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十家一線投資機構大調研:2022年這些醫療細分賽道將迎來大爆發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十家一線投資機構大調研:2022年這些醫療細分賽道將迎來大爆發

醫療早期項目淘金熱,科學家成香餑餑。

圖片來源:pexels-Pixabay

文|動脈網

牛年已正式翻篇,虎年開始行進。在這起承轉合之中,醫療大健康行業開啟了新的一頁。

面對嶄新的年份,無數的人開始憧憬、規劃,以及行動,大家都在探尋同一個問題:

2022年醫療大健康行業的機會在哪里?

這是在于,去年整個行業市場熱度降溫,一級市場節奏放緩,IPO企業頻頻破發,二級市場市值更是蒸發近4千億,不少靠概念炒作的項目逐漸退場。面對這場大動蕩,行業參與者們希望了解新的風向,從而重新錨定價值坐標。

作為行業的深度參與者,醫療大健康行業的投資者們無疑是對潮水漲落感知最為敏感的那批人之一。

動脈網在對北極光創投、長嶺資本、高瓴創投、華蓋資本、華興資本、經緯創投、銘豐資本、軟銀中國、深創投、愉悅資本(排名根據拼音順序)十家一線投資機構進行調研后發現,醫療大健康行業的底層邏輯正在發生新的演變,一個結構性機會開始浮現。

接下來,本文將從宏觀和微觀兩個維度展現這場變化背后的邏輯線索,以及2022年的投資趨勢。

接下來,您將了解到:

1、宏觀趨勢:醫療早期項目淘金熱,科學家成香餑餑;

2、投資邏輯:項目產業化前景和商業邏輯成立是關鍵;

3、生物醫藥板塊:合成生物、細胞與基因治療被熱捧,全球競爭力是核心;

4、創新器械板塊:心血管賽道持續火熱,眼科、醫美等細分領域異軍突起;

5、數字醫療板塊:數字療法、保險科技成熱點,商業變現能力是考驗因素;

6、醫療服務板塊:危急重癥大??朴瓉頇C遇期,線上線下融合成為必備項。

宏觀演進:醫療早期項目淘金熱,科學家成香餑餑

2021年,“教授和科學家不夠用了”成為投資機構們的普遍共識。

從去年年初開始,大量的投資機構開始尋找教授和科學家主導或參與的項目,熱鬧的時候甚至出現幾十個機構瘋搶一個教授項目的罕見景象。一位投資經理表示,他花了大半年的時間跑各個科研院所認識各領域專家,以方便在他們決定創業時順利拿到早期份額。

數據可以一窺投資者們對早期項目的熱情。根據動脈橙果局統計,2021年全年我國醫療健康領域共發生59起早期投融資(種子輪與天使輪)事件,融資總額達到創下歷史新高的25億元。

2021年早期項目融資事件表 動脈網制

在這個過程中,不少科學家創業的明星項目起到了示范效應,從而推動了這一趨勢。比如國內首家實現“美股+H股+A股”三地上市的生物醫藥公司百濟神州的創始人王曉東便是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所長;近期遞交招股書以謀求在科創板二次上市的諾誠健華背后的聯合創始人是中國科學院院士施一公博士。

“這個現象背后除了國家政策鼓勵使得大家對基礎創新變得越發重視外,一二級市場的估值倒掛讓投晚期的機構賺錢變得越發困難也是促使大家走向早期的一個重要原因?!北睒O光創投合伙人宋高廣告訴動脈網,“越往早期走,風險越大?!?/p>

高瓴也在重押這一路徑。高瓴創投投資了10家合成生物學領域的初創企業,其中一大半是科學家創業,或者是科學成果轉化項目,也是它們最早的投資人,可以說是“科學家創業的初戀”?!白尶茖W家坐C位,做科學家的最佳共創伙伴”已經成為了其正在實踐的目標。

“華蓋資本一直很重視早期投資,并在近期對早期投資的打法、服務能力進行了升級完善。”華蓋資本董事長及創始合伙人許小林表示,“我們去年完成了醫療早期基金的募集,募集規模達8億人民幣,涵蓋早期基金、成長基金、PIPE基金, 華蓋醫療‘全階段+全產業鏈’投資布局初步組建完成,在每個階段都可以持續支持創新企業的發展?!?/p>

經緯創投也在加大力度。去年12月,其宣布推出“經緯科創匯”,目的是希望將賦能變得更為落地與扎實,對醫療領域的科研/技術背景出身創始人在創業中遇到的問題進行場景化梳理,如股權期權、融資、商業模式、人才培養、組織架構、宏觀趨勢等。

“我們發現目前投資方正在積極向‘投早、投小、投科技’的方向轉變,除了傳統的醫療VC,一些此前主投PE階段的大買方也開始出手早期項目。”華興資本醫療與生命科技事業部告訴動脈網。

市場上資金的匯聚使得大量科學家和教授離開科研院所或高校走向創業之路,從而豐富了一級市場的投資標的,并推動了更多醫學科研成果走向商業化應用之路。

但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科學家和教授還是遠遠不夠,并逐漸催生了更大的投資風險。

“不是每個教授和科學家都能成為出色的企業家?!币晃徊辉竿嘎缎彰耐顿Y人告訴動脈網,“目前市場上的火熱情緒催生了不少所謂的新興細分賽道,但真正能產業化、商業化的項目少之又少?!?/p>

北極光創投合伙人宋高廣也表示,隨著投資機構蜂擁早期項目,投資者們面臨的科學性風險迅速增加。“不到兩年的時間里賽道早期輪次平均估值翻了3~4倍,而業務進展卻并未呈現相同的變化趨勢。所以我認為未來兩到三年,投早期企業的機構面臨的風險可能高于今天投中后期階段項目的風險,到時甚至會出現大量的科技型企業‘死亡’,尤其是在生物醫藥這一轉化周期較長且較難的領域。因此對于投資機構來說,必須要變得更加專業化。”

面對現狀,如何更好服務科學家和教授,以及提高早期項目的成功率成為了2022年投資機構們共同思索的問題。

在多個投資人看來,教授和科學家創業主要有三大核心痛點。

一是科研工作的成就和商業成就是兩套體系,一旦踏入到產業中就需要轉變思維模式;

二是大多教授和科學家很難全職投入到創業中,高校和科研等方面的公務不能完全撇開;

三是創業團隊的管理和溝通對于教授和科學家是不小的挑戰。

針對此,各家投資機構都在構建符合自身特色的新型服務體系。

例如北極光創投特別重視投后賦能?!巴对?、投高、投差異是我們的策略。在投后方面,我們會為早期項目做很多深入工作,比如幫企業優化團隊、建立產品線、鏈接上下游和地方政府資源等,從而與被投企業一起成長”。宋高廣表示。

“作為國資在創投圈的先行者之一,我們在地政關系、金融系統中能夠給予已投企業良好的背書。對于早期項目,深創投近些年持續加大投資和服務力度,在企業運營管理、資本市場和產業生態協同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支持。我們強調三分投資、七分服務,以深創投這個大平臺為中樞,與各資源方高效鏈接,共同打造具備強大賦能優勢的創業和創投生態圈?!鄙顒撏都t土醫療健康產業基金投資總監林冠宇表示。

高瓴則搭建了一個科研成果轉化服務平臺,將產業、投資資源與科技研發鏈接起來,初步形成了一些市場化的人才吸引和人才培育的機制。另外,其打造了DVC(DeepValueCreation)深度價值創造體系,通過把企業家和科學家的多種投后服務做成工具包,以實現深度賦能,這里面包括了全球獵頭服務、數字化升級、終身學習平臺、創新生態資源、并購/戰略賦能、精益制造、供應鏈管理等7種服務能力。

投后賦能并不能采取保姆式陪伴,也需要把握度。

“早期項目因為相對比較小,投資人有能力和資源去協調或解決相關的問題,但是到了后期企業越來越大的時候,投資人能夠幫到的事情就會變得越來越少?!痹谒胃邚V看來,投資機構要做的核心是幫助創業者找尋到學習的思路和方法,并輔以一定的資源,企業才能在競爭中構建屬于自己的壁壘。

軟銀中國資本合伙人江敏告訴動脈網:“投資機構在選擇被投企業時,也要選對人。比如科學家創業一定要具備兩個特質,一是韌性,二是包容性。我們投資的百奧智匯的創始人是北京大學生物醫學前沿創新中心(BIOPIC)張澤民教授,他在單細胞領域擁有很高的學術成就。除此之外,他的管理能力、韌性和包容性是我們押注的重要原因。”

