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獵云網 王非
虎年春節即將結束,互聯網大廠爭相上演裁員戲碼。
近日,有傳聞稱小米計劃裁員10%,HR已經開始約談?;蠲撁撘粓觥疤}卜蹲”游戲。
對于裁員消息,小米方面緊急回應稱,小米創業至今尚未出現過裁員的情況,而且目前小米有超過4000個熱門崗位依然在廣納賢才,小米歡迎優秀人才的加入。
而在“裁員”風波之外,小米12號員工李偉星的離職也被爆出。
據新浪科技報道,小米創始團隊成員、原小米技術委員會副主席兼秘書長李偉星離職。李偉星是小米的12號員工,2010年4月6日小米公司成立當天,與雷軍一起喝小米粥的13人中,李偉星就在此列。他早期曾負責MIUI開發,后調任技術委員會。
目前,李偉星已經離開了小米,具體離職原因未知。
“裁員”始于去年底,小米有品有魚或為第一波
根據鞭牛士報道,去年年底,小米就經歷了一波裁員,涉及的部門是小米有品。知情人士表示:“因為業務重合,去年底裁了小米有品并過去的人?!?/p>
今年1月17日,小米有品有魚正式宣布,因業務調整,有品有魚將于2022年3月17日10時終止運營,屆時用戶將無法訪問有品有魚App及小程序。
此外,在鞭牛士的報道中提到,早在去年12月,小米員工就得知了公司要“裁員”的消息?!案鞑块T領導被強制分配10%的績效C指標。小米給員工的考核績效分為A、B、C三個層級。員工得到C意味著要被HR約談,有被裁的可能?!?/p>
上述員工表示,“小米一直有‘末尾淘汰’的傳統,但過去是離職員工頂掉末尾淘汰的名額,但這波是正式下了文件。第二年首當其中裁掉的就是這波(績效考核C的人)?!睋搯T工介紹,“一些互聯網方向的老部門或者冗余部門,比如信息技術部,被裁員較多,而一些效益好、人數少或者新設的部門則裁員較少,甚至不裁員,即沒有被安排C的指標?!?/p>
于是,在小米裁員消息爆出后,有小米手機產品部的相關人員表示,沒有聽到裁員的消息,其團隊未出現裁員的情況。不僅如此,此前小米的離職老員工近日還收到短信消息稱:小米的大門永遠敞開,歡迎重新加入小米一起奮斗。
對于哪些人員會被裁掉,據上述員工透露,“這次裁員標準有兩種不同說法,一是把做事的基層裁掉,比如他聽說有個部門一共5個人,有4個領導,那個唯一一個干活的被裁掉了。另一種說法是專門針對能力資歷不強摸魚的中層,‘我們隔壁部門有兩個中層領導去年底走的,不知是不是被裁的’?!?/p>
巧合的是,今年1月29日,小米公司內部剛剛發生過一次人事變動:入職僅兩年的集團副總裁、小米手機產品部總經理常程因個人原因離職;小米原集團副總裁、中國區新零售部總經理尚進同樣因個人原因離職。
需要注意的是,小米在上述回應中提到的“4000個熱門崗位依然在廣納賢才”,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小米造車項目。
自去年3月宣布造車后,小米開始陸續對外招聘整車領域和自動駕駛等領域人才。去年7月底,小米在兩天時間放出120個崗位,以整車領域為主。
據小米公布的薪資待遇,其招聘職位的月薪在20~60k之間,14薪。待遇比起一眾新造車勢力還高出不少。
2021年9月份,有消息稱,小米將于10月25日舉行股東特別大會,以批準采納Xiaomi EV的股權激勵計劃,計劃授權上限為10億股,占已發行股份總數的10%。
巧合的是,幾乎在同一時間,原極狐汽車總裁于立國加盟小米。只是出于種種考量,這一消息直到今年1月14日方才官宣。小米當日宣布,任命于立國擔任小米汽車副總裁兼小米汽車北京總部政委,負責統籌小米汽車綜合管理工作、專項業務推進以及小米汽車北京總部組織和人才建設。
“經營狀況變化”:市場份額退回第三、“高端化+造車”兩頭燒錢
對于“裁員”消息,有相關人員表示,小米并未因為經營狀況變化而裁減辭退員工行為,但有因員工業務能力不匹配而淘汰的情況。
而上述“經營狀況變化”,或許與小米股價低迷,又或許與高端化以及造車的“燒錢”有關。
相關資料顯示,小米集團于2018年7月9日登陸港交所,發行價17港元/股,但上市即破發,2019年9月2日小米集團股價一度跌至8.28港元/股的最低點。上市當日,雷軍曾豪言要讓上市當日買入小米的投資者股價翻倍。直到2021年1月4日,小米股價收盤報34港元/股,才終于實現讓IPO投資者賺一倍承諾。
2021年二季度,小米手機出貨量首次躋身全球第二。然而好景不長,市場調研機構Canalys的報告顯示,去年三季度小米手機的全球市場份額為14%,不及蘋果15%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三,甚至還一舉丟掉了歐洲、俄羅斯、東南亞等市場第一的位置。
種種因素疊加,小米股價春節前遭遇“五連跌”,甚至于“小米再度破發”還登上微博熱搜。
截至目前,小米股價為16.28港元/股,較2021年1月5日高點35.90港元跌去54.65%;市值4071億港元,較高點蒸發超4900億港元。
“高端化”則是指今年2月8日,雷軍宣布的小米高端化戰略:“高端之路是小米成長的必由之路,也是小米發展的生死之戰,我們會堅定不移執行高端化戰略?!?/p>
雷軍表示:“高端之路不可能一蹴而就,我們要咬定青山不放松,保持長期戰略定力和持續的投入,堅決執行‘5年1000億’研發計劃?!?/p>
然而,一份來自HCR慧辰的數據顯示,2021年國內高端智能手機份額(5000元以上售價機型)上,蘋果一騎絕塵,達到74.26%,而華為在持續兩年缺貨的情況下,依舊保持了17.82%的市場份額,小米甚至還不足華為手機份額的零頭,僅為2.97%。
造車則是自2021年3月小米官宣以來,幾乎“盡人皆知”的大事件。
2021年3月30日,小米集團發布公告表示,公司董事會已正式批準智能電動汽車業務立項,首期投入100億元人民幣,預計未來10年投資額達到1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656億元)。
當晚的發布會上,雷軍自稱,愿意押上人生全部的聲譽,親自帶隊,為小米汽車而戰!雷軍更是豪氣十足表示,“我們虧得起”(底氣或許來自于小米前一財年年報中提到的超1000億元現金總儲備)。
粗略估算,小米十年內需要為“高端化+造車”,花費總計約2656億元。
只是,小米“造車”似乎一開始就把外部融資輸血的“開源”大門給關上了。根據騰訊新聞《潛望》相關報道,“過去一段時間(2021年3月前后)大量投資圈朋友詢問雷軍是否有投資機會,但都被婉拒,因為只有汽車和小米手機完全打通,才可能把該項業務做好?!?/p>
銷量下滑、股價低迷,“高端化+造車”又是吞金獸?!伴_源”之外,小米似乎也只能通過遮遮掩掩的“淘汰”來“節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