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龐宇
業績扭虧后,雷曼光電(300162.SZ)控股股東拋出大手筆減持計劃。
2月16日晚間,雷曼光電發布公告稱,公司收到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之李漫鐵、王麗珊、李琛出具的《關于股份減持計劃的告知函》,上述股東因資金需求計劃以集中競價和大宗交易方式減持本公司股份不超過1745.50萬股,占本公司總股本比例4.99%。
截至公告發布日,上述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直接及間接持有公司股份1.45億股,占公司總股本比例41.59%。同時,李漫鐵擔任公司董事長、總裁;王麗珊任公司副董事長。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減持股份為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之前持有的股份。早在雷曼光電2011年上市之時,公司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就合計間接或直接持有公司股份74.18%,而后經過多輪減持,這一比例逐漸降至2021年三季報的45.21%。
界面新聞記者梳理公告發現,雷曼光電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最近兩輪選擇減持的時間點十分相似,均發生在公司業績扭虧后。據公告,上述股東最近一輪減持發生在2020年3月。彼時,李漫鐵、王麗珊、李琛及其一致行動人希旭投資累計減持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1.08%。而該輪減持前不久公司發布了2019年度“扭虧為盈”業績預告。當期凈利潤最終由2018年的虧損0.36億元轉為盈利0.40億元。
而此輪減持計劃同樣發生在公司發布業績預告后不久,且減持數量相較于前一輪更加“豪氣”。
據雷曼光電1月18日發布的年度業績預告顯示,公司預計2021年年度實現營業收入12.5億元-13.2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52.7%-61.2%;預計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0.46億元–0.59億元,扭虧為盈。2020年公司凈利潤為虧損3.16億元。

據了解,雷曼光電成立于2004年,于2011年在創業板上市,主要從事LED產業鏈中下游業務。公司專注于LED超高清顯示及LED照明產業,并在業內率先推出并量產基于COB先進集成封裝技術的Micro LED超高清顯示產品。
自上市以來,雷曼光電業績表現并不樂觀。2011年上市當年,公司實現凈利潤0.33億元,同比下滑15.03%。而此后的2012年-2018年的7個年度,公司有5個年度出現業績下滑,其中,2018年凈利潤更是為-0.36億元。
而最致命的一次打擊發生在2020年。2020年雷曼光電出現巨額虧損,當期凈利潤為-3.16億元。至此,公司上市10個年度(2011年-2020年)累計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41億元。
2021年受益于行業高景氣度,雷曼光電順利實現扭虧。對于2021年度業績變動,公司主要提及兩點原因,一方面,在5G+8K 的超高清產業政策發展背景下,公司國內市場開拓成效顯著,在專用顯示賽道基本盤的市場份額持續提升,商用顯示賽道逐漸起量,從而帶動營業收入實現快速增長。另一方面,公司2021年出口訂單需求持續增加,實現海外業務收入同比增長。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顯示面板行業具有明顯的周期性。在經歷2021年前三季度面板價格大幅走高后,目前行業消費需求已現疲軟。去年前三季度,雷曼光電實現營業收入、凈利潤分別為9.23億元和0.45億元,由此測算,公司去年第四季度最高實現營業收入為3.97億元的同時,單季度凈利潤最高僅為0.14億元,環比第三季度至少下滑0.44%。
對比往年第四季度數據來看,雷曼光電去年第四季度業績環比下滑在情理之中。不過,從全年業績來看,盡管公司成功實現扭虧為盈,但預告的去年全年最高凈利潤0.59億元與機構預期仍有較大差距。上海證券、長城證券、國金證券此前分別預計公司2021年歸母凈利潤為0.78億元、0.81億元、0.85億元。
二級市場方面,在行業高景氣度下,雷曼光電股價一度由2021年2月的4.50元/股的股價低點一路飛速上漲,并于至11月11日觸及14.50元/股,創近四年股價新高。不過,此后公司股價開啟下跌模式。2月17日該股收盤報價8.94元/股,跌3.25%,至此股價三個月時間較高點已累計跌幅約34%。
控股股東的持股情況值得持續關注。目前,雷曼光電董事長李漫鐵所持有的公司股份有80%處于質押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