“華蓋資本特別注重行業研究,因此也更偏主動投資。如果有一些非常好的科學家,我們會早點介入,并與醫療界的人士共同去商討和為他們賦能。譬如除資金支持以外,我們會幫助早期公司制定戰術目標和分步實施計劃,并助力核心高管人力資源圈的構建?!比A蓋醫療早期基金主管合伙人張翼表示,“比如藍馬醫療就是我們主動從海外邀請了一位非常資深的產業人士共同參與孵化的企業,在短短半年多的時間取得了非常好的成長性?!?/p>

當然,在投資逐漸走向早期項目的過程中,尋找到新的技術突破以解決未被滿足的臨床需求依然是不變的大方向。

細分趨勢:創新必須“接地氣”,產業化前景和商業邏輯成立是關鍵

在與投資機構的訪談中,人口結構、生活習慣帶來的疾病譜的變化和新技術平臺帶來的產業上下游機會都是關注的重點。

由于每家機構自身的“基因”不同,比如有的是從新經濟的邏輯去觀察醫療大健康產業,而有的機構的出發點是數字技術對產業的改造,所以在具體細分的研判上很難達成一個共識。

但可以明確的是,創業團隊的產業化落地能力和安全性得到初步驗證的先進技術是大家都關注的因素。

如何理解?就是創新必須“接地氣”:真正以臨床需求為導向和具有不錯的產業化前景,且創業項目的商業邏輯是成立的。

“有些項目為了獲得融資,會去拉一些行業內的知名科學家掛名,再套一些新概念以顯示項目的前沿性,但實際很難落地。當整個投資的風向在向早期邁進的時候,對這類項目的甄別也成了投資機構們的必修課?!币晃会t療行業資深投資人表示。

除了商業想象空間外,產業化經驗不足也成為不少創業項目的難題?!霸谏镝t藥領域,最常見的情況就是創始團隊不重視候選藥物的成藥性,尤其對于部分基礎研究背景的創始人。我們見過候選藥物在安評的時候顯示沒有毒性,但實際上高劑量下AUC根本上不去;也見過做CNS藥物,結果化合物壓根不透腦的情況。”深創投紅土醫療健康產業基金投資總監林冠宇表示。

基于以上因素,在向早期項目延伸的過程中,能否真落地、產業前景如何將影響投資機構們2022年在醫療大健康行業的出手。

順著這一思路,接下來本文將從生物醫藥、創新器械、醫療服務、數字醫療四大板塊分別論述2022年投資機構重點關注的細分賽道和背后的底層邏輯。

生物醫藥板塊:合成生物、細胞與基因治療被熱捧,全球競爭力是核心

這幾年我國生物醫藥領域十分火熱,但在具體的細分賽道上會有不同變化。

在去年,小分子藥物、大分子藥物開始邁入瓶頸期,而合成生物、細胞治療、基因治療、核酸藥物等前沿生物技術賽道則受到了資本的追逐,2022年也會延續這一趨勢。

“從早期的me-too到fast-follow和license-in,再到現在的出海浪潮,市場對于創新藥物的理解和估值都經歷了幾輪的推倒重建的過程,每個階段考量的具體標準都有很大變化?!鄙顒撏都t土醫療健康產業基金投資總監林冠宇表示。

但不變的邏輯主線是:前沿生物技術。

根據動脈網的觀察,全球生物醫藥領域長期保持以A輪投融資事件為主。2020年和2021年,A輪事件占總體投融資事件比例分別為30.2%和34.3%,2022年預估比例會提高2到5個點。要知道,A輪企業大多聚焦于更前沿的生物技術領域。

2021年我國一級市場投融資事件輪次分布比例 數據來源:動脈橙數據庫

從發展節點看,當前前沿技術的典型特征是多學科交叉。合成生物學便處在這個地帶,近年來受到資本重視而發展迅猛。麥肯錫(MGI)2021年研究報告預測,合成生物學技術革命將在未來10-20年里,每年為全球帶來2-4萬億美元的直接經濟效益。

“合成生物學的一個重要意義,在于為碳中和大目標下提供了技術創新的解決方案?!备哧脖硎?,“今年1月高瓴領投了微生物合成蛋白企業上海昌進生物的Pre-A輪。在我們看來,替代蛋白方向的技術攻堅,能夠改變人類蛋白質的供給和生產方式。目前昌進生物從自然界中尋找能作為人類新型食物來源的微生物,在高通量篩選、定向誘變、基因編輯等多個維度,建立了獨特的細胞工廠,從而實現蛋白質等重要營養物質的合成?!?/p>

經緯創投表示:“在合成生物學領域,我們持續看好通過高效改造細胞通路,在新藥研發、細胞工程和高端生物制造領域廣闊的應用前景,并很早就投入到合成生物學中,累計投資了超10家初創公司,包括恩和生物(Bota Bio)、呈源生物(RootPath)、Senti Bio、周子未來、元育生物等。”

政策的加持也是促導前沿技術在資本市場火熱的重要催化劑。2021年11月,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印發了《北京市“十四五”時期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規劃》,目標推動新型抗體技術、基因編輯、新型細胞治療、干細胞與再生醫學等重點領域開展生物技術前沿技術研發。

動脈網梳理發現,除北京以外,上海、江蘇、浙江、廣州、天津、深圳、大連等在內的多個省級、地級政府,皆在去年出臺了相關醫藥產業發展指導規劃,對合成生物學、細胞治療、基因編輯等多條前沿技術細分賽道發展進行了資源傾斜。

“在基因治療領域,正在逐步從罕見病向常見病的方向發展。這是因為隨著我們在整個基因治療技術方面的成熟,特別是基因治療的載體技術的發展,在解決遞送中組組織和器官的靶向性,以及解決載體的安全性等方面將逐步取得突破,后續隨著治療成本的降低,則會讓更多的患者受益,也帶來更大市場?!比A興新經濟基金醫療科技組執行董事羅璽表示。

經緯創投在細胞基因治療領域投資了啟函生物、優賽諾生物等企業?!拔覀冊谠擃I域非常重視全球領先的突破性技術?!苯浘晞撏侗硎?,“例如異體通用型CAR-T細胞治療公司優賽諾生物,其研究者發起的臨床研究(IIT)數據應該是全球范圍內最領先的數據之一?!?/p>

除了技術足夠前沿以外,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產品也成為了投資機構們熱捧的標的。這是在于,近年來醫保政策的變遷已經表明:我國創新藥的主戰場依然是在海外。

“2021年初的時候我們已經意識到創新藥下游集采和醫保談判以及上游資本泡沫和同質化競爭對創新藥企成長空間的擠壓,于是開始尋找那些競爭格局相對穩定、緩和,受醫保影響小,有真正國際化競爭實力的領域布局?!鄙顒撏都t土醫療健康產業基金投資總監林冠宇表示。

以深創投近期投資的迪賽諾生物為例,其是一家在抗艾滋病藥物領域耕耘20多年的企業,其原料-中間體-原料藥-制劑一體化的產業鏈布局構筑了高壁壘,長期與海外監管機構及跨國藥企的合作也為國際化原料藥、國際化制劑和CDMO業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而另一方面,企業擁有國內同類企業中最為豐富的抗艾滋病藥物制劑管線,十余個制劑產品通過NMPA、FDA或WHO審批獲準上市,在國內抗艾滋病藥物市場從單方向創新復方劑型升級的產業趨勢中牢牢占據了領先身位。

“抗艾滋病藥物在國內74%的市場通過財政支付,不依賴于醫保。長期以成本為導向的市場形成了較為穩定的競爭格局,也避免了很多藥企上市時經常被質疑的商業賄賂風險?!绷止谟畋硎荆拔覀兿嘈磐ㄟ^投資這樣的優秀企業,嫁接深創投在創新藥物領域的已投項目資源,能夠更好地為國內外的患者帶去更加有效且更具可及性的藥物。”

另外,不少投資人一致認為,受疫情中海外供應鏈受阻的影響,進口產品的供應受到了限制,使得國產化的需求進一步提升。這對于2022年生物醫藥板塊的影響在于,與整個生物醫藥領域相關聯的上游產業,包括培養基、酶、重組蛋白、一次性反應系統等試劑、耗材、儀器設備等也會受到資本的持續關注。

創新器械板塊:心血管賽道持續火熱,眼科、醫美等細分領域異軍突起

2022年我國創新器械將迎來國產替代的關鍵轉折年。

“具有潛在國產替代機會的細分領域是我們十分關注的?!苯浘晞撏侗硎?。以其投資內窺鏡企業新光維醫療為例,該企業無論是在3D、超高清,還是一次性內窺鏡等下一代品類上,都達到或者超過了國外巨頭的水平。“這一領域目前的國產化率不到5%,進口替代空間巨大?!?/p>

