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吳紹志
2月17日,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舉辦的交流會上,新任會長、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首席投資官、中國人壽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簡稱“國壽資產”)黨委書記、總裁王軍輝分享了2022年保險資金大類資產配置展望。
首先,從宏觀角度分析,他認為,對全年經濟增長不悲觀,大概率能夠實現5.5%左右的增長,不排除更高增速的可能。全年通脹總體溫和,呈前低后高走勢;PPI漲幅回落,受翹尾影響不低,但全年維持下行趨勢,年底到0附近。信用收縮格局放緩,全年社融存量和M2增速分別在10.7%和9.4%左右,高于2021年。
穩增長的主要抓手包括穩投資、穩消費、減稅降費。王軍輝表示:“財政部2022年工作會議:2021年預計減稅降費達到1萬億元左右,2022年將實施更大力度減稅降費。我們認為2022年減稅降費仍可能達到1.5萬億左右,比2021年增加5000億元。”
在此預期下,傳統固收、權益投資又將是怎樣的走勢?
固收方面,王軍輝表示,經濟結構轉型將伴隨著我國GDP增速中樞的回落,長周期看我國利率中樞水平也會有所回落。此外,我國勞動力人口增長放緩和社會杠桿率水平上升,也是制約我國利率中樞回升的因素。
短期來看,在經濟下行壓力和央行寬松預期的雙重作用下,國債利率已經處于歷史極低分位,國債之外的各債券品種利率水平亦處于歷史低位。從年內往后看,國債收益率繼續回落的空間有限。
2022年,債券收益率或先于經濟回升,不排除在上半年即出現回升的可能。另外,考慮到利率長期走低的趨勢以及經濟內生動力不足,預計債券收益率即使回升,但難以突破疫情以來的高點(3.3%左右)。
在固收配置策略方面,他表示:“保險資金固收投資有一個特點是買入然后就持有到期,特別是像中國人壽這樣大的保險公司。今年在低利率的環境下,可能需要更加靈活主動一些,根據市場情況合理安排好配置結構和配置品種,并且積極尋找交易機會,把握住交易機會能夠進一步提高投資回報,但是交易型策略并不是保險機構擅長的。我認為,固收比較好的配置機會可能在下半年。”
權益投資方面,作為保險資金運用的“關鍵少數”,王軍輝表示,中長期戰略性看好權益資產配置價值。
對于最近的市場熱點,王軍輝指出,發達央行流動性收緊是年內海外最值得關注點之一。“我們預計新興市場會有較大的負面沖擊,但對我國的影響可控。貨幣政策堅持以我為主,中美政策分化不是影響市場的主因,影響A股走勢的依然是政策、基本面和流動性等內部因素。”
居民資產、養老金第三支柱、外資等都意味著更多的流動性。他稱:“2018年6月A股正式納入MSCI指數。參照臺韓經驗,預計我國A股有望在10年內外資持股占比提升至10%以上,平均每年外資凈流入A股規模超4000億元。”
從企業盈利角度來看,他認為,企業盈利仍在下行周期,預計上半年工業企業盈利增速跌至負值;領先指標新增社融增速已反彈,但仍處于較低位置,預計年中企業盈利增速出現拐點。自上而下對盈利增速進行測算,預計全A非金融全年凈利潤增速在4%左右,較2021年大幅回落,節奏上前低后高,二季度大概率是底部,三季度開始企穩回升,但回升力度較為溫和。
2022年全年來看,王軍輝樂觀地認為,A股有望取得正收益。“穩增長意味著政策底,2022年權益市場仍具備較好的投資機會,但市場風格可能發生切換。市場表現預計將維持震蕩向上格局,波動性增大,階段性、結構性的機會比較活躍。”
具體來看,他指出:“根據對數收益預測模型,測算可得滬深300未來2022年預期收益率仍為正值(5%左右),其中估值變動為-4.15%,盈利增長為8.2%。整體認為權益資產中期仍具備一定配置價值。”結構上重點可關注三大方向:銀行/基建、大消費和先進制造。
與此同時,王軍輝還提醒2022年需要注意的四大風險點,包括:疫情反復或長期持續;地緣政治及中美競爭加劇;海外經濟下行和流動性沖擊超預期;穩增長力度低于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