金額小于100萬元的投資者,認購費率為1.2%/年,申購費率則為1.5%/年,認/申購金額大于100萬元,認/申購費為1000元。
由于尚處在發售期,最終募集規模尚未知曉。不過,截至目前,該產品募集狀況似乎并不太理想。招行APP顯示,截至2月18日15:00時,僅有18人購買。界面新聞記者注意到,同期發售的招銀理財其他產品認購人次均在2000人次左右。

一位業內人士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投資者認購熱情不足,一方面與目前股票市場的低迷行情息息相關。春節以來,股票市場虧錢效應大增,投資者避險情緒濃厚,不管是基金還是權益理財,新發產品大多難以獲得投資者青睞。另一方面,該產品風險評級達到A5級,適合激進型的投資者,而絕大多數銀行理財客戶風險承受能力較低,可能存在未能通過風險測評而無法購買的情況。
“招銀理財雖為頭部理財子,但在權益市場仍是新軍,盡管母行招行渠道強大,但與其他資管機構相比,過往權益產品業績較少,品牌影響力不足也是阻礙投資者認購的因素之一。”上述業內人士表示。
自2020年9月以來,招銀理財已陸續發行四款權益類理財產品,分別為滬港深精選周開一號、招卓消費精選周開一號、泓瑞全明星日開一號以及正在發行的招卓專精特新。不過,已經成立的三只產品業績分化顯著。其中,滬港深精選、泓瑞全明星日開一號過去6個月年化收益為-19.02%、-15.15%,截至2月16日,其凈值分別為1.0982、0.93;而招卓消費精選周開一號過去6月年化收益率為16.01%,最新凈值為1.0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