背后的原因是這兩年的集采開始造成行業格局分化,部分企業發展受限,外資企業擴張的步伐放緩,本土企業獲得重要成長窗口期。

圖片來源:華興資本

從各個賽道看,心血管賽道仍將持續火熱,而具有消費屬性的醫美會迅速崛起,眼科受政策刺激也將迎來新一波熱潮。

具體來說,在心血管賽道,脈沖電場消融PFA、心室輔助裝置VAD、沖擊波球囊等新技術新產品會在一級市場持續受到關注。

在新技術新產品方面,以脈沖電場消融PFA為例,作為下一代顛覆性消融技術,該技術具有安全性更高、速度快、導管與組織貼靠要求低、透壁損傷連續性和均勻性更高等優勢,極有可能成為未來的主流房顫治療技術。就在上月,美敦力宣布將以9.25億美金收購心臟消融公司Affera,后者專長PFA技術。近幾個月的交易預示著,電生理將會是新的增長亮點。

“醫保政策、集采政策等對于已經形成一定市場格局的細分領域企業的利潤影響是比較大的,對一些過去可能市場接受程度或滲透率還不夠的細分領域反倒是發展的機會。以我們投資的心臟電生理企業心諾普醫療為例,其在產品研發和國內外營銷網絡方面具有很強的競爭力,其產品也獲得了臨床專家的高度認可,打破了進口產品的壟斷。這樣的企業一直比較缺市場爆發的機會,現在這個機會來了。”華蓋資本董事長及創始合伙人許小林表示。

“未來5到10年,醫美行業發展的核心驅動力是材料和技術。”銘豐資本表示,上游的材料和技術可以讓潛在的需求變成現實?!拔覀冋J為,膠原蛋白和肉毒會是下一個投資熱點。膠原蛋白技術在發展,將帶領注射填充逐步進入再生時代。肉毒素作為不可替代的品種,新拿證和基于生物工程的新型肉毒也是一個較為不錯的投資點?!?/p>

眼科的熱度除了技術的更迭外,更重要的來自政策端的加持。今年年初,國家十四五全國眼健康規劃指出,強化眼科疾病需早發現早治療,青少年近視、老年人白內障以及青年眼科疾患。“眼科賽道細分種類多,包括眼科OCT、角膜塑形鏡等各個類別,這些都有機會。但最大的不確定性因素在于,去年口腔領域種植牙集采信號可能也會在民生要求下傳導到眼科?!币晃毁Y深投資人表示。

另一邊,曾經大熱的細分賽道正在接受商業化和估值體系變動的考驗,比如血管介入高值耗材、手術機器人等領域。

“我們調研了一圈國內血管介入高值耗材企業后發現,介入耗材在市場上享受了高值耗材的估值,但是國內主要幾家企業毛利率只有40%左右。這個毛利率水平在我們看來不算高端制造業。”深創投紅土醫療健康產業基金合伙人易洪祥告訴動脈網,“這表明血管介入耗材本質是以制造業為主,技術門檻要求不高,主要是加工工藝要求較高。對于制造業,我們更看中企業的成熟性,重點是企業在全球市場的運營能力?!?/p>

作為近年飽受市場關注的手術機器人也開始受到質疑。有投資人指出,手術機器人企業的估值或市值并不等于其真正的價值,目前的手術機器的挑戰在于成本依然過高。雖然國內手術機器人融資火熱,但是在市場拓展上還處于早期。以史賽克的骨科關節手術機器人Mako為例,Mako在國外表現較好,但2020年,國內還僅僅擁有17臺關節手術機器人,完成的手術量大約在250臺左右。

“從產業端來看,一個產品拿到注冊證,還只能算從零開始,未來還有漫長的迭代過程和優化過程。參考國內醫療器械龍頭邁瑞醫療的發展歷程,邁瑞把監護儀這一個產品做到與進口產品分庭抗禮用了超過三十年。所以無論是對于什么熱門賽道,資本的熱情不能掩蓋市場化的挑戰?!鄙顒撏都t土醫療健康產業基金合伙人易洪祥表示。

因此,對于國產創新醫療器械行業來說,產業需要足夠的耐心,以陪伴創新企業不斷從技術驗證走向產業化。

另外,在華興新經濟基金醫療科技組執行董事羅璽看來,醫療價值鏈正從治療,向前后兩個方向延展:前端包括健康人群的健康管理、疾病預防與篩查,后端則涵蓋患者的康復與隨訪,這些都將會帶來結構性的投資機會。

“以我們去年投資的康立明生物為例,我們的判斷是未來在腫瘤的診療過程當中,越來越多的精力會放到早期篩查和檢測,因為在腫瘤的全程管理中,早期投入要比在后期投入更有效率。有衛生經濟學的研究顯示,在預防及篩查端投入1塊錢,其實可以為后期治療節省多達9塊錢?!绷_璽表示。

在商業化上,康立明生物深耕醫院檢測渠道,建立了深厚的入院競爭壁壘,現有腸癌早期檢測產品以及豐富的在研管線產品,將為客戶提供完整的腫瘤篩查解決方案?!霸?022年,診斷行業將有更多的跨界融合,數字化、智能化會成為創新變革的重要驅動力。”

數字醫療板塊:數字療法、保險科技成熱點,商業變現能力是考驗因素

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數字醫療項目在資本市場一直深受投資者們的青睞。多數投資機構表示,大數據、AI、云計算、互聯網等新技術的浪潮會重塑每一個傳統行業,醫療亦如此,這是押注該領域的長期邏輯。

但在細分賽道的熱度上,兩年多的時間里已經發生了重要變化?;ヂ摼W醫療從大熱開始轉冷,AI新藥迎來一波熱潮后進入沉淀期。在2022年,數字療法、保險科技將成熱點。

數字療法(DTx)的爆火主要是兩個方面。一是監管層面,如FDA的持續推動;二是行業層面,各家企業都在積極推動并取得一定突破,比如妙健康、微脈、數愈科技、梅斯醫學、望里、良醫匯、健??萍嫉葒鴥葦底织煼ㄆ髽I先后在2021年加入數字療法聯盟DTA。不完全統計顯示,截止目前,有近30個DTx產品獲得了FDA等權威機構的批準。

數字療法疾病譜藍圖 蛋殼研究院制圖

“提升醫療可及性一直是我們關注的方向?!遍L嶺資本管理合伙人蔣曉冬表示,數字療法的出現有效地提高了醫療可及性。以去年年中長嶺資本投資的望里科技為例,該企業已在精神類疾病領域形成多元的產品管線布局,如抑郁、成癮、PTSD等。

保險科技的走紅與醫療大健康行業支付方的重要性有關。橫跨保險和醫療兩大行業的保險科技在市場上走出了一騎絕塵的姿態:銀保監會數據顯示,近5年,保險科技的細分領域健康險年化增長率為31.4%,市場規模翻倍增長。按照增速預計,2021年健康險行業將突破萬億大關。持續擴容的市場將帶來更大想象空間,從而推動保險科技企業持續融資。

當然,對于所有數字醫療項目來說,能否落地是重要考驗因素。

“中國新基礎設施的成熟正在重構巨型產業,從而孕育出一系列企業新物種。在健康和生命科學領域,我們會看到越來越多的技術賦能產業,為產業解決問題。”愉悅資本創始及執行合伙人劉二海表示,智能化的技術一方面可以輔助攻克尖端的、前沿的、世界級的醫學難題和疾病,另一方面,更要服務于最廣泛的人民群眾。

截止2021年3月底,全國共有醫療衛生機構102.6萬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97.3萬個,這些基層醫療機構在2020年接診人次達40億,其中80%屬于常見病。血常規檢測對這些常見病診斷覆蓋率高達83.6%——這就是人民群眾最廣泛、最基本的需求之一。

順著這一邏輯,愉悅資本在A輪領投了伊鴻健康。目前伊鴻健康研制的血液細胞分析儀“掌中測”及相關服務目前已經覆蓋了全國20000多家基層醫療的診所和衛生院。

數字醫療也是軟銀中國資本布局醫療板塊的重中之重,代表企業包括今年沖刺IPO的太美醫療科技、“數字+醫藥”企業叮當快藥、“AI+精準診斷”和機器人企業EDDA等。

“我們對于數字醫療的理解可能跟很多投資機構不同。比如我們投資的鍵嘉機器人在有些投資人的思路中屬于醫療器械,我們則是從數字醫療角度出發投資的。因為手術機器人核心還是它的‘大腦’,機械臂是執行‘大腦’的操作?!竽X’要變得聰明,考驗的就是企業數字化的能力?!避涖y中國資本合伙人江敏告訴動脈網,“我們將數字化賦能和醫療大健康行業的5個維度做了結合,分別是醫院、藥、械、醫患、創新支付。”

