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國品牌雜志
在過去的一年中,國產智能手機巨頭小米、OPPO、華為、榮耀接連發布折疊屏手機。vivo也正埋頭研發,計劃于今年落地NEX系列折疊屏。
同時我們可以看到,相比2019年誕生之初動輒萬元以上的售價,折疊屏手機的售價已經來到7699元,門檻有所降低。
2022年除夕夜,張小斐、沈騰、馬麗等演員手持華為系列折疊屏手機,將其帶上央視春晚的小品節目。這是折疊屏手機首度登錄春晚,反映了折疊屏手機擁有了一定的認可度。
為什么偏偏是折疊屏?
如同事物的發展道路一樣,折疊屏手機不是一下子就“火”起來的。
從市場層面看,智能手機經歷了從單攝到多攝,全面屏到曲面屏的一系列變化后,創新空間已有所限制。此時推出折疊屏手機,拿出超前、新鮮的產品,是非常好的一個營銷點。
另一方面,隨著國產中高端手機售價的節節攀升,折疊屏手機的價格卻呈現下滑趨勢,小米與OPPO已經將折疊屏機型的價格壓到7000元價位之中,越來越貼近大眾,折疊屏曲高和寡的局面有所緩解。
對于用戶而言,更合理的價格顯然有助于折疊屏手機被接受。更何況,單從外觀上看,折疊屏手機便有著直板機不再具備的“高科技炫酷范”,不僅滿足了用戶的嘗鮮心理,還能成為品味的象征,帶來十足的體驗感。
值得一提的是,在目前蘋果還沒有推出折疊屏手機產品的節點,國內各大手機巨頭本著“人無我有”的策略,押寶折疊屏手機,致力于抓住和打造新的風口,或將能夠促進國產手機市場新一輪的發展。
賽道跑出加速度
其實早在2018年,就時不時地傳出折疊屏手機的消息,不過除了三星推出的幾款折疊屏之外,中國的折疊屏市場還不成氣候。
2021年,國產智能手機巨頭小米、OPPO、華為、榮耀的接連入局折疊屏,搶占市場份額。根據市場調研機構Counterpoint數據,2021年全球折疊屏的出貨量預計為900萬部,同比增長200%,2023年出貨量預計將較2020年出貨量增長10倍。
與此同時,隨著折疊屏手機的硬件工藝及供應鏈逐漸完善,高昂的成本有所下降,價格也開始下浮,越來越多的用戶表示愿意嘗鮮購買。
尷尬的是,折疊屏手機的需求來的尤為猛烈,出現了“一機難求”的狀況。
不止線下品牌門店缺貨嚴重,打開發布折疊屏手機品牌的淘寶、京東旗艦店,皆有缺貨斷貨的情況出現。一些平臺還采用“準點搶購”的銷售策略,讓用戶拼手速買折疊屏。
更為夸張的是,一些平臺已經衍生出了代拍業務,價格在50元至100元不等。
但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折疊屏手機,正在市場上以加速度奔跑著。
至少,在技術螺旋式發展的洪流中,在市場需求倒逼創新的呼聲中,折疊屏是各大手機廠商不會放過的一個風口。
找準了方向
站在爆發前夜,折疊屏手機尚存一些挑戰。
首先,折疊屏手機最核心的問題是屏幕的折疊痕跡。雖然目前上市的折疊屏采用的鉸鏈技術已經較為先進,但畢竟是新技術,沒有發展到成熟期,而且鉸鏈屬于精密結構件,有著一定的耐用期限,在屏幕的多次開合中會存在一些無法避免的折痕,影響手機外觀。
其次,隨著手機技術的的不斷發展,現在的智能手機使用周期也在不斷延長,3年一換屬于正常現象。那么相比而言,作為智能手機領域的新興選手,折疊屏手機的使用壽命如何,存在一定的未知性。
還有一點,雖然折疊屏手機相較普通平板,要更為便攜。但它畢竟是手機,與直板手機相比,目前市面上的折疊屏手機厚度基本在15mm左右,相當于兩個直板手機疊加在一起的厚度,整機過于厚重的問題仍待解決。
一系列的不確定性,是很多用戶望而退卻的重要原因。畢竟,為什么自己要做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呢?
目前,用戶帶著新鮮感走近折疊屏,能為折疊屏帶來一定的短期內“流量”。但長久來看,能夠維持用戶粘性,并且帶來大量用戶的辦法,是建構用戶的長期信任感。
而信任感如何建立,則需要生產方加大技術投入,提高手機性能,將用戶心中尚存的疑問一一解答。
科技發展都有一個過渡階段,產品最終還是要靠品質取勝的。目前,折疊屏手機找準了方向,贏得了一定好感,但還需要一個時間段來沉淀、精進和成長,各大手機廠商或許也還會經歷一個競爭、對比與淘汰的過程。
希望待塵埃落定,折疊屏手機能夠真如OPPO宣傳語說的那樣:從嘗鮮,到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