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投資界PEdaily
河南新鄉又誕生了一個IPO。
投資界消息,今日(2月18日),華蘭疫苗正式登陸深交所創業板。此次IPO發行價為56.88元,開盤后大漲31.9%。截止上午10點,公司總市值達到了300億元。
華蘭疫苗是上市企業華蘭生物子公司。創始人安康從做血液制品發家,后來又進軍疫苗行業,拿下國內流感疫苗最高市占率。2020年,華蘭生物剝離疫苗業務,分拆出華蘭疫苗單獨提交上市。招股書顯示,華蘭疫苗主打產品為四價流感病毒裂解疫苗,面向12歲以下兒童接種,2020年總收入達到24.2億元。
一路走來,華蘭疫苗背后只有一輪公開融資——高瓴和晨壹投資。其中,晨壹投資便是“并購女王”劉曉丹離開華泰聯合后成立的機構。至此,華蘭疫苗成為了劉曉丹自立門戶后的第一個IPO。
73歲老人,坐擁兩家上市公司
華蘭疫苗的故事,要從華蘭生物創始人安康說起。
1949年,安康出生于河南新鄉,后來順利考上河南師范大學生物系。由于種種原因,僅僅讀了一年大學,安康就下鄉當了一名赤腳醫生。1971年,他才得以重返校園。大學畢業,安康被分配到新鄉的防疫站,一干就是十多年。1988年,40虛歲的安康迎來了轉折點,他被提拔為蘭州生物制品研究所所長,開始從事生物研究。
1992年,安康決定下海創業,華蘭生物在河南誕生。華蘭,“華”代表中華,“蘭”則代表了蘭州生物制品研究所,后者也是出資方之一。
2004年,華蘭生物成功登陸A股,安康也成功加入億萬富豪陣營。華蘭生物上市融資除了擴大血漿站規模外,另一大主要目的就是為了介入疫苗。2005年,華蘭生物成立了一個疫苗公司,正式進軍疫苗行業,并于2008年獲得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的生產批文。
直到2020年4月,華蘭生物擬分拆華蘭疫苗至深交所創業板上市。資料顯示,華蘭疫苗由華蘭生物與香港科康共同投資設立,其中華蘭生物持有75%股權,公司第二大股東香港科康持有25%股權。這意味著,華蘭生物對華蘭疫苗仍有控制權。
那么,華蘭疫苗何以撐起一個IPO?
招股書顯示,華蘭疫苗擁有國內最大的流感疫苗生產基地,公司產品包括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四價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甲型H1N1流感病毒裂解疫苗、ACYW135群腦膜炎球菌多糖疫苗、重組乙型肝炎疫苗(漢遜酵母)、A群C群腦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其中流感疫苗為其核心產品。此外,處于上市申請階段及臨床階段的疫苗產品還有預防狂犬病、百日咳、白喉、破傷風等多種疾病的單價、多價及聯合疫苗產品。華蘭疫苗也因為研發出甲型H1N1流感病毒裂解疫苗,一戰成名。
根據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旗下的生物制品批簽發信息平臺發布的數據,2019年及2020年,華蘭疫苗四價流感病毒裂解疫苗、流感疫苗批簽發數量占四價流感疫苗市場及流感疫苗市場的比例分別為86%與42%,以及61%與40%,在業內均居首位。
再看看營收方面,得益于四價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的上市,華蘭疫苗近年來營業收入、凈利潤均保持快速增長。2018年到2020年,華蘭疫苗分別實現營業收入8.03億元、10.49億元、24.26億元,實現凈利潤2.70億元、3.75億元、9.25億元。但2021年前六個月,公司的營收僅有0.1億元,凈利潤虧損0.29億元。