“數字醫療,誰買單也非常重要?!苯舯硎荆耙粋€好的項目要兼顧技術與商業化?!?/p>

以鍵嘉機器人為例,在技術方面,該企業已經成為國產骨科關節手術機器人的領先企業,并完成了技術要求更高的髖關節置換手術臨床試驗,同時也在拓展膝關節置換適應癥,技術水平走在行業前列。

“在商業方面,目前中美關節置換的滲透率差距巨大,國內關節置換市場發展前景良好,我們看好鍵嘉機器人助力臨床解決國內未被滿足的關節置換需求,服務于廣大的受關節疾病困擾的患者?!痹诮艨磥?,鍵嘉機器人團結了一幫優秀的醫生和權威的大專家,并在渠道拓展等方面積淀了不錯資源?!皬哪瓿醯侥甑?,鍵嘉機器人的估值便漲了數倍?!?/p>

“互聯網醫療的遇冷就是在商業化的變現方面出現了問題??梢钥吹?,從前年開始,眾多頭部企業紛紛沖刺IPO,但財務情況普遍不容樂觀,變現方式過于單一。要么賣藥,要么就是賣SAAS,但SAAS對于醫院和藥店來說并不是剛需,很難收得起錢。二級市場的不認可自然導致了一級市場態度的轉變。未來數字醫療企業需在商業模式的閉環構建上思考清楚,這樣才能持續吸引其獲得資本青睞?!币晃婚L期關注數字醫療的投資人表示。

醫療服務板塊:危急重癥大專科迎來機遇期,線上線下融合成為必備項

我國民營醫療服務領域正在發生結構性轉變??v觀2021年,醫療服務領域超10家企業提交上市申請或成功IPO。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眼科、口腔等偏消費醫療的??仆猓X科、腫瘤、中醫等細分專科這幾年的融資正在加速。可以看見,危急重癥大??朴瓉砹藱C遇期。

數據來源:動脈橙數據庫 動脈網制圖

“整形外科、眼科、口腔、婦產等??祁I域已經變得十分成熟,且跑出了一些區域型龍頭,競爭變得白熱化?!币晃毁Y深投資人表示,隨著DRG/DIP在全國落地以及帶量采購等深化改革,公立醫院“?;尽钡亩ㄎ挥l清晰,而民營醫療作為市場的補充會迎來更大的發展空間。

在這里面,曾經由公立醫院絕對主導的危急重癥大專科,如心血管、腫瘤、腦科等也漸漸出現了非公醫療的機會窗口。

“這些專科類的企業其實已經沉淀很多年,比如海吉亞醫療已經耕耘十年,三博腦科也已發展近20年?!遍L嶺資本管理合伙人蔣曉冬表示,一些頭部企業的良好發展(融資、上市)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耙郧皩W⒃谶@些領域的企業發現,原來它們也可以在規范化發展中借助外部力量做大做強,這引導著更多企業浮出水面。”

另外,多個投資人一致認為,新技術的出現是政策之外資本敢于投資危急重癥大??频年P鍵性變量。

“以腫瘤??茷槔R刖诌@個賽道我們往往會看創始人的學術和臨床能力,腫瘤大專家為宜,也要配備最好的??迫藛T。技術上,要配備最先進的醫療技術設備或治療藥物。可以概括為‘大專科小綜合’的模式?!币晃毁Y深投資人表示,“市面上一些偽概念或不成熟的技術也是需要謹慎的?!?/p>

長嶺資本管理合伙人蔣曉冬表示,腫瘤診療是資金、人才和技術密集型行業,辦醫門檻高。優秀的民營醫院能搭建三者良性循環的模式,并能與公立醫院形成既競爭又合作的關系。精準醫療、數據驅動、機器人手術等技術和模式的變革,正在逐漸降低診療方案對專家經驗的依賴程度,提升診療方案的標準化,這也是民營醫療服務發展的新契機。

根據《2021中國衛生健康統計年鑒》,2020年全國共有150家腫瘤醫院。其中,公立78家,非公立72家,未來還將呈現上升趨勢。

在未來的趨勢中,蔣曉冬認為醫療服務領域還有一個創新機會是OMO,是線上、線下的融合,這也是其選擇投資固生堂、海吉亞醫療的原因之一。

以固生堂為例,其是率先采用“OMO”商業模式的企業。在業務上,固生堂在線醫療健康服務的發展促使公司更有效地使用醫療資源和擴大客戶覆蓋范圍;另一方面,固生堂得以根據在線醫師及客戶活躍度指標,策略性地選擇城市擴大線下覆蓋率。

比如在醫療服務企業都關心的獲客方面,固生堂推出了微信公眾號及小程序,提供線上預約、咨詢、診斷和處方服務。憑借企業龐大的醫師網絡、豐富的營運經驗以及自有信息技術基礎設施,固生堂通過自有及第三方線上平臺為跨地域的更龐大客戶群提供服務。除此之外,得益于專有平臺,固生堂將客戶的電子病歷保存于云HIS,建立全面的客戶畫像,以便為客戶提供后續服務及長期醫療健康管理。固生堂招股書顯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已超過7百萬人次,客戶忠誠度及客戶留存率不斷提高,2020年客戶回頭率高達62%。

當然,醫療服務是一個“慢行業”,它需要投資機構擁有長期主義的耐心與恒心。

“我覺得醫療服務機構的價值創造無論是從適應共同富裕的大趨勢,還是企業修煉內功,都會是一個苦活累活,比較慢也比較難,但卻是正確的道路。”蔣曉冬表示。

未來研判:走向研發前沿,講好中國新故事

在對頭部投資機構們進行調研的過程中,我們深刻地感受到,走向研發前沿已經成為了一個不可逆的趨勢。

這與我國的發展方向不謀而合。從國家層面看,創新已被置于我國現代化建設中的核心地位,相關數據顯示,我國基礎研究經費占研發總投入常年維持在5%左右,2019年猛增22.5%,首次突破6%,2020年8%,2025年目標15%。屆時,中國研發總投入也會超過美國。在這樣的趨勢下,我國前沿科技的產業化浪潮勢必迎來紅利期。

而對于企業、投資機構或個人,都有機會趁著趨勢,走進風口,迎來一次獲得非線性增長的機會。

在這個過程中,一批批科學家和教授開始走向產業前臺,原發性創新也成為了接下來相當長一段時間的產業標簽。

但同時,創新企業也會面臨不少挑戰。針對此,華興資本醫療與生命科技事業部給出了六個建議:

1:回歸理性,市場優先,考慮市場容量允許的長期成長而不僅僅是賽道熱度;

2:差異化定位,去內卷和同質化,務必把差異化落實到產品設計和臨床驗證;

3:產品布局以終為始,符合臨床需求及商業化推廣的可及性,同時具有相對稀缺性的產品;熱門賽道產品可考量在商業模式上突破,或者布局應對集采的低成本優勢產品;

4:融資方面,建議儲備現金流以對抗經濟下行震蕩,同時要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一定要在企業還有比較充盈資金的情況下開始融資,主動把握企業的發展節奏;另外,在融資一開始就要考慮優化股權結構,同時預設融資時點和備選方案;

5:團隊方面,不同階段團隊需具備完整性和強執行力,分解實施內部里程碑,在最快的時間內完成設想的驗證,無論正確還是試錯,都可以迅速向前推進,充分發揮創業企業靈活性的優勢;

6:最后,建議無論處于賽道什么地位,均需積極關注競爭對手,在業務和資本兩個層面掌握行業發展動向,及時作出回應。

面對逐漸走向前沿的創新浪潮,無論是投資方,還是產業各方,都在助推中國創新企業書寫醫療大健康行業的未來。

而你我一起見證的,正這一時代大潮的新起點,以及正在徐徐展開的新的中國故事。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十家一線投資機構大調研:2022年這些醫療細分賽道將迎來大爆發

醫療早期項目淘金熱,科學家成香餑餑。

圖片來源:pexels-Pixabay

文|動脈網

牛年已正式翻篇,虎年開始行進。在這起承轉合之中,醫療大健康行業開啟了新的一頁。

面對嶄新的年份,無數的人開始憧憬、規劃,以及行動,大家都在探尋同一個問題:

2022年醫療大健康行業的機會在哪里?

這是在于,去年整個行業市場熱度降溫,一級市場節奏放緩,IPO企業頻頻破發,二級市場市值更是蒸發近4千億,不少靠概念炒作的項目逐漸退場。面對這場大動蕩,行業參與者們希望了解新的風向,從而重新錨定價值坐標。

作為行業的深度參與者,醫療大健康行業的投資者們無疑是對潮水漲落感知最為敏感的那批人之一。

動脈網在對北極光創投、長嶺資本、高瓴創投、華蓋資本、華興資本、經緯創投、銘豐資本、軟銀中國、深創投、愉悅資本(排名根據拼音順序)十家一線投資機構進行調研后發現,醫療大健康行業的底層邏輯正在發生新的演變,一個結構性機會開始浮現。

接下來,本文將從宏觀和微觀兩個維度展現這場變化背后的邏輯線索,以及2022年的投資趨勢。

接下來,您將了解到:

1、宏觀趨勢:醫療早期項目淘金熱,科學家成香餑餑;

2、投資邏輯:項目產業化前景和商業邏輯成立是關鍵;

3、生物醫藥板塊:合成生物、細胞與基因治療被熱捧,全球競爭力是核心;

4、創新器械板塊:心血管賽道持續火熱,眼科、醫美等細分領域異軍突起;

5、數字醫療板塊:數字療法、保險科技成熱點,商業變現能力是考驗因素;

6、醫療服務板塊:危急重癥大專科迎來機遇期,線上線下融合成為必備項。

宏觀演進:醫療早期項目淘金熱,科學家成香餑餑

2021年,“教授和科學家不夠用了”成為投資機構們的普遍共識。

從去年年初開始,大量的投資機構開始尋找教授和科學家主導或參與的項目,熱鬧的時候甚至出現幾十個機構瘋搶一個教授項目的罕見景象。一位投資經理表示,他花了大半年的時間跑各個科研院所認識各領域專家,以方便在他們決定創業時順利拿到早期份額。

數據可以一窺投資者們對早期項目的熱情。根據動脈橙果局統計,2021年全年我國醫療健康領域共發生59起早期投融資(種子輪與天使輪)事件,融資總額達到創下歷史新高的25億元。

2021年早期項目融資事件表 動脈網制

在這個過程中,不少科學家創業的明星項目起到了示范效應,從而推動了這一趨勢。比如國內首家實現“美股+H股+A股”三地上市的生物醫藥公司百濟神州的創始人王曉東便是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所長;近期遞交招股書以謀求在科創板二次上市的諾誠健華背后的聯合創始人是中國科學院院士施一公博士。

“這個現象背后除了國家政策鼓勵使得大家對基礎創新變得越發重視外,一二級市場的估值倒掛讓投晚期的機構賺錢變得越發困難也是促使大家走向早期的一個重要原因?!北睒O光創投合伙人宋高廣告訴動脈網,“越往早期走,風險越大?!?/p>

高瓴也在重押這一路徑。高瓴創投投資了10家合成生物學領域的初創企業,其中一大半是科學家創業,或者是科學成果轉化項目,也是它們最早的投資人,可以說是“科學家創業的初戀”?!白尶茖W家坐C位,做科學家的最佳共創伙伴”已經成為了其正在實踐的目標。

“華蓋資本一直很重視早期投資,并在近期對早期投資的打法、服務能力進行了升級完善?!比A蓋資本董事長及創始合伙人許小林表示,“我們去年完成了醫療早期基金的募集,募集規模達8億人民幣,涵蓋早期基金、成長基金、PIPE基金, 華蓋醫療‘全階段+全產業鏈’投資布局初步組建完成,在每個階段都可以持續支持創新企業的發展。”

經緯創投也在加大力度。去年12月,其宣布推出“經緯科創匯”,目的是希望將賦能變得更為落地與扎實,對醫療領域的科研/技術背景出身創始人在創業中遇到的問題進行場景化梳理,如股權期權、融資、商業模式、人才培養、組織架構、宏觀趨勢等。

“我們發現目前投資方正在積極向‘投早、投小、投科技’的方向轉變,除了傳統的醫療VC,一些此前主投PE階段的大買方也開始出手早期項目。”華興資本醫療與生命科技事業部告訴動脈網。

市場上資金的匯聚使得大量科學家和教授離開科研院所或高校走向創業之路,從而豐富了一級市場的投資標的,并推動了更多醫學科研成果走向商業化應用之路。

但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科學家和教授還是遠遠不夠,并逐漸催生了更大的投資風險。

“不是每個教授和科學家都能成為出色的企業家?!币晃徊辉竿嘎缎彰耐顿Y人告訴動脈網,“目前市場上的火熱情緒催生了不少所謂的新興細分賽道,但真正能產業化、商業化的項目少之又少?!?/p>

北極光創投合伙人宋高廣也表示,隨著投資機構蜂擁早期項目,投資者們面臨的科學性風險迅速增加。“不到兩年的時間里賽道早期輪次平均估值翻了3~4倍,而業務進展卻并未呈現相同的變化趨勢。所以我認為未來兩到三年,投早期企業的機構面臨的風險可能高于今天投中后期階段項目的風險,到時甚至會出現大量的科技型企業‘死亡’,尤其是在生物醫藥這一轉化周期較長且較難的領域。因此對于投資機構來說,必須要變得更加專業化?!?/p>

面對現狀,如何更好服務科學家和教授,以及提高早期項目的成功率成為了2022年投資機構們共同思索的問題。

在多個投資人看來,教授和科學家創業主要有三大核心痛點。

一是科研工作的成就和商業成就是兩套體系,一旦踏入到產業中就需要轉變思維模式;

二是大多教授和科學家很難全職投入到創業中,高校和科研等方面的公務不能完全撇開;

三是創業團隊的管理和溝通對于教授和科學家是不小的挑戰。

針對此,各家投資機構都在構建符合自身特色的新型服務體系。

例如北極光創投特別重視投后賦能?!巴对纭⑼陡?、投差異是我們的策略。在投后方面,我們會為早期項目做很多深入工作,比如幫企業優化團隊、建立產品線、鏈接上下游和地方政府資源等,從而與被投企業一起成長”。宋高廣表示。

“作為國資在創投圈的先行者之一,我們在地政關系、金融系統中能夠給予已投企業良好的背書。對于早期項目,深創投近些年持續加大投資和服務力度,在企業運營管理、資本市場和產業生態協同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支持。我們強調三分投資、七分服務,以深創投這個大平臺為中樞,與各資源方高效鏈接,共同打造具備強大賦能優勢的創業和創投生態圈?!鄙顒撏都t土醫療健康產業基金投資總監林冠宇表示。

高瓴則搭建了一個科研成果轉化服務平臺,將產業、投資資源與科技研發鏈接起來,初步形成了一些市場化的人才吸引和人才培育的機制。另外,其打造了DVC(DeepValueCreation)深度價值創造體系,通過把企業家和科學家的多種投后服務做成工具包,以實現深度賦能,這里面包括了全球獵頭服務、數字化升級、終身學習平臺、創新生態資源、并購/戰略賦能、精益制造、供應鏈管理等7種服務能力。

投后賦能并不能采取保姆式陪伴,也需要把握度。

“早期項目因為相對比較小,投資人有能力和資源去協調或解決相關的問題,但是到了后期企業越來越大的時候,投資人能夠幫到的事情就會變得越來越少。”在宋高廣看來,投資機構要做的核心是幫助創業者找尋到學習的思路和方法,并輔以一定的資源,企業才能在競爭中構建屬于自己的壁壘。

軟銀中國資本合伙人江敏告訴動脈網:“投資機構在選擇被投企業時,也要選對人。比如科學家創業一定要具備兩個特質,一是韌性,二是包容性。我們投資的百奧智匯的創始人是北京大學生物醫學前沿創新中心(BIOPIC)張澤民教授,他在單細胞領域擁有很高的學術成就。除此之外,他的管理能力、韌性和包容性是我們押注的重要原因。”

“華蓋資本特別注重行業研究,因此也更偏主動投資。如果有一些非常好的科學家,我們會早點介入,并與醫療界的人士共同去商討和為他們賦能。譬如除資金支持以外,我們會幫助早期公司制定戰術目標和分步實施計劃,并助力核心高管人力資源圈的構建?!比A蓋醫療早期基金主管合伙人張翼表示,“比如藍馬醫療就是我們主動從海外邀請了一位非常資深的產業人士共同參與孵化的企業,在短短半年多的時間取得了非常好的成長性?!?/p>