一份公告曾透露了原因,公司主要產品四價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的銷售具有非常明顯的季節性特征,主要集中在每年下半年。
至此,河南新鄉又誕生一個IPO,今日開盤市值達到了300億。
身后出現高瓴和晨壹,劉曉丹收獲單飛后第一個IPO
華蘭疫苗是并購女王劉曉丹自立門戶后的第一筆投資,也是她出手最闊綽的一個項目。
華蘭疫苗背后只有一輪公開融資,投資方都頗為豪華——高瓴和晨壹投資。2020年3月27日,香港科康擬以138億元的整體估值作為定價依據,轉讓其持有的華蘭疫苗15%的股權,其中河南高瓴驊盈企業管理咨詢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以下簡稱“高瓴驊盈”)受讓疫苗公司9%的股權,價格為12.42億元;新鄉晨壹啟明管理咨詢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以下簡稱“晨壹啟明”)受讓疫苗公司6%的股權,價格為8.28億元,這兩筆轉讓的總價款達到了20.7億元。
高瓴驊盈于2020年3月20日成立,晨壹啟明于同年3月18日成立,兩家機構相差不過兩天且注冊地均是河南新鄉。
高瓴驊盈的背后是高瓴,而晨壹啟明背后則是“并購女王”劉曉丹成立的晨壹投資。2019年8月,劉曉丹告別華泰聯合后,開啟了第一次創業生涯。她履歷豐富,1991年考入北京大學,后獲得政治學學士學位和民商法碩士學位,曾于2012年至2019年間擔任華泰聯合證券總裁、董事長,并于2016年至2020年擔任美國AssetMark公司董事長,被視為華泰聯合的“靈魂人物”。
壹晨投資來頭不小。天眼查顯示,公司前兩大股東為晨壹投資(北京)有限公司及紅杉皓辰(廈門)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分別占股83%及12%。其中,劉曉丹通過北京頁真管理咨詢有限公司間接持股48.8%,為實際控制人,紅杉資本全球執行合伙人沈南鵬為董事。
2021年1月,晨壹投資宣布完成旗下首支人民幣并購基金募資,規模68億元。在投資方向上,晨壹并購基金聚焦在醫療與健康、消費與服務、科技與制造三大領域。其中,晨壹投資在醫療健康上十分活躍。天眼查顯示,晨壹投資已出手投出了超20家企業,比如愛可生助聽器、唯久生物、精鋒醫療、芯德半導體、艾博生物等等。
而劉曉丹也與醫療上市公司合作甚多。去年3月9日,上市公司藥明康德發布一則公告,宣布參與設立一支醫療產業并購基金,合作方正是劉曉丹。根據藥明康德公告,該產業并購基金的目標很明確:擬以大中華地區醫療產業結構性成長機遇為導向,致力于對醫療健康領域的中后期標的進行產業投資。
疫苗IPO大爆發,VC/PE一個項目投60億元
華蘭疫苗之外,各細分賽道疫苗企業正開啟新一波上市潮。
2022年1月份,瑞科生物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擬香港主板上市,這是一家主打研發重組HPV九價疫苗的企業。據了解,HPV疫苗能有效預防宮頸癌,而在我國,宮頸癌是第二大女性惡性腫瘤。隨著健康生理知識的普及,越來越多的女性尋求盡早接種HPV疫苗,尤其是保護力最強的九價疫苗。
在世界范圍內,僅有默沙東一家能提供HPV九價疫苗,導致“一針難求”,有人甚至為能夠預約上等了3年,今年1月7日,深圳市2022年第一期九價HPV疫苗搖號結果公布,“中簽率”僅3%,為此在網絡上,“九價已打”更是與“花唄已還、車房已買”相提并論。