當然,在投資逐漸走向早期項目的過程中,尋找到新的技術突破以解決未被滿足的臨床需求依然是不變的大方向。

細分趨勢:創新必須“接地氣”,產業化前景和商業邏輯成立是關鍵

在與投資機構的訪談中,人口結構、生活習慣帶來的疾病譜的變化和新技術平臺帶來的產業上下游機會都是關注的重點。

由于每家機構自身的“基因”不同,比如有的是從新經濟的邏輯去觀察醫療大健康產業,而有的機構的出發點是數字技術對產業的改造,所以在具體細分的研判上很難達成一個共識。

但可以明確的是,創業團隊的產業化落地能力和安全性得到初步驗證的先進技術是大家都關注的因素。

如何理解?就是創新必須“接地氣”:真正以臨床需求為導向和具有不錯的產業化前景,且創業項目的商業邏輯是成立的。

“有些項目為了獲得融資,會去拉一些行業內的知名科學家掛名,再套一些新概念以顯示項目的前沿性,但實際很難落地。當整個投資的風向在向早期邁進的時候,對這類項目的甄別也成了投資機構們的必修課?!币晃会t療行業資深投資人表示。

除了商業想象空間外,產業化經驗不足也成為不少創業項目的難題。“在生物醫藥領域,最常見的情況就是創始團隊不重視候選藥物的成藥性,尤其對于部分基礎研究背景的創始人。我們見過候選藥物在安評的時候顯示沒有毒性,但實際上高劑量下AUC根本上不去;也見過做CNS藥物,結果化合物壓根不透腦的情況?!鄙顒撏都t土醫療健康產業基金投資總監林冠宇表示。

基于以上因素,在向早期項目延伸的過程中,能否真落地、產業前景如何將影響投資機構們2022年在醫療大健康行業的出手。

順著這一思路,接下來本文將從生物醫藥、創新器械、醫療服務、數字醫療四大板塊分別論述2022年投資機構重點關注的細分賽道和背后的底層邏輯。

生物醫藥板塊:合成生物、細胞與基因治療被熱捧,全球競爭力是核心

這幾年我國生物醫藥領域十分火熱,但在具體的細分賽道上會有不同變化。

在去年,小分子藥物、大分子藥物開始邁入瓶頸期,而合成生物、細胞治療、基因治療、核酸藥物等前沿生物技術賽道則受到了資本的追逐,2022年也會延續這一趨勢。

“從早期的me-too到fast-follow和license-in,再到現在的出海浪潮,市場對于創新藥物的理解和估值都經歷了幾輪的推倒重建的過程,每個階段考量的具體標準都有很大變化?!鄙顒撏都t土醫療健康產業基金投資總監林冠宇表示。

但不變的邏輯主線是:前沿生物技術。

根據動脈網的觀察,全球生物醫藥領域長期保持以A輪投融資事件為主。2020年和2021年,A輪事件占總體投融資事件比例分別為30.2%和34.3%,2022年預估比例會提高2到5個點。要知道,A輪企業大多聚焦于更前沿的生物技術領域。

2021年我國一級市場投融資事件輪次分布比例 數據來源:動脈橙數據庫

從發展節點看,當前前沿技術的典型特征是多學科交叉。合成生物學便處在這個地帶,近年來受到資本重視而發展迅猛。麥肯錫(MGI)2021年研究報告預測,合成生物學技術革命將在未來10-20年里,每年為全球帶來2-4萬億美元的直接經濟效益。

“合成生物學的一個重要意義,在于為碳中和大目標下提供了技術創新的解決方案?!备哧脖硎荆敖衲?月高瓴領投了微生物合成蛋白企業上海昌進生物的Pre-A輪。在我們看來,替代蛋白方向的技術攻堅,能夠改變人類蛋白質的供給和生產方式。目前昌進生物從自然界中尋找能作為人類新型食物來源的微生物,在高通量篩選、定向誘變、基因編輯等多個維度,建立了獨特的細胞工廠,從而實現蛋白質等重要營養物質的合成?!?/p>

經緯創投表示:“在合成生物學領域,我們持續看好通過高效改造細胞通路,在新藥研發、細胞工程和高端生物制造領域廣闊的應用前景,并很早就投入到合成生物學中,累計投資了超10家初創公司,包括恩和生物(Bota Bio)、呈源生物(RootPath)、Senti Bio、周子未來、元育生物等?!?/p>

政策的加持也是促導前沿技術在資本市場火熱的重要催化劑。2021年11月,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印發了《北京市“十四五”時期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規劃》,目標推動新型抗體技術、基因編輯、新型細胞治療、干細胞與再生醫學等重點領域開展生物技術前沿技術研發。

動脈網梳理發現,除北京以外,上海、江蘇、浙江、廣州、天津、深圳、大連等在內的多個省級、地級政府,皆在去年出臺了相關醫藥產業發展指導規劃,對合成生物學、細胞治療、基因編輯等多條前沿技術細分賽道發展進行了資源傾斜。

“在基因治療領域,正在逐步從罕見病向常見病的方向發展。這是因為隨著我們在整個基因治療技術方面的成熟,特別是基因治療的載體技術的發展,在解決遞送中組組織和器官的靶向性,以及解決載體的安全性等方面將逐步取得突破,后續隨著治療成本的降低,則會讓更多的患者受益,也帶來更大市場?!比A興新經濟基金醫療科技組執行董事羅璽表示。

經緯創投在細胞基因治療領域投資了啟函生物、優賽諾生物等企業?!拔覀冊谠擃I域非常重視全球領先的突破性技術。”經緯創投表示,“例如異體通用型CAR-T細胞治療公司優賽諾生物,其研究者發起的臨床研究(IIT)數據應該是全球范圍內最領先的數據之一?!?/p>

除了技術足夠前沿以外,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產品也成為了投資機構們熱捧的標的。這是在于,近年來醫保政策的變遷已經表明:我國創新藥的主戰場依然是在海外。

“2021年初的時候我們已經意識到創新藥下游集采和醫保談判以及上游資本泡沫和同質化競爭對創新藥企成長空間的擠壓,于是開始尋找那些競爭格局相對穩定、緩和,受醫保影響小,有真正國際化競爭實力的領域布局?!鄙顒撏都t土醫療健康產業基金投資總監林冠宇表示。

以深創投近期投資的迪賽諾生物為例,其是一家在抗艾滋病藥物領域耕耘20多年的企業,其原料-中間體-原料藥-制劑一體化的產業鏈布局構筑了高壁壘,長期與海外監管機構及跨國藥企的合作也為國際化原料藥、國際化制劑和CDMO業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而另一方面,企業擁有國內同類企業中最為豐富的抗艾滋病藥物制劑管線,十余個制劑產品通過NMPA、FDA或WHO審批獲準上市,在國內抗艾滋病藥物市場從單方向創新復方劑型升級的產業趨勢中牢牢占據了領先身位。

“抗艾滋病藥物在國內74%的市場通過財政支付,不依賴于醫保。長期以成本為導向的市場形成了較為穩定的競爭格局,也避免了很多藥企上市時經常被質疑的商業賄賂風險。”林冠宇表示,“我們相信通過投資這樣的優秀企業,嫁接深創投在創新藥物領域的已投項目資源,能夠更好地為國內外的患者帶去更加有效且更具可及性的藥物?!?/p>

另外,不少投資人一致認為,受疫情中海外供應鏈受阻的影響,進口產品的供應受到了限制,使得國產化的需求進一步提升。這對于2022年生物醫藥板塊的影響在于,與整個生物醫藥領域相關聯的上游產業,包括培養基、酶、重組蛋白、一次性反應系統等試劑、耗材、儀器設備等也會受到資本的持續關注。

創新器械板塊:心血管賽道持續火熱,眼科、醫美等細分領域異軍突起

2022年我國創新器械將迎來國產替代的關鍵轉折年。

“具有潛在國產替代機會的細分領域是我們十分關注的?!苯浘晞撏侗硎尽R云渫顿Y內窺鏡企業新光維醫療為例,該企業無論是在3D、超高清,還是一次性內窺鏡等下一代品類上,都達到或者超過了國外巨頭的水平。“這一領域目前的國產化率不到5%,進口替代空間巨大?!?/p>

背后的原因是這兩年的集采開始造成行業格局分化,部分企業發展受限,外資企業擴張的步伐放緩,本土企業獲得重要成長窗口期。

圖片來源:華興資本

從各個賽道看,心血管賽道仍將持續火熱,而具有消費屬性的醫美會迅速崛起,眼科受政策刺激也將迎來新一波熱潮。

具體來說,在心血管賽道,脈沖電場消融PFA、心室輔助裝置VAD、沖擊波球囊等新技術新產品會在一級市場持續受到關注。

在新技術新產品方面,以脈沖電場消融PFA為例,作為下一代顛覆性消融技術,該技術具有安全性更高、速度快、導管與組織貼靠要求低、透壁損傷連續性和均勻性更高等優勢,極有可能成為未來的主流房顫治療技術。就在上月,美敦力宣布將以9.25億美金收購心臟消融公司Affera,后者專長PFA技術。近幾個月的交易預示著,電生理將會是新的增長亮點。

“醫保政策、集采政策等對于已經形成一定市場格局的細分領域企業的利潤影響是比較大的,對一些過去可能市場接受程度或滲透率還不夠的細分領域反倒是發展的機會。以我們投資的心臟電生理企業心諾普醫療為例,其在產品研發和國內外營銷網絡方面具有很強的競爭力,其產品也獲得了臨床專家的高度認可,打破了進口產品的壟斷。這樣的企業一直比較缺市場爆發的機會,現在這個機會來了。”華蓋資本董事長及創始合伙人許小林表示。

“未來5到10年,醫美行業發展的核心驅動力是材料和技術?!便懾S資本表示,上游的材料和技術可以讓潛在的需求變成現實?!拔覀冋J為,膠原蛋白和肉毒會是下一個投資熱點。膠原蛋白技術在發展,將帶領注射填充逐步進入再生時代。肉毒素作為不可替代的品種,新拿證和基于生物工程的新型肉毒也是一個較為不錯的投資點。”

眼科的熱度除了技術的更迭外,更重要的來自政策端的加持。今年年初,國家十四五全國眼健康規劃指出,強化眼科疾病需早發現早治療,青少年近視、老年人白內障以及青年眼科疾患?!把劭瀑惖兰毞址N類多,包括眼科OCT、角膜塑形鏡等各個類別,這些都有機會。但最大的不確定性因素在于,去年口腔領域種植牙集采信號可能也會在民生要求下傳導到眼科?!币晃毁Y深投資人表示。

另一邊,曾經大熱的細分賽道正在接受商業化和估值體系變動的考驗,比如血管介入高值耗材、手術機器人等領域。

“我們調研了一圈國內血管介入高值耗材企業后發現,介入耗材在市場上享受了高值耗材的估值,但是國內主要幾家企業毛利率只有40%左右。這個毛利率水平在我們看來不算高端制造業?!鄙顒撏都t土醫療健康產業基金合伙人易洪祥告訴動脈網,“這表明血管介入耗材本質是以制造業為主,技術門檻要求不高,主要是加工工藝要求較高。對于制造業,我們更看中企業的成熟性,重點是企業在全球市場的運營能力?!?/p>

作為近年飽受市場關注的手術機器人也開始受到質疑。有投資人指出,手術機器人企業的估值或市值并不等于其真正的價值,目前的手術機器的挑戰在于成本依然過高。雖然國內手術機器人融資火熱,但是在市場拓展上還處于早期。以史賽克的骨科關節手術機器人Mako為例,Mako在國外表現較好,但2020年,國內還僅僅擁有17臺關節手術機器人,完成的手術量大約在250臺左右。

“從產業端來看,一個產品拿到注冊證,還只能算從零開始,未來還有漫長的迭代過程和優化過程。參考國內醫療器械龍頭邁瑞醫療的發展歷程,邁瑞把監護儀這一個產品做到與進口產品分庭抗禮用了超過三十年。所以無論是對于什么熱門賽道,資本的熱情不能掩蓋市場化的挑戰?!鄙顒撏都t土醫療健康產業基金合伙人易洪祥表示。

因此,對于國產創新醫療器械行業來說,產業需要足夠的耐心,以陪伴創新企業不斷從技術驗證走向產業化。

另外,在華興新經濟基金醫療科技組執行董事羅璽看來,醫療價值鏈正從治療,向前后兩個方向延展:前端包括健康人群的健康管理、疾病預防與篩查,后端則涵蓋患者的康復與隨訪,這些都將會帶來結構性的投資機會。

“以我們去年投資的康立明生物為例,我們的判斷是未來在腫瘤的診療過程當中,越來越多的精力會放到早期篩查和檢測,因為在腫瘤的全程管理中,早期投入要比在后期投入更有效率。有衛生經濟學的研究顯示,在預防及篩查端投入1塊錢,其實可以為后期治療節省多達9塊錢?!绷_璽表示。

在商業化上,康立明生物深耕醫院檢測渠道,建立了深厚的入院競爭壁壘,現有腸癌早期檢測產品以及豐富的在研管線產品,將為客戶提供完整的腫瘤篩查解決方案?!霸?022年,診斷行業將有更多的跨界融合,數字化、智能化會成為創新變革的重要驅動力。”

數字醫療板塊:數字療法、保險科技成熱點,商業變現能力是考驗因素

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數字醫療項目在資本市場一直深受投資者們的青睞。多數投資機構表示,大數據、AI、云計算、互聯網等新技術的浪潮會重塑每一個傳統行業,醫療亦如此,這是押注該領域的長期邏輯。

但在細分賽道的熱度上,兩年多的時間里已經發生了重要變化。互聯網醫療從大熱開始轉冷,AI新藥迎來一波熱潮后進入沉淀期。在2022年,數字療法、保險科技將成熱點。

數字療法(DTx)的爆火主要是兩個方面。一是監管層面,如FDA的持續推動;二是行業層面,各家企業都在積極推動并取得一定突破,比如妙健康、微脈、數愈科技、梅斯醫學、望里、良醫匯、健海科技等國內數字療法企業先后在2021年加入數字療法聯盟DTA。不完全統計顯示,截止目前,有近30個DTx產品獲得了FDA等權威機構的批準。

數字療法疾病譜藍圖 蛋殼研究院制圖

“提升醫療可及性一直是我們關注的方向?!遍L嶺資本管理合伙人蔣曉冬表示,數字療法的出現有效地提高了醫療可及性。以去年年中長嶺資本投資的望里科技為例,該企業已在精神類疾病領域形成多元的產品管線布局,如抑郁、成癮、PTSD等。

保險科技的走紅與醫療大健康行業支付方的重要性有關。橫跨保險和醫療兩大行業的保險科技在市場上走出了一騎絕塵的姿態:銀保監會數據顯示,近5年,保險科技的細分領域健康險年化增長率為31.4%,市場規模翻倍增長。按照增速預計,2021年健康險行業將突破萬億大關。持續擴容的市場將帶來更大想象空間,從而推動保險科技企業持續融資。

當然,對于所有數字醫療項目來說,能否落地是重要考驗因素。

“中國新基礎設施的成熟正在重構巨型產業,從而孕育出一系列企業新物種。在健康和生命科學領域,我們會看到越來越多的技術賦能產業,為產業解決問題?!庇鋹傎Y本創始及執行合伙人劉二海表示,智能化的技術一方面可以輔助攻克尖端的、前沿的、世界級的醫學難題和疾病,另一方面,更要服務于最廣泛的人民群眾。

截止2021年3月底,全國共有醫療衛生機構102.6萬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97.3萬個,這些基層醫療機構在2020年接診人次達40億,其中80%屬于常見病。血常規檢測對這些常見病診斷覆蓋率高達83.6%——這就是人民群眾最廣泛、最基本的需求之一。

順著這一邏輯,愉悅資本在A輪領投了伊鴻健康。目前伊鴻健康研制的血液細胞分析儀“掌中測”及相關服務目前已經覆蓋了全國20000多家基層醫療的診所和衛生院。

數字醫療也是軟銀中國資本布局醫療板塊的重中之重,代表企業包括今年沖刺IPO的太美醫療科技、“數字+醫藥”企業叮當快藥、“AI+精準診斷”和機器人企業EDDA等。

“我們對于數字醫療的理解可能跟很多投資機構不同。比如我們投資的鍵嘉機器人在有些投資人的思路中屬于醫療器械,我們則是從數字醫療角度出發投資的。因為手術機器人核心還是它的‘大腦’,機械臂是執行‘大腦’的操作?!竽X’要變得聰明,考驗的就是企業數字化的能力。”軟銀中國資本合伙人江敏告訴動脈網,“我們將數字化賦能和醫療大健康行業的5個維度做了結合,分別是醫院、藥、械、醫患、創新支付?!?/p>