瑞科生物盯上的便是這一市場,旗下重組HPV九價疫苗正處于III期臨床試驗階段。如若研發成功,實現國產替代,將創造出巨大的市場空間。數據顯示,已有不少知名機構參與“未來想象”,瑞科生物曾于2019年3月份至2021年6月份共完成4輪融資,紅杉、君聯以及淡馬錫等知名投資機構出手,累計融資額達23.51億元,估值從11.50億元一路攀升至89.65億元。本輪如若成功IPO,瑞科生物還將成為“港股HPV疫苗第一股”。
無獨有偶,本周二(2月15日),另一家HPV疫苗企業康樂衛士對外公告,擬在北交所上市。該公司最近一筆融資發生在2021年8月,為Pre-IPO輪,募集資金10.15億元,主要投資方包括建銀國際、云鋒基金、濟民可信和盈科資本等業內知名的投資機構。
狂犬病疫苗和乙肝疫苗也是疫苗領域長青的賽道之一。尤其對于前者而言,隨著國內家庭養寵率不斷提高,暴露基數持續增長,狂犬疫苗行業甚至迎來爆發。2021年10月28日,全球人用狂犬病疫苗龍頭成大生物成功登陸上交所科創板上市,當日收盤市值為333億元,深創投全資子公司紅土創新基金是公司股東之一。
而在更早之前的9月12日,全球及中國第二大人用狂犬病疫苗供應商艾美疫苗也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擬在香港主板發行H股上市。值得一提的是,艾美疫苗同時也是全球及中國最大的乙肝疫苗供應商,在國內所占市場份額為59.4%。
公開資料顯示,艾美疫苗在一級市場相當受VC/PE追捧。IPO前,艾美疫苗經歷多輪融資,近20家頭部機構參與,包括高瓴創投、同創偉業、招銀國際資本、正心谷資本、朗瑪峰創投等等。
投資方大筆傾注,企業紛紛開啟奔赴IPO,一向冷門的疫苗圈為何突然開始火了起來?這背后的原因與新冠疫情爆發側面帶來的市場教育有關。隨著新冠疫苗對疫情防控的有效性被證實,民眾對疫苗行業的認知和信任度也不斷提高,2021年《全國公眾疫苗認知調研報告》顯示,參與調研的公眾中,有85%認可接種疫苗可以預防疾病,而在2020年這一數據還僅為47%。
為此,從流感疫苗到HPV疫苗,再到狂犬病疫苗、乙肝疫苗,疫苗消費市場整體被激活。處于“風暴中心”的新冠疫苗領域更不必說,2021年,相關企業融資、上市頻頻,例如在11月5日,主打重組蛋白疫苗路線的三葉草生物在港交所上市,首日市值達到155億港元。
而從融資上來說,新冠疫苗另一路線——mRNA疫苗顯得更為火熱。有數據顯示,2021年,mRNA技術在全球市場的總融資額超過17億美金(約108億人民幣),而中國公司的總融資額又占據了其中的近90%。
最典型的一例莫過于艾博生物,2021年8月,這家企業完成7億美元C輪融資,直接刷新中國生物藥企IPO前單筆融資紀錄,領投方多達7家,跟投方有19家,包括淡馬錫、正心谷資本、高瓴、云鋒基金、禮來亞洲、五源資本等在內的知名機構參與其中。而僅僅A過了3個月,艾博生物又官宣完成3億美元C+輪融資,軟銀愿景基金聯合老股東五源資本共同領投。
艾博生物之所以如此受歡迎,在于其掌舵人英博強大的行業背景。名校出身的英博在海外從事RNA新藥研發十多年,曾在全球知名的mRNA疫苗企業Moderna擔任高級科學家及項目負責人,2018年,他發現國內的mRNA藥物研發一片空白,決定回國創業。由于有了在Moderna的工作經驗,2020年疫情爆發后,英博領導艾博生物迅速啟動了疫苗研發,成為國內首個獲批開展臨床試驗的企業,據最新消息,該公司疫苗已處于三期臨床階段。
最近,新冠疫情的陰影再次籠罩全球,2月16日,僅香港就新增確診病例6116例,刷新單日新高,由此可見,新冠疫苗還將面臨持續增長的市場空間。而另一邊,人們對于各類疾病的警惕性越來越高,隨之帶動的預防性需求增多,各類疫苗迎來發展機遇期。正如東方高圣創始人陳明鍵所說,藥是病人吃的,而疫苗是健康人打的。未來十年,將是中國疫苗的“黃金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