“數字醫療,誰買單也非常重要?!苯舯硎?,“一個好的項目要兼顧技術與商業化。”

以鍵嘉機器人為例,在技術方面,該企業已經成為國產骨科關節手術機器人的領先企業,并完成了技術要求更高的髖關節置換手術臨床試驗,同時也在拓展膝關節置換適應癥,技術水平走在行業前列。

“在商業方面,目前中美關節置換的滲透率差距巨大,國內關節置換市場發展前景良好,我們看好鍵嘉機器人助力臨床解決國內未被滿足的關節置換需求,服務于廣大的受關節疾病困擾的患者?!痹诮艨磥?,鍵嘉機器人團結了一幫優秀的醫生和權威的大專家,并在渠道拓展等方面積淀了不錯資源?!皬哪瓿醯侥甑?,鍵嘉機器人的估值便漲了數倍。”

“互聯網醫療的遇冷就是在商業化的變現方面出現了問題。可以看到,從前年開始,眾多頭部企業紛紛沖刺IPO,但財務情況普遍不容樂觀,變現方式過于單一。要么賣藥,要么就是賣SAAS,但SAAS對于醫院和藥店來說并不是剛需,很難收得起錢。二級市場的不認可自然導致了一級市場態度的轉變。未來數字醫療企業需在商業模式的閉環構建上思考清楚,這樣才能持續吸引其獲得資本青睞?!币晃婚L期關注數字醫療的投資人表示。

醫療服務板塊:危急重癥大??朴瓉頇C遇期,線上線下融合成為必備項

我國民營醫療服務領域正在發生結構性轉變??v觀2021年,醫療服務領域超10家企業提交上市申請或成功IPO。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眼科、口腔等偏消費醫療的??仆?,腦科、腫瘤、中醫等細分??七@幾年的融資正在加速。可以看見,危急重癥大??朴瓉砹藱C遇期。

數據來源:動脈橙數據庫 動脈網制圖

“整形外科、眼科、口腔、婦產等??祁I域已經變得十分成熟,且跑出了一些區域型龍頭,競爭變得白熱化?!币晃毁Y深投資人表示,隨著DRG/DIP在全國落地以及帶量采購等深化改革,公立醫院“?;尽钡亩ㄎ挥l清晰,而民營醫療作為市場的補充會迎來更大的發展空間。

在這里面,曾經由公立醫院絕對主導的危急重癥大??疲缧难?、腫瘤、腦科等也漸漸出現了非公醫療的機會窗口。

“這些專科類的企業其實已經沉淀很多年,比如海吉亞醫療已經耕耘十年,三博腦科也已發展近20年。”長嶺資本管理合伙人蔣曉冬表示,一些頭部企業的良好發展(融資、上市)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耙郧皩W⒃谶@些領域的企業發現,原來它們也可以在規范化發展中借助外部力量做大做強,這引導著更多企業浮出水面?!?/p>

另外,多個投資人一致認為,新技術的出現是政策之外資本敢于投資危急重癥大專科的關鍵性變量。

“以腫瘤??茷槔?。要入局這個賽道我們往往會看創始人的學術和臨床能力,腫瘤大專家為宜,也要配備最好的??迫藛T。技術上,要配備最先進的醫療技術設備或治療藥物??梢愿爬椤髮?菩【C合’的模式?!币晃毁Y深投資人表示,“市面上一些偽概念或不成熟的技術也是需要謹慎的。”

長嶺資本管理合伙人蔣曉冬表示,腫瘤診療是資金、人才和技術密集型行業,辦醫門檻高。優秀的民營醫院能搭建三者良性循環的模式,并能與公立醫院形成既競爭又合作的關系。精準醫療、數據驅動、機器人手術等技術和模式的變革,正在逐漸降低診療方案對專家經驗的依賴程度,提升診療方案的標準化,這也是民營醫療服務發展的新契機。

根據《2021中國衛生健康統計年鑒》,2020年全國共有150家腫瘤醫院。其中,公立78家,非公立72家,未來還將呈現上升趨勢。

在未來的趨勢中,蔣曉冬認為醫療服務領域還有一個創新機會是OMO,是線上、線下的融合,這也是其選擇投資固生堂、海吉亞醫療的原因之一。

以固生堂為例,其是率先采用“OMO”商業模式的企業。在業務上,固生堂在線醫療健康服務的發展促使公司更有效地使用醫療資源和擴大客戶覆蓋范圍;另一方面,固生堂得以根據在線醫師及客戶活躍度指標,策略性地選擇城市擴大線下覆蓋率。

比如在醫療服務企業都關心的獲客方面,固生堂推出了微信公眾號及小程序,提供線上預約、咨詢、診斷和處方服務。憑借企業龐大的醫師網絡、豐富的營運經驗以及自有信息技術基礎設施,固生堂通過自有及第三方線上平臺為跨地域的更龐大客戶群提供服務。除此之外,得益于專有平臺,固生堂將客戶的電子病歷保存于云HIS,建立全面的客戶畫像,以便為客戶提供后續服務及長期醫療健康管理。固生堂招股書顯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已超過7百萬人次,客戶忠誠度及客戶留存率不斷提高,2020年客戶回頭率高達62%。

當然,醫療服務是一個“慢行業”,它需要投資機構擁有長期主義的耐心與恒心。

“我覺得醫療服務機構的價值創造無論是從適應共同富裕的大趨勢,還是企業修煉內功,都會是一個苦活累活,比較慢也比較難,但卻是正確的道路?!笔Y曉冬表示。

未來研判:走向研發前沿,講好中國新故事

在對頭部投資機構們進行調研的過程中,我們深刻地感受到,走向研發前沿已經成為了一個不可逆的趨勢。

這與我國的發展方向不謀而合。從國家層面看,創新已被置于我國現代化建設中的核心地位,相關數據顯示,我國基礎研究經費占研發總投入常年維持在5%左右,2019年猛增22.5%,首次突破6%,2020年8%,2025年目標15%。屆時,中國研發總投入也會超過美國。在這樣的趨勢下,我國前沿科技的產業化浪潮勢必迎來紅利期。

而對于企業、投資機構或個人,都有機會趁著趨勢,走進風口,迎來一次獲得非線性增長的機會。

在這個過程中,一批批科學家和教授開始走向產業前臺,原發性創新也成為了接下來相當長一段時間的產業標簽。

但同時,創新企業也會面臨不少挑戰。針對此,華興資本醫療與生命科技事業部給出了六個建議:

1:回歸理性,市場優先,考慮市場容量允許的長期成長而不僅僅是賽道熱度;

2:差異化定位,去內卷和同質化,務必把差異化落實到產品設計和臨床驗證;

3:產品布局以終為始,符合臨床需求及商業化推廣的可及性,同時具有相對稀缺性的產品;熱門賽道產品可考量在商業模式上突破,或者布局應對集采的低成本優勢產品;

4:融資方面,建議儲備現金流以對抗經濟下行震蕩,同時要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一定要在企業還有比較充盈資金的情況下開始融資,主動把握企業的發展節奏;另外,在融資一開始就要考慮優化股權結構,同時預設融資時點和備選方案;

5:團隊方面,不同階段團隊需具備完整性和強執行力,分解實施內部里程碑,在最快的時間內完成設想的驗證,無論正確還是試錯,都可以迅速向前推進,充分發揮創業企業靈活性的優勢;

6:最后,建議無論處于賽道什么地位,均需積極關注競爭對手,在業務和資本兩個層面掌握行業發展動向,及時作出回應。

面對逐漸走向前沿的創新浪潮,無論是投資方,還是產業各方,都在助推中國創新企業書寫醫療大健康行業的未來。

而你我一起見證的,正這一時代大潮的新起點,以及正在徐徐展開的新的中國故事。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宁| 开原市| 潮州市| 乌兰浩特市| 汉沽区| 桃江县| 西畴县| 吉木萨尔县| 乌兰浩特市| 太原市| 阿荣旗| 永泰县| 大连市| 西乌珠穆沁旗| 丹阳市| 乳山市| 富阳市| 永吉县| 固安县| 志丹县| 卓尼县| 平塘县| 蓝山县| 苍南县| 南投县| 丰都县| 滨州市| 乌兰浩特市| 丽江市| 石首市| 双辽市| 荣昌县| 黎城县| 马尔康县| 黄浦区| 若尔盖县| 阜宁县| 儋州市| 乌拉特中旗| 巴青县| 泗洪县|